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人,自带食材,74元吃垮了海底捞?这事挺羞耻 | 今日话题
作者/张德笔 笔哥
餐饮企业如果允许自带食物,不仅是对自己的利润进行放松,更是对食品安全的放纵。如果默许,理由很可能是:既然招牌是服务,切不可因服务问题和顾客发生冲突,所以顾客自带食物,只能选择接受。
任何商业文明的探索,一旦遭遇“攻略化”,全体消费者都受损。
最近,中国台湾地区的海底捞宣布“不再允许食客自带食材”,很多人惊呼“原来可以带?”这不,中国大陆的4个人,受了台湾海底捞的启发,写了一篇“4个人花74元吃垮了海底捞!千万不要学我们!”的帖子,发在了某微信营销号上,传播非常广。结果是什么,大家应该可以料到。
海底捞的好事,做不下去了
先来看结果吧,结果是残酷的。今年2月1日,海底捞台湾(海底捞在台北、台中、新竹三市都有门店)宣布,不再允许顾客自带食材了,因为“顾客自带食材的种类和数量之多,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对食品安全的可控范围。”
海底捞针对台湾食客发布的声明,取消了可自带食物的规定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呢?据东森新闻报道,因为自带食物的热情实在是超过预期。有人在台湾的论坛分享经验,他共带了无骨火锅牛肉片、冷冻熟帆立贝、好菇道组合及玉米笋前往海底捞用餐,自备食材价值3322元(新台币,合712人民币),入座后向店员表明有自带食材,询问能否提供盘子盛装?结果店员并没有表现出反感,还顺便问了菇类是否要清洗,自带食材全被装盘还加了冰块,服务相当周到。
这些食材都是台湾食客自己带去海底捞的
有台湾顾客表示,他们一群人去吃,正常情况下,人均要八九百元新台币(170至190人民币),但自带食材以后,只付锅底和酱料费,总费用能压缩到300多元新台币。
最终,海底捞扛不住了,海底捞台湾高管解释,这样的服务(允许自带食材)是源自于公司的初衷,大陆分店一直都允许客人自备食材,不收酒水开瓶费,店内没有低消、不限用餐时间,就算只是吃一碗捞面,想坐多久都行,这些都是大陆人早就习惯的服务,“我们从来没公开说”。(以上内容,来自台湾杂志《远见》去年12月18日的报道)
当然需要强调一下,海底捞台湾店铺遭到这样的局面,有些“自找”,因为当初推出“顾客可以自带食材”的服务,台湾的海底捞是主动宣传过的(内地没有),目的是为了能顺利打进台湾市场,只不过后来局面失控才放弃,海底捞自己也要承担考虑不周的责任。
讲真,作为大陆人,还真不知道可以带食材去海底捞自己涮。但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受了这位高管的启发,写了一篇“4个人花74元吃垮了海底捞!千万不要学我们!”的帖子,发在了某微信营销号上,传播非常广。
这是那4位食客自带去海底捞的食材
正如他们想的那样,虽然海底捞的服务员表情比较尴尬,但也没有拒绝他们任何的要求,不仅帮他们清洗蔬菜、肉类,还装盘放冰块,而且,这4个人还要求服务员帮他们“包云吞”、用自己带来的水果榨汁。
只要脸皮厚一点,人总可以战无不胜
当然,大部分网友对他们这4个人是投去无限鄙视的,但我们想不到的是,这4个人的行为,可能已经造成了后果。2月3日,海底捞微信公号回复自带食材提问称,“海底捞店内如果没有的食材是可以自带的,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门店需要对菜品留样”。
注意这个口径,允许自带食品,已经变成了允许自带店内没有的食品,而且为了食品安全,需要先取样留存。说实话,还是挺心疼海底捞的,看看把人逼到这个份上了。
餐饮企业允许自带食品,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换取更少的摩擦
我们对很多问题的判断,不来自法律常识,而来自对商业规则的认同。比如,绝大多数餐饮企业都不允许自带酒水,但依然有非常多的人选择自带,这里面就有一种默契:酒水虽然利润高,但并不是餐饮企业利润的全部,如果把精力用在和客人纠缠酒水问题上,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大部分餐饮企业的态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餐馆里谢绝自带酒水,其实有不少讨价还价空间
同样是谢绝自带酒水,换一个场景,执行的严厉程度立马不一样,比如酒吧和ktv,几乎全部的利润来自酒水,这个时候你自带,不就是要了别人的命吗。所以,在不同的商业场景下,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把握好别人的底线。
为什么那4个人去海底捞消费74元,洋洋得意地回来写了一篇稿子,会遭受网友们重炮攻击呢?理由就是他们的行为,超过了大家心中对商业规则认可的那个“度”。
如果你去潮汕牛肉馆选择自带牛肉,去吃烧鸡公选择自带公鸡,去喝鲜果榨汁选择自带水果,那么别人不会认为你是来消费的,而是认定你是来砸场子的。海底捞虽然也有锅底和调料的费用,但主要的利润来源还是来自菜品,4个人74元坐那吃了3小时,海底捞铁定是亏本的,餐饮企业的利润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丰厚,尤其是海底捞因为服务问题配置了非常充足的人力。
台湾海底捞,之前宣传过“可以自带食物”,而大陆的海底捞,没有宣传过这事儿,秉持的尺度是:我不说,但真有顾客带,不要发生冲突,不要拒绝要求。我们可以揣测一下,海底捞大陆门店,之所以持这套策略,理由应该不复杂:既然招牌是服务,切不可因服务问题和顾客发生冲突,所以顾客自带食物,只能选择接受。但海底捞本身不想鼓励这样的行为,一个正常的餐饮企业都不想鼓励这样的行为,所以这是“我不说,少部分人知道无所谓”的做法。
餐饮企业如果允许自带食物,不仅是对自己的利润进行放松,更是对食品安全的放纵。去吃火锅,回来肠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如果你自己带了牛肉去涮,回来食物中毒,这是海底捞的锅还是你自己的锅,这事可能到时候就掰扯不清了,所以海底捞非常可怜兮兮地说“如果带了食物,我们要先取样留存”,弄的自己和食药监部门一样。
任何商业文明的探索,一旦遭遇“攻略化”,全体消费者都受损
我们去必胜客的口号是“给我一个小碗,还你一个奇迹!”
我们叠沙拉的宗旨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我们吃必胜客的目标是“吃垮必胜客!”
现在说的这件事比较久远,很多年轻人可能没听过。2008年,必胜客的自助沙拉台那里总是围满了年轻人,他们像是比赛一样把黄桃、玉米等水果蔬菜尽己所能地往那个并不大的沙拉碗里装,当一个高耸而又稳当的“沙拉塔”出现的时候,总会惊得其他人甚至是旁边的服务员张大嘴巴。
2008年时,网络上这种堆沙拉的大师级照片,有上千张
当时的天涯社区、人人网等论坛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有关必胜客“沙拉建筑学”的攻略和炫耀贴。有人调侃,若是放到现在,那情景应该差不多就是知乎上的热门贴——“在必胜客堆出 9 层沙拉塔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结果是显然的,2009年,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中国宣布取消自助沙拉,当时很多人在博客、论坛上表达自己的不满,而必胜客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自助沙拉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怀念必胜客的自助沙拉。时间如果拨回到10年前,我们是不是会用另一种态度面对这种商业探索?给你一个碗,你能装多少装多少,这是商家基于对“按需取用”的信任,推出的一项由消费者自己把控食物量的制度探索。遗憾的是,这样的探索,招架不住网上各种“堆塔攻略”。
再来说一件非常类似的事,如果你用苹果手机玩一款叫皇室战争的游戏,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游戏内购买宝石的价格,是在某宝上购买的价格的3倍。为什么电商可以这么便宜?
国内,很多聪明的玩家和商家(如下图),在ios手游中内购道具、宝石后,可以通过耍无赖的方式申请退款,然后获得苹果全额退款,而且退了款后道具并没退可以免费得到。所以,便宜3倍可以理解了吧?因为他们根本就没花钱。
购买游戏服务后如何顺利退款,也有很多攻略
这样的事,苹果往往是选择不追究,因为这毕竟是“规则漏洞”,但真要追究起来,也不是完全没办法。比如这位利用规则“退款”,并在某宝上售卖游戏币的玩家,就倒了霉。2015年,90后小徐了解到利用手机在苹果公司APP STORE账号购买游戏币,首次申请可以无条件退款,他就利用一样的方法多次购买了“天天炫斗”、“全民奇迹”等手机网游游戏币,编造虚假理由向苹果公司申请退款。不仅如此,他还在网上开设了一家淘宝网店,用这个方法赚钱。2016年,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这起iOS恶意退款案一审宣判,被告徐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五千元。
这样的“漏洞”被利用的后果,并不是某几个人被法律制裁,而是一旦人数实在太多,必然会让苹果对来自中国的退款严加审核,极端情况下,取消游戏购买后的退款也不是不可能(你在安卓平台购买就是退不了)。最后受损失的,还是大部分老实的消费者,他们失去了一项正当权利。
回到海底捞事件,允许顾客自带食材,也是本着有人偶尔为之或有特殊食材的的情况下,表示理解的弹性商业规则。如果消费者充分利用商业规则中的弹性,把任何商家的退让“攻略化”,最后的结果就是阻碍商业文明的进步。
今日话题·腾讯新闻出品 | 第41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