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到泊里赶大集
离大集越近,鼎沸的人声越清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耳畔满是嘈杂的叫卖声。即便是最喜欢清静的人,恐怕也很难排斥这充满烟火气的热闹喧嚣。相比城市的商超,农村大集的布局杂乱,但却充满一种原始生命力。农副产品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翠绿的黄瓜带着清晨的露珠,锃亮的西红柿透着红艳的光泽。卖菜的老农们形态不一,憨厚的笑容,夸张的表情,扯着嗓子叫卖之余与摊前顾客讨价还价。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双河大集。周广学摄(中经视觉)
对山东农民来说,赶大集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生活。无论是生活需要的米面粮油、鱼肉果蔬,还是生产需要的农具、种子,农民们都习惯在大集上认真挑选、采购。因此,赶集的成果事关生活和生产的质量,马虎不得!在山东,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大集的乡镇,而且大多数乡镇都有好几个大集。一个乡镇大集的时间,影响着当地农民的“时间表”,人们甚至会按此安排生产生活。大集一般以五天为一个周期,一个大集的开集日期往往为农历逢一逢六,或逢二逢七,抑或是逢三逢八、逢四逢九,根据集市的规模又可以分为大集和小集。每到开集日,邻里乡亲三五成群,结伴赶集,一路欢歌笑语。空身而去,抖掉干农活的疲惫;满载而归,充满对未来的期待。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泊里大集。李紫恒摄(新华社)
展现古老传统文化的本地手工艺品,是泊里大集历史的见证者。其中,以泊里红席最为知名。关于红席起源时间有多种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传承。泊里镇编席从业人员众多,泊里大集则是著名的红席集散中心。青岛农村的席子消费颇有刚性。每到过年,给家里的炕上铺上新席子,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当地有句谚语: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精美的工艺,让泊里红席在当地极受欢迎。红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交叉编织而成的,其有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光滑柔软,美观轻便。从种高粱到完成编织,总共20多道工序都要手工完成。如此繁琐的工序,杨占霞却“闭着眼都知道怎么干”。从小耳濡目染,她跟着父母编红席;结婚后,她又跟丈夫和公婆一起编红席。杨占霞说,泊里红席和泊里大集养育了她和许多邻里乡亲,“过去在我们村,几乎家家都编红席,带到泊里大集上去卖。特别是到年集,卖席的摊位一眼望不到头,买席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靠着在大集上卖红席,乡亲们过了一个又一个年关”。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村民住进了楼房,家家户户做红席的景象也不复存在。杨占霞的红席销售也从大集转到了线上,从自己编了卖变成客户定制款式。泊里大集与红席没有失去联系。为了让红席等传统文化传承赓续、发扬光大,当地政府在大集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演示编织红席等工艺。不少游客到此驻足观赏,拍下视频,发到网上。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泊里大集。李紫恒摄(新华社)
飙升的数字,考验着当地政府的管理智慧和能力。管理者们在思考,如何把握住人流和网络热度带来的发展机遇,让3000个和8亿元的数字变得更大;也在思考,如何在保留大集传统味道的同时,让赶集人在这里逛得方便、吃得安心。于是,大集上垃圾桶的清理频次越来越高,周边道路越来越通畅,排水设施越来越完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大而有序、杂而不乱。远道而来的游客,还可以到大集东侧的暖心小屋休息、充电,寻求路线指引。每到开集日,泊里镇党建办公室副主任陈曦都格外忙碌,他要把此前确定好的活动项目在大集上落地:与大学合作进行移风易俗宣讲,与医院合作给老百姓进行义诊,与企业合作开展食品安全科普,联合镇司法所开展普法宣传……在陈曦看来,把安全、便利和法律知识带进穿梭的人流,带给尽可能多的赶集人,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大集的客流量越来越大,对我们是压力,更是机遇。把这些工作做好,泊里大集就会越来越好,当地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走出大集,转身回望,喧嚣声依旧。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回忆与憧憬在这里碰撞。大集独特的生命力,影响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来源/经济日报(作者袁勇)
监制/孟令娟
审核/杜秀萍
编辑/卢杨静(见习)
校对/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