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特辑】How I meet you , 我的华工

2016-06-04 校友会秘书处 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



说起高考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

再过三天

又有数百万学子要走上高考考场了

祝福他们的同时

你是否想起了N年前

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那场高考?

是时代的机遇

是青春的理想

还是奇妙的缘分

让你走进华园?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那年高考,我是如何来到华工的。



风雨如歌

50、60年代



我出身于广州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1949年中学毕业后我参加了高考。这年暑假,随着解放枪声的逼近,父亲明白国民党大势已去,带着全家出走澳门。

在澳门我得知自己被广州两所名牌大学录取的消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自己对继续学业的渴望,另一方面是父亲对我回广州读书的强烈反对。最终,在我的坚持下,父亲同意了我的请求,但有一个条件——只准念岭南大学。于是,我进入了岭南大学土木系,并从此与建筑结构工程结下不解之缘。

1952年全国院校大调整,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土木、电视等科系迁到石牌,与其他院校组建成立了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1953年,我大学毕业,成为华南工学院第一届毕业生。

——容柏生

1953届土木系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


1951年全国统一高考准考证


我是香港西贡土生土长的客家姑娘。1960年初中毕业时,正值大陆三年困难时期,我却立志要上享誉华南的惠阳高级中学。当时内地闹饥荒,香港的生活要好很多,每天都有不少人从大陆偷渡到香港。但我宁愿吃苦,也要上最好的学校,父母最终拗不过我,含泪把我送去内地读书。

三年后,我面临高考择校,我问父亲希望我在哪里读大学,父亲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广州”。 这一次,我听从了他的意见。

我自小十分喜欢理工科。当时在广东,理工科学生大多崇拜“广东工科第一人”、“海陆空专家”罗明燏,我也不例外。在我眼中,罗明燏先生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忠、孝、节、义俱全。“忠” 和“节” 体现在他义无反顾回来建设祖国;“义”体现在他所做的建筑设计很多是不收取报酬的;更重要的是,当罗明燏的父亲在罗明燏旅英读博期间去世时,他毅然放弃博士学位,回国为父亲守孝。罗先生的言行深深影响着我,我一心要考上他担任院长的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考上他所在的建工系,最终如愿。

——徐月清

1963级建工系校友

西贡抗日英烈纪念碑园建造者


1964年,有华工学子在校门口留影


60年代的华工学生证


广州市专用粮票




百废待兴

70年代



我的小学和中学是在十年“文革”中的农村度过的。那是一个知识被儿戏的年代,有人用“一把锉刀凿穿了微积分的秘密”挖苦数学。但父母还是鼓励我读书,那时许多孩子要帮家里干活,我妈看我爱读书,也没让我干什么。

1977年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痛改前非、浴火重生的一年。那一年我正读高二,被学校推荐参加了“文革”后全国瞩目的首届高考,并成为当年化州县高中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中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进入了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那一年,我15岁。

在1978年3月那个永远明媚的春天,我们怀揣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带着那个时代赋予的只争朝夕的精神,走进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华工校园。

——侯一钊

1977级应用数学系校友

国际著名数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高考报名表


1977年广东省准考证与高考当天日历


1971年,我跟大多数同龄人一起,开始了知青生涯。在海南下乡的第三个月我开始托亲友寄来书,每天劳动后就在煤油灯下学习,这样的生活坚持了六年。

1977年底恢复高考给了我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那年我们县参加高考的有一万多人,第一批体检的只有18人,我得知自己是其中之一时,非常激动,因为第一批体检就意味着已经被好的学校录取了。

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录取通知书寄错了地方。我本来买好了一只鸡、一只鹅,等着开庆功宴的,结果通知书却迟迟未到。等到那买来的鹅下了第九个蛋时,通知书才姗姗来迟。我被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录取了,这是当年华工录取线最高的专业。

——霍东龄

1977级无线电系校友

京信通信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


报考体检通知书


入学通知书


入学报名介绍信


下乡之前,我就因常帮邻居修理收音机而小有名气。有天,我在帮一位邻居修收音机时,这位毕业于华工的前辈对我说:“小梁,可惜现在是文革,不然你高中毕业后可以去考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那里有位冯秉铨教授,你应该跟他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华南工学院,第一次听说冯秉铨教授,我把它们深深刻在了脑海中。

1975年高中毕业后,我面临和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的命运——上山下乡。当身边的知青们都感到前途渺茫不知所措时,我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努力学习与无线电电子技术相关的一切知识,为将来做准备。我有业余无线电爱好的底子,在农场也常帮大家修修补补,还管理队里的小广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77年底,我参加了被文革中断十年的首次高考,顺利地考进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带着录取通知书我找到了当年的那位邻居:“您还记不记得五年前跟说我过应该去华工读书,我被录取了,就是您说的那个院系!”邻居没想到当年无意中的一句话会被一个孩子记住,并当成理想去实现。

——梁伟

1977级无线电系校友

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1978年高考试卷


1978年新生入学时在校门口合影




激情燃烧

80年代



我出生在吉林的一个小城市,从小就渴望走出家乡,到外面的世界看看。那时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成为备受全国瞩目的地区,加上毗邻港澳的先天优势,“珠三角”是当时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地方。我通过报刊,被这片陌生而神奇的土地深深吸引了。我知道那里才是我实现理想的地方,是求学的最佳选择。于是,我暗下决心,要到广州读书。

但是,这一切并不顺利。当时我的父亲让我报考吉林大学,但我不愿意,就瞒着父亲偷偷改了志愿。年轻人一旦有梦想总会想办法去实现,不然会觉得不舒服、不痛快。不久,我如愿收到了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管理系首届本科生。

父亲依然不乐意我到千里之外求学。我只好收拾包袱,和考上中山大学的同伴一起,在没有父母相送的情况下,坐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三天三夜的旅程,两个年轻人并不觉得疲倦,有的只是兴奋和憧憬。

——杨照林

 1983级管理系校友

新加坡春天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


 80年代广州迎春花市

② 80年代广州西湖路、教育路灯光夜市


 80年代的客村立交

 80年代的海珠桥


高一那年,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结果只差几分就能踏入大学之门了,这让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带着学校和家庭的厚望,我参加了第二次高考。至今我依然清楚地记得那日的情景:清早起来吃上特意为高考准备的丰盛早餐——面包和鸡蛋,然后来到城郊的粮仓考试;粮仓里没有电风扇,在容纳了众多考生后,就变成了一个大蒸笼,把考生们“蒸” 得大汗淋漓;在考到最后一个科目时,我犯了一个“致命” 的错误———漏交了一张试卷,这个失误让我又一次与大学失之交臂。我因此深受打击,把自己困在家里好几天,然后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高考,选择工作。

就这样,我开始了学厨生活。从洗碗、跑腿,到洗菜、切菜,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在熬了半年,准备真正开始厨师生涯时,我的内心开始躁动不安。我深知,厨艺只是一技之长,而大学校园才是梦开始的地方。于是我决定再一次踏入高考考场。凭着扎实的基础和刻苦的复习,这一次,我终于如愿考出了好成绩!由于我热爱化学,化学成绩也较突出,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工系。

如果没有参加第三次高考,我或许会成为一名厨师。这次高考让我与华工结缘,也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的轨迹。 

——罗群

1980级有机化工系校友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学校食堂专用饭票




春风遍吹

90、00年代


 90年代的华工校门,此时“华南工学院”已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高考后,作为一名理科生,我觉得非常苦恼。一方面自己对理科有着不可割舍的爱,另一方面我还十分喜欢外语,希望能在语言方面继续深造。难道这两个自己都非常感兴趣的学科真的无法协调吗?幸运的是,在填报志愿时,我意外发现一所设置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学校。没想到华南理工大学竟有科技英语这个专业!我特别开心,当时就立刻决定报考了。

——林蓓蕾

1999级外国语学院校友

宝洁公司大中华地区美尚品类人力资源总监


 1990年录取通知书


 2000年录取通知书



 那些年用过的存折和储蓄卡




互动话题


那年高考,我是如何来到华工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


编辑/黄竞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罕见!中大、华工、暨大等多所高校本研倒挂,最高37倍
性价比极高,华南最会搞钱的985
【最最最终版】官微小编招新方案.pdf
深中全省第一!华工2024新生数据曝光,广州高中未进前五
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电子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中法菁英班招生简章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