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民族团结一家亲】我和亲戚的那些事儿(四)|真情交流 真心交融 我们都是一家人

2017-11-27 克州零距离


你来我往中 真挚的感情在我和“阿恰”之间延伸


我叫李小英,我的结对亲戚努尔古丽·艾买提住在阿克陶县喀热开其克乡托普热力克村,40来岁,个子不高,长着一张秀气的脸,眼神明净清澈,待人和蔼可亲,像我眼中的维吾尔族女性一样,勤劳、善良、朴实、热情好客。



亲戚家是个重组家庭,家里孩子多,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大的在县城上学寄宿,两个小的因为不到入学年龄带在身边。努尔古丽独自在家务农、带孩子,日子虽过得紧巴,但勤劳的努尔古丽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屋子布置的温馨舒适,我亲切的称她为“阿恰”。


一天,我带着孩子和同事去看望努尔古丽,她一看见我,大老远地迎了上来,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贴脸问候。当我把玩具、礼物送给亲戚的时候,她很高兴连说谢谢,家里的两个小孩也欢天喜地的摆弄着新玩具。亲戚招呼我坐下后要把家里唯一的西瓜切给我们吃。走了一路还真有些口渴,努尔古丽把熟透的西瓜分给大家,当看到两个孩子狼吞虎咽吃着西瓜,把瓜瓤啃了个精光,露出白色的皮,我和同事便不忍心再吃了,全让给了孩子们,努尔古丽有些不好意思,我和同事赶忙慌称我们吃过了。随后我们拉起了家常,询问家中有无困难,“没有什么大困难,好在现在国家政策好,孩子上学免费、吃住免费,不然根本养不活孩子们。”努尔古丽颇有感触地说。



临别前,努尔古丽一再要求我们留下来吃晚饭,我们婉言谢绝了,努尔古丽欲言又止地说,下次一定要到家里做客,给你们做好吃的拉条子、抓饭……我们答应下次一定来吃饭。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原因,我没去看望亲戚。当同事们兴高采烈地看完各自亲戚回来,同事小黄告诉我,我的亲戚努尔古丽一直在村路口等我,询问我怎么没去?什么时候能去?当同事告诉她,我有事不能去,亲戚一脸失落。过了好一会,亲戚又跑到我的同事跟前,掏出几个自家的鸡蛋交给她,再三嘱咐一定要带给我。当我看见这几枚特别的鸡蛋时,心里一股暖流,眼泪都快出来了。



我只是送了些日常用品,做了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亲戚却用整颗真心回馈我。我们一有空闲就聊聊家常。为解决亲戚家生活困难,我积极与驻村干部协调,向乡政府、村委会申请,为亲戚家解决了低保、发放了救济金,还发放了过冬的煤炭。亲戚别提有多高兴了,一个劲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我的亲戚!”


我和亲戚的故事始终继续着,真挚的感情也在不断延伸。在克州像我们这样的结对亲戚还有很多,他们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以心交心,以情暖心,结亲让我看到了最真实的百姓心


我是克州旅游局一名干部,我叫何先茂,自2016年10月中旬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以来,我先后与阿图什市松他克乡巴格拉村4组的阿布拉江·阿不来提和阿图什市松他克乡克青孜村11组买买提·马那洪结为了亲戚。



我今天要讲的是我和买买提·马那洪一家的故事,他是一位60岁的老人,与我父亲同一个年代出生的老人,妻子阿依木汗也很能干,家里有四个孩子,都已经成家。夫妇俩与小儿子百合提阿洪·买买提一家生活。小儿子平时忙在城里靠贴地板砖增加家庭收入,老人和小儿媳妇便在家中照看孩子和负责7.6亩地的耕种,一家人和和睦睦,过着简单幸福的日子。他的大儿子一直在银川菜市场搞蔬菜经销。老人说:“我们家也是一个民族团结大家庭,在银川的儿子找了一个回族儿媳妇。



每次进家门,我都能感受到了一种质朴的和睦的气息,还记得第一次去买买提·马那洪家的时候已经是暮色沉沉,老夫妻俩在家门口迎接,老人的汉语水平有限,我自己维吾尔语也很差,与我随行的同事做了我们之间的翻译。老人和蔼的笑脸让我们感到亲切,真正的亲如一家人。我们急着返回,就在门口站着聊天,老人脸色不高兴的告诉我的同事:“你们结亲不到家里坐这样站着算什么?是不是看不上我们家呀?老人的一席话让我顿感自己做得不对,当即与同事一起进入他家。并不听解释由于时间问题,老人立即安排他妻子和儿媳妇赶紧做晚饭,让我们吃了饭再回。临走时候给我拿了酥油和酸奶,让我带回家给家人吃。第一次的见面让我与老人就很亲近,以后自己也经常抽时间去他家走访。



虽然和买买提·马那洪一家人语言不通,但在同事的帮助下,我们的交流还很顺畅。为了自己能够与买买提·马那洪一家顺利交流,我努力学习维吾尔语,长此以往我坚信自己能帮助结对认亲户更好掌握汉语言文字,也使我进一步提高双语水平,搭建起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买买提·马那洪说:“我也很喜欢民族团结结亲活动,让我认识了不同民族的朋友。”我们照的“全家福”两个家庭所有成员亲密相依的定格,形象地诠释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和谐团结,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中镌刻了亲人永远难忘的记忆。


当事人口述,州团结办整理供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