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瓜群众的自我修养,了解一下

经济日报 2018-08-04

网络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与那些活跃于网络世界的名流、大V不同,更多的人在网上只看不说,或者多看少说,成为各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昵称——“吃瓜群众”。

 

如何做一个耳聪目明的“吃瓜群众”?经济日报给你支了几招~~~




做一个耳聪目明的“吃瓜群众”

 

在互联网时代,关注就是力量,“围观”并不简单。要想在纷纭嘈杂的网络世界中不迷失自我,就要努力做一个耳聪目明的“吃瓜群众”,对世界、对形势保持一份整体的、科学的认识,学会比较、鉴别,质疑、求真,不断涵养自己的媒介素养,提高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



网络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与那些活跃于网络世界的名流、大V不同,更多的人在网上只看不说,或者多看少说,成为各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昵称——“吃瓜群众”。

 

以“吃瓜群众”自喻,表达的是一种事不关己的“围观心态”。但在互联网时代,关注就是力量,“围观”并不简单。要想在纷纭嘈杂的网络世界中不迷失自我,就要努力做一个耳聪目明的“吃瓜群众”。



网络技术方便了新闻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播格局。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又都是别人的听众。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事情都可以围观,每一个“吃瓜群众”都可以发言。网络是一个庞杂的世界,做一个耳聪目明的“吃瓜群众”,对网络世界需要多一份理性。

 

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非常容易,但对信息作出判断和整合却不容易。现在,只要打开一部连接网络的手机,信息就会扑面而来。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如何选择就成为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获取信息越容易,越需要对信息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碎片化的世界,我们已经习惯于利用碎片时间不断接受碎片化信息。在这种碎片化世界里,只有坚守一份理性,才能避免瞎子摸象,以零散的、局部的感受取代整体的、科学的认识。有人说过,如果把目光对准灾难,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停尸场。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作为“吃瓜群众”应该保持一种警醒,越是吸引眼球的奇闻怪论,越要防止被忽悠、被误导。

 

所以说,做一个耳聪目明的“吃瓜群众”并不简单,需要我们学会比较、鉴别,质疑、求真,不断涵养自己的媒介素养,提高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保持对良知与正义的追求,在众声喧嚣中坚守一份理性。(详细



谣言为何偏爱你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是否信谣传谣,与人的知识和阅历有很大关系。不少中老年人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媒介素养比不上年轻人,容易掉入网络谣言的陷阱。中老年人自身要对从网络中了解到的内容提高辨别能力,做个耳聪目明的“吃瓜群众”


 

滚烫的鸭梨水能够抗癌;驱蚊手机软件和“声波驱蚊器”可以驱蚊;能量饮料提神醒脑抗疲劳,随意饮用……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每天都会用富有年代感的表情问候“早上好”的老妈信了,还在第一时间把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转发给我,叮嘱着一定照做。

 

日前发布的《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中老年网民群体遭遇比例最高的网络风险是网络谣言,占比66.2%。那么,这些耸人听闻、博人眼球的网络谣言是如何在茫茫人海中确认了眼神,认定我老妈和她的老伙伴就是对的人呢?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是否信谣传谣,与人的知识和阅历有很大关系。不少中老年人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媒介素养比不上年轻人,容易掉入网络谣言的陷阱,的确是他们被“选中”的原因之一,却又不是最戳中要害的那一个。最戳中要害的那一个,在心理。


既然查明了病因,接下来就要对症开药。一方面,中老年人自身要对从网络中了解到的内容抱有适度怀疑,哪怕再顺理成章,也不妨多加查证,提高辨别能力,做个耳聪目明的“吃瓜群众”。同时,还要争取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做个耳聪目明的“舆论领袖”,对老伙伴们给予积极正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心病还须心药医,作为子女的我们,与其唠叨埋怨,不如从关心父母长辈的角度入手,多一些电话问候,多回家看看,多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用正面信息替代各类谣言,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亲情的温度,帮助他们耳聪目明起来。(详细

 

 

走出算法营造的偏狭世界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吃瓜群众”,我们绝不能沉迷于APP算法推送形成的虚假世界里,应学会与机器算法对话,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同时积极提升自身鉴别能力,勇于走出信息孤岛,拥抱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监管部门应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对不规范不文明网络推送行为的治理力度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一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句,如果用来形容某些资讯APP平台算法推送行为的话,不仅贴切,而且让人“细思极恐”。

 


很多人都发现,当使用资讯APP获取信息时,自己的阅读痕迹就会被APP后台悄悄记录下来,再次登录时,APP会大力推送类似的图文或视频。若某个“吃瓜群众”不知道这一点,却长期沉浸于此,就像走进了一个“信息茧房”,在自己的“舒适地带”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却不知道众多其他方面的信息已经被APP过滤掉,在不断重复之中,“吃瓜群众”的固有偏见和喜好逐渐被强化。


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和APP,但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APP,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而不是被牵着鼻子走,是需要每一个上网者关注和思考的现实问题。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吃瓜群众”,我们绝不能沉迷于APP算法推送形成的偏狭世界里,应学会与机器算法对话,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同时积极提升自身鉴别能力,勇于走出信息孤岛,拥抱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详细


“拍案”之前细思量

 

在信息不对称和没有经过详实调查的情况下,大多数网民对舆论热点事件的反应多是一时兴起,有的甚至被网络暴力所裹挟,用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公然挑战法律红线。维护网络世界的朗朗乾坤,需要“吃瓜群众”凝聚起“公道客观”“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共识。当你即将“拍案”而起之际,不妨冷静片刻,仔细思量,谨慎言行。



近年来,互联网上发生的各种“反转剧”令人大跌眼镜,“天价鱼”“失效疫苗”“女子酒店遇袭”“于欢案”“江歌案”……有的反转让人惊叹,有的事件发展甚至带来“惊悚”。

 

如今,传播主体多元化,人人皆为传播者,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已是社会传播的常态。网友们发现,“痴情的脚步追不上变心的翅膀”,今天还在口诛笔伐的对象,明天就有可能博得同情广获支持;之前还是众矢之的,一转眼就变成了正义化身。



网络拉近了人们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天涯咫尺”。但是,网络的碎片化、匿名化,也让人变得“咫尺天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信息不对称和没有经过详实调查的情况下,大多数网民对舆论热点事件的反应多是一时兴起,有的甚至被网络暴力所裹挟,用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公然挑战法律红线。随着事态发展,代表着各种观点的社会群体往往会逐渐站队,双方一言不合就拍案而起,互怼、骂街由此愈演愈烈,甚至做出各种不理智行为。

 

不过,“拍案”之前还须细思量,“拍砖”也不能任性。网民或者自媒体平台发布言论或转载文章都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当人人手握“麦克风”的时候,更要仔细辨别真假,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珍惜自己的权利。任何碰触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的行为,终将损人不利己。

 

维护网络世界的朗朗乾坤,需要“吃瓜群众”凝聚起“公道客观”“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共识。当你即将“拍案”而起之际,不妨冷静片刻,仔细思量,谨慎言行。详细


心中有阳光 世界更明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信息瞬间生成,观点海量传播,各种阴谋论更是大行其道。一味以阴谋论的视角观察世界,就会生活在自己的臆想与偏执中,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求善求美,向上向前,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乐观积极的心态是高质量人生永不过时的标配



刚刚落幕的世界杯,让全球球迷尽享赏心悦目的绿茵盛宴。与此同时,关于世界杯比赛被博彩公司操纵的阴谋论也在坊间流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那些买了足彩押注赔钱的人是信了,因为这证明了他们对赛事的推理判断是正确的,钱固然输了,精神还是要胜利的。

 


阴谋论的历史由来已久。在西方,阴谋论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荷马史诗,其中将特洛伊城之战视为众神的诅咒;在东方,阴谋论可以追溯到我国东周时期《智子疑邻》的寓言。在载于文献之前,史诗和寓言都是口耳相传的。也就是说,阴谋论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信息传播史相始终。

 

信息技术越进步,阴谋论的传播就越快,范围也越广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信息瞬间生成,观点海量传播,各种阴谋论更是大行其道。比赛结果预测不准,必是假球;统计数据表现异常,必是假账;意外事故突如其来,必有内情;招录面试一旦失败,必有猫腻;股市变动吸高抛低,必有黑幕……总之,凡事不遂我愿,其中必有阴谋。

 

一味以阴谋论的视角观察世界,就会生活在自己的臆想与偏执中,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诚然,现实世界并不完美,但你绝不能就此认定这个世界全是阴谋,进而对所有的人实行“有罪推定”,然后习惯于消极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丧失追求,浇灭希望,杀伤创造性,最终浑浑噩噩,了无生气。求善求美,向上向前,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乐观积极的心态是高质量人生永不过时的标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就如何呈现给你,你如何作为,世界就如何回馈你。君子坦荡荡,天道甚分明,哪有那么多的阴谋论?(详细

 

 

珍惜自己的“麦克风”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的表达空间日益拓展。对于自身经验范围内的偏激言论、虚假信息,每一个普通网民都要用好“麦克风”,敢于主动亮剑、激浊扬清。只有大家都来做一个负责任的公共议题参与者,坚守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才能共同构筑起理性、文明的网络舆论空间



不久前,一位河南女童的遭遇,引发无数网友关切。这个3岁女童因癌症去世之后,各种不实消息经过“网络大V”和社交媒体的炒作,让她的家人被贴上了虐童、重男轻女的标签。然而,随着当地公安和民政部门出面澄清,更多信息浮出水面,挑起这一话题的一些人纷纷发表致歉声明。


 

一条捕风捉影、不负责任的微博,引发了对一个农村家庭的舆论审判,令人唏嘘不已。网络给了每个人“麦克风”,却不能使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麦克风”,客观理性地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来。

 

“吃瓜群众”之所以容易“一哄而起”,背后是对所谓“意见领袖”的依赖在作祟。网络世界的去中心化特征,也为“吃瓜群众”提供了从“围观”到走向“前台”的可能。

 

网络表达的空间越开放,就越需要珍惜自己的“麦克风”,这是对网络社会每一位公民的要求。无论是“意见领袖”,还是普通网民,在参与公共讨论时,都应珍惜自身声誉,社交媒体上的每一条发言、朋友圈里的每一次转发,都不能被感情的亲疏、利益的远近所左右。只有大家都来做一个负责任的公共议题参与者,坚守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才能共同构筑起理性、文明的网络舆论空间。(详细


其他人都在看

☞ 这个重要战略,由习近平亲自谋篇布局

☞ 揭秘旧手机回收拍卖骗局!已有多人上当

☞ 中国经济半年报看不懂?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来了

☞ 国家发改委: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编辑 / 王琳

来源 / 经济日报(记者魏永刚、牛瑾、马洪超、李万祥、刘亮、祝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