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博士当全职占星师月入3万,玄学能治愈当下社会的普遍焦虑吗?

陌生的身边 知识万象 2023-12-17

腾讯新闻《陌生的身边》栏目,关注社会洪流及身处其中的个体体验。通过社科学者的长期洞察与观点碰撞,带我们重新发现身边、理解身边。

核心要点:

1. 玄学在起到精神疗愈作用时与其他治疗方式类似,也因其悠久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能契合当代人的思想。但只寄希望于玄学是无法解决精神困境的,倘若有精神疾病需要及时正确地求医。
2. 年轻人追求玄学并非不思进取的体现,是他们在面临压力之下的反传统选择。这意味着年轻人开始正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主动在精神领域寻找解脱和解决的方法,告诉自己并非必须过一种非常审慎或苦行僧式的生活,在面对压力之时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去思考去解决。
3. 教育是一个很庞杂的系统,但现在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智商教育,对于情商、逆商和财商教育是有所缺失的。人们常常在可望不可及之后会有失落、幻灭和信念坍塌,因为人生中智商不是万能的。
4.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除了感到生活便捷和知识的传播之外,也有日新月异的心理冲击。很多行为我们以为是自主的选择,其实是技术甚至是时代在推动,但这些行为除了跟风随大流和渴求被看见的价值寻求之外,还是一种解压方式,需要更精细地解读、引导、消化。
近日,“清华女博士毕业做占星师月入三万”登上热搜,其主人公玛丽安作为清华的文科博士,在选择成为全职占星师之前曾深陷重度抑郁。玄学可以缓解压力或焦虑甚至抑郁吗?“上班不如上香”究竟是不思进取还是精神疗愈?年轻人的消极情绪该如何正确缓解?
本期《陌生的身边》特约栏目主理人周睿鸣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博士李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奥叔,探讨“玄学复兴”背后年轻人的精神困境及解法。此为第二篇。
一、玄学能用于适当的精神疗愈,在科学的加持下效果更佳
1.周睿鸣:新闻报道显示,清华毕业的博士选择成为占星师,她在成为全职占星师之前有罹患重度抑郁症的经历。在这个案例中,患抑郁症和成为占星师存在多大的关联?玄学真的可以缓解个体的压力或者焦虑、甚至抑郁症状吗?
奥叔:抑郁症很多的时候是一个心境化的障碍,但是不会影响人的智商、情商,抑郁症患者只是不能像没有抑郁症的人一样有很好的社会功能、社交行为以及良好的情绪状态。不管是博士还是普通人,都可能患上抑郁症。但反过来说,抑郁症会不会一定影响某个患者未来的人生和生活处境?在没有经过咨询和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但经过咨询和治疗之后,是很有可能恢复基本社会功能的。
患抑郁症和选择成为占星师是否有关联,不能简单地从生病和职业来挂钩,而应该从个体素质看待。换一个角度来讲,她能读完博士,就一定有很强的智商基础,包括逻辑性、学习力和执着度。而她的抑郁症能够康复,也一定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也是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结果。任何具备这样能力的人,一定是能够成为一个优秀占星师的,这些能力并不会因为是否患有抑郁症而丧失。假设她没有从事占卜,她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很优秀的新秀作家。
当我们思考她为何会选择这个职业,可能是因为她体验过人生的极端状态之后回归时,会比普通人更理解一个人的痛苦。这种痛苦的体验会让她内心更柔软,有更强大的包容性,甚至会有更强大的共情力。这些能力使得心理工作者、精神工作者在人性的共鸣上有更强的通道,这也成就了她职业上取得的成功。
玄学对于抑郁或者其他的精神压力有无帮助?答案是有的。从心理咨询的工作切入,除了玄学治疗还有绘画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诗歌治疗等很多种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只是受人时间、经历、兴趣、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选择不同。玄学对一部分人治疗效果不错,因为它出现足够早,且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变化、更加契合人类内心的需求,也更容易能被多数人理解和接纳。在某些特定时刻,这种理解和认同来自人类原始的本能。因此我也会建议我的同行去了解相关的文化和宗教知识,这样有助于帮助来访者建立他们未来恢复社会功能之路。
图源|视觉中国
2.周睿鸣:刚刚提到可以通过了解文化宗教知识来适当缓解自己的焦虑状态,想请问李老师当一个人想诉诸玄学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时候,您会如何向对方解释宗教学的长处,解释宗教学是如何运作的?假设您需要去帮助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您会用什么方式去达到理想效果?
李想:宗教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形成了我们的心理惯性或文化习俗,这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的语言结构和蕴含的力量使得宗教能给人带来帮助。宗教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讲,研究宗教只能确定研究对象是宗教,而至于如何切入,得到的结果都是一种开放的态度。宗教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可以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等角度去切入。而作为宗教学者,他了解宗教的某种社会功能、但不是完全以宗教的视角来处理所有问题。这是一种理性加工,所产出的结果不能直接运用于个人的社会实践当中,但产出的知识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配合其他学科这种力量会更加强大。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如果一个人出现了精神方面的问题,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去寻求就医用药,在用药的基础上,控制自己的病情,当然也可以从宗教汲取力量,同时需要依靠个人的意志力和强大的社会支持。而我作为他社会支持的一员,我能给他的更多的是支持的力量和对他最高限度的接纳和鼓励。抑郁症很多时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需要的是非常系统的治疗,而个人的意志力在其中会起到非常强大的作用。
二、年轻人追求玄学并非不思进取,而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积极探索
3.周睿鸣:以年轻人为主的庞大的社群,面临着教育、就业等压力,但是常常把“上班不如上香”、“上学不如上香”等话挂在嘴边,两位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吗?
李想:上香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不是我们眼中符合年轻人特质的行为,但在我看来,一方面这是个好事,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当然这也与疫情冲击之后人们的平复休整的心态调整有关。另一方面看,有时候我们给年轻人赋予了太多沉重的标签,在他们面临巨大压力之下还要求他们要保持积极向上,不躺平要努力争取等等,这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勤劳是一种美德但绝不是中国人唯一的标签,一些传统文化比如佛教、道教则会提供一些调节进取和安逸的方法。生活中除了能自我调整的部分,还有很多偶然性因素是人们无法把握的,大家对这些这部分因素需要有客观的认识。
现在年轻人会选择去上香,可能是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状态,主动在精神领域寻找解脱和解决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新的启蒙。从前人们会选择忽略一些确实存在的问题,不去正面回应甚至选择压抑。但现在大家开始逐渐关注精神上的问题,开始尝试告诉自己并非必须过一种非常审慎或者苦行僧式的生活,在面对压力之时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去思考去解决。
奥叔:在“上班不如上香”之前流传着一句话,是“上班不如上坟”,从“上坟“变成“上香”,相对来说已经意味更积极的态度。大环境的问题给年轻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已经有很多年轻人开始去尝试告别无意义、内耗式的内卷。年轻人从似乎自寻死路的“上坟”行为转变成精神上寻求寄托和安慰的“上香”行为,一方面这意味着心理行业没有给年轻人提供一个更好的心理模型以解决压力。同时这也展示了年轻人心态和价值观的变化,以往年轻人内心的满足感可能更多来源于物质或社会上的成果,现在有一部分的年轻人会更加重视自我内在的快乐和生活方式的追求。
这种转变已经超出了职业规划的层面,而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变化。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不思进取,只是他们对于传统模式的质疑,在困境之下天时地利可能很难改变,但可以通过改变人以达到内在向上的自我解压。在没有明确出口时,这是一种向上的暗示让人们放慢脚步、平静内心,在沉淀之后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简单字面上的用宗教来逃避困难。
线上流行的电子木鱼|图源:网络
4.周睿鸣:在清华博士做占星师这个案例中,她曾经深陷重度抑郁。像这样的年轻人感到抑郁甚至绝望的时候,作为ta的朋友、亲人,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奥叔:目前来看大众对抑郁症的理解比较滞后,很多患者一经发现已经处于重度抑郁的状态。
通常我们会给人们这几种建议:第一,倾听和理解,其中倾听是最难做到的。
第二,虽然有些患者会有一些自我伤害行为,但人们不能过度关心,需要给他们适当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直接表达自己的关心,向患者传递尽管自己不完全理解对方的处境,但是对方并不是孤单的,简单的“有问题可以直接来联系我”有时候也是一种很好的关心方式。有些青少年患者家长的关心是用否定来表达,这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剧他们的自我愧疚、自我否定和自我谴责。
第四,尽管抑郁症一种病症,但它有不同的诱因和不同表现,他人的成果和经验是无法完全借鉴的,应该首先选择求助正规医院或心理诊所。在重度或中重度(抑郁)的时候,需要听医嘱按时服药。郁症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大多数家庭成员的陪伴是很关键的,也需要给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最后一点,一定不要污名化抑郁症,不能用污名化和偏见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同时抑郁症陪伴者也需要定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只有关注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帮助到他人。
三、互联网对年轻人的精神影响是无形的,需要更细致的剖析和关注
5.周睿鸣:成为占星师的这位博士的访谈短片里提到她在求学期间面对着绩效要求,奥叔的心理咨询经历里有因想要完成某个目标、但努力之后无果从而导致内心产生幻灭感的案例吗?从人生选择来看,读博会经历哪些甘苦?人越往上读在职场上就越有竞争优势吗?
奥叔:这在高学历的来访者中是很常见的。教育是一个很庞杂的系统,但现在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智商教育,对于情商、逆商和财商教育是有所缺失的。理论上说这些教育应该体现在家庭教育当中,但很多时候家庭教育又回到了智商教育。为什么人们在可望不可及之后会有失落、幻灭和信念坍塌,就是因为人生中智商不是万能的。读书是让大部分人实现普世成功的一个捷径,这是一个系统化容易掌握的科学。
对于很多来访者而言,这种幻灭是一种无意识的逃避,很多高学历人会因此产生职业生涯规划上认知的困难。人们探索时会发现由于很多认知上的屏障难以突破,导致他无法取得想要的成功。这也说明了智力教育不是唯一的出路,有时候是人在逃避免罪自己的不足,而学习是一个最好、最华丽的一个借口。一些人会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如何经营家庭,却不愿意花时间回家好好和家人沟通;也有家长会花很多钱去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却不愿意自己着手去改变亲子关系。很多人在解决问题时用积极的目标、态度去做另一件事,但逃避原本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一种假性生活,也是一种正确的废话或正确的无用功。
李想:每一个读博的人都一定有他背后的深层动机,有些是为了从事学术研究,有些是因为自己过往经历所以想要攀登知识的高峰。就我周围的人而言,较少人是为了强的竞争优势,因为读博其实是会让自己职业选择变窄的。
于我个人而言,尽管读博压力很大,但如果出现心理问题,也不是因为读博这件事本身带来的,因为读博与其他工作相比并没有特殊性。对我来说读博是一件享受和压力同时存在的事情,相当于人生在某一个阶段的浓缩,在这个阶段需要完成比较高的社会成就,读完博士之后一定会有一个蜕变。
总之,读博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一个致病因素,但这仍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6.周睿鸣:除了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于年轻群体,二位还有留意到互联网上还有哪些典型的、需要缓解的情绪,这些情绪又该如何去缓解呢?
李想:在互联网上抑郁的状态其实更不容易被察觉,网上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愤怒和群体的极化和非理性。在互联网上似乎充斥着各种不友善的言论,这种现象并不是可以用“存在即合理”来解释或逃避的,而是互联网本身的生态需要改进需要净化,互联网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人们对周围人、尤其是少数人的关爱,更多地去接纳和包容少数人,在此基础上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我看来,当下的互联网环境可能是催生抑郁的因素之一,而因为缺少包容和接纳,真正抑郁的人可能根本不会发声。
奥叔:提到互联网的社会影响,有两个点我们一直在关注,首先是网络暴力,另一个是网络群体性的对立和攻击,这些是很多年轻人的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
大多数人理解的网络暴力和我们真正在无意识当中助长的网络暴力是不一样的。互联网能够让很多流行趋势快速传播,比如某段时间流行的大学生做纸盒狗,一夜之间火遍了大江南北,而当中的心理冲突演变过程是很难定位的。传统的事件传播需要更长的时间,但互联网大大加速了这个进程,这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冲击。现在流行的00后整顿职场的现象,也是00后在职场上的焦虑、压抑、不被理解的心境冲突。正是因为互联网之下信息的极速传播,人和人之间的不理解加剧,缺乏消化和缓冲的时间,导致以上对立的现象出现。
互联网使得人们会在一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在互联网的浪潮下除了感到生活便捷和知识的传播之外,也有日新月异的心理冲击。现在的人失眠并不只是刷手机太晚的原因,其实是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大脑来不及处理,人的潜意识就会持续消耗。假设一个人本身工作有点冲突,在睡前接收到大数据推动的类似“上班不如上香”的消息,他就会有一种积累的潜意识,带着这种暗示第二天因为老板多看了他一眼,心理冲突就又加剧了,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过程。很多行为我们以为是自主的选择,其实是技术甚至是时代在推动,但这些行为除了跟风随大流和渴求被看见的价值寻求之外,还是一种解压方式。这其中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部分,需要去解读、引导和消化它,这对我们这些心理工作者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雷蒙德:老实说,本来这个问题是想问问网上还有哪些盛行情绪,没想到变成了“拷问”互联网。不过我从二位的回答中,找到了自己作为传播学老师的存在意义,年轻群体的很多情绪都与当下数字媒介使用有关,我认识到了自己所在学科的重要性和自己肩上的责任。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互联网数字媒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一件特别伟大的事情,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大众媒介这样普惠地进入我们日常生活,让天南海北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在同一个地方交流和分享。而对于所谓的互联网乱象,这是因为背后的完全不同的社群、不同的用户画像、不同的生活背景导致的,我们无法将其概括成一个整体去分析他们是什么样子。所以有时我会宽慰我的学生,不用在互联网中过度纠缠,可以适度脱网找回线下的、附近的真实生活。
7.周睿鸣:最后,请二位用一句话,给追求玄学的年轻人一些总结性的建议吧。
李想:年轻人对于玄学的追求是对传统生活的新探索,是在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困境时本能的对于心灵健康完善的需求。我们应该让玄学的高地更好为我们所用以改善我们的精神状态,希望玄学能够把互联网年轻人的精神气召唤起来,让大家在放松之余回归到日常生活去更好地面对自己面临的问题。
奥叔:我们要认识到,不管是在互联网还是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找到自己适合的,不管是玄学还是科学,都是符合自己生活的哲学。
整理:胡芸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知识万象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但欢迎转发至个人朋友圈。

(本文已收入腾讯新闻“陌生的身边”专题,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更多精品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