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代范儿!40年,从老北京到新北京

经济日报 2019-06-17







一张照片是一句话,两张照片就是一个对话:对照变化、对照生活、对照情感、对照历史、对照世纪间。长年累月的相对性瞬间,就是一个人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的影像记忆。


让我们跟随中国著名摄影记者王文澜的镜头,一起去感知时代变迁的印记。






 


更多瞬间↓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降临中国大地,最先改变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这是几位时尚女青年在北京八大处公园游玩。 (摄于1980年4月) 


▲北京王府井,图书出版市场逐渐繁荣。(摄于1981年5月)


▲改革开放初期,拥有一台电视机是众多家庭的梦想。这是北京市西单商场的黑白电视机柜台,挤满了顾客。(摄于1981年7月) 


▲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阅报栏的读者。(摄于 1981年10月)


▲北京朝阳门,有其父必有其子。(摄于1981年11月)


▲北京饭店,等候出租车的人们。(摄于1984年12月)


▲北京东城,市民抢购冬储大白菜。(摄于 1985年11月)


▲北京地坛庙会,春节期间手捧花束的游客。(摄于1986年2月)


▲北京西城,市民排队购买散装啤酒。(摄于1986年6月)


▲北京前门,大碗茶是北京的“可口可乐”。(摄于1986年11月)


▲北京团结湖,早市批发市场购销两旺。(摄于1987年8月)


▲照片中的竹制小推车是很多人童年的记忆。这是北京府学胡同幼儿园的孩子们。 (摄于1988年7月) 


▲北京西单,街头普及珠算。(摄于1993年6月)


▲移动电话普及前的一段时期,BP机加固定电话是人们最常见的通讯方式。这是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街头公用电话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摄于1996年1月) 


▲这是意大利威尼斯的中国游客。境外旅游热从悄然兴起到成为常态,也是中国人在海外树立自信开放形象的过程。 (摄于2005年6月) 


▲北京世纪金源燕莎购物中心,老少皆宜互联网。(摄于2005年9月)


▲北京王府井,娱乐有了新时尚。(摄于2005年10月)


▲北京石景山山姆会员店,自选超市满载而归。(摄于 2006年1月)


▲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书店是广大读者的学习园地。(摄于2006年12月)


▲北京前门大街,招手即停的出租车。(摄于2008年11月)


▲北京蟹岛啤酒节,进口设备现酿的扎啤。(摄于 2011年8月)


▲如今,不但小轿车早已进入家庭,就连小汽车玩具对孩子们来说也不稀奇。这是北京市顺义区国际车展里的儿童体验乐园。 (摄于2014年4月) 


▲北京三联书店,24小时营业的书店。(摄于2015年6月)


▲北京天安门广场,观众用手机拍摄阅兵彩排。如今,智能手机让人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 (摄于2015年8月) 


▲北京前门,老舍茶馆新门脸。(摄于2016年3月)


▲北京农展馆,在《艺术北京》展出的观念作品“金白菜”。(摄于2016年4月)


▲北京石景山,国庆期间购买鲜花的青年。(摄于2018年10月)



作者简介

王文澜,中国著名摄影记者,一位在当代纪实摄影、新闻摄影领域都有建树的摄影家。


从业几十年来,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唐山大地震、抗洪救灾等一系列突发性新闻事件,参与了多届党代会、全国两会,以及多次重大外事活动的拍摄工作,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及全国摄影大赛金银铜奖,是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十佳体育摄影记者、全国人像摄影十杰、中国新闻摄影学术贡献奖获得者。


40年来,在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度里,进行了一场世界经济史上迄今为止最令人瞩目的变革。我们用40年发展奇迹取得了发达国家百年发展的文明成果,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必将成为每张新闻照片的支点与依据。岁月的节奏有如呼吸一样,呼是抒发,吸是充实,偶然之中包含着积蓄的必然,按下快门就是释放。生活之广,历史之厚,我力求给变化的历程留下一些痕迹。 改革开放初期,表面上是不易察觉的平静,实际上是思想解放的风起云涌,就像是涌动在地下急待喷发的岩浆。为了捕捉这些时代潜影,作为记者,不能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我从小生活在北京,对这个城市有很深厚的情感,从拿起相机开始,时时刻刻地关注北京的表情,北京的味道,北京的变化,北京生活的人们。我用镜头去拍摄人,人的心态、人的精神、人的处境、人的一切;变与不变的,内在和外在的,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从小到大,积少成多,照片里有了活生生的人,有了酸甜苦辣,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味道,照片就有了灵魂。


从胶片年代迈入数码时代,我们按下快门,得到的是触摸不到的一个个数据,唯一不变的是拿在手中的照片,瞬间凝固了千变万化的时空。一张照片是一句话,两张照片就是一个对话:对照变化、对照生活、对照情感、对照历史、对照世纪间。长年累月的相对性瞬间,就是一个人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的影像记忆。老照片是讲年头的,带着时代的“包浆”,我们现在拍摄的照片,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就可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老照片。一张照片就是一个碎片,经过历史车轮的碾压,成为反映时代变迁的镜子。


扫一扫

欣赏更多作品 

 

其他人都在看

☞ 多地前三季经济成绩单公布!一文带你看重点

☞ 怎么保护你,我们的基因信息?

☞ 多地试点现房销售,商品房预售制该不该取消?

几毛成本卖几百!有人靠它疯狂圈钱近7000万!真相惊人



来源 /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图文:王文澜 编辑:李景录 高兴贵 视频:翟天雪)  

新媒体编辑 / 渠丽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