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这个很重要!

经济日报 2019-01-15




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是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源头活水。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回顾总结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新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必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五个必须”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1月8日至14日,经济日报刊发五篇评论员文章,论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五篇文章分别是《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回应社会关切 主动引导预期》《凝聚干事创业的发展合力》。一起来看↓↓↓




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党的领导,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中央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风云激荡,中国经济行进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中,机遇和风险同在,发展与挑战并存。推动改革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振兴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的任务重、难度大,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重要时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定力、坚定政治立场,越是要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如果否定或者削弱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势必出现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党的领导,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论断,明确了“中国号”巨轮的舵手和航向,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制度自信。


研究我国经济问题,不能就经济论经济,还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结合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党的领导等,进行全面分析。第一,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第二,必须重视制度设计和组织安排。第三,必须紧紧抓住“关键少数”。第四,必须明确和更好发挥党组织作用。详细


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


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认清我国长期向好发展前景。

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既要看当前,也要看长远。立足基本国情,始终保持顺应长远发展要求的战略定力。




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认清我国长期向好发展前景。这既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科学分析经济形势、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的重要方法和基本原则。


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既要看当前,也要看长远。立足基本国情,始终保持顺应长远发展要求的战略定力。国民经济运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变化,往往牵涉其背后诸多变量的相互作用。其中,既有短期因素的影响,也有长期因素的困扰;既有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也有结构性矛盾的制约。


面对纷繁多变的经济形势,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如,前些时候,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市场销售增速均有所放缓,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长是否会出现较大回落。对于这种局部的短期变化,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必过度担忧,尤其不能动摇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战略定力。


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既要有善于捕捉重大机遇的全球视野,又要有洞悉矛盾本质的全局眼光。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既要面向未来不断开拓进取,还要直面现实扫清发展障碍。


着眼于长期大势认清当前形势和我国长期向好发展前景,既是增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源泉,更是激励我们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目标动力。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顺应发展大势,把握发展规律,不畏艰险、坚定前行,就一定会赢得更大的发展主动权。详细


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


把握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


国内外经济大势中蕴含的“变”与“不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提供了重要参照。




把握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这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也是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区间、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确保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等重要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宏观调控的及时应对和精准有度。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形势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判断。从长期大势看,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从当前形势看,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国内外经济大势中蕴含的“变”与“不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提供了重要参照。一方面,面对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态势,宏观调控主要是保稳、促稳;另一方面,针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宏观调控还要应变、解忧,引导经济运行回稳。因此,精准把握宏观调控时机、节奏和力度,是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要做到及时有效、恰到好处,而不能犹疑迟缓、用力过猛。详细


回应社会关切 主动引导预期


必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针对性主动引导市场预期,体现了我们党对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按照既定节奏做好自己的事,用我们的确定性消除各种不确定性产生的噪音杂音。



必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针对性主动引导市场预期,体现了我们党对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必须把这一要求切实落实到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中去。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及时回应关切、主动引导预期至关重要,也殊为不易。此时,尤要按照既定节奏做好自己的事,用我们的确定性消除各种不确定性产生的噪音杂音。


要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以此回应社会关切、形成稳定预期,使利长远的经济行为持续下去。稳定预期,既要稳住当前、排除短期因素干扰,又要强调发展的信心支撑和行为的长远打算,储备好各种应对手段,使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之间平衡协调联动。


要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此回应社会关切、形成稳定预期,使创造性的经济活动持续下去。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积弊犹存,即以改革去之;预期未明,即以改革明之。


将政策的初衷、改革的意图传导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必须加强舆论引导工作,有效引导干部群众理性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防止市场主体对政策效果产生误判,防止出现“盲人摸象”式的碎片化预期,防止非专业非理性的价值取向错误引导预期。(详细


凝聚干事创业的发展合力


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充分调动市场和政府的积极性,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聪明才智。


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为闯关想招、为改革发力。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局工作强大合力,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的政治自觉,也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钥匙”,更是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量大面广,涉及各方面经济利益,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才能激发全社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既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也伴随各种风险挑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怎样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深化改革,怎样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全球政治经济原有格局大调整,我国怎样与寻求新平衡的世界良性互动、加快发展?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无不需要握指成拳,凝聚干事创业的发展合力。


凝聚合力,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构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充分调动市场和政府的积极性,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聪明才智。还要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上下同欲者胜”。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只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铆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干事创业的发展合力,我们定能闯关夺隘,成就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详细



来源 / 经济日报

编辑 / 王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