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可能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媒体和电影还可以这样一起玩

2016-12-01 二毛 广告文案

不知道关注「广告文案」的读者里有多少人也关注了「胡辛束」这个账号,今天要聊的这件事情跟胡辛束和她的辛里有束工作室有关。


而且,这种跨界合作的方式,很可能会给那些正在寻求深度垂直粉丝的品牌方们带来一些品牌营销上的启发。


2016年11月28日晚,胡辛束、原来是西门大嫂、银教授吐槽这3个公众号同时发布了一条这样的推送:


“此时此刻,我在南京/上海/北京,坐在一辆房车改造的“移动小酒馆”上……车尾贴有“摆渡人”灯牌,如果你看到我的车,请轻敲车窗三下,我会邀你上车。”




我起初第一眼看到这段话的时候,下意识的判断是胡辛束他们按照惯例又接了个品牌的广告而已。


但后来在交流中才知道,这个“移动小酒馆”的创意本身就是胡辛束和她的辛里有束工作室提出来的,这是电影《摆渡人》前期宣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并且胡辛束和她的团队承担了这个落地活动的全部执行。


最初,胡辛束他们的想法是改造一辆“摆渡人”的专车,并把它命名为“移动小酒馆”,然后从北京出发,开到《摆渡人》的原著故事发生的城市南京,借此一路摆渡那些情感中的落水者,并用酒换故事。


后来考虑到实操性,最后把城市改成在北京上海南京三地,并邀请了西门大嫂和银教授一起来参与。


而对于一个初创团队来说,要线上管理和调动10个摄影师在三地拍摄,这显然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情。


就连改造“移动小酒馆”后面的发光灯牌时,都需要一遍遍地考虑能不能上路,被交警拦下来怎么办?




但好在,最终这个创意还是被胡辛束和她的团队执行出来了。





从整体的思路上看下来,这个活动的路径非常清晰。


多个自媒体的联动,从线上发起,线下落地,过程中多个平台直播,事件做完以后再把里面产生的内容整合到线上来进行二次传播,这样从头到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而它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


这是第一次有自媒体人主动联合电影方,来做这样的定制化营销事件。


站在电影方的角度看,这也是一次与有着深度垂直和高黏性粉丝群体的自媒体公众号进行品牌营销层面的探索。


在与用户通过故事交换产生情感对流的过程中,这样的良性互动显然会更有温度,也会让电影更深入人心。





而上面这个活动的创意缘起要追溯到2016年10月5日,胡辛束在她的同名公众号上发了这样一条推送: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北京东城的一家小酒馆里,期待与你有场夜谈。酒已经准备好了,希望你能带着有趣的故事来。”



后来的事情估计她自己都没有想到,她和7个陌生人在一间面积只有4平米的酒吧聊到了半夜。


那晚来的人里面有大四的学生、纪录片制片、互联网公司员工、还有两个是坐同一班飞机来北京但是彼此间都之前都不认识的……


之后这些人讲的故事被胡辛束整理成文《我和7个陌生人在一间4平米的小酒馆聊了一夜》发布在她的公众号后,被正在宣传电影《摆渡人》的导演张嘉佳看到了。


他觉得胡辛束做的这件事,十分像《摆渡人》电影的故事内核“拿酒换故事,摆渡情感落水者”,于是,他让电影的宣传团队联系上了胡辛束,就有了上面的故事发生。





实际上,今年5月份在从“她”变成“他们”后,这已经不是胡辛束和她的伙伴们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了。


9月份和10月份的时候,辛里有束工作室在北京、上海、成都做了3场少女观影团的活动。



11月19日,他们和费列罗Rocher合作,在798艺术仓库搭建了一个只存在于世间6小时的回忆释放博物馆。



来到这座博物馆里的人,只要拿着旧时记忆的物品,都可以进行礼物上的交换。



在我看来,这些充满小巧思和小灵感的活动设计,应该也得益于胡辛束本人之前有在广告公司就职的经历吧。





也许对一家见惯了大场面的广告公司或者公关公司来说,这样的活动算不了什么。


但对从自媒体起家,到现在拥有了一个小团队的胡辛束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已经让人看到了他们内心深处有着那种极其强烈、不甘于现状的突破欲吧。


以前在很多读者心中,「胡辛束」这个公众号虽然定位于“少女心贩卖馆”,但“少女心”到底是何物?承载它的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有点模糊的概念。


现在,随着“为少女造梦”的思路落地,不断以活动的方式嫁接到「胡辛束」之前通过内容积累下来的一线品牌身上,这个概念应该也会渐渐变得丰满起来。


如果你是一个手机里订阅了大量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你肯定会发现,在纷纭的自媒体界,有的人仰望星空痛定思通决定专注在资讯内容上,有的人埋头赶路一头扑向电商的怀抱,还有的则从逗比黄暴段子手转型成为时尚圈的KOL……


而对于「胡辛束」这样的账号来说,他们可能更想做的,是以自己的方式蹚出一条没人走过的路来吧。





最后,再说一个小细节:


今年夏天的时候,胡辛束到杭州悦览树给做签售,我和我家领导两人特意赶去现场感受了下,在我拿着她的新书让她签名的时候,我介绍说“我叫二毛”。


估计因为我那吐字不清晰的普通话,她听成了“阿毛”,正准备写“阿毛”的时候,我又重复了一遍:“是一二三四的二,不是阿”。


然后她反应迅速,把“阿”字改成了“啊”,于是那句话变成了:


啊,二毛,原来是你!




今天的推送就是酱紫。

回复“广告笔记”4个字,

可以看「广告文案」过去4年发的文章。


评论区可以互动的话题:


你订阅过的公众号里,

有哪些是你一直看着它长大的?



没什么能拿出来说的

只是暂时还喜欢广告而已

所以一句话也不想打动你

微信ID:adwrit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