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测癌”系误读,科普标题党扭曲公众科学素养 | 今日话题
第3881期
导语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一篇题为《好消息,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的报道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舆论风波:最初在朋友圈刷屏,被称为“世界第一”的发明,旋即遭到质疑,肿瘤专家指其夸大其词,研究团队也出面回应是媒体在误读,甚至有人怀疑,报道背后可能涉及经济利益。事实上,类似科学新闻中的“标题党”并不少见,引发舆论风暴也是常有的事。这些科普标题党有哪些负面作用,又该如何应对?
▲“滴血测癌”是标题党,科学研究有突破,但没那么“神通”
什么是“滴血测癌”?根据媒体报道,这个说法来自于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与肿瘤细胞相关的活性物质)热休克蛋白90α ,可以在血液里检测到,而且能够灵敏地反映出人体内癌细胞的存在状况。所以,就有了“一滴血可测癌症”的报道标题。听上去这确实是科学研究的一大突破,到底有没有这么神通呢?
专家很快出来澄清,“滴血测癌”存在误读。简单来说,首先,该肿瘤标记物虽然存在,也跟癌细胞相关,但和其他肿瘤标记物一样,更多是用来监测癌症病情和评价疗效,不能直接等同于字面上理解的“筛查早期癌症”。换句话说,一个癌症患者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利用该技术从侧面监测自己的治疗效果,但是据此想检测一个人是否患癌,技术上并不成熟。
其次,即便是监测,真实效果也可能要打个折扣,原因就在于肿瘤标记物并不是与癌细胞一一对应的。另外,根据肿瘤科医生希波克拉底门徒的说法,综合敏感性和特异性两个指标来看,热休克蛋白90α的检测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高。况且,该团队主要研究的是肺癌和肝癌,面对其他癌症患者,也是束手无策。
由此可见,用“滴血测癌”四个字来概括该研究成果,存在夸大其词,是典型的标题党。
▲概括地看,科学新闻存在两类“标题党”:或有悖于公众的认知和情感,或夸大科学研究的实际成果
“滴血测癌”只不过是科普标题党家族中比较新的一个例子,这些标题党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放大某一位专家或学者的言论,这些言论脱离前后语境单拎出来看,通常和公众惯有的认知和情感相违背。另一类则是针对某一科学研究进行断章取义式报道,选择那些吸人眼球、能够产生冲突的内容作为标题,故意夸大,追求传播效果。举例来看:
经过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有毒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时候如果再看到《北大教授称成人喝三聚氰胺没事》这样的新闻标题,相信很多人嘴还没张开,心里已经骂了千万遍了。但是该教授的结论也并非没有道理,他是建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实验测试的是“急性毒性”,根据实验结果,导致一半老鼠死亡,三聚氰胺的标准是每公斤(老鼠)体重食用3.8—6克,而食盐是每公斤(老鼠)体重食用3—4克。理论上讲,三聚氰胺对老鼠的急性毒性和食盐是差不多的。当然这个标准有几个前提,第一它限定在“急性毒性”,未考虑慢性损害和其他指标;第二,是动物实验,和人体有差别。不过,至少从急性毒性这一项来看,媒体的报道有误读和简单总结的倾向。
另外一个例子则是去年“十大谣言”之一的“小苏打饿死癌细胞”(原文标题:《牛!他们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但是如果仔细翻看原文,本身是一个相对严谨的科学研究,小苏打确实出现了,但只是一个配角,真正的主角是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英文缩写:TACE),小苏打的作用是针对个头比较大的肿瘤,改变其局部微环境,以便更好地化疗。最后媒体在输出过程中直接简化成“小苏打饿死癌细胞”,导致一大批“辟谣”文的出现,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团队的研究被媒体解读成“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这些科普标题党刻意误导、传递错误知识,甚而扭曲了公众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在信息洪流的时代,靠标题抓取眼球似乎变成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标题党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不过,一般新闻的标题党还能容忍,影响也不大,例如之前流传很广的《震惊!著名LOL玩家和DOTA玩家互斥对方不算男人 现场数万人围观》(实际上只是林俊杰和周杰伦合唱《算什么男人》)。但是,如果涉及到科学新闻、医学新闻,一味追求标题党和点击率,轻则传递错误知识,误导公众,重则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上述第一类标题党自不必说,久而久之的结果就是,公众遇到类似的专家言论只会用情绪作答,简单粗暴,自动屏蔽正确的、科学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相比第一种,第二类标题党的危害则相对“曲折”一些。在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家云无心看来,公众最开始被“夸大”的科学结论吸引,但是经过专家的“辟谣式”澄清后,又会产生“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的印象,彻底否定科学研究的事实(具体可参见较真方法论分析文章)。实际上,相关研究确实存在,而且有一定的突破,却因为哗众取宠的标题导致这些研究无人问津,不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传播性”和“准确性”的博弈是科学新闻面临的实际问题,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媒体机构更看重传播性而忽视了准确性和科学性。以“滴血测癌”为例,如果标题换成“一滴血就能评估癌症患者病情变化”,恐怕不会引起太大的水花。但无论如何,在科学报道中,科学准确是第一位的。媒体机构不能为了点击率而成为谣言的始作俑者,更不能让公众在面对科学新闻时形成本能反应:要么上来就质疑,要么坐等被反转。
▲解决之道:左手规范媒体机构,进行评比分类;右手给公众提供辨别科学假新闻的实用指南
治理科普标题党,国外有很多富有实操性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美国科学网站realclearscience就根据“基本可信性”和“媒体竞争力”两个维度对媒体机构进行评比,标出不同的色块,评选出最可信、最注重科学事实、内容最详实的媒体机构,其中《自然》和《科学》杂志是“上上之选”,他们都设有面向大众阅读的通俗文章。其他很多媒体机构要么内容质量不高,要么科学性不足、不够严谨(包括标题党)。这个工作可以借鉴,当然具体细节需要再讨论,包括标准体系如何制定,主导评比的机构是谁,以及要做到公开透明。
美国科学网站制作的媒体机构评比表:横轴表示基本可信性,纵轴表示媒体竞争力,左上角的媒体是“上上之选”
而面对大众,科学网站应该提供实用的分辨科学新闻操作指南,可借鉴的是美国的naked facts网站,他们最近公布了七个小贴士,当你阅读到“重大突破”的科学新闻时就可以用得上,这些小建议包括:文章有没有提到相关的证据?该项研究是谁做的?幕后金主是谁?谁又从中获利?该研究最初发表在什么地方?研究类型是什么?报道这个故事的人(机构)又是谁?以后,当科学新闻的标题里再出现“好消息”“震惊”“重大突破”的字眼时,不妨多追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到时候也就很难轻信某一篇报道,或者被“辟谣文”轻易唬住而否定真实的研究。
七招辨别虚假科学新闻,来源:naked facts
结语
科学报道,目的在于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标题党”当道,既误导公众,也让科学素养的提升面临障碍。
“标题党”当道,公众形成本能反应:要么上来就质疑,要么坐等被反转。喜欢本文,欢迎转发。
本期责编
奚应红
是小溪不是大海
童星培训以“钱”取人:别用家长的隐秘欲望绑架孩子
“男婴被外婆扎30针”,长辈带娃真的难避免吗
从“来办公室”到“清僵尸粉”:社会工程学诈骗大起底
出品 腾讯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评论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