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当孩子说:妈妈,这个坏了,给你吃……

2017-12-29 父母邦北京周末安排

作者 |  若彬

来源 | 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一碗牛肉面”的故事。

故事中的奶奶,每天接孙子放学以后,会在学校附近的牛肉面馆里,点两碗牛肉面。然后,当着孙子的面,把碗里的牛肉都夹给孙子,心满意足地看着孙子吃完整碗面。

这一天,奶奶在窗口取牛肉面时,直接将碗里的牛肉夹好了,再端到孙子面前。没想到孙子不肯吃面,皱了皱眉头,盯着奶奶的碗说:“奶奶,你怎么没把牛肉给我?”

奶奶跟他解释,孩子却大发雷霆,说:“你骗人!你肯定把肉藏起来了”,说着,便拿筷子在奶奶碗里找肉,还扬言:“没有两份牛肉,就不吃面。”

奶奶心疼地说:“不吃饭,饿着肚子怎么行,我再去买一碗吧!” 这一切,店主都看在眼里,说:“不好意思,我的面不卖你们!” 

奶奶只得再回去哄孩子吃面,不料,孩子一气之下,把面打翻了。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爸爸来了,直接点了三碗面,把其中两碗里的牛肉,当着店主的面,都夹给孩子,说:“我买的面,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说完,往面里面吐了口痰,扔下钱走了。 

不少读完这个故事的朋友都说,奶奶和父亲的溺爱,养出了自私自利的白眼狼,这样,会毁了孩子。

好在,这毕竟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在讲一个身边的故事。周末,去闺蜜家做客,闺蜜无意间抱怨起现在的孩子都太自私,在幼儿园,不愿意分享玩具,在家里把电视、ipad、喜欢的零食,都据为己有,连碰都碰不得。

午间,一起吃饭。闺蜜的小女儿不停地把碗里的肥肉、不喜欢吃的青菜夹给闺蜜,嘴里还说着:“妈妈,这些我不喜欢吃,你吃。”

闺蜜笑嘻嘻地说:“你看这孩子,她喜欢吃的,一口都舍不得给别人,她不喜欢吃的,就通通给我。”说着,把孩子喜欢吃的瘦肉,通通给孩子夹到碗里,偶尔,把孩子掉在桌上的饭菜,丝毫不介意地夹起来放进嘴里。

看着闺蜜的一言一行,我在想,所谓孩子的“自私”,究竟该指责谁?


1


孩子的“自我”需要尊重,却不能纵容

每个人生来,都需要一种自我确认,而这种确认“我是我”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认为,4个月以前的婴儿实际上把自己看作其母亲的一部分,一岁时,学会走路让婴儿可以自己移动,紧随其后出现“我”和“我的”的感觉。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开始有了自我觉知


所谓自我觉知,是指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同的个体,自己的身体、心理,和行动与别人的身体、心理和行动是相互分离的。


有一项经典的实验,研究者先往9-24个月大的儿童的鼻子上悄悄地点了一个红点,而后让他们照一面镜子。如果儿童摸自己的鼻子,就说明他们知道镜子里显示的是自己的面孔。

12个月以前的婴儿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但是15-24个月大的儿童则能表现出自我觉知,他们会好奇而迷惑地摸自己的鼻子。

这个实验测得,孩子的自我辨认通常出现在第18个月,这个时候,孩子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我自己。

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会频繁听到孩子“我的鼻子、我的饭、我的鞋子、我的玩具”之类的表达,同时,孩子开始喜欢表现自己,比如强烈要求自己穿衣、自己梳头、自己洗脸等。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完成这种自我确认的过程,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但鼓励并不是纵容。当孩子说出有些“越界”的话或者行动,比如,言必称“都是我的”、或者抱着小伙伴的玩具不撒手的时候,家长也应该耐心地予以引导,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爸爸的、妈妈的、小伙伴的,以及孩子自己的。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大约到3岁左右,孩子不仅能够分清“你的”、“我的”,还能明白“好的”、“坏的”。这个时候,在正确的教育下,孩子不再表现得蛮不讲理,而是知道“分享是好的,一味地占有是不好的”。

但如果家长一味地纵容孩子,表示“都是你的”,会让孩子形成一种自我全能感,好像世界上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这便是日后自私的根源。

我曾见过,一个孩子,指着满桌的饭菜,跟家人说:“都是我的”,只要有人一动筷子,孩子立马开始哭闹。家长终于缴械投降,一桌人静静地看着孩子吃饭。那些我们所认为“自私”的孩子,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没有接受合适的教育,认为世界都是我的,所有人都应该顺着我,让着我。


2


小小的“自私”,却可能酿成惨案

这种纵容不单会培养出“自私”的孩子,很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个人成年以后的关系模式都来自于早期与父母的互动模式。 

一个家里的“小霸王”,在成长初期,习惯了父母的顺从和有求必应,便会形成身边人只能对我好的自我概念。我们都知道,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谁是被时时处处保护着的。我们必然会和这个世界有互动、有交集,当然,不可避免的,还有矛盾和冲突。

如果孩子一早形成了“世界只能对我好”的概念,面对冲突,常常会形成两种较为极端的处理方式,要么退缩,有些严重的会直接退回到父母的身边,活在父母的庇护下。要么以相对激烈的方式与矛盾对抗。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让全网震惊。 

11月12日下午4时许,湖南省益阳市沅江三中高三1502班学生罗某杰因未完成作业,在与班主任鲍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生冲突。罗某杰拿刀刺向鲍某脖子,鲍某被送到医院,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 

惨案发生后,鲍老师的同事反映,“罗某是同学眼里的尖子生,他成绩很好,是班级第一名,而鲍老师也是广受同学爱戴的好老师。”

那天,鲍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励志视频,还要写观后感,“据同学们描述,罗某杰坚决不肯写感悟,随后被叫到办公室,有同学听到鲍老师说‘你不写就转班吧’。”

就是因为这一次的冲突,是罗某动了手,最终造成惨案。其实,在惨剧发生前不久,鲍某还将“胡杨助学金”给了罗某,看似最和睦的关系,却发生了揪心的惨剧。“一个自认为爱的学生,如今却要了他的命,” 同学们感叹道。

在整个事件中,我们看到,罗某与鲍某并不是深刻的矛盾,不过是一篇小小的观后感,却可以让罗某愤怒出手,因为,在罗某的内心,早已形成这样的观念“鲍老师只能对我好,他应该宠我、爱我,甚至给我额外的特权,如果不是这样,便无法接受”。 


这样“一味索取”的关系模式,绝不是在朝夕之间养成,与父母早期的培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3


如何培养出,不“自私”的孩子

很多父母,一面想宠爱孩子,一面又害怕孩子成为自私的“小霸王”,不知如何是好?以下几个建议,也许可以帮到您: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要让孩子有共情能力,家长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感受,时常与孩子讨论感受。比如,孩子与小朋友发生争执,家长要关心的,除了是谁对谁错、孩子有没有受伤,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孩子在整件事中有什么感受。孩子是愤怒或是委屈、伤心?在关注孩子的感受后,有效地进行疏导。

一个在情感上被充分关爱的孩子,才能拥有共情他人情感的能力。而懂得感知他人情绪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很多行为,会让对方不舒服、不开心,便不会轻易自私,只为自己考虑。


让孩子懂得分享的快乐,而不是强制分享


很多家长以为,要让孩子不自私,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但是,刻意、甚至强制分享,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任务,并不能感受到快乐。甚至对于1-2岁,刚开始有“我”的意识,家长口中的分享会让孩子感觉,是有人想抢自己的东西,会更加激起孩子的保护欲,不愿意做出分享。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可以组织小朋友一起玩耍,分享彼此的玩具,孩子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自然更愿意分享。


宠爱而不溺爱,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姿态


很多家长,因为过于宠爱孩子,会不自觉的把孩子放到先于自己的位置。比如,有好吃的留给孩子,自己省吃俭用,给孩子报最好的兴趣班。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天然的形成“我比爸妈重要,所有好的都应该是我的“观念,也便有了文章最初,牛肉面的故事。

孩子并非不尊重父母,只是因为长久的与父母互动的方式,让孩子理所当然地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其实,当你学会爱自己时,孩子自然会按照你的方式来爱你。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自私,只是在与父母长久的互动中,让他们形成了“世界只有我,别人只能对我好”的观念。

如果家长能够适时地时候予以正确的引导,既不骄纵、也不限制,同时,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孩子不仅不会变得自私,还能够懂得共情,照顾别人的感受,在分享与合作中找到自我价值所在。

- END -

作者:若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家媒体平台签约作者。新书《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近期上市。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10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 ,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声明:本文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或购买)



400-680-9888(8:00-21:30)

长按指纹下载父母邦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