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吉戴氏五代人的“农耕博物馆”

2017-03-01 西吉宣传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西吉宣传微信平台
 定期免费推送最权威的政务信息、最全面的本地资讯、最丰富的网络文摘!



2月27日,走进距西吉县城约35公里的震湖乡,记者一路打问陈岔村国辉民俗文化大院,老乡们竟然都知道这个地方,一一热心指路。


文化大院在亚洲第一大堰塞湖震湖的边上。

原来,早有耳闻的“农耕博物馆”不过是8间土木结构的老房子,1000多件农耕文化类藏品分散摆放在各屋。

“藏品展示区分为原始社会农耕文化、宋元明清时期农耕文化、近现代农耕文化三部分,有石器、陶器、瓷器、家具、农具、马具……”文化大院的负责人戴辉曙迎了出来,领着大伙参观,介绍着重要藏品的来历和故事。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几千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农耕工具、农村生活用品逐渐被各种机械所代替;耕地整地用的耒耜、耱,收获工具碌碡、连枷,照明用的煤油灯、马灯等逐渐被时代淘汰。在西海固的历史上,农耕工具是西海固人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西海固人用各种各样的农耕工具耕种着脚下的黄土大地,演绎着不同的文明。”老戴说,大院里每一个物件都是西吉人和恶劣环境斗争并顽强生活的见证。

40分钟的时间里,老戴讲了3个故事,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戴氏五代人立意筹建“农耕博物馆”的过程。

清康熙年间,戴氏由今甘肃静宁县威戎迁至原海原县旧营(今西吉县),同治年间兵乱,西海固人流离失所,仅存的戴家人口带着农耕用具流亡到马家堡、陈岔、龙川堡(现属西吉县)。

清同治年间,贡生戴宗礼任海原县南八堡乡绅,多行善事,向外人借出农具从未主动讨要过,回汉群众有口皆碑。其子戴月恒民国时任西吉县县参议,曾在甘肃兰州求学,学习当时先进的农耕技术,并将技术教授当地群众,在西吉县三合一带,名望很高。当时,戴月恒建学堂、打坝浇灌农田、建造先进的油坊、粉坊,大兴农业,如今西吉县三合中学的校址就是他当年夯实的。

戴月恒两位兄长都是“干部”——戴多智时任三合镇镇长,戴多珍是西北训练团乡镇训练团团长。兄弟三人鼓励当地群众勤于农耕,教导当地群众使用先进的农耕工具,简化了古老笨重的农耕工具。


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戴氏所用、所藏农耕工具都淹没、消失在历史中,仅存部分都被老戴收藏,存放在国辉民俗大院中。目前,戴辉曙的儿子也参与管理、维护农耕藏品。

老戴告诉记者,作为西吉县唯一的民俗文化大院,国辉民俗文化大院内收藏着元、明、清、民国及改革开放后各时期的各类农耕用具。2016年4月,藏品开始对外展示。记者感叹:“虽然藏品全面,却没有归类,不能向参观者展示其背后的故事,未免遗憾。”老戴也感叹道:“藏品年代久远,保存也是个大问题。我正在多方联系,希望能有人支持我建设专业的陈设室,深挖藏品的文化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