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的教会和低下的仆人
文/果仁
1
在微信群看到一条代祷求助信息:
一位全职夫妇因没钱做手术,患者自己私自离开医院,而所在教会攒的钱声明是建堂专用资金,并不打算开研讨会商讨弟兄手术的事儿,可怜只有鲜少的会众私下奉献几千元......
看到此信息,怀抱着儿子露出的天真笑脸,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没错,又是一个关于钱的话题,“基督徒谈钱多不属灵,尤其是传道人谈钱,更不应该”。类似这样的话听的太多,讨论的太多,可实质终归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甚至相关人士从未想过“这”也会是个问题?
2
2009年我认识了小沫姊妹,年纪轻轻就踏入服侍的她,每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费,对于一个单身的小姑娘来说不买“任何”衣服,不买“任何”化妆品,不买“任何”零食的情况下,除了充话费之外,裹腹还是可以的。
半年后终于涨了200元,那时的她开心得恨不得想让全世界都知道:终于可以买些小女生的头饰和零食了。每次临近回家的日子,节俭再节俭,总得想办法余点钱买点像样的东西让未信的亲人能正眼瞧上一眼自己。别说人家又不“属灵”,曾几何时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表现的方式,场合不同罢了。
跟我讲起这些到时候,小沫总是不自主地扬起嘴角。我知道那时的她一定是满足和幸福的。
时间一晃过了8年,这些日子里她只有一根筋:无论如何都要在教会全职,不然对不起母亲碎碎念的嘱托,对不起内心向上帝所许的愿,也对不起每月弟兄姊妹的奉献,哪怕只有500元钱。因为年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从未想过嫁人以后的服侍方向,更不曾想过年老时各种所谓依靠教会而得的津贴保障。
直到一天小沫和一位非全职的弟兄恋爱了,教会里年老的同工语重心长地找她展开了一次表面上关于呼召与服侍的谈话,谈到最后竟是以“钱”来结束的重点。
借口因她是一个姊妹(弟兄非全职),结婚后有了孩子几年不能参与服侍,那么中间一直供应她生活费是不合理的。说到这小沫沉思了很久,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复他们的......只记得失眠了将近两周。
她难过不是因为没有生活来源该怎么办?而是难过,他们谈话的第二天给某个灾区捐了将近4万左右的生活用品。美其名曰的爱心原来只是面子工程,而眼下的这个活人的需要又有谁知道?
断了生活费后,小沫姊妹在教会的所有服侍依旧继续,那些跟她谈话的同工像往常一样的站在神家互相问安,探讨着教会未来的方向,计划着下一步的传福音和探访......
她含着泪笑了,自己在教会多年竟然比不上灾区陌生的面孔。听得出,她不是想表达灾区的捐赠不重要,而是要表达自己所爱的“教会领袖”们如此的冷酷无情。
“人纵然失信,但神是可信的,因祂总不背乎自己”,亘古到如今,神的话都是那么铿锵有力。然而她无法不直视自己的内心,”再到教会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厌恶感,对那些做表面工程的人?对自己不够坚定,不能受苦的挣扎意志吗?”小沫说。
虽然这样的辛酸故事比比皆是,但并不代表教会是邪恶的,就像小沫姊妹常说,她不怪上帝也不恨教会,只是无法原谅那些只讲大道理,只做面子工程的“领袖和同工”。
3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对夫妻,他们对自己所服侍的教会感到绝望。我不想回到圣经看这样的问题,免得有人又说“得学习保罗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吧!“”说出这样话的人很难想象,他是否真正敬畏上帝,是否真正尊重上帝的仆人?
据了解,很多家庭教会的建制还不完善,奉献资金去向尚未公开,这些奉献款到底该用在哪里?攒钱建堂?攒钱付房租(针对租房聚会的教会)?还是某些领袖打着外出“学习”口号的旅游专用资金?另外对待全职工人工资是否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消费水平以及工人家庭状况考量?制度相应整全的教会是否该人性化地为全职工人购买社会保险?
期待看到此文的爱主的同工领袖们,请先暂时放下那些冠冕堂皇的“灾区捐赠”、“社区献爱心”、“圣诞豪礼”等一系列不务实的口号吧,关爱从你们身边全职传道人的“衣食住行”做起。让耶稣的心因你们的真善行大得安慰!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