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请,时光采集人

经济日报 2022-06-19

时间能改变什么?


让曾经贫瘠的田野和暗沉的天空,成为焕发美好希望的沃土蓝天;


令荒芜的花园与沉默的山涧,成为充满幸福喜悦的新城风景;


使破旧的屋顶及逼仄的小巷,成为通往富足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40载,城乡巨变展新颜。我们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时光采集人,用他们的镜头记录并分享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以影像记忆分享这40年间城乡发展的中国故事。


放映40年来的城乡记忆

有请,时光采集人


 

时光采集人周建道:

在希望的田野上

 

真实、全面地记录和见证小岗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我用镜头对祖国传达的热爱,对改革开放40年热忱的献礼。

——周建道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田野间没有鸟语花香。房屋多是低矮、阴暗的泥巴土坯茅草屋,“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习以为常。


村民们不甘心年年靠救济的贫穷生活,或奔波外乡、或求新求变。40年后,带头搞大包干的“小岗村”早已焕然一新,家家户户住进了花园小楼,坐上私家小汽车,通了路、水、气、公交线路等公共设施……


沿着时间的脉搏,从一张张图片中寻找小岗村发展的点滴变化,追根溯源农村成长壮大的轨迹,寻觅时代记忆和发展“密码”。


40年来,小岗村新屋的旧房在时光的田野中遥相呼应。

 

当年的小岗村生活艰苦,村民们只能依赖水牛耕田、人力插秧。


从艰辛的人力劳作到快捷的及其运输,小岗村的农田迎来了生机与活力。

 

大包干纪念馆”中,上世纪70年代前小岗村的村容概况一览无遗。

 

鸟瞰如今的小岗村,美丽的新房宛如一片片生长着希望和梦想的田野。

 

星转斗移,岁月荏苒,从人民公社到大包干,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流转,小岗村成为了中国40年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时光采集人程专艺:

屋顶上的变迁

 

改革开放的中国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拍摄的“新鲜事儿”如今成了历史和记忆。重新比较观察,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微妙变迁,正是改革开放40年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例证。

——程专艺


房屋的屋顶,也展现着时代变迁的印记。


河南省卢氏县的民居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来从原来的茅草屋、破窑洞,经历了土木结构的瓦房过度期,到改革开放之后陆续建起砖混结构、风格各异的新楼房。


新世纪、新变化,屋顶上的电视天线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星罗棋布的“卫星锅”,人们可以收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和更清晰的画面,领略着祖国兴旺发达的光影诗篇。


早年间,屋顶上突兀的伫立着横七竖八的“怪杆子”。

 

新世纪以来,“卫星锅盖”落户寻常百姓家屋顶。


改革开放40年,家家户户的屋顶步入“太阳能时代”。


近些年群众的屋顶上又发生了新变化,陆续在换成太阳能热水器或光伏发电设施。屋顶面貌的发展历史,也是一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


时光采集人邱海鹰:

昔日老矿区,拨云见蓝天

 

有图有真相,我为纪录狂。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用镜头聚焦华蓥的变迁,用脚步丈量华蓥的发展,亲历亲见了“煤都”之变,累计拍摄了数十万张反映华蓥发展变化的“真相”。关于祖国发展的拍摄工作,是我不变的使命。

——邱海鹰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天天擦皮鞋,日日洗衬衣。”这是40年人们对四川省华蓥市的真实感受。


“一黑(煤炭)一白(水泥)”的产业书写了促进华蓥经济发展的辉煌历史,但由此也背负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


多年来,华蓥儿女掀起了多次创业热潮,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坚持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和扩城靓市,让昔日老矿区阴霾的天空重现了湛蓝和希望。

 

1978年8月26日, 四川省华蓥市穿城而过的母亲河清溪河(现滨河东路景象。

 

1998年3月5日, 四川省华蓥市城中洼地花园坝(现华蓥山生态广场景象。


2018年7月10日, 昔日的矿区小镇、而今已变身生态城的四川省华蓥市滨河东路及明光路片区,在洁白的云朵映衬下如梦如幻,美丽祥和。

 

2018年7月10日, 四川省华蓥市昔日的城中洼地花园坝、而今已变身市民休闲娱乐和居住生活的华蓥山生态广场。

 

目前,华蓥市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4平方公里,人口已达10万人,城镇化率接近49%,城区主干道已达20余公里。


同时,城市转型后在“无中生有”中发展起来的80多家电子企业,其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


在革命老区、“红岩故里”华蓥山下,一座产城相融的“工业城,旅游市”,在新时代已悄然崛起。


时光采集人鲁志枢:

“百花园”的前世今生


回首往事,我与经济日报结缘已有30多年,备受激励、感受颇深。作为一名76岁的“业余新闻工作者”,我始终秉承“知行合一”的信念准则,矢志不渝的通过镜头记录着改革开放40年来祖国的变迁,并将继续坚持下去。

——鲁志枢


近日回乡探亲,竟发现过去环境不佳的诸多地区,已经成为了纵贯三大中心城区的公园。姹紫嫣红的花园景色中,赏花市民络绎不绝。


只有湖北武汉人才知道,这些花园过去曾经是“历史悠久”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环境改造,武汉市“还绿于民”,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绿化率和生态环境。


昔日垃圾场一角。(1996年鲁志枢摄)

 

如今的公园中花香鸟语。(周新锐摄于东西湖区原垃圾场旧址

 

如今的武汉市,摘掉了“火炉城”的戏谑帽子,得到市民们“花园城”的美誉。


一座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也是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表现,证明着“重视生态环境就是事关可否持续发展的最大经济”的正确性。


时光采集人黄经华:

寻常小巷“蝶变史”


改革开放40年,群众钱袋子鼓了,衣食住行各方面条件得到飞速提升。尤其在“”上,过去的平房拔高为大厦楼宇,旧社区发展成功能小区。我镜头中记录的,不仅是城市居住区改建的历程,更是中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的轨迹。

——黄经华


沈家巷,是江西宜春上高县城的普通居民小巷,也是中国诸多老城小巷中的一个代表。


改革开放初期的沈家巷乱搭乱建严重,道路拥挤,臭气熏天。明显的特征是脏、乱、差。


改革开放以来,上高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沈家巷打造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道路畅通、宜居宜游的功能小区。

 

改革初期的沈家巷,生活气息浓厚,却环境不佳。


如今的沈家巷,优美的设施中处处体现着环保和便民的设计。


改革开放40年来,小巷子的“蝶变史”不胜枚举、由小见大,这充分展现着改革开放为城市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老百姓的日子,真的是越过越甜、越来越好。


改革开放40周年,城乡发展与时俱进。

镜头中的家乡正在发展,故事里的你我也一同见证。

经济日报“改革开放40年”视觉大赛还在继续!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共同采集时光,分享记忆,传递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许……



投稿 / 周建道、程专艺、邱海鹰、鲁志枢、周新锐、黄经华

编辑 / 张苇杭、覃皓珺(见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