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后专业咋选择?心态咋调适?小贴士送给考生和家长

经济日报 2018-07-26



还记得你高考那年的热门专业是什么吗?你喜欢自己的专业吗?毕业后你的专业找工作难不难?

 

今年高考已经结束,但是考生和家长没能松一口气,毕竟选什么专业还没定呢。和往年一样,今年仍然涌现了许多热门专业供考生和家长们选择。

 

眼下家长们讨论最多的专业可能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了。在今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增本案本科专业名单中,就有248所高校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而国内大学开设区块链专业都比较晚,大多是去年开始的。


 

除了这些被广泛讨论的热门专业,不同行业对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也有催生热门专业,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目前对于本科生来说,教育业社会需求量高居榜首。对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来说,建筑业社会需求量居首位。



那些年的热门专业你报过吗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热门的专业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专业。北京大学法学院前院长朱苏力在其博客中也写道:“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大学文史哲院系的学生,总体而言都是当时最优秀的文科考生。”

 

到了80年代中期,我国的“四化建设”方兴未艾,经济人才极缺。财经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去向非常好,大都去了银行、审计等待遇优厚的部门。由此财经专业成为热门专业,有个“倒挂”现象可以说明财经专业当时到底有多火。很多财经类的专科学校都高出本科分数段招生,不少考生冲着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宁可放弃其他专业的本科学历也要选择财经专科。


 

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名字和“国际”沾边的专业又取代了财经专业,成了最热门的专业。这与当时我国实行一系列的外贸体制改革、外汇体制改革和启动入世谈判的时代大背景密不可分。

 

随着中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法律专业又成了文科专业的大热门,律师事务所、公检法等单位都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社会需求反向刺激了法律专业的热度,很多高校开设了法律专业,并且法律专业的录取分数也比最低投档线要高很多。

 

第一次互联网浪潮在国内的兴起,也使得计算机专业广受追捧,高峰时期,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纵观每年的高考热门专业,会发现通常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其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第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也就是说毕业的时候能不能找到稳定高薪的工作,是热门职业催生的根本原因。

 

热门专业冷就业

 

不过,被很多人所忽视的问题却是,选专业时候的“热门”并非就是毕业后的“热门”,虽然挤破脑袋选到了热门专业,毕业的时候就业前景真的会不错吗?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未知数。

 

比如当年法律专业热度走高,几乎所有的文科大学都开设了法律专业,法律专业毕业生数量持续飙升,可以说是超级热门的专业了,但是这反而直接导致了就业困难。数据显示,2006 年全国有 407 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超过36万人。急剧增加的招生规模,导致法学毕业生供大于求,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南京大学法学院甚至给校友发出求助信。

 

情况类似的还有计算机专业,随着IT行业从业人员的饱和,当年高考生的“热门”却成了就业时的“冷门”。


 

再说英语专业,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有英语学士学位授予的院校只有200多所,2004年增至958所,2011年则达到959所。2013年,全国20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1000所开设英语专业。一些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像清华、北大、复旦、北京外国语等学校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有严格的控制。而据报道,仅仅中部地区一个市属的第二师范学院每年竟然招收1500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如此扩招,教育质量怎么样却很难保证。

 

在生源危机的挑战中,对一些学校来说,谁得到了生源,谁就打通了生存之道,但是对于考生来说,谁在云山雾罩的招生宣传中失去了判断力,谁就将误入歧途,不仅浪费了金钱也耽误人生宝贵光阴,还会影响以后的职业发展。

 

再说金融专业,1992年全国只有40所高校开设经营管理专业和金融专业,而到2006年,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增加到600多所,毕业生人数增加了近10倍,而且录取分数基本都排在本校所有专业的前五位。

 

报考了非常火爆的热门专业,毕业之后却找不到对口工作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相反,昔日不被人看重的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可能变成热门专业。因此,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不仅要看专业名称是否新颖动人,更重要的还是看是否符合考生的兴趣和专长。因为专业冷热不是恒定的,尤其是时代发展变化越快,未来机遇越是难以预测,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选专业该听考生的还是家长的?

 

在往年考生报考志愿的时候,太多家长意志始终占据上风。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人生经验功利地选择所谓好就业、薪资高的热门专业,有些直接给孩子填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相关专业,希望以后能依靠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孩子找到工作。他们很少思考孩子是否合适从事这个专业,也没有考虑到时代的发展的日新月异。

 

在选择报考志愿时,到底以家长为主还是以考生为主?以热门专业就业率高、薪酬高为标准,还是以考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为主?有人认为,家长阅历广,生活经验丰富、掌握信息资源多、看问题长远,应该听家长的;但有人认为,不少家长具有代偿心理,越俎代庖将自己的偏好强加孩子身上。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与其他因素发生冲突时,还是应该以考生本人为主,充分考虑自己的个性气质、职业意愿和兴趣爱好。家长要清楚自己在孩子填报志愿中的位置不能越位,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

 

刚结束完高考,除了考虑专业之外,心理调适工作还是要重视的。


高考结束的这个假期是一个悠长的假期,可很多考生们的心情并没有那么轻松悠闲。比如,考试没发挥好的考生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内心受到挫折,不愿出门,害怕成绩公布,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


再如,对考试发挥很满意的考生,胜券在握,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有过高的心理期待值,信心满满地等待成绩查询的那一天。


另外,还有一些放飞自我的考生,跑出考场的一瞬间,就开始弥补高三一年没机会玩耍的缺憾。打游戏、刷美剧、K歌以及各种同学聚会,一样都不能落下。


以上三种大喜、大悲、大乐的情绪都是高考后的不良心态。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考生会陷入迷茫,与之前忙碌的学习生活相比,不适应现在的“闲适”,变得无所事事,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其实,高考后,考生需要一个心理调适。怎么做呢?考生和家长们听好啦!


一、考完试不知道做什么?是不是每天很早就跟随着生物钟醒了?想多睡会儿都睡不着?起床后了无目标?该去做什么?连今天是星期几都不清楚?


这时候你要及时找个事情充实下自己的生活了,比如,找一本书来读,听听音乐,适量玩玩游戏,学习下自己喜欢的学科,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注意,这时不宜把自己的时间排得太紧,多补觉、多休息,缓解之前高度紧张、疲惫的精神才最重要。


二、家里的考生整天情绪不佳?作为家长不敢轻举妄动多说一句话?家长生怕哪句话说不对,触碰到孩子敏感脆弱的神经,令孩子更加心灰意冷?


首先,建议家长、亲戚或朋友尽量避免在考生面前问及诸如“考得怎么样?能考多少分?”之类的话,更不要向考生传导“高考很重要,问题很严重”的信号。


其次,家长应及时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化解心理压力及负担,并做出正确的引导,做孩子贴心的朋友。


最后,想对考生们说的是,无论考得怎么样,都要有勇气面对,勇敢一点。记住,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最棒的。情况再糟糕,父母的爱都是最温暖的港湾。


三、太放纵自己、开心地玩耍到飞起的考生也要注意啦!玩耍时要记住劳逸结合,掌握好一个“度”,更不要年少轻狂,一时脑热,从而染上一些不良习惯,甚至误入歧途。在心理调节上,要做到心平气和,多一份淡定,少一份狂躁。


其他人都在看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附视频) 

经济日报《四问阳泉》报道引强烈反响!丨读报时间

一线调查:发力教育“最末梢”,筑牢兜底教育公平这道墙基

提醒!这些“影子服务”正偷走您的手机话费



编辑 / 渠丽华

来源 / 中国之声、澎湃新闻、新华网、光明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