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唐记 ▎青年周恩来开平做客(一)

2016-08-13 李述 唐山大凤凰社区


来源:李述 本文已获授权


1921年 周恩来与李福景、常策欧伦敦合影 左周恩来  中李福景  右常秉欧

出生在唐山市开平区开平镇耿家营村的已故天津大学教授常策欧和同窗挚友周恩来相互交往的友情故事,感人至深。新版《开平区志》和《唐山市路北区志》作了记载。笔者于1970年4月至l 1月,在耿家营大队当斗、批、改工作队员时,亲闻了该村常策欧的同龄人、同代人讲述的常策欧同周恩来之间鲜为人知的友情。在两位前人诞辰102周年之际,将其回忆整理撰成此文,以飨读者。

志同道合  共同奋进


公元1913年8月,15岁的常策欧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蜚声中国北方的天津四年制中学——南开学校。这所学校创办于1904年。创办人严范孙和校长张伯苓都是中国近代的爱国教育家。8月19日开学后,常策欧被分配到乙三班(后改为丁二班);与他同住一个宿舍、两床相对的同学,是位吐南方口音的英俊少年。互通姓名后,知道了少年叫周恩来,与他同龄,家居江苏,伯父在天津。两位少年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好友。在学习上互助互勉,共同进取,生活上相互照顾。周恩来勤奋好学,听习兼顾,夜以继日;常策欧认真听课,读练结合,晨夕少息。两个人的学习成绩,很快在班里拔了尖。这一年他俩共同获得了班里国文、捷算、习字三门课程的优胜者称号,并与同班里获此殊荣的同学一起合影留念。1916年5月,全校举行作文大赛,丁二班获得全校第一名,学校将一块书有“含英咀华”的奖状发给丁二班,并允许挂在教,以资鼓文教师张皋如高兴地同全校七位国文优秀学生合影留念,其中就包括周恩来和常策欧。因为学习成绩优异,经过教师推荐,从1915年起学校主动免去了周恩来的学费。他是南开学校惟一获此待遇的学生。周恩来喜读古代史及旧诗文,常策欧也爱看古诗,两人性趣相投,时常联句对颂,咏叹李、杜名句,为此,博得同学们的青睐。周恩来日常生活俭朴,常利用假日或休息时间为学校抄写文件,刻印腊版,用挣来的一点收人贴补膳食宿费;常策欧家庭生活条件虽较富裕,但他在校从不铺张,食用节俭,生活适度。

周恩来、常策欧思想敏锐,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快,并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开展课外活动。1914年3月,他们与同学张瑞峰一起共同发起成立了“敬业乐群会”。张瑞峰任会长、常策欧任副会长、周恩来任智育部长。该会的宗旨是“以智育为主体,辨难析疑,轶出于课程之外,研究各种学识,而归宿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补教科之不及”。这个组织建起后,很快有二百余同学参加,成为南开学校的学生进步组织。组织内部设有会长、副会长、总干事、智育部等。周恩来、常策欧等是主要负责人,经常在“思敏室”研究敬业乐群会的活动事谊。同年10月敬业乐群会创办《敬业》会刊杂志 (从第二期起改为《敬业学报》)周恩来以“飞飞”、常策欧以“醒亚”、张瑞峰以“蓬仙”的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不少文章。周恩来在第一期上发表的《春日偶成》诗云:“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表现了16岁少年忧国忧民,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志向。常策欧撰写的《本会成立小史》也发表在刊物上。1916年春,张瑞峰完成学业,准备前往日本留学、深造。行前,常策欧、周恩来、张瑞峰三位“敬业乐群会”的创始人,来到海河河畔,畅谈三年来的同学友谊、日后打算和临别之情,难舍难分。他们在海河岸边合影留念。并表达了“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的愿望和理想。(待续...)


再错过就老了 再不看就晚了


唐山人速看…朋友圈出事啦,女人被骗惨了(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唐山有座城叫开平(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