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sir说】共享汽车看起来很美,目前看是死路一条!

2018-01-23 科技你好 科技你好


科技你好

关注我们·成为科技潮人

 

走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共享汽车(分时租赁)上路,对无车一族来说,想一想,共享汽车的确是一个好的选择。最近,这一领域又开始热闹起来了,滴滴、美团、摩拜相继进来了,租车运营商神州租车也冲进来了,加上之前已有的EVCard、GoFun、途歌、car2go等诸多共享汽车品牌。如今,这个局正进入酣战状态,资本方更是频频撒钱,为共享汽车的规模扩张和快速落地,提供了充足的子弹。


 

但共享汽车的果子真的熟了吗?可能只是看起来很美。如果不解决之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结果或许也像一阵风一样,最后落个死路一条。

价格跟出租车差不多消费者是傻子吗?



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共享汽车将车辆投放到了一、二线城市中,这意味着会与市场上已有的出租车、专车、快车等抢生意。虽然在路上偶尔能看到一辆共享汽车,但很明显还没有普及为一个高频行为。对用户来说,取车、还车的便利性,网点覆盖的密度,以及停车是否方便,都会影响到用户选择共享汽车的决策。而其中更大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价格。

 

共享汽车的价格与出租车相比

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呢?


我们拿市场上一些主流的共享汽车品牌与本地出租车价格进行了对比,目前,共享汽车平台的收费模式基本涵盖了三部分:起步费+时长费+公里数。起步费方面,不同平台的收费模式存在较大差别,比如途歌、EVCard两家收取15元的起步费,其他平台则不收取起步费,后者的话,每分钟收取的费用和每公里计费就要高出一截。在时长和公里计费方面,EVCard、GoFun、途歌、滴滴分时租等每分钟的计费为0.2元-0.5元之间不等,每公里计费区间在0.99元-1.88元间。

 


按照这一收费方式和标准,如果按照1小时/20公里、3小时/40公里两个场景核算的话,共享汽车的费用大概为是61元和132元,如果再考虑到15元起步费的话,大多数平台的费用基本与出租车处于同一水准,甚至有一些平台还稍微超出了出租车的价格。这种情况下,试问除了有特殊场景下的需求外,用户为什么会选择取还车不方便的共享汽车,而不是随手召唤一辆出租车来呢?不要忘了,共享汽车还需要缴纳一两千元的押金。

价格与出租车服务的“倒挂”现象,让所谓的共享汽车在一线城市成了一个“伪模式”。难道共享汽车平台不知道这一问题吗?


非也。因为共享汽车需要运营商购买车辆在多个城市投放,就算是最便宜的国产电动车,享受补贴政策后,也要比几百块钱的共享单车成本高多了。同时还有网点铺设成本、运营成本、停车费、燃油费等各种费用,价位定得过低的话,就真成了无底洞的赔钱生意了。

 

但如果共享汽车不能把价格拉下马,用户根本没理由选择,这就成了一对暂时无法调和的矛盾。

只是试水

单一共享汽车平台的日子不会好过



其实,除了价格高于出租车,缺乏竞争优势外。共享汽车身上的“瑕疵”还有很多。比如网点覆盖普遍较少,用户取还车比较麻烦。如果为了使用共享汽车,还需要做趟地铁,或者骑个单车来回奔波,这得需要内心多么强大;再者,停车费和停车便利性也是一大拦路虎,目前各大平台对停车费的解决方案不太一样。


如果任由用户随意停车的话,停车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还涉及到后期的调度运营,但让用户交纳的话,又会打压使用的积极性;最后一点是共享汽车平台采购的汽车分为燃油车和新能源电动车,其中以电动车居多,由于多数采购的是国产电动车,充电、续航能力带来的体验就只能呵呵了。



除了体验上的毛病外,商业逻辑成不成立更要命。曹sir去各家了解了一圈儿发现,虽然共享汽车的吆喝声不小,但真正赚钱的寥寥无几,全平台整体盈利得更是奢谈。其中表现好一点的在局部某个城市实现了盈亏平衡。

而且共享汽车闹出的动静很大,其实各大平台一直保持着谨小慎微的投放节奏。比如就车辆投放规模上来说,环球车享下的EVCard、盼达用车、Gofun等几家规模稍微大一些,全国投放数超过1万辆,其他几乎都不到5000辆,只在某一两个城市投放几百辆试水的平台不在少数。这表明,在共享汽车的商业模式尚未真正跑通,停车、充电等环境不成熟时,大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其实,对一些互联网出身的共享汽车创业品牌来说,未来在汽车共享领域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因为有背景的共享汽车为了避免前期较大投入,与汽车主机厂结成了同盟,比如GoFun有大众汽车、奇瑞汽车的投资,PonyCar与知合出行站到了一起,后者则投资了合众新能源电动车。


对汽车大厂来说,与共享汽车合作意味着不小的订单,同时还能消化掉政府强制生产的“指标电动车”产能,但汽车大厂到底对共享汽车模式有多高的认可度,可能普遍心怀鬼胎,边走边看的居多。



还有一个前车之鉴可以参考,那就是美国汽车分时租赁鼻祖Zipcar,这家公司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拿到了数轮融资,最后终于在2011年上市了。但上市并没带来滋润的日子,反而在赫兹、安飞士等美国传统租车巨头的竞争压力下,经营日益惨淡,成本过高又捆住了扩张的手脚,结果落了一个被安飞士低价收购的下场。看看国内这几家共享汽车平台的生存现状,如果不能在以上几个方面找到突破口的话,或许宿命早已注定了。


往期经典回顾

刚恢复赞赏,苹果就开通官方微信!库克:皮这一下很开心!

新年装X大集结!同样的刘海,白菜的价格~

千唤万唤的魅蓝S6,终于出来了!但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