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盛只招了7名实习生,月薪38000,他们的共性是…
一般中国实习生一个月赚1500-3000,而高盛的实习生的月薪是38000!
高盛实习的含金量、严谨性以及专业度在行业里可谓顶尖,即使跟全球任何行业比,都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这家每年只招几十个实习生的公司却要处理将近25万份的投递。对于申请人来说,拿下这份荣耀的难度可见一般。更多的是,高盛的岗位总是面向全球吸纳人才,如果你是北清复交的学子,在中国自然是坐拥天下傲视群雄,可拿到世界一比,面对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差距显而易见。
在高盛表现好的话,毕业第一年就能拿到七位数的工资。这意味着在最好的年纪就能够逆袭高富帅,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了呢。
图片源自知乎@张无翳
不可否认外资投行IBD薪酬实在是很高,作为22岁毕业的本科生,第一年如果年头好,就能拿到七位数人民币的年薪,怎么看怎么是人生赢家。
有很多私信我的知乎小伙伴,问投行是否是个第一份职业好去处。我给出的答案都是正面的。并不因为薪酬,而是我认为外资大行正规的training,对于刚进入金融圈打拼的freshman来讲,是极其重要的。training、平台,第三才是薪酬。
在投行几年所学到的软硬技术和思维方法、卖方受虐几年攒出的待人接物的people skills和professional的职业气质、人生五味杂陈的感悟、认识到一帮不错的人,以及因为可观的薪酬快速摆脱屌丝气在物质与精神上双双成熟、并建立理财和财务规划等意识。上述种种,是我认为投行是非常合适的毕业第一份工作的原因。
当然,投行也有种种不好,有太多值得离开的原因。这是个围城。
美国著名金融作家 Michael Lewis 说:“‘我要进高盛’这句话几乎就和‘我要进哈佛’一样”。即便是在北大光华,每年能被高盛录取的毕业生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
前几天,高盛偷偷公布了今年录取的中国实习生名单,这意味着中国顶级金融学院的学弟学妹们有了新的成功范本。
这7人中有两个清华、两个北大、两个港中文,还有一个上交。这7个人不仅优秀,还优秀得各不相同。
Xuting Zhang 以GPA4.0满绩斩获offer;
Jim Ko拿过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奖学金;
Yihang Zhu在实习期间参与过项目规模23.3亿的五粮液A股定向增发(定向增发股票: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也叫定向增发,实际上就是海外常见的私募);
Yingxin Liu大二的时候就参加了高盛学堂(高盛学堂是高盛为大二学生设计的投行技能培训班);
Eve Zheng是北大国际交流部的主席,本科期间去了伦敦政经交换;
Dongsun Xia本科就读于清华会计专业,明年金融硕士毕业;
David Hu是经济学和德语的双学士,GMAT760。
每个人简历上都有至少四个 Big Name 的实习,其中贝恩、中金、中信出现的次数最多。每个人都有好于同龄人的英语,至少面对英语母语的面试官可以毫无压力。
上过大学的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把绩点刷到3.9以上,找贝恩的实习,还是把英语说得和母语一样溜,哪个都不容易。作为普通的大学生,也许做到一个,就已经算得上是大学生涯的成功了。
我想起来有一次学姐跟我讲讲高盛的故事,她讲完之后指着我说:“高盛只要最优秀、最有趣、最聪明的人,你想去高盛么?”我只记得当时心里冷汗直流,因为一旦说了想,就要过上比一般人都辛苦的大学生活,选择了光鲜,也是选择了更难的路。
光鲜对有些人来说是想一想就足够的美梦,对有些人来说是刚需。如果不是有足够强烈的欲望,势必要在漫长坚信的努力中拖延放弃。
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
学术方面:港大、新加坡国立、港中文,外加清北复交,这7所学校是投行在亚洲招人的要地。
语言能力:他们都拥有出色的沟通能力,无论是高中在海外、交换项目,或是高分GMAT,只要你在沟通中能够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你就能从中突围,而且我的经验告诉我,能突围的人并不多。
实习经验:7位的都拥有4份或者以上的实习,并且都是大公司较核心的岗位,其中贝恩实习7人中占3人,中信实习7人中占4人,中金实习7人中占4人。由此可见,如果你没有获得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实习,想进门不是一件容易的是。
达到共性还不足以让你进入高盛。
高盛对于实习生的筛选其实并不是统一标准,而是寻找特色。比如学术背景很牛,实习多到爆,国际化背景、参与高盛计划等。这是高盛自己的价值观造成的,他们不希望团队里只有单一思考方式和单一价值观,就像热带雨林一样,有些植物长的高,有些植物就在矮处寻觅阳光,也有植物喜欢待在阴凉处。
不能享受竞争的人不适合在高盛生存,因为从被选拔为实习生的那一天起,高盛人的生活就变成了一场接一场的选拔。
“高盛喜欢aggressive的人,工作上必须无可挑剔,独挡一面。”
世界上大多数工作都是辛苦而且操蛋的,但是至少高盛的工作可以给辛苦一份体面的补偿。
高盛华人圈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有个中国前辈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总被他父亲嫌弃,因为他没考家附近的公务员,父亲骂他不孝。可是自从这位前辈在北京给爸妈买了个小院,他父亲再也不抱怨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进入投行,就意味着:高起点、高薪水、高社会地位。华尔街投行拥有高端的人才和关系网络,他们给出的pay基本都是global pay。第一年的非后台部门的entry-level的薪水基本在60W
这种到手薪资必须用点钞机才能数清楚的工作到底是哪些人在做,你肯定都是蜜汁好奇的。所以FRM君特地和高顿财经投行导师们,以及那些做过投行Summer Intern或者PTA的宝宝们聊了聊,他们都是这么说的
外资投行
是指工作地点在香港、纽约等地的投行,或者虽然工作地点在内地,但编制在外资投行、也按照境外职位拿薪水的那种,例如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
要北大、清华的,本科最好
要北大、清华中最好的院系的,以高考录取平均分从上往下排,前五个院系都有机会
要北大、清华中最好院系的最好的学生,成绩Top10%以内有机会,实习经历、商业感觉、个人热情等等,大致上也要在10%以内吧
每年符合这个标准的学生应该在500人以内(数字也可能不准确,大致就是几百人吧)。
GS、MS每年大陆招人的数量少则1-2人,多也不太可能超过10人。所以你需要在全中国排名前500,就有大概五十选一的机会进入
内资投行
分成两种情况
最好的本土投行,以及本土的合资投行
具体是指中金、中信、UBS(实际上UBS也可以列入外资投行)、东方花旗、一创摩根
要北清人复的,硕士比较好
院系不限,但通常理工科+经济金融的复合背景更好
成绩前50%即可
实习经历、商业历练有一些最好,没有的话就用成绩弥补吧
每年符合这个标准的学生估计会在几千到1万人吧
这些公司每年招聘的学生数量应该是在500人以内,少的话可能100来人
大概是二十选一的比例(不准确!)的可以进入
中等的本土投行47 32960 47 15536 0 0 3241 0 0:00:10 0:00:04 0:00:06 3241ng>
例如海通、民生、国信、国泰君安……
要较好的一本院校的硕士,例如上财、中财、外经贸……
院系不限,如果有经济金融的背景更好
成绩也不严格限制,但不要弄到经常挂科
这个等级的其实已经谈不上明确的标准了,招聘条件比较灵活。简历上有一些突出的亮点,就能够争取机会。突出的亮点是指在上财管理学院成绩前5%、FRM两级、CFA三级、CPA全过、有律师资格、做过比较牛逼的实习工作等等(不知道站在这所有条件的交集中的宝宝能有几个)
招聘人数每年估计会在1000人左右吧,符合标准的人不计其数,但是这个层级的工作已经不那么炙手可热,很多牛逼的人会选择其他行业更好的工作例如互联网等等,所以竞争激烈程度也还好
以上所有标准都有两点备注:
1)不是绝对的,但是相对程度不会放宽
例如你不是北大清华最好院系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GS、MS。但相对条件不会放宽,你必须在其他方面是中国最好的500个应届毕业生之一,才有大概2%的可能性进入
2)以上提到的所有筛选比例打个对折,是真实的招聘比例
因为VIP和海归还没算进去,这些竞争加入以后,职位机会砍掉至少一半以上,最好的投行其实已经不太招聘非VIP的应届毕业生了。VIP的小孩进来就能拿单,帮公司几百万几千万的挣钱。别说北大清华了,哈佛学生刚毕业能值100万吗?
应届毕业生就是这样一个情况,非应届招聘的情况稍好一点
非应届的通常都是早些年进入投行的,那时候投行还不怎么抢手,人员背景差很多,简历看上去也不光鲜
但是这对现在希望进入投行的人毫无帮助。现在投行已经很抢手了,整个行业布满了人精,等到你有资格作为非应届毕业生跳槽的时候,你还是会发现你周围依然是最好学校最好的学生,带着牛逼的工作经历和你抢职位。你依然像现在毕业的时候一样,毫无竞争力。
投资银行是一个已经过度竞争的行业,人才相当饱和
我不但建议普通学生不要考虑这个领域,也建议那些优秀的学生不要考虑这个领域的工作,再好的行业都经不住人才下饺子一样的往里面倒
不知道看到这里,想去顶级投行的你还好吗...
主页君有一些比较有趣的群,
资料福利群、金融职场群、Excel群……
里面有很多大神哦~
长按二维码添加FRM福利君,申请加入
*本文由FRM金融风险管理师(ID:gaodunfrm)综合整理,来源:知乎李世峰Frank Li专栏,职问等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对版权有异议,请后台联系,议定合作或删除。
你可能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