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25


已发现假虚拟货币421种,60%以上服务器部署在境外


近期以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受到持续关注,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拟货币的幌子从事金融诈骗或传销,假虚拟货币(或称“传销币”)平台频现,致使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5月17日,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以下简称“技术平台”)公布前期对假虚拟货币平台进行持续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技术平台累计发现假虚拟货币421种,其中60%以上的假虚拟货币网站服务器部署在境外,此类平台难发现、难追踪。



据介绍,技术平台监测此类平台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具有金字塔式发展会员的经营模式。此类平台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金字塔式的发展会员经营模式的假虚拟货币平台,宣称其虚拟货币或积分币可产生高额回报。此类平台多以“拉人头”“高额返利”等模式吸引投资者,涉嫌进行传销。


二是涉嫌资金盘,人为拆分代币。假虚拟货币多没有真实代码,无法产生区块或在区块上运行,因此多采用人为拆分的方式进行代币奖励,通过在短期内不断的拆分,产生大量积分或代币,造成财富暴涨的错觉。


三是受到机构或个人控盘,无法自由交易。此类平台发行的假虚拟货币多无法在虚拟货币交易所交易,因此多采用场外交易或自有交易所交易。同时价格还存在受到机构或个人的高度控制的现象,容易造成价格快速上涨的错觉,但用户往往无法进行交易或提现。


“假虚拟货币无任何价值,以拉人头、高额返利的模式进行经营,本质为非法集资和传销活动。同时,此类平台无研发能力和技术,跑路概率极高。”谈及假虚拟货币的主要风险,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此类平台多无经营场所和工商信息,且服务器多部署在境外,受害者很难进行维权。他同时提醒,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之前一定要仔细衡量平台风险,认真审核平台资质,切实保障自身权益。


还有这种操作?!假出租实放贷千万小心


手机本是个人通讯的工具,最近一些现金贷公司却动起了歪脑筋,把它变成了绕道监管、拓展市场的新媒介,妄图通过手机回租模式“借尸还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具体操作手法如下:


第一步,要求用户把手机卖给平台。不过交易价格基本不按手机价值评估,也不是“钱货两清”的交易模式,而是申请现金贷的全套流程。用户需要提交身份证信息、工作信息、运营商数据、紧急联系人等借贷数据。之后这些数据就会进入平台,通过风控审核后,会显示一个手机“回收”的价格,一般是1000元到3000元不等。


评估之后的第二步是放款。比如,如果平台给手机估价1000元,就会将1000元打到用户的银行卡上。然后,再让用户签订“所有权”协议。此时手机的所有权从法律上看就转移给了平台,有些平台还需要提供手机ID和密码,以便索账。


接下来,用户要从平台将手机再租回来。比如手机估价1000元,从平台租回来,一周的租金200元,到期后用户再原价回购,等于要给平台1200元,相当于1000元是借款,200元就是借款利息。


从整个过程看,“手机租用”只是一个噱头,自始至终,手机都没有离开过用户的手。而现金贷平台通过添加手机这个媒介,绕过了“借贷”这个概念,把借贷业务变成了租赁业务。


之所以要如此大费周折,是因为经历过野蛮生长的现金贷在2017年底经历了严格监管。去年底,监管层连发数道“特急金牌”,从持牌要求、成本上限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对现金贷平台给予了严格限制。在监管风暴下,一些难以维系的现金贷平台开始绞尽脑汁玩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绕道“回租”业务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回租”模式不受直接借贷的36%年利率红线、金融业务牌照等硬性限制,成为一些现金贷平台变相开展业务的新通道。目前,在苹果商店和安卓应用商店中搜索,涉及回租、回购、回收相关的应用有上百个。


通过“回租”模式,很多平台变相收取了天价“砍头息”。在放款之前,平台会扣掉一部分所谓的“评估费”或者“服务费”。比如手机估价1000元,需要支付260元评估费,到账740元,7天之后却需要还款1000元。以此计算,其借款年化利率高达1832%,比以前的现金贷还要高。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多挣钱、控风险,一些平台又将贪婪之手伸向了学生群体。据估算,目前回租行业用户有几百万人,其中大部分人是学生。“现金贷规定不能给学生借款,但这是回租,没有这样的规定和红线。”不少从业者直言不讳,称学生群体才是他们的核心用户群。


在暴利驱使下,行业正在快速形成产业链。大量现金贷平台涌入回租领域,一些技术服务公司还开发了回租系统,批量销售给准备“转型”的现金贷公司,以共享无限“商机”。



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这种回租模式就是现金贷的变种,换汤不换药而已。尽管其通过强行引入租赁场景来规避现金贷新规,但在利率、期限、风控模式、资金用途等核心要件上与现金贷并无二致,本质上也无场景依托,属于典型的监管套利行为。在穿透式监管的背景下,监管层也绝不会被这些小伎俩给遮住眼。对这些回租平台来说,这种挑战监管权威的做法,相信很快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他人都在看

☞ 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深化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全文+解读)

楼市新动作:北京推进这类房源供应,可由闲置厂房、酒店改建 

☞ Bilingual · Foreign Business|中国赴澳游客同比增58.2%

☞ 2元一斤和80元一斤的鸡蛋有啥区别?专家测了测,真相是......



编辑 / 渠丽华

来源 / 经济日报(记者钱箐旎、梁 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