【原创推荐】韩雪峰:浅议“最后一公里+”
其实当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一定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现在最为火爆的互联网+,最后一公里+有何优势,有何新意,确实,互联网+可以广义,可以无限的+,可以有着更高深的遐想,最后一公里+显得狭隘,目标特定,没有多大的空间去可以想象,那么我们今天就论述下互联网下的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出租车产生了滴滴、互联网+社区周边美食产生了饿了吗,互联网+外点餐卖产生了百度外卖,互联网+药店产生了叮当送药等等互联网+,这些都是互联网+的魔力,那么在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环节,互联网+也可谓是顺风顺水,产生了诸多的互联网+下的城市配送平台,究其不难发现,这些互联网+下的城市配送平台与我们过去的传统的城市配送平台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们仔细看就不难发现,无非就是:
第一,互联网+城市配送平台下,资源整合的更广、涉足的更深,更多的社会零散运力得到了有效的整合;
第二、增加了透明的点评,让以往传统的城市配送公司那种丑事自己盖着变成了透明的点评,让所有的客户知道了谁好谁坏,形成了累加的口碑效应;
第三、竞争更加的激励,由于平台背后选择的逻辑和原则,要想获得更多的生意,价格因素、车型因素、车辆新旧程度和自有不段的努力接单,不断的塑造良好的信誉,才能赢得口碑,这样才能在排名出最靠前,才有更好的更多接单机会;
第四、适时的补贴要比传统的模式更有诱惑力,不同的平台补贴也不一致,但是靠着补贴模式的今天依旧是主体,这一点是传统城市配送无法做到的;
第五、就是换汤不换药,服务的主体还是原来的客户群体,但是客户会发现,挺好呀,自己的成本降下来了,资源还有更好的储备,还有更详细的SOP的操作,还有帮助你来管理KPI,何乐不为那!试想下,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的最后一公里在昔日自己运作时最为敏感的就是效率、成本与服务,反过来看今天很多的互联网+下的城市平台还以他们的货源为主体,有什么意义吗!结果就是成本压成本、服务压服务,没有创造出应有的客户价值,但是却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
第六、互联网+下的城市配送平台将原本独立的自营城市配送车队变成了平台上的一份子,变成了一个可以共享的工具,变成了一份可以接受一样的社会竞争的资源,更加公正、公开、公平;
第七,互联网+城市配送下的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让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完成了交易,完成了评价,有效的节约了要找与要等的成本;
第八、专业的城市配送资源目前还是独立运作和存在的,会发现很多的专业配送资源并没有进入到整合的序列中,比如目前的烟草配送、医药配送等,这些传统型配送资源依旧独立存在,为什么!很好发现就是整合的资源都是共同性的,没有特殊性,没有技术性,缺少质量要求的资源;
第九、互联网+下的城市配送平台还局限在物流比较发达的区域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成都等等,这些成了互联网+下的竞争要地,有时想想这些城市的运力资源是不是有限的,但是为什么每家宣传的数量都是那么高,估计累加起来超出了某些职能的统计数字,有点不可思议,同时由于局限在一些发达地区,货主也是有限的,是不是意味着弱肉强食;
在讲到这点的时候,自己想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案例说明下现状,没有恶意的诋毁和打击,也不知道这两则对话是对还是错:
案例1:自己在前不久去了一趟包头,在包头参加一个活动,但是当活动结束后,准备打车回酒店的时候,很自然的就是拿起了手机点了滴滴,一切输入完,就静静的理所当然的等了,可以等了几次,也没有抢单,终于有人抢单了,打过来电话,我还没有把话讲完,对方一听我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立马电话就挂了,至此再无人接单了,好不容易在路边拦了一台车,上车跟师傅开玩笑问到:
我:师傅怎么不装滴滴呀?
师傅:为什么要装?
我:接单不是赚钱吗,还有补贴?
师傅:装什么滴滴呀,现在没有补贴了,在说了装与不装生意没什么区别,有的补贴装了,没有补贴了谁还用呀!
案例2:跟行业的某家物流公司的老板聊天,聊到了现在的互联网+下的平台,我开玩笑问到,现在这些平台,贵司有用吗?
老板:用呀,为什么不用!我的车辆可以安排做其他的业务,用了这些平台,资源有的,更关键的是成本还降了,为什么不用,哈哈!
我:那挺好呀,现在使用情况怎么样,用了几家呀!
老板:用了好多家,谁家有补贴就用谁家的,我告诉下面的调度,一定要用,并且越多越好!但是最近发现有几家不行了,司机接单不积极了,估计又不补贴了。
自己讲这两个案例想说的是,很多时候,在市场上有补贴固然好,能让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充满活力,都能充满激情抢单,但是当这个一旦取消了,试想下会怎么样?不要以为什么当人养成习惯,形成依赖等等这些异想天开的事情,至少短期就是这种格局)。
那么最后一公里+应该是什么样的?让我们看看 并且总结下今天最后一公里+是什么?
首先最后一公里+互联网形成了今天的诸多的以整合末端资源为主的社会化平台,他们将原本独立存在服务末端的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将那些原本蹲在门口等生意的,将原本服务自己为主要生意的,将原本要为了明天找生意的各个运力资源进行了撮合,并加以规范和管理,形成了一条可以监控,可以透明,可以公开竞争的闭环,形成平台;而后在平台中加以规范和要求,形成特点鲜明的管理手段,力争上游的认可,为上游提供所谓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有的包括保理、包括理赔等等服务,在下游,力争聚人气,形成一股合力,平台成为畅通的桥梁,并别不收过路过桥还补贴。
其次最后一公里+资源造就了今天的末端服务场所整合,比如我们的社区收发室,比如我们社区的便利店,比如我们社区周边的自提柜包括楼下的米店等等,同时在今天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资源+,最后一公里+前置冷库,形成了生鲜鲜活类的储存和配送,这种最后一公里+资源的模式造就了今天很多的可以讲的故事;同时又开始在最后一公里+上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实体店与体验店,享受到线下体验。
最后不难发现个别的以互联网+为宣传的平台,从最初整合走着走着既然变成了另外一家实体的甚至重资产的企业了,这就是今天不得不承认的尴尬现状。
讲的再好听,也要回归本质,客户的体验就是不管你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只要给我提升服务、不提示成本、只要给我安全、稳定、快捷,我管你什么资源那!
其实在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快速发展的电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快递业的发展,所以我一直认为以电商为服务主体为依赖的某些企业要感谢两位行业大伽:一位就是他们的亲爹马云,马云给他们生意,给他们送钱,让他们快速的发展;一个要感谢就是他们的后爹刘强东,因为刘强东不给钱,给压力,给竞争的压力,配送自建,制定行业标准,领先行业服务;那么互联网+与最后一公里+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最后一公里的资源配置和服务,让我们看看2016年倒下的和冒出的,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韩雪峰:物流沙龙特邀专家,关注货运、医药物流等诸多领域。人称“物流打字机”,作品高产。
物流沙龙微信回复“韩雪峰”查看作者更多精彩文章!
·END·
物流创客沙龙 沈阳站
2015年12月12日
长按二维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