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照片,总有一张能戳中你心底的柔软……
从“上学难”到“一个都不能少”,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对于摄影人而言,时时刻刻把镜头对准人民,对准那些大时代下需要我们帮助的小人物,才是摄影人应有的大情怀。
经济日报2018年11月19日8版↑
《经济日报》2018年11月19日8版刊登了摄影家解海龙的摄影作品: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这些镜头里的这些渴望上学的孩子形象,感动了许多人,也唤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让我们跟随摄影家解海龙的镜头,一起感知社会前进的步伐。
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乡中心小学,苏明娟(大眼睛,8岁)每天往返24里山路刻苦求学。(摄于1991年4月)
在希望工程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苏明娟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摄于2013年6月)
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查畈村,张天翼(小光头,7岁)在认真听课。后来,他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考上了大学。(摄于1991年4月)
河南省新县八里畈乡王里河小学胡善辉(大鼻涕,8岁)在大声朗读课文。(摄于1991年4月)
胡善辉初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多年来,他感恩希望工程,积极投身公益,带动身边人传播社会正能量。(摄于2003年10月)
长大后的大眼睛(中)、小光头(左)和大鼻涕在北京首次相聚,当年刻苦求学的3个孩子已经成才。希望工程帮助了千千万万因各种原因而辍学的孩子,给了他们上学的机会,让他们有勇气开启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摄于2005年5月)
还有更多的“大眼睛”↓↓↓
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小学, 一场春雨教室便一片泥泞,但孩子们仍然坚持继续上课。(摄于1991年4月)
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希望工程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徐向前元帅为该校题写校名。(摄于1991年4月)
山东省平邑县,毛可凤同学功课很好,可一到缴书杂费全家便犯了愁。(摄于1991年5月)
河北省滦平县拉海沟乡大店子村小学,气温骤降至零下20摄氏度,孩子们烤烤冻僵的小手继续上课。(摄于1991年12月)
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周七家小学。加拿大华人王华瑞老先生在报纸上见到周七家小学的报道,捐资42万元港币,建了一所现代化学校,十里八乡的孩子们都来此上学。(摄于1993年10月)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库依乡中心学校,孩子们盼望早一天在新建成的学校上课。(摄于2006年9月)
贵州省开阳县布依族中心学校,孩子们领到了免费的书本非常开心。(摄于2007年3月)
安徽省金寨县第一所希望小学。随着基础教育条件发生巨变,教学设备硬件等方面得到极大改善,弥补了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摄于2014年6月)
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中心学校,六一节来临之际,孩子们收到了社会各界送来的礼物。(摄于2017年5月)
作者介绍
解海龙,一位致力于用影像作品推动社会进步的摄影人。他深度参与了造福几代人教育事业的“希望工程”,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拍摄的希望工程纪实系列照片《大眼睛》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确定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识”。他也因此荣获全国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等称号,获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特殊贡献奖以及希望工程20年特殊贡献奖。
作者自述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1990年,我在太行山区一个偏僻的山村采风时,墙上的这条标语触动了我的心灵,从此我开始关注农村孩子的上学问题。我发现,当时全国每年仍有100多万小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几十元的学杂费而失学,部分地区辍学率超过了90%。有的村子甚至没有出过一名初中生。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我开始进行“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查”,用了10年的时间,走了26个省份的128个县级地区,接触了100多个学校的上万名孩子,拍摄了上万张照片。我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渴望读书的情景,告诉人们只要愿意伸出双手帮帮这些孩子,他们就不会成为文盲。
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我镜头里的这些渴望上学的孩子形象,感动了许多人,也唤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千千万万的贫困儿童实现了上学的梦想。希望工程实施以来,截止到2017年底,共收到善款140.4亿元,资助失学儿童574万多名,援建希望小学19814所,有力促进了我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一批又一批贫困青少年的命运。
2011年11月,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和省级行政区划全部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验收,覆盖率达到100%。从“上学难”到“一个都不能少”,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身为参与者、见证者,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时时刻刻把镜头对准人民,对准那些大时代下需要我们帮助的小人物,这才是摄影人应有的大情怀。
扫一扫
欣赏更多作品
其他人都在看
☞提出“四个坚持”共谋亚太繁荣——十句读懂习近平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图文:解海龙 策划:李景录 视频:翟天雪)
编辑 / 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