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课本让“外婆”变“姥姥”,网友:来一首姥姥的澎湖湾

经济日报 2018-07-30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海教育(沪教版)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书第24课《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将原文的“外婆”改成了“姥姥”。


“外婆”和“姥姥”含义相同,在生活中都常常能听到,上海本地更是以喊“外婆”居多,更改原文是为哪般?


△更改后内容(左)与原文


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内容称“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对此很多网友表示不解,有人表示明明“姥姥”才是方言。


有媒体查阅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外婆”一词上确实标注“方言”,而语义为外祖母的“姥姥”一词无此标注。


专家:文学离不开个人所使用与附着的独特语言


相关消息曝出后,很多网友对此表示了强烈不赞同,认为这两个词语只是南北不同叫法——


“以后《外婆桥》岂不是要变成《姥姥桥》,《外婆的澎湖湾》岂不得成了《姥姥的澎湖湾》?”


“如果生硬套用“词典规定”这一标准,不知道会有多少名家名作都应该更梁换柱,修改得面目全非。”


“方言的文化魅力,在使用方言演出的地方戏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越剧、粤剧、沪剧、秦腔、黄梅戏等等地方剧种,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所使用的方言。如果脱离本地方言,改由普通话来演出,即使可以传达出同样的语义,原有的艺术魅力也会大打折扣。


而有专家认为,《打碗碗花》是一篇散文,文学的本质就是承载、表达、构建人类的情感世界,情感离不开个人经验,离不开个人所使用与附着的独特语言。语文教科书收录名家名作,除了让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规范表达之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如果简单粗暴地篡改作家的用词遣句,破坏原著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既是对于作家的不尊重,也与培育学生文学素养这一目的背道而驰。如果生硬套用“词典规定”这一标准去衡量,不知道有多少名家名作会被改得面目全非。


有关方面对此事作出回应


21日,上海教育出版社在官网上对此事作出回应:


关于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将“外婆”改为“姥姥”的说明 


6月20日,某网络自媒体发表文章,称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发了网络讨论。我社接到市教委教研室要求,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核查,基本情况如下。


在沪教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外婆”的称谓,也有“姥姥”的称谓,“外婆”的称谓出现了8处,“姥姥”出现了4处。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外”“婆”“姥”三个字都是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外”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中,“婆”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8课中,“姥”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课中,即在认读“姥”字前,学生已经认读了“外”“婆”两字。


关于称谓,尽管“外婆”“姥姥”没有绝对的地域区分,但通过此事,我们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要考虑学生识字规律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了解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我社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将予以高度关注,并防止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后续我社将协助教研部门共同做好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以准确把握并充分考虑上海地域文化和用语习惯。


此外,有关网络媒体引用的对“姥姥”一词使用的答复,与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无关,是2017年对读者来信反映本社《寒假生活》中一道英文翻译题翻译方式的回复。


我社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对教材出版予以关注,共同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读物。


特此说明。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年6月21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日前也发表了关于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将“外婆”改为“姥姥”的声明。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表示,有关网络媒体引用的对“姥姥”一词使用的答复,是2017年教研室对一位读者来信反映的《寒假生活》中一道英文翻译题翻译方式的回复,与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文《打碗碗花》没有关系。教研室至今未对语文教材在2015年修订事宜做过任何答复,也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


其他人都在看

☞十六年开放说QFII

☞他们仨,“背”起一座山

☞退市的股票都去哪了?留在手里的股票该咋办?

☞短短两三月数十亿涌入这一领域!靠“烧钱”还能维持多久?


编辑 / 刘辛未

来源 / 央视新闻微信、新华社微信、中国新闻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