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昕:城乡规划行业的转型与变革
导读
近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袁昕在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培训上,做了题为“城乡规划行业的转型与变革”的精彩报告。
袁昕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1 规划师应关注执业、专业、行业
和产业等概念
“城乡规划行业的转型与变革”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它依然很重要,因为行业的前景和发展变化,是作为从业人员应该关注的问题。注册规划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除了专业技术课程,也应该有一些非技术层面的综合能力培训。因为规划师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实际上不仅要处理技术的问题,还要处理法务、沟通等很多细节的问题。
城乡规划是一种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分工不断地细化,逐渐演化出来规划师这个职业。参与规划事务的规划局、住建局等规划管理机构和规划设计院可以分别看作需求方和供给侧。但二者之间的供需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比如现在政府正在强调服务社会、服务人民,那么规划局又成了服务的部门,也就是服务的供给侧。规划师的工作也在应对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作为规划师应关注行业未来的发展,并提早应对。
与“职业” 相关联的还有几个概念,包括:专业、执业、行业和产业。其中,专业指的是技术分工,规划师不仅仅来自城乡规划专业。执业强调的是从事技术工作应该掌握和具备基本的综合能力,注册规划师的培训实际上是执业培训,应该强调综合能力的培训。而行业是职业所存在的土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整个行业都没有了,这个职业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执业不行,就算行业存在你也无法继续发展。产业则是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一个或者多个行业集群化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关注跟社会各行各业的关系,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在社会进步当中有何作用和处于何种地位。
当前,住建部要求“加快城乡规划改革,积极应对新常态”。这个改革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都有很强烈的呼声,这是因为转型时期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可能社会需求还在、行业还在,但是某些职业会消失。
一个个体可以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比如,2011年瑞士银行因一个交易员的违规交易造成23亿美元的损失;而一个企业的行为又会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三鹿奶粉事件使得整个国内奶粉行业遭受信任危机;一个行业对社会同样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房地产行业引发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我接下来重点从这三个角度来谈谈规划行业所面临的环境变化、规划机构如何应对变化以及规划师如何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挑战自我、突破创新,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2 城市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城镇化是一个机遇
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表示,为了实现本届人居大会提出的《新城市议程》,中方承诺积极参与和推进可持续城镇化进程,继续改善中国人居环境质量;发挥规划对可持续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也曾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大事件,一件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件就是中国的城镇化。城市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城镇化是一个机遇。尽管中国今天已经成长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
3 新型城镇化发展依然需要城乡规划行业
行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是55%,但是实际上这里头还有大量半城镇化的人口,中国在城镇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作为规划师不要担心未来没有饭吃,因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需求还是要依托城乡规划工作来支撑。但是城乡规划行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我们的城镇化的速度将会逐渐放缓,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传统的基于空间的规划设计业务必将逐渐减少。这种大趋势显然不可逆转,从这个角度来讲城乡规划行业未来一定要转型,不能仅仅依靠传统规划设计市场。这并不是说当前我们的规划设计产能过剩,问题在于规划院技术能力还没有适应新的需求。另外规划师的分布还是极其不均匀的,在沿海地区、发达地区有大量的注册规划师,但是在经济相对来讲比较落后的地区,甚至到一个市都没有一个注册规划师。
这种大环境的变化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1)社会发展阶段变了,发展速度放缓,发展动力升级。
以前简单粗放的以土地财政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能再延续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经济增长的驱动方式变化了,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建立起新的对未来进行判断的模型和分析能力。
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放缓,但是科技进步的速度确是在加快,改变城乡规划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我们很难预判十年之后周边科技水平会是什么样的程度,对当今社会会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些恰恰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去应对,或者不去进行研究和判断的话,可能到时候会发现来不及了。
2)城乡规划的任务要求变了
前三十年快速扩张,在空间上注重城乡建设,现在则更多强调社会和谐发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精细化的城乡治理就变成社会新需求,规划建设管理的一体化成为规划师新的业务类型。还有就是由注重空间拓展转向人居环境提升。
虽然新区拓展的业务在减少,但是既有环境改善的工作却进一步加强。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确实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很多空间是粗制滥造的。接下来收拾这些旧摊子将成为规划师很重要的工作,它变得精细化,跟以前的工作方式都不一样。
3)城乡规划的工作方式变了
由单一的部门规划拓展为多规合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开始做对接,最终这些发展述求都将落在城乡规划这张蓝图上。同时,我们的工作也由一张蓝图拓展为沟通协商公共政策制定。
规划不再仅是空间建设的蓝图规划,而是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持续过程,公共政策导向逐渐增强。城乡规划正在由具体的技术业务开始变成协同的平台。这对于规划师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此而言,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作用和职能也是可以变的,作为供给方它应该抓住机会将自己的职能由城乡空间管制部门拓展为城乡治理系统平台。多规合一最后要合到城市规划的这张蓝图上来,这是既有的体系中唯一具有三维属性的,能够做精细化管控的体系。
借着多规合一的工作要求和社会需求,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可以迈上新台阶,参与城乡治理由行政审批机构升级为政策协商、沟通决策的平台。与政府各职能部门做对接的工作方式和习惯,使得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具备这样的能力,规划管理机构的转型升级将为规划师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从而使规划师这个职业持续延续下去。
4 规划院应拓展为
服务城乡治理和经济社会全领域
至于规划院的供给侧改革,也就借此机会由服务城乡建设拓展到服务城乡治理。这两者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很多政府的需求在发生变化,规划院不仅仅把最后这张规划图交来就完了,如何让这个规划落地实施,变成行动计划,在行动的过程当中如何运营、维护,根据变化来调整,这些可能都要延续到城乡治理的服务上去。
借助多规合一,规划院还应该由服务住建系统拓展到服务经济社会全领域。面对这些社会需求、利用这些机遇,一部分规划设计机构可以升级为高端智库。因为在多规合一的过程当中,规划院除了接触到城乡规划,还可以接触到土地利用规划和各行各业产业发展的规划。使得规划师具有开阔的视野,接触到更多交叉领域。
建设高端智库是很多规划院的愿景,但能够仰望星空实现这一目标的只可能是少数综合实力强大的机构。更多的机构需要脚踏实地,练就整合工程技术的本领。如今规划机构拿个概念说事就拍屁股走人不行了,后续的运营管理要全程参与,提的概念要告诉甲方怎么落地实施。这就要求规划机构更加关注工程技术。这个过程也会有部分机构会被工程资本主导,被并购。
当然做得好的企业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但是不管怎样都需要协同创新,因为多规合一、多规融合不是城乡规划一个专业加点辅助就能够把这件事情搞定,要有更开放的心态和视野。同时用现代企业管理赋予规划师更多能量和能力去做事情。
从创新来讲我个人理解企业是最具创新意识的机构。行政管理逻辑是授权,意味着这件事我不让你做,你就不能做,它注重的是执行,这不是创新的思维逻辑。但是企业要生存,不创新可能就会被别人比下去。所以企业是不得不去创新的。
5 调研与基础分析技术要求
规划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对规划的任务理解、协同、工作模式的观念都要变。以前规划是目标主导,只要把想打造的东西画在图上就可以了,不管市政、交通都是配套。但是现在是目标和问题共同主导,规划师要把问题分析清楚,要揭示城乡发展规律。这样市政、交通恰恰是城乡规划的前置专业来分析问题,规划要做的则是找出综合解决方案。
其次,规划师要由关注效率提升转向到关注能力提升。规划师从手绘效果图到CAD普及只是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再到BIM、CIM则是做全程管理,是能力上的提升。技术在进步,如果规划师技术跟不上,在技术层面就会淘汰。就像通讯行业还在,但是BP机已经下岗了一样。
另外就是由专业深入到跨专业协同。比如要解决新时期城镇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规划师是不是要变成金融行业专家?短期仍没有人能做得到,那么要想创新、突破,就要有协调其他部门、机构和专业的能力。
在旧有的体制中这一点非常难,如同《七龙珠》里要集齐7颗龙珠才能呼唤神龙,要整合七个部门才能干成个大事,这就是“大师”的作用了。规划行业的大师不是自己能精通十八班兵器,作为一个规划师首先还是要把自己的专业做好,通过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运行专业协同,让自己的专业有更多机会在与其他专业协同的过程中创造价值、提供服务。
同时,若不了解相关行业也没办法做好自身工作。比如城市规划交通还在按照既有方式探讨路网,即使由大路网变成现在小街区,但是如果没有考虑汽车工业、交通行业、信息行业未来发展对交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包括无人驾驶汽车的对路网、信号引导的需求等,我们规划的路网可能与未来的交通需求是无法匹配的。
如今电商突飞猛进,对传统零售业会产生什么影响?接下来零售业是否也要转型,这些思考显然对规划师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不关注相关行业,今天的规划十年之后落地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根本不适应了。
转型过程中规划师要特别关注创新。我记得初中的时候看到过两本书,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和《阿波罗登月计划》,当时看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但是回想起来这两本书跨越了一百年。1865年作者写《从地球到月球》的时候连飞机都还没有,而一百年后人类真的就实现了从地球到月球。
现在讲百年之城,千年之城,哪些东西真正能够适应未来的科技,在未来可被改造利用,这是规划师要思考的。比如现在做停车楼要想到十年、二十年之后的利用方案,才更有价值一点。我们多多少少把城市规划看作有经验学科的成分,但是基于经验的判断和学习,人类真的干不过人工智能。
或许有一天我们面前放了一个小方箱子,里头所装的经验和知识比我们在座所有人脑袋里装的都多。那么,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可能不是总结过去,而是预见未来。
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医疗诊断领域,它可以把全球所有病例都输入系统,在找疑难杂症的时候比医生更有优势,它开出的药方甚至比人开的药方和治疗手段更管用。人工智能会进入金融领域做股票分析,而在法律领域欧美案例法体系里头所有判过的案例它比人记得更清楚,未来律师还有多少空间,可能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然,钱学森先生一直强调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专家干预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规划师不会失业,还会有自己的价值,但是要看到你能不能有这样的高度。
6 改变传统规划思路,拓展业务领域
在这些方面,清华同衡有些案例可以和大家分享。比如我们为乌镇开发的公众参与协商平台。既可以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同时对所有的点评数据在后台可以进行分析,作为城市精细管控的依据。
比如,我们为北京市西城区做的白塔寺街区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以历史文化保护区精细化管理与保护为核心目标,以白塔寺街区为应用示范对象,围绕文保区和旧城现实问题,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研究建立示范区域多层次动态监测体系及可视化运行监测与管理系统,实现区域运行监测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化,对全区空气质量、噪声、温度、人流密度、车辆进出进行监测,并进行各种空间分析研究、应用与开发,探索解决旧城更新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数据能够改变传统规划的工作思路,大家要有这样的方法和思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08年建成,这两年我们开始对它进行使用后评估,通过手机信令等数据可以看到哪些地方人多,哪些地方人少,大家对哪些地方有兴趣。
我们发现当时设计的部分支路很少有人走,显然这些区域就可以在未来的改造当中重新思考和提升,或者索性不触碰那些区域,把它变得更生态、更自然。显然这些后评估的分析和方法未来也会变成新业务前置的工作,找到问题才能给对方提出建议,根据这些建议才能变成后续的新业务。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小镇项目,规模不大,但技术标准要求提得非常高。这些要求是不是仅仅只能落在纸面上?显然不行。我们检索了清华大学相关学科所有的发明和专利,并筛选应用在项目中。
这些技术专利都是最新发明,又都经过实践检验或者有成熟的产品。我们把这些能够实施的专利技术整合起来,最终形成了规划方案的技术支撑体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导览体系都不是停留在概念过程中了,这才是一个可实施的规划。
整合的能力是对规划师和规划机构的新考验。清华同衡在北京副中心这个项目投入了数以百计的人员,这不仅仅是简单人员的叠加,而是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来整合院内外的几十专业,最后形成综合的成果。
以往做山地地区肯定也会做一些分析,但无外乎坡度坡向高程等,而在重庆前沿科技城详细规划项目中,我们从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安全等多角度对场地进行预评估分析,从而推导出土地利用于开发建设布局。
在做了前置的预评估之后我们提出了尊重自然的方式,它带来最直接、可对比的好处就在于仅土方工程这一项在未来建设造价上就节省了14亿元。这些都是规划师或者规划企业所能够创造的价值,只不过现在我们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模式下,这种价值没法得以体现。如果这个项目是为一级土地开发企业节省14亿元,那就不一样了。
7 探索基于数据服务的新技术和新业务
清华同衡这些年不仅在数据服务新技术研发上做投入,同时也在拓展新的业务类型。比如城市的玻璃幕墙安全维护管理平台项目,这是城市资产管理、城市运营类的需求产生的业务。我们还做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关村街道人口疏解及功能改善建议研究、基于上海城市体征诊断模型的辅助决策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典型问题研究等项目,这类项目也是规划行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做的事情。
8 城乡规划行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我要说的是,第一,城乡规划的价值还没有真正的得到重视,换句话说是我们自己说得不够。我们应该更多的宣传我们的行业让社会认识到城乡规划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而不仅仅只是背黑锅,一说交通问题、安全问题都是规划的事,而我们创造的价值却没有人承认。这件事只能靠我们自己。
第二,城乡规划行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现在还有大量规划院在事业体制内,所做项目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跟需求方的关系不对等,那怎么去谈尊重呢。如果要得到应有的尊重也要靠自己,要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去做参谋,而不是做乙方。
第三,城乡规划变革还需要更大胆的创新。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共同参与,维护市场,以更开放的心态,协同更多的专业、行业做这件事情。这也要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重要的事说三遍。
————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转载自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新疆新土地城乡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