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骗局让老人投河:小心老龄化的农村成骗子天堂 | 今日话题
第3622期
▲ 保健品骗局+金融传销骗局,这两个最热的坑老人伎俩在农村也频现,且还很高调
中国青年报报道的老妇人名叫陈伟珊,一辈子在家务农,掌管着老伴的退休金和儿子的私房钱。根据新闻报道,她被邻居“推荐”了一种保健品,后来去保健品公司参观,一步步就中了圈套,30多万全砸了进去。陈伟珊去世后,他的儿子去“上线”那里大闹一场,“最终拿到了5万多元的补偿金,对方还承诺他们每年年底能继续拿到‘分红’”。换句话说,骗局还在继续。
又是保健品,又是传销,这些都是老年人诈骗案中通用的伎俩。而这些骗人手段如今在农村也很流行,甚至做得很高调,渗透力超强。今年央广网的报道《新型骗局惊现农村 专骗老人和妇女 比化肥忽悠团更猖狂》是这么说的,“呼啦啦的来了一帮人,什么都不说,就送一些小礼品让你去听课。送洗脸盆、送洗衣粉、送香皂,一送就送你一、两天。”四五天后,送东西成了卖东西,最后卖东西成了骗钱。 当然,骗子们的手段很多,送东西是最基础的,健康讲座,所谓的“免费体检”都十分常见。
陈伟珊经历的不仅仅是保健品骗局,更加上了金融传销的成分。有“上线”,自然也需要发展“下线”。“分红”最诱人。P2P、MMM互助金融,这些当下时髦的名词,在农村也都能找到。长江商报的记者在《农村留守老人易成金融诈骗对象》里写记录下了这样一个场景——“与往年不同的是,在(湖北省麻城市)夫子河镇信合网点周边、车站、购物中心附近,以及麻城市及各乡镇的多个地方,都能看到各种投资理财的推广人员和广告。这些‘接地气’的‘公司’,名字里多半带有‘金’‘鑫’‘信’‘利’等字样,打着‘保本付息’‘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的招牌……”上个月,经济参考报还有一则令人震惊的报道。河南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16个乡里,有14个乡都被非法集资“洗劫”,其中一个村被骗800多万元,很多村民连医保都交不起了。这实在很颠覆人们的印象。因为一般认为骗子看不上没钱人。
▲ 情感需求、物质需求,这些骗子常常利用的弱点在农村老人身上都有,且他们更迫切
人上了岁数,对于健康格外地关注,这里不仅仅是对良好身体的渴望,更是惧怕花钱,害怕“久病床前无孝子”,所以天然对各种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保持强烈的关注度。而深谙此道的保健品公司更是能够挖掘出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陪他们聊天,带他们去玩,满足老人们。这是老人容易被保健品等骗局迷惑的重要原因。情感需求还不光是有人陪,还包括自我实现,这也是金融骗局得手的理由,对于很多要面子的老人来说,能够“挣钱”,证明自己的价值是极其重要的。
为什么投资传销骗局在老年人这里非常畅通无阻呢?并非老年人笨或者不谨慎,而是一本万利的吸引力已经盖过了其他。这里要提一个国外的研究。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被骗的老人比例有增加的趋势。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是,在2012年收到的诈骗投诉中,有26%是60岁以上的人群,这个数字在2008年只有10%,在那时是所有人群里最低的。这几年来是连年增长。《华尔街日报》的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在金融危机后,低利率让许多靠着固定退休储蓄吃饭的老年人感受到危机。由此更容易陷入到赚“快钱”的骗局中。确实如此,美国受保退休协会的研究也是,正在陆续进入退休期的婴儿潮的一代对财务状况失去信心。中国老人当然也带着对经济状况的不确定,对未来的担忧,并且存在着信息渠道少的问题,那些年轻人觉得相当好识别的骗局,在他们那里却不一样了。而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情况更为糟糕。农村老人的“棺材本”更少,而在很多地方,随着宗族关系的脆弱化,养儿防老也越来越不可靠,老人越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惶恐。比方说,在一些农村,早婚现象很严重。学者王德福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父母催促孩子早婚最大的原因是养老。 “那些七八十岁的老婆婆遭到儿子儿媳的冷落甚至虐待是非常普遍的。这些老人的晚年遭遇在村庄中形成了示范效应,它告诉更年轻的父母们好好思量自己的养老问题。”所以,趁着年轻,给儿子娶媳妇。这样,自己能够提前为子女做更多的事情,比如积极地为子女看孩子、种地,以便老来还有恩情在。那些容易被骗局吸引去“赚钱”的老人们又何尝不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 中国农村的老龄化速度要大于城镇,必须更警惕成为骗子的天堂,否则会带来更加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农村的老龄化速度是要大大地大于城市的。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王桂新去年12月发表的《高度重视农村人口过快老龄化问题》一文指出,由于农村年轻人更倾向于向城市迁移,所以城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首先引起或加剧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论文中更是有这样惊人的数据——
老龄化的社会并不意味着诈骗横行,但是若是老人们不管是情感还是物质都十分空虚的话,那么,这样一个社会确实非常容易变成骗子的“天堂”。这也是在日本等地已经发生过的——老龄化的日本,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十分猖獗,乃至需要金融系统做特别的培训,帮助进行防范。而鉴于中国农村的具体问题,更加闭塞和弱势的农村老人,所面临的可能是更加险恶的诈骗问题。倘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变为农村老人自杀的助推器。关于中国自杀率的研究显示,中国自杀率大幅度下降,甚至进入了“低自杀率国家”。这和农村妇女大规模地向着城市迁徙有关。但是,另一方面,专家们也十分担忧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自杀问题严重化。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将这种已然形成的“自杀秩序”归因为“代际剥削”:自杀的老人们年轻时“死奔”(干活干到死),给孩子盖房、娶媳妇、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务”,丧失劳动能力,无论是物质或情感上,得到的反馈却少得可怜。
究竟怎么办呢?物质还是情感,都需要让老人得到更多的满足。这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极其不易。也许,如学者刘燕舞等人的建议,建立一种“新集体主义”,让老年人帮助老年人是一种办法。这样有助于填补空虚,帮助集体防范诈骗、自杀等问题。如贺雪峰在湖北洪湖、荆门等地,陆续发起、成立了4个老年人协会。协会由老人们自发推选会长和理事,村里有老人过80大寿,协会去送块长寿匾,有老人病了,协会去看望,有老人过世,协会去送花圈……据当地老人说,有了协会,村里“挂面条”(上吊)的老人少了。
结语
物质和情感都极度匮乏的老龄化社会,将会是骗子们的“天堂”,引发系列恶果。而在中国农村,情况显然会更加严重。社会必须有所察觉,有所行动。
本期责编
王杨
亡羊补牢
飞机上开手机可罚5万?
女子被咬男子杀狗怎遭刑拘?
出品 腾讯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评论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