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演讲 百年震撼—为人父母必看的演讲
2001年7月王财贵教授讲于北京师范大学(完整视频如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57gjsnvx&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今天我来这里,主要的目的是要说明一件事——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一般人常说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我看这些「三心二意」是不需要太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就可以把教育办好了——本来一个孩子,是那样的天真纯洁,我们只要不破坏他,就很好了;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潜能无穷,我们只要不障碍他,就不错了。我们只要愉快轻松地跟小朋友一起成长,就尽了教育的本份了。有许多老师,许多家长,一直在残害、在障碍我们的孩子,这是使我们国家没有人才的最大原因。所以,我建议:从今以后,不要再那么努力了。不要努力去障碍我们的孩子了!千万!千万!拜托!拜托!
要怎么样做到愉快轻松的跟小朋友一起成长?我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像带,这是六年前的带子。(编桉:演讲现场以幻灯片播放1995年电视节目「华视新闻杂志」的读经专题报导的带子。)
前几个礼拜,我们播送了一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专题,对牟先生一生为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深感佩服。牟先生认为,对现在社会弊病的救治,中国传统文化该是一帖良方,但是如何落实呢?现在他的嫡传弟子王财贵,正在推动一项复兴传统文化活动。从根本上救起我们未来的主人翁。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学习成绩进步,还可以开发增进儿童的智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请看记者胡春玉、肖瑞华的报道:「这里是台北市中正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小朋友,他们每天的早自习,都是在读诵四书。而这里是复兴街的一个小区妈妈的家里,小朋友下课后聚在一起也是在读《老子》、《庄子》、 《论语》这些一般人认为深奥难懂的中国经典。小朋友不但琅琅上口,有的甚至能背整本《老子》,半本《论语》了。全省目前初步估计,大概有五千个小朋友,正在接受读经训练。这些小朋友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读经教育,不但国语能长足进步,有的竟然也从经典中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令许多家长及老师又惊又喜。
这个片子是六年前拍的,里面说,现在全台湾省有五千个小朋友读经。那是我推广读经以后的两年,从多少人开始推广读经呢?就是从一个人开始的,一个到十个,十个到一百个,到一千个到五千个,两年就到五千人,三年就到五万人,四年、五年以后就是五十万人。现在已经推广七年多了,现在仅台湾一个蕞尔小岛,就有一百多万个小朋友正在接受这种教育。东南亚从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到越南、泰国、缅甸,凡是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人在读经。以及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澳洲、新西兰,乃至于英国、卢森堡等地,或许我没有听说过的地方,只要有中国人,就有人开始在接受这种教育。大陆号称文化母国,是中华文化发祥所在,是全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这里不做,谁来做呢?这里不做得更好,谁来观瞻,谁来效仿呢?
现在大陆也有超过三百万个小朋友,分散于各个地方在读经。如果现在还有不知道这种教育的人,你一定要开始知道。各位来自四面八方,我希望从今天以后,大家回到各自的家乡,回到各自的省份,告诉人们有这样的教育,而让人们接受这种教育。刚才说过,不是要老师更辛苦,不是要家长更加认真指导孩子,不是要小朋友更多的功课负担,不是的。我前年到大陆来,经过香港见南怀瑾先生。南怀瑾先生说了一句很有教育良心的话:「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我想,到底做什么事?——「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当然,这一句话在一个作老师的人听起来是不很愉快的。大家不要不愉快,我也是老师。我教过小学,我教过初中,我教过高中,现在在教大学。我也要对这句话作痛切的反省。乃至于我们每个人都在残害自己,我们这一辈子就是这样子长大的,而让我们的学业与事业没有更好的成就。在大陆这个地方我不知道,至少在台湾是如此。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因为台湾的教育是完全学美国的。一百年来都学美国,我们中国的东西统统忘记了──忘记中国的东西并不见得就是不对的──我不是一个民族感情主义者。我不是说: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要复兴中国文化。我们要复兴中国文化,不只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乃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有意义的。我重新检讨中国的教育理论,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非把中国教育理论再拿出来不可,不是的。而是因为这种教育理论,它是涵有真理性的。既然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意义的,纵使我是美国人,我也要来复兴中国文化;纵使我是外星人,我也要尊重中国文化。既然中国古人的教育是合理性的,纵使我是从美国留学回来,我也要参考中国古人的教育理论。
我自认为是一个读书人,也算做一个知识分子。我凭知识分子的诚意,凭知识分子的良知来说这件事情──我今天所讲的话,超出任何的宗教,超出任何的民族意识,超出任何的政治立场。大家都是学教育这一行的,我们好好来检讨一下,我们一辈子费了这么多心血,我们的家长,是这么样的期待孩子,我们的老师是这么样的热心、用心的来教孩子──尤其各位能够到这来参加这个研习会都是一时之选──我们付出的精力这么大,整个教育却依然问题层出,烦恼不断。难道孩子是这么难教吗?难道人才是这么难培养吗?我们为什么不停下脚步想一想?我认为一切的问题根源都来自于教育理论的缺陷。我今天要贡献给各位的,就是重新来检讨一下我们教育的理论。我刚才说过,大陆的情况我不很了解,以下所说,都是我在台湾的经验。如果大陆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反省反省。反正我们是以一个真诚的心来讨论这件事情。我们有哪些地方要反省呢?
首先,从最大最深最高远的层面来讲,就是有关于文化的心态。
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文化
先讲一件事情来做比喻:你看过侏儒吗?侏儒就是长不大的人。侏儒大部分都是天生的,患了天生侏儒症的孩子,即使生在王公贵族之家,给他多少营养,他总是长不大。本来一个人,按照正常的营养供应,一个人都有长大的潜能,只要很轻松地养,这个孩子自然就会长大长高。但是,患了天生侏儒症就养不大了。我们看到这种天生的侏儒症,会很同情,他的父母真是很可怜的。不过,我后来看到一个报导,有的侏儒,不一定是天生的,也有人造的侏儒。为什么要人造侏儒呢?因为有些沿街卖艺的人,他需要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来吸引观众。譬如有带猴子的,有带大莽蛇的。有的卖艺的人认为这些大家都看过了,不新鲜,我带侏儒,人就会围观过来。然而,没有这么多侏儒怎么办呢?他们有个办法:造侏儒。怎么造?去偷一个婴儿,然后把他装在罐子里面,只露出他的头,养他。本来这个孩子是正常的,只要稍微地照顾,他就能够长大,现在却故意不让他长大。你要知道,包小脚的女人就很痛苦了,现在全身都包着,当然痛苦更加几倍,所以这个孩子天天叫啊,叫啊,因为他要长大,却不让他长大。唉唉叫,不管他,让他哀叫了十六年,再把罐子打开,他就比天生侏儒还要矮,这叫做人造侏儒。我们如果看到这种侏儒,不是只有同情而已,我们会觉得养他们的人实在是很可恶!可恨!──我讲这件事做什么呢?我要说的是:我们人除了身体的长大之外,还有内在精神的、心灵的、文化层次的成长。但是有些人很不幸,他就患了文化的天生侏儒症。如果他生长在丛林的民族,在一个非常偏僻野蛮的地方,他所面对的环境,没有文化、没有精神的陶冶。那么,他一辈子就跟野人差不多,跟动物差不多,他长得身体很好,心灵却没有成长,这种人叫天生的文化侏儒症。这种人也值得我们同情。但是,如果生长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高度文化的地方,而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孩子,竟然没有文化的成长。请问:这是不是叫人造的文化侏儒症?近一百年,中国就患了普遍的文化侏儒症。
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忘记了中国文化。在台湾已经是全盘西化了。中国人连中国书都不能读了。什么叫中国人连中国书都不能读?一个人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原文,还要靠翻译,就说明这个人不可能了解深度的中国文化。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而想要去吸收别人的先进文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现在台湾人学西方,学美国,不是学美国的冒险开拓的精神,不是学美国的那种大气魄的民族精神。而是学美国什么呢?学美国的好莱坞,学美国的麦克杰克逊、麦当娜。学日本,我们不是学日本的企业家精神,乃至于连日本的樱花那种悲剧精神都没学到,我们只学到日本的卡通、日本的漫画。为什么别人有好东西,你学不到呢?因为你丧失了对自己文化的信仰,一个丧失中国文化信仰的中国人,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而西方人假如要跟你学一些中国文化,我们也不可能有所贡献。所以,忘了自己文化的民族,不只是自己的损失,也是一种对于其他民族的罪过。为什么西方文化可以传到我们中国来?而我们中国文化,不能传到西方去?现在,假如派你或我去传播中国文化——有些西方人他的教养很高,他希望学学中国的高度的文化——请问,我能吗?你能吗?我们的留学生,不都是社会的佼佼者吗?我曾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因为我去美国也作这样的演讲——有个留学生对我说:
「你讲得对。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受了很大的困扰,一辈子都很遗憾。」美国的同学非常的好学,他看到中国人很高兴:「啊,你是从中国来的,我听说中国有一本书叫《易经》,很有名的。《易经》讲些什么,你是中国人,最好能告诉我。
这个留学生说些什么?他说:「 I am sorry,我没有读过。」
「那你们中国有一本《老子》。」 「I am sorry,我也没有读过。」
「那么你们是礼义之邦,你们《礼记》讲些什么?」
「I am sorry,我也没有读过。」
「你们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美在哪里?」
「 I am sorry,我不知道。」
「你们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你们伟大的史书叫《春秋》,还有《左传》,《史记》也很有名。什么叫《春秋》、《左传》?关公为什么要看《春秋》?」 「我不知道。」
「《离骚》文学价值很高,那个作者还要去跳河,请问,他为什么要去跳河?」 「我不知道。」
「《世说新语》?」 「不知道。」
「宋明理学家为什么要辨论?」 「不知道。」
「那么你们有一本书,叫作《唐诗三百首》。」 「噢,我读过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样的留学生,他自己也感到惭愧。这不就是文化的侏儒吗?──没有长大的心灵!所以,你只学别人,够吗?现在整个世界兴起所谓的「中国文化热」。大家都知道──不仅是中国人知道,外国人也知道,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假如中国人只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强大,那就只会让西方人产生这样一种看法:中国是可怕的,中国将又是一个可怕的民族。所以我们以后要想一想了,我们除了现实上各方面强大之外,我们的心灵也要成长,我们的文化也要再度放射光芒。我们除了让人畏惧之外,我们更要让人尊敬,让人喜爱。我们的下一代,要有宽阔的心胸,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从哪里做起?从文化的教养做起!
科学教育与教育的科学化
我们的教育界不是从上到下都非常的努力吗?难道我们没有考虑到所谓的文化教养吗?其实不是没有考虑,我们上到教育部,下到所有的老师、家长,大家都非常尽心尽力。但是,如果这个尽心尽力没有对准焦点,那就非常可惜,费力多而收功少。如果我们对于教育的本质,了解得不够透彻,我们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认识得不够清楚。那么,我们所做的教育,不仅没有效果,还有反效果。
近几十年来,台湾的教育思想——我刚才说过——是从美国学来的,是学美国20世纪初的教育思想,是所谓的「实用主义」,所谓的「编序教学」,所谓的「行为科学主义」,所谓的「儿童中心本位」。这些术语合起来,用一句很简单的白话说,就是「懂了才教」的教育。什么叫「懂了才教」?就是我们要考虑一个儿童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到底能不能吸收我们所教给他的东西。什么叫吸收?就是我要讲得很清楚,他要听得很明白,听完之后,我要做测验,他能够回答我的问题,甚至最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来,我才知道我达到教育的效果了。各位老们,你是不是这样想的?你现在做教育,用的是不是用这一种方法?这就叫做「儿童中心本位」。它背后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不要讲这么多术语了,总结地说,这就是「懂了才教」的教育。我们要知道,皮亚杰称他的心理学叫做「认知心理学」,所谓认知心理学,只不过是研究人类「认知能力」之发展的学问──西方的心理学家研究的,基本上都属于人类认知的层次──认知的心理发展,应用到的科目,应该是认知的科目。认知的科目,在我们这边,大概是放在所谓的数学和物理、化学这些科目里。凡是认知的科目,最好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来安排。什么意思?就是「懂了才教」,而且教的时候,要教得很清楚,让学生学得很明白。这一步懂了,才可以教下一步。这叫「编序教学」──按部就班。我们做这种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到底它的程序是什么呢?有认知心理学的书可以看。美国是一个科学的国度,对于科学教育,按照认知心理学来教,所以他们科学的教育,安排得比较合理的。如果他们没有这样合理的安排,恐怕他们的科学教育,不一定教得如此成功。
在台湾,科学教育是失败的。为什么?因为明明显显地违反了儿童的心理。现在台湾的孩子,害怕数学,恐惧数学。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面对数学的压力。假如我们各位的孩子,或是你的学生,小学一、二、三年级数学考得不错,你不要高兴太早,四年级以后再看。四、五、六年级,有许多学生就感受到压力了。到了初中,有二分之一的人数学考不及格。到了高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数学、物理、化学统统考不及格。在台湾,大学联考,数学总平均只有30分。一个国家办教育,办得让青少年数学只有30分,请问你的科学教育在哪里?但是,难道是老师和学生们不认真吗?不是。我刚才说,事情不是认真就可以的。假如你从北京要去哈尔滨,你往南边走,你走得越快,可能离目标越远。所以,先要确立目标,先要有智能,然后加上努力,才可以成功。不然,努力是白费的。如果我们小朋友学习数学有压力,我们应该学学美国人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孩子,是那么的聪明,那么的认真。这一点点数学,为什么学得那么痛苦?我们来看,我们应该怎么让小孩子学数学,学得简单而有效。
各位老师,你如果教数学,教得很辛苦,以后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我这有一份美国数学的教育课程,它是初中一、二年级的数学教材。他们学什么呢?第一,让孩子学会四舍五入的技巧。第二,让孩子会约分,二十分之十约成二分之一。第三,让孩子知道,二又三分之一等于三分之七。第四,让孩子学会分数加减乘除、小数加减乘除。第五,让小孩子会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这是美国学校初中一、二年级的数学内容。这些课程我们的学生什么时候学的?(台下听众或说四年级,或说三年级)在小学三年级学的。我们的孩子数学算不好,一旦算不好就没兴趣了,就害怕了。你怎么样来引导他?我们怎么引导一个人,让他喜欢数学?喜欢数学不仅只是数学本身,其实是喜欢思考。他会思考,他敢思考。遇到一个问题,他能想出三种办法来解决,这才是科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我们科学教育最主要的,是让一般的国民都能够思考,能够面对问题。其次,才是培养一些科技工作者。最高一层,才培养科学家。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民众,学数学并不是要做科学工作,而是要学会思考。但是我们的数学教育,让我们的国民不会思考,不敢思考,面对问题不知道怎么办。
因为从小学四年级我们就害怕思考,认为思考是那么困难的事。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四、五、六年级时数学不好,你应该安慰孩子,千万不要骂孩子笨──因为他不是故意笨的,那是他的父母亲生给他那么笨,所以骂孩子笨,等于骂到了人家父母──我们应该安慰孩子说:孩子啊,没关系,你现在不会算,我们初中再来算,那时你就会了。到了初中,他再来看这题目:啊呀!我以前怎么会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居然不会。那时没人教他,他自己就会了。所以,我大胆说一句话:数学科学,是不用教的。谁教数学,谁教科学,谁就是笨老师。人类心灵当中,本来就有逻辑,本来就有数学。我们只要稍微引导他,就可以了。怎么引导?按照他心灵发展的秩序。他心灵发展秩序如何?老天爷生我们人,自然就让我们人从小到大,智力每一年都有所增长。每长一年,他的理解能力就更高一点。初中生当然比小学生理解能力高,在小学不能理解的数学、物理、化学,到了初中,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那么初中怎么办呢?他初中如果只学小学的数学,他初中的数学怎么办呢?很简单。孩子啊!高中再来学就会了。老师不就轻松了嘛!我们孩子不就愉快了嘛!那你说:这个不行,这是降低我们的程度。这不可靠,这不行,我们不能降低程度,数学科学这么重要,我们怎么可以把程度降低呢?
那我请问,我们费了那么多的努力,你科学程度提升了吗?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我们去市场上买菜,用sin cosin买菜吗?我们初中、高中,学了六年的数学,那么认真,那么辛苦,请问你的数学在哪里?你的物理、化学在哪里?不但直接的数学能力和科学的方法,我们没有学好。而学习数学、物理、化学最重要的用意,是要培养出我们内心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我们更是背离了那原初的旨意!我们让初中生、高中生学了那么多东西,天天非常痛苦。结果发誓一辈子不再算数学,对科学没有了兴趣。像这样的国民,是不能培养出科学的气氛的。但是谁能够,谁又敢让孩子初中学小学的知识,高中学初中的知识呢?大家是不敢的。其实,一个人如果这样,初中去学初中所应该了解的东西,高中去学高中所应该了解的东西。到了高中毕业18岁,他自己认为数学这么简单,物理、化学这么简单,自己决定要学数学,要学物理、化学。于是他考大学,就考这些科系。到了大学18岁,人的头脑成熟了——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成熟,我们不费吹灰之力,他就成熟了——我们只要稍微的引导他,按照它的程序,稍微地教导他。到了大学,他只有现在我们初中的数学程度,但是他考上了数学系,这个时候数学教授就可以训练他,因为他成熟了。而且以前没有课外补习,身体长得很好。在一、二年之内,就可以把以前辛辛苦苦,学五、六年时间才能学习到的东西,全部学回来。
台湾的学生,跟美国的学生比较,同样是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系,台湾的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老早就把人家大学一、二年级的东西学完了。所以美国的学生,一、二年级的程度是很差的。但是经过两年,他就与中国学生平起平坐,乃至于超越而上。而他是自愿要学的,当他到了研究所,会更加深入地学习。我们赢他六年,他赢我们一辈子!各位!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初中、高中六年的事,更不是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事。我们要为孩子一辈子着想。
一个科学工作者,从初中程度开始,大学训练四年,训练到大学毕业。跟我们大学毕业水平一样高,甚至更高。因为他自己会思考,科学的学习,要养成自己喜欢思考,自己愿意思考。年纪未到,思考力未到,就逼迫他算很多的题目,算很深很难的题目,这是没有意义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凡是属于认知科目,都要认知得非常清楚。假如他一知半解,就要教他学下一个单元,那你就在残害我们的孩子了。
残害孩子,是当今中国科学教育的普遍现象,怎么办?告诉各位,目前没有办法。不过,我等一下提供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我们如果能够提升他学习的能力,增进他学习的兴趣,那么虽然只在小学四、五、六年级,他照常算我们现在这么深的数学,甚至更深,他也能够自然的、轻而易举的学会。
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降低我们科学教材的程度,适合儿童,让他学得很高兴,以至于培养思考的兴趣。第二个办法,从小提升他学习的能力,让他能够应付高度的数学教材。我们只有这两个办法。如果不采取这两个办法之中的任一个办法,像现在我们的教育,那是残害我们的儿童。
儿童教育贵在耳濡目染
好了,我今天不是讲科学教育。我讲的问题是要比对另外的一边,另外一边才是我们的主题。换一句话说,科学教育应该按照科学办法来教,既然科学教育以懂为标准,所以我们要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而人生有很多的学习,有很多科目不属于科学,凡是科学之外的,统统不属于科学。科学的科目其实只占我们所有科目的十分之一,或是不到十分之一。其他十分之八、九,统统不是科学。我们人生不只是科学,西方科学先进国家的教师,对于他们孩子的科学学不好,并不紧张,没事。为什么?人生的大部分学问不属于科学。那么,这些大部分的学科,既然不属于科学,要不要按照科学方法?要不要懂了才教?要不要教懂了才算有用?我们不是要想一想了吗?所以,教育的正确办法是:科学的就按照科学办法教;非科学就不一定按照科学办法教。我们如果把非科学的科目,都按照科学办法来教,我们就在残害我们的孩子了。因为我们弄错方向了,我们犯错误了,固执了。
我们举个例子,什么叫非科学,什么叫非科学的办法。比如说音乐,音乐总不是科学吧?离科学很远,对不对?凡是美感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这种教育不是科学,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这种科目也按照科学办法来教。什么意思?就是也是懂了才能教,以为教懂了才有用。因此,在台湾就没有真正的音乐教育,也没有真正的美术教育。虽然在学校开了课程,老师、家长也认真教,但是没有成果。什么叫音乐没有成果?从家家户户都还在听流行歌,就可以判断了。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完全失败。为什么音乐教育会失败?因为不按照音乐的办法来教。什么叫按照音乐的办法来教?西方有一句话说: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音乐的。为什么?因为音乐的教育是耳濡目染,而不是一点一滴的传授,不是思考分析,它乃是一种环境的陶冶。怎么陶冶?不是用流行歌来陶冶,不是用靡靡之音来陶冶。用靡靡之音来让孩子一听,他的心性就败坏了。什么时候开始败坏?从非常早的时期就开始败坏。只要他有耳朵,就开始在败坏。好的东西耳濡目染,不好的东西也耳濡目染。一个人从胎儿三个月到五个月起,就有听觉。那个时候就可以有音乐教育。用什么音乐来教育呢?用具有音乐内涵的音乐,真正的音乐。假如我们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音乐。很简单,古典音乐。中国有古典音乐,西方有古典音乐,为什么它叫作古典呢?因为是经典之作,流传千古。叫作古典,并不是因为它时代很古。时代很古,只是古董而不是古典。所以不会选取音乐的人,就选古典音乐。父母亲帮这个胎儿听音乐,0岁到3岁,人的脑神经,发展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所以3岁之内,要听尽世界名曲,只要听一遍两遍,终生不忘。深入到他心灵深处,幼儿学的东西,都影响他一辈子。好像深入到骨髓一样,一辈子洗刷不掉。学的是好东西,就有好的后果。你如果让他去学这些靡靡之音,暴戾之气,到18岁就发作给你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让它充满爱心,要让我们的国民悲天悯人,温柔敦厚,教育的黄金时期先在3岁之内。你不要花钱,不要花时间,不要花精神。你不要对小孩子硬板地说:你乖乖给我坐在这里听贝多芬!不需要。他在跑,在跳,在哭,在闹,在吃饭,或者在睡觉,统统可以听。因为儿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是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全部储存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下种子一样,将来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你当然看不到花果,我们怎么能立即看到音乐教养的成效?但是如果你不播下好种子,他就播下了坏种子!「三岁定一生」,是中国人的老话,西方人现在也这样讲。那个丹尼尔高曼,写EQ的人,他为什么要写EQ 这本书?因为他看到美国青少年的人欲横流,是不可挽回的,所以他考虑怎么的教育可以让一个青少年有优雅的性情。他终于从脑神经的发展原理发现,要在3岁之内教育孩子,音乐是最简单的方法。我们中国的老书《孝经》就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如果要让我们将来的社会、国民,有礼貌、有秩序、有教育、有爱心,3岁就要教好他了。
播放古典音乐,不要花你的时间,任何时刻都可以。这个古典音乐可以小小声,不要妨碍大人工作,因为大人听这些音乐,他听不习惯。因为大人已经没救了。但是一个婴儿的耳朵是非常灵敏的。世界上有多少种声音,他的心灵、他的脑神经就产生多少种应对的方法,越丰富的声音,越刺激他的头脑的发展。这叫作耳聪,听觉是敏锐的。如果你的孩子超过3岁,头脑神经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机会。幼儿园3岁到6岁是一个阶段,幼儿园的老师,一定要天天在校园里,播放优美的音乐。不要每次都放:「哥哥爸爸真伟大,王老先生有块地」,你放了三年,这个孩子的音乐美感就完了,他的心灵就受到永远的污染,所以六岁之内很重要。如果你的孩子超过了6岁呢,6岁到13岁剩下百分之十的机会。小学阶段务必注意,下课时间就可以放好的音乐。放古筝、古琴曲,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要放流行歌呢?我建议,在这七年之内,我们让所有的北京城的出租车上,都放古典音乐。七年后,2008年奥运期间,外国人来大陆,就会有不同的观感。孩子13岁之内是非常重要的。你的孩子如果超过13岁呢?我看就算了(众笑,鼓掌)。依照人类心理的发展,人类脑神经的发展超过13岁之后,我们那种直觉的能力就消失了,我们那种深度学习的天性就没有了,老天爷所给我们那强大的摄取功能就收回去了。除非你自己再打开心门,再接受伟大心灵的呼唤,你才能跟祂起共鸣,但是这种人是很少的。我们为什么不让任何一个人统统在有天才的时候,给他天才的教育。你为什么要把孩子放在垃圾堆里面?
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另外,美术教育也是这样,让一个孩子3岁之内,看尽世界名画——世界有名的风景、雕塑、建筑──只要图片就可以了,只要一幅名画看过三次,就终生不忘。这叫做「目明」──眼睛明亮,「耳聪」加上「目明」,简称「聪明」。这个孩子一辈子的学习,就比别人轻松愉快,不费吹灰之力。人才的基础在3岁前就奠定了,这不关老师的事——但是老师要去倡导——这是关乎家庭教育。我们的家庭几乎没有教育,我们的家长认为:小孩子懂什么?小孩子当然不懂,但是人生的学习只有懂才行吗?你现在不学,将来一辈子不懂。现在学了,每一年都有他的懂,乃至于懂一辈子。
千万不要再迷失了,不要再问他懂不懂。数学要问懂不懂,科学要问懂不懂,音乐不要懂不懂,美术不要懂不懂!那你说,我如果一边让他听音乐,一边告诉他音乐的知识不是很好吗?我告诉诸位,他听过几百首世界的名曲,他有鉴赏音乐的能力了,要知道音乐这些理论,等到他18岁,两个礼拜全部学完了,你怕什么?知识是比较简单的事,心灵的开发却是很困难的事。为什么现在就要告诉他,这个人叫贝多芬,这个人是十八世纪的人,他写作的技巧是什么,这首曲子分几个乐章,第一个乐章代表什么?第二个乐章代表什么?──这不是音乐,是音乐的扼杀。
我不是来讲艺术教育的,我要说的是更重要的一种教育。以下要讲语文的教育。
人类的文化成就、人类的智慧结晶,都靠语文传下来。语文的学习,要比其他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困难,更加的深刻,更加的重要。但是语文的学习,老天爷老早就安排好了。语文是几乎不要教就会的。谁那么认真教语文,谁就是笨老师,谁就在害孩子。
我们把语文拆开来,分「语」和「文」两方面。「语」就是说话;「文」就是读文章、写文章。北京孩子都学会一口标准的北京腔,台湾人学不像的。但台湾孩子都会一口标准的台湾普通话,北京的人也学不到,要不相信,你去学学我们台湾标准的台湾普通话,你就知道难了。这是何等的耳朵的能力,何等口舌的能力,你知道吗?是你父母亲教的吗?不要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根本不要教,只要哪个地方有哪样的语言,3岁学完!乃至于有两种、三种、四种、五种语言。3岁之内全部学完。你要知道,一种语言是多么的复杂,计算机是学不会的。计算机学起来还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灵活呀!我们讲话时,是一种反射反应,不要思考的。一种语言就这么复杂:发音复杂,词语复杂,文法复杂。两种语言两倍复杂。有两倍复杂的学习,就造就了两倍的聪明程度。所以,让你的孩子多学几种语言,就造就他一辈子的反应灵活的能力,语文教育是提升聪明与反应最好的教育。而且不费吹灰之力,根本不要教。但是你要懂得教育的道理!不懂,就浪费他的天才了。
学英语,太简单了,还要教吗?还要教得这么辛苦吗?你去看美国婴儿好了,他3岁就学完了。说个半开玩笑的话,我在台湾,劝导那些来听讲的人,因为他们都有孩子,我就跟他们说:当你有孩子的时候,就要注意了,作父亲的讲家乡话,作母亲的讲北京普通话,再请他的阿姨来讲英语,让他的爷爷来讲日语,请一个德国的司机,再请个西班牙女佣。3岁之后,这孩子会讲六种语言。但是他不会跟你讲英语,因为他知道你不懂英语,他只跟他的小阿姨讲英语。语言是不需要教的。不过,假如我们不了解人性,不了解人类智能发展的历程,我们就把一些黄金时期白白浪费掉了。等到错过时机,你就要用九牛二虎焦头烂额之力了。假如九牛二虎焦头烂额,能够学好,我也甘愿。但是时机一去不复返,费力多而收功少,学不会了。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众答:百年身)」──连「百年身」都没有了,下辈子再说!错过时机,永不再来!
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
各位,你是老师,你是家长,你要好好注意教育的基本道理,不是你认真教就好啊!你要教得时机恰当,要教得时机恰当啊!怎么才能教得时机恰当呢?非常简单,要懂得人性!要懂得人性很简单,每一个人都懂。今天我来这里,没有讲一句新的道理,是你自己老早就懂的事。你自己就知道应该怎么做。既然都知道道理,但当了老师,却做了相反的事,可怜我们的孩子,就这样被牺牲了──不要再牺牲我们的下一代了,将来要痛哭流涕的。
我进一步要说的,不是「语」,「语」是不要你教的,大家都知道,学校里面教语文的时候,如果所用的教材是白话文──就是接近「语」的「文」──就等于浪费老师的青春,浪费儿童的生命。所以,白话文是不用教的,为什么不用教?因为按照胡适之先生的说法,白话文号称「我手写我口」。我口就是讲话,写出文章像讲话一样,所以只要认得字,我就会读白话文,只要会写字,我就会写白话文。因此,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我们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是学「文」。什么叫「文」?记载我们语言的工具,而这种记载,从古以来都是一件慎重的事。我们讲话比较不慎重,随便说说便算了。但是我既然有思想,要记载下来,要传诸久远,我们就要慎重。怎么慎重呢?第一点,我们的思想要经过整理,使之精确。第二点,不要太啰嗦,表达要简明。第三点,文章要传诸久远,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真正做文章,文辞要优美。所以这种表达,是把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语言,经过整理精确化,简捷化,优美化,才用文字记载下来。这样的语言不是普通语言,这样的语言叫做「文章的语言」──写文章的时候,特别用的语言,是人造的语言,是人文的语言,是升华的语言,是高度的语言。这种语言不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它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这种文章的语言,简称「文言」。人类文明之可以累积,一个文化之可以传承,我们之所以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学,就是靠文言文。任何民族都有语言,但不一定有文字,有文字,但不一定有文言。自然环境可以学语言,乃至于学白话文,自然环境却不能学文言,不能学文言文。学文言,学文言文,使我们人类学习的角度更加的开放,使我们人类能够进入到历史当中去汲取先人的智慧。如果只学会讲话,只会读白话文,他就进不到历史当中,进不到文化里面去。因此,要传承所谓的人类智慧,你要能继承所谓的传统,你要站在巨人肩膀上,你必定要学会读你自己民族的文言文。包括西洋也是这样。不能读文言文,就代表他们不能了解自己的祖先。不能了解自己的祖先,只好被当作一个从零开始的原始民族来看。他如果接收到外来的文化,他只有全盘的吸收。所以台湾的文化就叫做全盘西化。可怜的台湾人!希望我们大陆赶快去拯救!水深火热啊。但是,你能拯救吗?我看两岸是兄弟之邦,差不多,或许大陆还不如台湾呢。
我来这里,大家说我是台湾来的。其实我所读的书,孔子,山东人;孟子,山东人;老子,河南人。我到四川去,参观杜甫的草堂,无限思古之幽情,就产生了。所以这里没有任何的乡土的瓜葛,只有一种东西,就是人性,就是你和我的诚恳。
我们要注意了,这个已经断了的断层,我们怎样把它接起来?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努力,但是,我们已经来不及了。虽然来不及,大家也不要太丧气。中国有句老话说:「死马当活马医」。补救补救还是有点效果的,只是不可能成为大人才了。我们的大人才,在我们下一代那边,不要浪费了他们。因为要成大才,需有高度的文化教养,而高度的文化教养,要在13岁之前打定基础。怎么做?首先,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工具上,要培养一个人有读经、史、子、集的能力,也就是要有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能接触传统典籍。你说:中国的传统里有糟粕。有糟粕吗?,说有糟粕,也得要一个有功力的人,才知道哪里有糟粕,不可以随便乱讲的。你要发扬它,你要有能力;你要批判它,你也要有能力;你要咒骂它,你也要有能力。首先我们就要培养阅读古典的能力。我们阅读,渐渐融入其中。以古人的智慧,渐渐开发我们的智慧。
我们现在所推广的读经教育,便是培养阅读典籍的方便法门,因为所读的内容,都是永垂不朽的智慧之作──「经典之作」──受这些经典之作长期的耳濡目染以后,一个人不会变成一个三家村的小里小气的顽固分子。因为这些经典之作本身就是开放性的,其中的理想是高远的,胸怀是开阔的。你要涵养你的性情,你要增长你的智能,你要提升你的眼界,你要增进你的勇气,都必须靠这些永恒的著作来启发。
我们不是跟着孔子走,而是我们通过读孔子的书来启发我的心灵。如果孔子讲的话,不是我内在心灵里原有的东西,我可以不要孔子。我们是凭这样的精神来读书的。但是,孔子讲的话如果是千秋不朽呢?则它还是新的,未曾老去;它还是有活力的,未曾死去。只要有人类,他就必须这样做。不是孔子教你这样做,而是你自己本身就希望这样做。只是读了这些书,可以再次唤醒你。所以,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不是来压迫你,不是来宰制你,不是来奴役你。千万千万要认识这一点。要不然,我们就不能读这些伟大的书了。
譬如,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巧言令色的人,他的心灵一定是不干净的,一定是不诚恳的,这种人你要小心啦!当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二千五百年前。他是在山东讲的。但是,二千五百年之后,我们在北京的人就可以「巧言令色」吗?你「巧言令色」就是有仁德了吗?你就可以去交「巧言令色」的朋友吗?不是的,「巧言令色」还是「鲜矣仁」。如果一个美国人,他「巧言令色」就好吗?不是的,他「巧言令色」照样「鲜矣仁」。这就叫作经典。这种话为什么我们不去读?
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假如一个人真的在一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环境之中,他如果不会「感时花溅泪」,不会「恨别鸟惊心」,这种人没良心!所以不是只有杜甫自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乃是普遍的人性都是如此。这叫作千古之作,这叫作永垂不朽。没有任何的政治势力,没有任何的经济势力,可以使那些东西永垂不朽,只有人性。人性不在杜甫那里,不在孔子那里,在我们自己这里,这叫作经典。
经典不只有性情的涵养,不只有人性的光辉,它又是最好的文学著作。所有文学家只不过学到经典的一个面向,他就足以成家了。唐宋八大家是不需要认真读的,因为他们的作品只是中等的层次,他们从哪里学来这些文学内容和技巧?从「经典之作」。所谓大文皆自六经来,所以,你想要有好的文学素养,直接读经典可节省你很多时间。有人曾经说:读经教育就是教育的经济学,经济的教育学,因为它太经济了,只要学一点点,它就有很大的收获。
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个老师,希望你记住一句话: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一定是教他有用的东西。而且一定是高度有用的,这个高度有用的就是一辈子有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你只要教五分钟,就影响他一辈子,你只要教几句话,就让他一辈子受用。假如不是这种教材,你就不要教。为什么?因为如刚才所说的,那些教材自己不学就会了。你教他做什么?
台湾的语文教育失败了,严重的失败。我们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学国语、国文,但是国民的语文程度,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不是因为孩子不聪明,也不是因为孩子不用功,乃是因为我们把孩子都浪费了。我们举几个例子:如果以现有的语文教育理论,我们要教学生懂得的语文,那么,小学生懂什么呢?小学生只懂得他身边的生活。于是,我们要「寓教育于生活」,所以,我们要教他身边的常用语言。他常用什么呢?小猫小狗。所以我们教他「小猫叫、小狗跳」;「老师早、小朋友早」;「我的书包里,有书也有笔」;「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爸补鱼去」;小华、小明、小英的故事,讲了六年──这三个人在六年之内阴魂不散──学了这三个人的故事之后,一个人到了13岁升上初中了,他的心灵里面除了认识两千多个中国字以外,他的心灵内容可以用四个字可以形容:「一无所有」!完全浪费!
现在我举另外的一个例子: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唐德刚先生说的──唐先生对胡适之所谓的白话文运动的反省。胡适之先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他晚年的时候接受他留学美国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讲自己一生的经历,叫作「口述自传」,很有历史价值。胡适是用英文讲的。他叫他的学生唐德刚(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把它翻译成中文。唐德刚一面翻译,一面也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下注解,对于胡适之先生的功业有一些评论。在胡适讲到到民国八年「五四运动」,民国九年「白话文运动」的时候,似乎有一种意气风发的口气,唐德刚先生就这样评论,我来念给大家听。
这一场的白话文运动,尤其是以白话文作为中小学教育工具这一点,其建设性和破坏性究竟孰轻孰重?最好还是让在这个运动影响最重的时期,受中小学教育的过来人来现身说法。
因为从古以来,儿童开始读书,读的都是文言文,民国九年的时候,胡适之建议国民政府把全国的小学的语文教材完全改成「国语」──就是完全改成白话文。小孩子只学白话文就好了,不要再学那些过了时的已经死掉的古文了,这叫白话文运动。
唐德刚先生就是那时候,正好是小学生要入学的日子,于是他亲身经历到这种变化。他说:
要由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才能够知道这种教育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对国家有利,还是在残害国家。依着本人,就是胡先生所称许的当年新学制的小学生之一,不幸 我是个乡下孩子,距离我家最近的国民小学(叫做公立小学,公立小学一概都照政府的办法教白话文)。也在十里之外,我们上不了公立小学,只好在家里由祖父开一个私塾来教 我们几个亲戚的孩子。我祖父是革命党,他的头脑是很新的,他有许多的改良,不是按照传统的私塾教育,但是在国文这一科,他却规定我们要背诵古文,作文也要用文言文,不许用白话文。我在这个私塾之内,读了七、八年之久。我的国文就从「床前明月光」一直背诵到「若稽古帝尧」。
「若稽古帝尧」是《尚书》,号称佶屈聱牙。把《尚书》都背完了,大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背完了。
最后,连《左传选粹》和《史记精华录》,也能整本的背。在我们这些同学当中,除了两、三个实在学不下去之外,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以为辛苦。最后在家长的鼓励之下,竟然也主动去读《资治通鉴》和《昭明文选》这些大部头书。
那时候唐德刚几岁?11岁!
在我们12岁那年,家长为了送我们上中学,必须有一张小学文凭。所以只好把我们插班到公立小学六年级去。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在公立小学上的第一堂国语课,就是有关早晨和公鸡的白话诗。那诗是这样的:「喔喔喔,白月照黑屋,喔喔喔,只听富人笑,哪闻穷人哭,喔喔喔,喔喔喔……」。那时表兄和我三个人,都已经会背诵全篇的《项羽本纪》了。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我去数一数,总共九千二百多个字,他们全都会背了。
但是上国语课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和其他六年级同学,一起大喔而特喔。在我们楼下就是 小学一年级,他们国语课我听得几句:「叮当叮,上午八点钟了,我们上学去,叮当叮,下午三点钟了,我们放学回。」那时小学生们念国语课本,还有朗读的习惯。所以早上早 自习,晚上晚自习,只听得全校的孩子,一边「喔喔喔」,一边「叮当叮」,好不热闹。(众大笑,鼓掌)
各位,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同样上学,同样教书,孩子们同样做功课,你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
胡适之的例子,可以让我们警惕。胡适之4岁就读古诗了,6岁上私塾开始背古文,到了9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了,他就能看古典小说。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作文基础就奠定了。当时只有9岁!到11岁的时候,他的老师正式教他读古书。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精读,是背诵,现在是略读,已经有能力自己阅读古文了。教师教给他的第一本书叫《资治通鉴》,而且是没有标点的《资治通鉴》,11岁就读完了这部中国的大书──《资治通鉴》。到13岁就把《左传》也读完了。把《资治通鉴》和《左传》读完了,大概这辈子必读的中国书都没问题了。以后就是复习、博览、综合、创造。以前中国读书人,都在13岁以前,把所有该读的书全都读完。一些重要的书都放在肚子里面,以备长期酝酿之用。假如没有这样子的基础教育,这一辈子不要想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才!没有了,大人才就跟这个人分家了。
胡适之接受这种教育,他也没有变成书呆子。以后,他记忆好得很,学英语也快。所以19岁考上了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一篇论文叫《先秦名学史》。懂得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懂得名家就更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但是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了,因为13岁前就奠定基础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懂,糊里胡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28岁回来,在北京大学当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13岁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哲学史》。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13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光是诗词,他就会背一千首,至少!其他的书不用说。但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建议我们的教育部,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 从此以后,中国就没有胡适之了,出不来了,出不来了!可怜的中国!
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他不是会写白话文,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读古书长大的!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什么叫白话文?不好好思考这点,中华民族子孙将永远沉沦!他们为什么能,我们不能?我们孩子比他笨,全国的孩子比他笨吗?其实是思想的问题、教育思想的问题。一个孩子,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一个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吸收能力,是海绵式的吸收、整体的吸收。你教他什么,都会放在肚子里面。懂不懂?不懂。但是,不懂就没有用吗?你看看胡适之就好了,长大就有用。一个人是会长大的,学得这些不懂的东西,他可以用几十年去懂,你怕什么?但是,现在不学,一辈子就来不及了。
更多传统文化知讯,请直接点击以下标题链接阅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作传统文化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恩原作者辛勤付出,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