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让我们一同追忆几位华工人
清明时节,烟雨迷蒙,令人怀思悠远。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而德化至今。
我们将永远缅怀他们。
莫伯治
1914—2003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岭南园林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和总建筑师。
1958年,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来到广州,时为少年学子的林兆璋问他:“梁先生,你最赏识广州哪幢建筑物之设计?”梁先生毫不迟疑地回答:“北园酒家。”
北园酒家的设计者就是莫伯治。
上个世纪初,莫伯治出生于东莞麻涌乡的一户普通人家,童年及少年时代都在珠三角的农村度过,乡土田园审美习惯对他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形容这是“一种直觉的原始感性认识”。
莫伯治追求大自然在建筑中复归,善于把岭南园林技术嫁接到建筑设计中,把传统庭院融入现代建筑中,拓展了岭南建筑的空间形式,提升了中国园林的意境。
■ 成名:园林酒家一鸣惊人
50年代末,现在北园酒家的所在地叫云泉山馆,老房子经历多年风雨侵袭,破败不堪,广州市政府决定重修,由莫伯治主持设计工作。他认真考虑了各种方案,最终决定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采用深远曲折的综合式内院布局。至于工艺建筑材料,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到民间去“采集”。
莫伯治当时先后十多次到珠三角的农村收集流落在旧建筑材料店的废料,并将其运回广州加工。为了使这些旧料能改造为最佳的建筑造型和结构,莫伯治经常到现场与老技工一起商量研究。因此,当我们现在惊叹北园酒家旧“满洲窗”上套色玻璃蚀刻的精美、红木镂花屏风的典雅、楼梯扶手镶边的雅致时,也许想不到它们全部由民间的旧料、废料改造加工而成。并且,向民间收购,价格较低,当时红木旧料价格与木柴差不多;套色玻璃蚀刻也比一般杉木门窗便宜。因此,北园酒家建筑总造价每平方米只需60元,比当时中央规定的指标低。
★ 莫伯治(左三)与建筑施工人员一起研究工程设计
北园酒家融合了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风格典雅,受到普遍赞誉。莫伯治深受鼓舞,在1960年和1962年分别设计泮溪酒家、南园酒家。其后,白云山庄旅舍、矿泉别墅等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陆续落成,被称为“岭南新建筑”,莫伯治声名鹊起。
■ 辉煌:天马行空灿烂晚晴
80年代末至90年代,年逾古稀的莫伯治迎来了创作的又一个高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地铁控制中心、红线女艺术中心、岭南画派纪念馆……这些建筑,莫伯治在他的文章中称之为“新表现主义”的探索和尝试。它们都采用了一些特殊的造型和夸张的构图手法,为的是“强调个性、表现内涵”。
主持设计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时,莫伯治已经七十多岁了。设计这个建筑,要面临着很多的难题:墓室是一个小山丘,位于广州繁华地带,周围被高楼大厦包围,可以建馆的面积很小,在这狭小地段上既要展示原有墓室又要建馆展览,更要显示其本身价值和独特性,没有任何既定模式可以借鉴。
为此,莫伯治大量研究中外古今同类纪念建筑的特性,从汉代石阙、埃及神庙阙门等造型中吸取养分,利用斜坡地形自下而上布置展览和参观路线,上架随坡天窗采光,一举解决了交通和展览问题;大胆使用红砂岩这种地方性建材,阙门浮雕上的纹样、圆雕墓兽和馆徽都取材于墓中遗物珍品,既突出了历史感,又保持了地方色彩。这项设计曾获得六项国内外建筑大奖,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经典建筑"之一。
晚年的莫伯治,虽然作品屡屡获奖,但他淡然处之,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2001年,莫伯治在纪念梁思成百年诞辰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梁先生对北园酒家的评价,对我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伴随着我将近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历程。这是一个不断创作、不断创新的历程,我已88岁高龄,而这个历程还没有结束。”
然而,苍天不怜人。2003年9月30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莫伯治在他主持设计的白天鹅宾馆的住所内永远闭上了眼睛。
★ 莫伯治去世前一个月(2003年8月)在蚝岗贝丘遗址发掘现场考察并构思博物馆设计方案的最后修订
党鸿辛
1929—2005
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臣、我国摩擦学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之一,为解决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特殊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老爷子可能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最典型的代表。坚定执著,讷于言而敏于行,踏踏实实,少有怨言。没有个人的休闲空间,也无奢侈的享受……
1953年,党鸿辛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被分配到位于大连的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润滑室工作。1958年,他再次服从国家需要,跟随研究室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任职。从1960年开始,他长期从事固体润滑的研究工作。
■ 两弹一星元勋研精探微大业强华夏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作为我国材料及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方面的专家,党鸿辛投身到“两弹一星”的建设事业中。他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那完全是从无到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
天线的导电润滑问题是人造卫星升空的难题,如果不能解决,卫星的天线在超低温或超高温下就会冻结在一起或融为一团,卫星就不能正常工作。
1967年,面对100℃至-100℃时超短波天线能正常工作的导电干膜难题,党鸿辛作为负责人带着他的团队到北京科学仪器厂边研究边改进。经过10年的时间,他们终于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固体润滑膜,解决了卫星发射信号传递的关键问题。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胜利升空,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当卫星周围四根二米多长的超短波天线迅速弹出时,党鸿辛和他的同事们忘情地欢呼起来,这是他们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而解决的难题啊!
★ “东方红一号”卫星
其后党鸿辛又参与了“长征”系列火箭、“实践1、2号”科学实验卫星和“尖兵一号”返回式照相侦察人造卫星的有关润滑膜的研究,都圆满完成了任务,确保这些卫星成功升空。
在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审中,国防科工委的专家们一致表示,没有党鸿辛先生的贡献,我们的卫星就上不了天!全票通过党鸿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党鸿辛作为“两弹一星”有功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
■ 千秋万代楷模教书育人英灵耀山河
1998年,党鸿辛到河南大学工作,任河南省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始终过着简朴节约的生活,学校为他配备了轿车,可他除了看病、开会,基本不坐,每天步行半小时上下班。几十年来,涨工资、评职称、升职务,他从来不争。
党鸿辛一生以工作为重,很多时候顾不上家庭。有一次,他的实验室正担负着国家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那天他很忙,下班后没能按时回家,儿子突然患了小儿麻痹高烧不止,直到深夜,他从实验室回来,看到儿子烧得通红的小脸,摸着儿子滚烫的身躯,才心疼地抱起儿子往医院跑。然而,由于耽搁了最佳治疗时机,孩子落下了残疾。坐在孩子的病床前,他心如刀绞,泪流满面……
儿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父亲在为国家操劳,不但未抱怨,长大成人后反而对父亲充满了崇敬之情。他说:“父亲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他的科学精神。他实事求是,想得多,做得多,说得却很少。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工作做好,把实验室搞好。”
★ 党鸿辛在实验室
2004年2月27日上午,正在修改学生论文的党鸿辛突发心脏病昏倒被送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他并没有真正“闲着”,坚持把实验室一批急需整理的申报材料整理完。做完心脏手术仅仅两个月,他就坚决转回学校医院,有一天竟躲过了医护人员的监督,溜出病房,颤颤巍巍地爬上三楼实验室。当见到惊呆了的师生时,他却灿烂地笑了……
2005年6月10日,党鸿辛永远离开了他终生热爱的科学研究事业,享年76岁。
★ 党鸿辛院士追悼会
成思危
1935—2015
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博士生导师。曾任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2015年7月12日,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这位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创业板之父”的华工校友生前致力于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智囊。他的人生经历颇为传奇,但他的爱国情怀始终如一。
成思危的学生马光远说:“先生15岁背叛家庭,从香港回到大陆,‘文革’中烧了10年锅炉,‘文革’后去美国进修,学成后再次违背父愿回到中国,他对中国一直充满信心”。
成思危的父亲成舍我,是中国新闻界杰出的开拓者之一,他为自己唯一的儿子取名“思危”,意在鼓励儿子不断进取,不忘男儿肩负国家安危的责任。
自小在香港长大的成思危在中学毕业前夕秘密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前身)。时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组织需要从香港动员一批青年回大陆参与建设。成思危放弃了优越的家庭生活,欣然接受组织安排。
他把自己比喻成巴金《家》中勇敢热情的觉慧,并解释说:“你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那是中国一个大转折的时代。”那时候在香港,不少年轻人像他一样,揣着报国情怀,拥抱了新中国。
1951年,15岁的成思危带着简单行装,跨过罗湖桥,回到了内地,投身于建设祖国的热潮中。1952年,成思危作为广东省总工会调干生,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系无机物工程专业学习。1956年,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
★ 学生时代的成思危
“文革”期间,成思危被下放当了锅炉工。即便在如此难堪的处境中,他继续攻读数学、化学、锅炉学等书籍,自学了法、德、日3门外语,还巩固和温习了英语和俄语。
1981年,已在化工专业方面小有成就的成思危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研究院学习管理学,这一年他46岁。两年后,成思危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一些美国大公司和研究机构恳请他留在美国工作,但成思危还是决定返回祖国。
他相信他的成功就在中国。他说,“在中国最严峻的时候我都没有放弃希望,没有因一时挫折而失望、茫然,现在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在好转,我已有了施展才干的可能,我怎么能放弃呢?”
★ 成思危接受凤凰卫视专访
1994年,无党派人士成思危就要从化工部副部长的位置上退休了。10月的一天,时任民建领导人孙起孟找到成思危,动员他加入民建。孙起孟说:“如果你作为一个党派代表发言,就有机会把你的意见传达到最高层。你不是想报效祖国吗?这是最好的方式。”
成思危被孙起孟的这番句话打动了。后来他说,“参加民建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从此,成思危这个名字就与中国的政治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真正影响了中国经济。
1998年3月,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此提案是当年全国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被认为开启了在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征程。同年,成思危提出了创业板“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9年10月,经过9年的筹备,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截至2015年3月,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421家。
★ 成思危会见世界金融期货之父利奥.梅拉梅德(Leo Melamed)先生
自1952年进入华南工学院学习,成思危便与华工结下不解之缘,47年后,他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99年起先后培养了多届博士研究生,为华南理工高水平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2005年,成思危校友回到华工,他给母校带来的礼物是自己的学术报告《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问题与对策》,1000多名师生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报告。第二年,成思危校友重返华工,参观落成不久的大学城校区,他仔细察看了学生宿舍的设施配套,向同学们询问学习生活的情况,还深情地回忆起他在华工念书时同学们每天争先恐后到图书馆“占位”自修的趣事。
伦志炎
1933—2014
茂盛控股有限公司前主席,被誉为“超级收租王”。香港地产代理商总会有限公司首席永远名誉会长及荣誉主席、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会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华南理工大学香港校友会创始人之一,任多届会长。
2014年10月30日,伦志炎校友在港离世,81岁的人生大幕,自此落下。这位被人尊称为“伦伯”的老先生,不仅是资深建筑工程师、著名企业家,更担任多个社会公职,仗义疏财,热心公益。功成名就后,他过的并不是散淡闲适的安逸生活,而是在工作和各类社会活动中持续倾注着一位炎黄子孙的赤子情怀与家国担当。
★ 2008年伦志炎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伦志炎出生在香港世代书香之家。 1951年,他与当时许多香港青年一道,北上求学,入读广州岭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次年适逢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伦志炎转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学业告成,伦志炎选择留在内地工作,投身国家的建设,一干就是六年。1961年年底,父亲生病的消息传来,身为长子的伦志炎不得不返回香港。回港后,伦志炎从事楼宇建造行业,他精于结构设计,在保证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为业主节省大量钢材,因而在行内声誉日隆,发展商纷纷找他合作。
1967年香港暴动楼价大跌, 当时伦志炎负责观塘月华街月明楼的建筑工程设计,因发展商资金周转困难,故以物业代替酬金,令他变相投资地产而赚得第一桶金。
此后,伦志炎在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的同时,以其独到的眼光,投身于房地产。从1990年开始,伦志炎组建多元化的企业公司——永伦财务有限公司和永伦集团,专营物业按揭贷款、建筑贷款、土地贷款、物业投资等业务。通过40多年经营,现时坐拥数以百计、市值数佰亿元的庞大收租物业组合。
40多年来,伦志炎兢兢业业,经常工作至深夜,参与、主持设计之大小楼宇逾千座,在解决由于香港地处多陡坡而给高层建筑带来诸多难题方面,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在高层建筑抗强风方面的设计,亦有自己独到之处。
★ 伦志炎(左)与原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曾荫权合照
事业有成的伦志炎本可以安享清福,但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丰富人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
2008年,四川地震牵动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心,香港高校联立即成立医学会筹备会,计划派出志愿医生赶赴四川,伦志炎表示将赞助全部经费。医疗队在4天内迅速组成,并于2008年6月19日赴四川灾区什邡市救援受伤同胞,参与医治逾千名灾民,得到了什邡市有关部门发来的感谢函。伦志炎很关心四川灾后重建工作,2010年5月他与高校联同仁到四川检测五所援建学校,并亲临工地,从专业角度指导施工。在视察过程中,又捐赠一批图书给当地学校。2011年5月,他再度到四川,出席捐建的其中四间学校的揭幕典礼,同时给每间学校捐赠一批图书。
★ 2008年伦志炎(左四)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晚会
伦志炎校友对母校有赤子般的深情。多年来他对华工文体中心馆、东区运动场、钟楼等基建项目和学校机关办公条件的改善等都十分关心和大力赞助,并为学生设立奖助学金。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连续十几年返校资助开展“尊师爱校”春茗联谊活动,组织香港校友回校与华工领导、老师和在校学生及各地校友联欢。多年来,为让寒假留校的华工学子切实体会华园大家庭般的温暖,伦志炎校友每年捐资十余万元给留校学生发放春节慰问金。
★ 2013年留校学生新春联谊会上,伦志炎校友(右三)向学子们派发利是
本文由校友会秘书处根据资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