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联储加息是为了在全世界“剪羊毛”?这种想法太肤浅 | 今日话题

2016-12-16 丁阳 今日话题

第3742期


昨日引发全球瞩目的消息,无过于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这是时隔一年美联储再次加息,也是十年来的第二次。这个备受经济界、金融界人士关注的事件,与普通老百姓关系到底有多大,非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其实是很难搞得清的,但这不妨碍一种论调的流行——美联储加息是为了剪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羊毛”,掠夺这些国家的财富,乃至会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崩溃。美联储加息真有这么大威力吗?



▲“剪羊毛”——《货币战争》营造的概念已然颇为深入人心


百度百科上,“剪羊毛”有个专门的词条,被列为经济术语——“简单的说,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势力先向某国投入大量‘热钱’,炒高该国的房地产和股市,等泡沫吹大后再将热钱抽走,该国股市、房市暴跌,引发经济危机。然后这些金融资本势力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该国的核心资产。进而控制该国经济,以达到间接控制该国政治的目的。”


看上去,这至少是个有些演绎过度的词条,“控制经济”也就罢了,华尔街的寡头们真有闲情去“控制一国政治”吗?按“剪羊毛”的字面意思,美国大亨们捞笔钱发个大财还更让人相信些。不过,词条描述的手段,看起来像那么回事。而美联储加息,肯定有让美元回流美国的作用,即可以理解为词条解释中“抽走热钱”,然后某国经济就面临危机了。有人还专门举了委内瑞拉作为美联储加息要剪的“羊”——委内瑞拉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热钱一抽走,生产受到影响,美元上升又导致油价暴跌进口商品涨价,委内瑞拉又无力偿还外债,因此国家要崩溃云云。


如果说只有各种网络论坛充斥“剪羊毛”这种概念,那可能还不值得太认真对待,但让人也许感到意外的是,很多正规刊物乃至证券机构的宏观分析文章也经常在说“剪羊毛”,比如“总体来讲,美国通过量宽来养肥羊,通过加息来剪羊毛”“美元加息升值,剪羊毛、摘果实”等等,随处可见。


“剪羊毛”这种概念的流行,与“货币战争”思维关系非常密切


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热钱流向美国,以及汇率会出现波动,新兴市场确实会受到冲击;而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许多国人以及宏观经济分析人员就是有着根深蒂固的“经济战”思维——当年出版的宋鸿兵名著《货币战争》功不可没。《货币战争》中详细解释了“剪羊毛”的概念,称这是1920年代美国资本家对付富裕农民使用的手段,然后国际银行家们用来对付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都是“剪羊毛”的后果。


这种充斥阴谋论的说法真的靠谱么?


▲“剪羊毛”是个野鸡概念,逻辑上不能成立

百度百科上,“剪羊毛”的英文说法是(Fleecing of the flock),但在英文搜索引擎上,这个说法对应不上任何一个“经济术语”,甚至也不是一个维基百科的词条。这也不奇怪,百度百科上的“剪羊毛”词条基本就是依据《货币战争》来写的,可靠性自然很有疑问。不过,宋鸿兵也不是凭空发明这一概念的,《货币战争》本身参考的是一部美国业余经济类纪录片《The Money Master(金钱主人)》,在美国一些关于经济史、银行史的业余阴谋论说法中,确实有“剪羊毛”这种概念。比如一本叫《Vile Acts of Evil:Banking in America(魔鬼的邪恶行动:美国银行史)》的书中,就提了好几个关于剪羊毛的说法,比如“Fleecing the flock”“Shearing the sheep”“Milking the cows”等等,含义、举例与《货币战争》中所说的类似。但在严肃的经济学、金融学著作中,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比如关于1920年代美国农民为何破产,是很复杂的原因,很多与此有关的历史介绍压根就没提利用借贷手段“剪羊毛”这回事。


另外有个叫丹尼尔·艾默曼的理财分析师在一篇文章中用过“剪羊毛”这个概念,称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是一种高负债发达国家针对购买债券国的“剪羊毛”行动,但方式与《货币战争》说的“剪羊毛”正好相反,是通过降低利率来减少还债。


所以说,“剪羊毛”基本上就是个充满阴谋论思维的野鸡概念。


其实,一个简单的事实就能击破“剪羊毛”的逻辑——自伯南克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时候起,美联储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注重“预期”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定期开会,会上美联储官员要讨论利率将要如何变动,由于近年来美联储长期维持零利率政策,所以说讨论的内容自然是何时“加息”,未来三个月、半年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都会公布出来。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加息后市场出现波动,让市场参与各方提前能有准备,进行消化。本次美联储时隔一年后再度加息,本身就是一拖再拖的结果,所以报道中都是“靴子落地”,因为市场早就做好了准备。


如果说,美联储加息是为了在全世界“剪羊毛”?那何必从2013年开始就不断放风,而3年来仅仅加了两次,每次还只加了最少的基点?这岂不是让“羊”们有了准备,怎么去“剪”?事实上,这次美联储加息之前,新兴市场国家就曾在IMF等国际机构下组织过多次会议,讨论应对美元加息的冲击,不少国家都表明“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10月的一次IMF年会上,不少新兴国家中央银行行长都表示已经做好了应对美国加息的准备


▲美联储加息的理由是经济运行层面的,决策依据非常清楚明了,跟“下大棋”无关


说到美联储加息,就不能不提08、09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推出的“量化宽松”。所谓“量化宽松”,指的是美国在实施零利率政策后经济活动依然停滞,于是美联储决定“印钞票”来促进借贷行为,从而促进生产、投资、消费,活跃经济。当时这个行动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降低美国失业率,一个是将通胀率推高到经济活跃的合适水平,即2%。当时这个举措曾引来许多中国“阴谋论者”的痛骂,称这个行动是向全世界“输出通胀”。但其实,美国开动印钞机只是为了国内经济的需要,这些年来不管是美国还是全球,通胀水平都依然保持低下,甚至很多地方出现通缩风险。


历年来美联储利率变动状况,最近几年来美国一直都维持着零利率,加息也非常谨慎


到了现在,由于美国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就业和增长水平都不错,因此为了防范过度举债和经济过热的风险,美联储才重新谈论加息。并且由于经济形势的反复,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一直异常谨慎。要是加息真是为了剪中国等国家的“羊毛”,又何必犹豫那么久?而且,“阴谋论者”当初因美国零利率、大印钞票而骂美国居心不良,现在因美国加息又在骂美国居心不良,逻辑上也是很说不过去的。


▲“剪羊毛”叙事反映了一种敌我零和博弈的二元论思维

说到美联储加息,就不能不提08、09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推出的“量化宽松”。所谓“量化宽松”,指的是美国在实施零利率政策后经济活动依然停滞,于是美联储决定“印钞票”来促进借贷行为,从而促进生产、投资、消费,活跃经济。当时这个行动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降低美国失业率,一个是将通胀率推高到经济活跃的合适水平,即2%。当时这个举措曾引来许多中国“阴谋论者”的痛骂,称这个行动是向全世界“输出通胀”。但其实,美国开动印钞机只是为了国内经济的需要,这些年来不管是美国还是全球,通胀水平都依然保持低下,甚至很多地方出现通缩风险。


历年来美联储利率变动状况,最近几年来美国一直都维持着零利率,加息也非常谨慎


到了现在,由于美国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就业和增长水平都不错,因此为了防范过度举债和经济过热的风险,美联储才重新谈论加息。并且由于经济形势的反复,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一直异常谨慎。要是加息真是为了剪中国等国家的“羊毛”,又何必犹豫那么久?而且,“阴谋论者”当初因美国零利率、大印钞票而骂美国居心不良,现在因美国加息又在骂美国居心不良,逻辑上也是很说不过去的。


结语


美联储加息不是为了什么“剪羊毛”,这种“大棋党”思维根子上就是错误的。


喜欢本文,欢迎转发。摒弃“货币战争”思维,做一个明白人。



本期责编

丁阳  

洋洋得义


民生银行性骚扰事件:勇于抗争的女孩并不是情商低

把收购者称为强盗不太合适

告别卡斯特罗:理想国也正远去



出品 腾讯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评论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观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