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QujiangNewDistrict Intro 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部,是陕西省、西安市确立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承载区,是国家文化部授予的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世界上最精湛的道理, 就是以明白如话的语言讲述浅显感人的故事, 演绎人间至道。 易俗社同仁可以说是最早自觉运用戏曲的文化形式, 以世俗的文化演绎传播经典文化, 唯一一家以文人为主体成立的集培训、 戏曲演出于一体的戏曲剧社。 这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一个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文人以自己的救国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无疑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创举。而且这一演,就是百年,百年来,易俗社以文人的担当,演绎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精神,强化着中国文化的民间传播,其中共编写了五百多个秦腔剧目,也在塑造着西安的市民文化。不仅如此,易俗社还把这种精神、这种文化、这种价值,传播到了江汉平原,中原大地、北平抗战前线。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还有哪家剧社有如此的气概,还有哪家剧社有过如此的毅力勇气,还有哪家剧社有过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而屹立不倒?唯有西安易俗社。在二十世纪风雨飘摇的中国,仅此一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怎么评价易俗社的存在价值,都不过分。而艺术地表现易俗百年历程,以戏曲人演剧社的发展史,秦腔《易俗社》的编导,抓住了易俗社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是以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历史而形象地表现了易俗社的百年历程。 秦腔史诗剧《易俗社》既是历史文献展示与艺术表演的有机结合,也是几代文人、艺人完美结合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完整呈现。在中国戏曲史上,艺人创办的江湖班社,多以卖艺为生,大多数是人走艺亡;即便是有文人创办的戏曲班社,也多以游走江湖、以“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游方形式,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无酒喝凉水的乞儿生活,很难有剧目或演技流传于世。这就是说,文人只是在有了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之后,才会有至死不渝、前赴后继的继承和发展,才会成为社会的财富。而易俗社的先贤们,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等一百六十位社员,在个人价值观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不是以组建班社演艺糊口挣钱为目的,而是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关学”精神,成立了以股份制为基础的中国第一家民营剧社。易俗社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已从封建时代的“人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也标志着文人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已从免俗的知识分子向自觉地知识分子转变。固然,易俗社的早期同仁最先意识到欲救一国之民众,必先造就一国民众之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与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拯救中国必先拯救国人之灵魂的观点暗合,甚至在启用坤伶旦角的主张上,始终坚守易俗社不用坤伶的格律,其艺术主张和见解,有些也不无偏颇,但这并不影响易俗社的价值意义。秦腔《易俗社》把史实展示与艺术虚构进行了完美地结合,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编剧方法,以多媒体的史料展示和戏内戏外、场上场下的跳出与跳入相结合,使得这样一部史籍浩繁、发展脉络清晰,文献资料有案可稽的百年剧社,与真人秀的虚拟表演相得益彰,真实而艺术地表现了易俗社的百年风云。如果说,文人办社是易俗社能够百年不倒的根基的话,那么有责任担当的文人更是易俗社百年不倒,在风云变幻的旧中国屹立于中国剧坛的根本原因。 编导正是依据这样的历史认知,以史实为依据,易俗精神为魂魄,实虚相生,创造出了在中国戏曲史上的艺术奇葩。易俗社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奇花异株。与中国戏曲史上有案可稽的戏曲团体相比,易俗社的文人办社,决定了它对史料收集工作的重视,这一点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可谓独树一帜。而在其前三十年中,共培养了五期学员,这些学员分散在广袤的秦腔流行地,在传播易俗社剧目演技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易俗社的文化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易俗社是秦腔的播种机,是秦腔的宣传队,是秦腔的宣言书。易俗社保留了自建社以来的文书档案,这些都为编导编织《易俗社》的故事情节,营造舞台表现氛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一手资料。虚实相生,是中国戏曲艺术意境产生的基础。编导刻意在剧中虚构了贯穿始终的主人公之一的高玉轩。可以说,高玉轩是易俗社的魂魄式人物。他的坚持,他的担当,他的学识人品,他做人的高风亮节,都堪称易俗社风范和易俗社精神的载体。在这个人物身上,集合了编导对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孙仁玉、李仪祉、吕南仲、高培之、范紫东、封至模等前辈先贤的无限敬仰,是易俗社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历史上,李桐轩曾经率领剧社南下汉口,东进中原,北上北平、把“还我山河”的民族呐喊,送到了抗日前线 ,极大地鼓舞了北平抗日将士的杀敌勇气。历史闪回中的中条山抗战,八百陕西冷娃硬是唱着“两狼山战胡儿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而慷慨赴难。剧中的高玉轩在易俗社面对国民党政客刁难、土豪林四爷挑衅的关键时刻,他都以文人的胆识和气魄,义正辞严,慷慨陈词;而面对日寇飞机轰炸,易正常演出难以为继,学员生计都成问题时,又是他把自己的祖传的宅子卖了,资助易俗社渡过难关,宁可节衣缩食,也不食嗟来之食。在日机轰炸最严酷的岁月里,他带领学生远赴郊外,练功不辍。在国难当头的民族危亡之际,他不计党派纷争、冒着被斥为通共嫌疑,在易俗社的艰难竭蹶之时,不计成本地对西北战地服务团倾囊相助。这种不计主义,不分党派,这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的“关学”精神,其实质就是民族主义、民本主义、人道主义。正是这种大道如斯,担当天下的精神情怀,真实地表现了文人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世俗感知。编导把虚实相生的编剧方法不仅用在剧作的大结构中,以历史文献资料的展示和人物表演相结合创造了戏曲舞台至今绝无仅有的编剧模式,而且在人物造型方法上,以史实中在易俗社的红极一时的男旦刘箴俗、王天民原型为依据,虚构了英年早逝的刘天俗,并以这个人物作为引子,因为演出易俗社早年的编创剧目《新女子顶嘴》而深受感召的世俗女子林梦云,追随刘天俗,上演了一出追梦三十年的人间传奇。在林梦云身上,寄托了作者表现以易俗社以剧目感召世俗百姓,用戏曲教化民众,自己决定自己命运,自己演戏以感召更多觉醒了的民众为决定自己的命运作坚决的抗争。林梦云可以说是刘天俗的铁杆粉丝,是易俗社的戏促使她在成为一个坤伶旦角的路上追梦三十年,但更是易俗社新创剧目感召世俗百姓的缩影。固然,在林梦云坎坷不平的追梦路上,编导不无批判地对易俗社禁用坤伶的封建意识进行了揶揄,然而正是这种揶揄,却表现出易俗社社规的冷峻,纲常社规的无情。编导在着重表现林梦云追梦路上的崎岖和人生感情纠葛的同时,也没忘了在这条线上拖拽出林梦云的义兄,剧中的叙述人、着意表现的须生演员关震易,其母——也是梦云的奶娘的关大娘。如果说,高玉轩是《易俗社》的魂,那么关震易则是《易俗社》的骨。在关震易的身上,有着陕西人仗义执言,急公好义、恪守道义原则的豪爽和执着,也有着三秦汉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凛然秉性。他爱易俗社,爱自己所执着的事业,也爱着自己的义妹林梦云,但更尊重义妹林梦云一生衷情刘天俗的情感选择,始终如一地呵护、爱护着林梦云。关震易一诺千金,终生与林梦云兄妹相称,尽管其母多次委婉地向他提出,希望二人走到一起,然而关震易尽管深爱着这个要强的义妹,却始终是以兄长的身份敬重、呵护、提携着林梦云。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易俗人重然诺,讲道义的文化品格。在剧中,关震易这个以须生应工的次要角色,其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含量,则远远要超过其他人,但又是为了他人主动应对土豪柳四爷挑衅,以一己之力,替刘天俗挨了一棍,导致终生残疾,又始终痴心不改真男儿。正是易俗社的文化,高玉轩的人格魅力,熏陶、感召着他的人格形成。剧中关震易是叙述人,以自己亲身经历、史实和表演建构了《易俗社》的重大关目;他是主要演员,在剧中始终扮演着协调高玉轩与林梦云的关系,也扮演着祛除邪恶、维护正义的硬汉角色,以须生的身段功架,展示着易俗社须生行当表演程式的严整。大靠、褶子、道袍,所有须生的行头他都穿过,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都经历而且深入其中,而且都是主角。这样一个身段、功架、把子、嗓音都不错的须生角色,在剧中却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早早离开了舞台,这不能不说是编导刻意为之,不能不说是编导在深入了解了秦腔文化本质特征之后、了解了易俗社剧目特点之后对须生行、对易俗社做出的善意揶揄,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在剧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剧作也以艺术的真实,表现了秦腔须生在易俗社舞台上的价值折扣。虚实相生,不仅表现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表现在易俗社存续期间的险恶社会环境中。林四爷,这个因林梦云而拖拽出来的人物,以花脸行当应工,既是林梦云的父亲,又是剧中的主要反面人物;他既与梦云有着血缘关系,但又是易俗社的冤家对头。不只因为是易俗社的一出《新女子顶嘴》,使林梦云从大家闺秀走上了反抗自己为富不仁的父亲的道路,还因为易俗社的新戏,始终号召民众与为富不仁、巧取豪夺的罪恶作斗争,改变了林梦云的一生,还因为易俗社所走的路,是与土豪列强截然相反的路。这就决定了易俗社势必成为那些为富不仁的土豪劣绅的眼中钉。戒烟、禁毒、禁赌、戒嫖娼,这些世俗的琐事,都是易俗社剧目中所要批判的恶习,也都是易俗社所要唤醒民众的存在价值。而最为直接的利害关系,就是易俗社的戏,直接宣扬禁毒、禁赌、禁嫖、禁娼。这与林四爷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并由此而使得林四爷的大烟生意一落千丈。为此,他要找易俗社算账,要找主演刘天俗算账,把一腔无明业火发泄在易俗社主演刘天俗身上。他纠集一帮打手,要废掉刘天俗,给易俗社的掌门人下马威。然而,却没想到高宇轩的一身正气,刘天俗的凛然如霜、关震易的仗义执言,拔刀相助,女儿林梦云的以身相拼,以命相抵,终使得林四爷只能退而求其次,打断关震易的腿,悻悻而去。在剧中,依稀依然可以看到易俗社剧目特色的影子——双生双旦,虽然这个特色并不明显,但是明眼人可以不费思量地看出,关震易、陈教练、林梦云、关大娘,就是易俗社剧目中人物设置特色的简版。而其中的林四爷,既是易俗社存续期间险恶社会环境的缩影,也是易俗社文人担当精神的折射,更是秦腔《易俗社》编导刻意创造秦腔文化氛围的真实表现。林梦云是秦腔《易俗社》中着力塑造的人物,也是艺术虚构的产物,是编导对易俗社褒扬有加,贬抑微词所必须刻画的人物,但更是秦腔《易俗社》中最能折射出易俗社感召世俗百姓的灵魂性人物。在史实中,易俗社历届掌门人从不雷池半步,绝对不收坤伶。这在后来的研究中,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诟病。然而客观地说,易俗社社规中不招收坤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易俗社的创始同仁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思想,在于创始同仁们始终不想让世人把易俗社看作是江湖戏班而陷入到桃色新闻中。这也难怪,作为一帮具有民主思想的封建文人,深入骨髓的是男尊女卑的保守思想,为了给自己不增添不必要的麻烦,谢绝坤伶。宁肯招收比坤伶演员培养要难得多的男童,也要自己培养男旦。而这种建社思想虽然在当时已不利于剧社的发展,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也给易俗社省去了许多麻烦,但更重要是给秦腔《易俗社》的艺术虚构留下了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林梦云就是这个想象空间的产物。严格说来,林梦云是秦腔《易俗社》的戏眼所在。正因为林梦云的存在,才有了林四爷的多次借故寻衅,才有了林梦云追梦路上的坎坷崎岖,才有了辍在林梦云身后的那些人物。戏曲说到底就是人物情感的关系,只有人物之间有了这样那样的情感联系,才使得戏曲故事借以展开情感纠葛,绽开人物身上的情感疙瘩而有了情节的波澜起伏,才有了细节,有了表演艺术的情感升华。在这个意义上说,史实始终是秦腔《易俗社》情节起伏的大关目,是构成秦腔《易俗社》的骨架。而林梦云的出现,才使得戏曲有了生灵鲜活的情感起伏,才使得整个戏曲有了看点和情感涟漪。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秦腔《易俗社》旨在张扬一种易俗社文化精神而一切文化精神的根本目的,都在于使他的受众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沁淫,在于它的作品能够让世俗百姓感受到它的感召力,从而起到开启民智,辅助社会教育的作用。那么,林梦云在剧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在于展示这种教育的力量。固然,林梦云的是虚构的,然而却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说,须生是秦腔的骨骼魂魄,那么旦角就是秦腔的血肉灵动。有了林梦云,把一家看似与易俗社不相关联的关家、林四爷以及相关的小玉(流亡西安的东北小女孩,林梦云的贴身丫鬟)、关大娘、关震易等人物针脚绵密地粘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个的情感联盟。同样,林梦云也是受易俗社戏曲作品感染而冲出土豪劣绅家庭,勇敢走向社会的一员。从懵懵懂懂的感知戏曲的教化功能,到对刘天俗精湛演技的崇拜,再到继承刘天俗未竟事业,磕磕绊绊地走上舞台,直到因为救场扮演《梁红玉》而一炮走红,成为一名易俗社的见习演员。这期间的甘苦,都在林梦云充满憧憬的台下练功中得到了展示。严格说来,在易俗社前三十年的演剧史中,并不演出外来剧目,也没有演出过查无实据的历史剧。然而,编导独辟蹊径,创造了易俗社演出《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虚拟戏份,武丑跌打翻扑、插科打诨的“熬场”与旦角演员林梦云的“救场”,扎大靠靠旗翻飞,精彩的击鼓亮相,众多生行演员的辗转腾挪,因而使得在秦腔《易俗社》剧中,呈现出生旦净丑各行当齐备的现代戏亮点,更是集中展示了易俗社在“西安事变”中的重要作用和无意中的历史参与者角色,并由此创造了戏曲现代戏中戏的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生旦净丑齐全的崭新模式,而成为戏曲现代戏表演中的绝无仅有的精彩片段。就林梦云的戏份而论,与刘天俗的戏缘,与关震易的兄妹情缘,与高玉轩的关系、与关大娘的母女情分,与其父柳四爷的哀怨情仇,逐一展示出易俗社文化精神的持久魅力,也折射出林梦云对易俗社文化精神的深刻感知而后矢志不渝、身体力行的行为品格,这正是文人的担当精神与世俗的感召力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林梦云的觉醒,对易俗社的感知,正是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人感知新文化、理解改良秦腔、感知历史变迁的情感历程。以史实为经,以人物情感为纬,秦腔《易俗社》编导向我们展示了戏曲现代戏中史实与虚构、写实与写意,抒情与传神的艺术辩证关系。不使一人无来处,不使一人无着落,不为一人一事写戏,剧中有名有姓的人,每个人都有戏,都有或多或少的唱段。这在当下的戏曲现代戏领域殊为难得。编导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历史文献的展示中以多媒体与人物叙述微言大义,勾领起下一关目的情节,清晰而鲜明地展示了易俗社的发展脉络。多媒体的史料展示与写意的戏曲化表演把秦腔《易俗社》演绎成为一首文化的壮歌,以儿女情怀抒慷慨之志,即便是剧中不起眼的人物如教练陈甘亭也是戏份不弱,唱段亮丽精彩;关大娘以老旦应工,表现其学戏中的《岳母刺字》片段、唱做念舞、手眼身法步俱佳,舍身护粮中亮相与身段,最终被日机炸死所展示的易俗社文化感召力量;林四爷追粮而遭遇日机轰炸,父亲和宅子被毁,在林梦云的一番指斥之下幡然悔悟,对易俗社精神感召认知的体悟,终使得他认可了女儿,认可了易俗社的存在价值。可以说,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易俗社文化品牌的感知,每个人的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都饱含着对易俗社文化意义的符号展示。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深谙中国戏曲编剧圭臬的编导,把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编织的针脚绵密,滴水不露,应该说是中国戏曲现代戏发展史上的典范之作,而在表现易俗社的文化精神方面,几乎所有的易俗人都在是非善恶面前,在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愤然前行,慷慨赴难,凛然不屈,抒写了中国戏曲文化史上最为悲壮的一笔。秦腔《易俗社》的编导,深刻地把握了易俗社的历史文化和秦腔艺术的文化蕴含,正确把握和处理了历史与艺术,虚拟与写实,再现与表现、传神与写意的戏曲艺术关系,叙写了一出现代戏曲史上的恢宏史诗。 文中配图均为秦腔现代戏《易俗社》剧照 编辑:竹业 审核:小小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曲江书城惊艳了朋友圈,但你更应该了解她的前世今生 今夜战火再起,中国VS叙利亚,西安准备好了! 【最新】一夜之间,曲江新增800个临时停车位! 颜值与内涵并重!来一场“醉盛唐”的文化之旅! 【清风曲江】是谁打翻了调色板 遗落下这令人窒息的美丽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