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昨夜,央行出手!楼市腿软了吗……


人民币汇率跌跌不休,央行终于出手维稳。

 

8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开征外汇风险准备金,虽然表面针对的只是银行而非企业,但银行完全有能力将所有成本转嫁给企业,最终结果仍是抬高整体市场的售汇购汇成本,维稳的意图显而易见。


事实上,就在8月3号,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6.91的关口,但在政策刺激之下,人民币大势反攻,日内震幅超过800个基点(一个基点是0.01%),最高收复到6.83。



虽然说有关方面一直宣称“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的基础”,也有不少专家论证“央行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提升”,更有不少人认为“保房价弃汇率”已成定局,但再美好的说辞都无法对抗强大的现实逻辑。

 

房价肯定要保,但汇率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就重回“鱼和熊掌都要兼得”的传统模式。既要也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一次,能成功吗?

1、稳汇率的必然性

 

这不是央行第一次开征外汇风险准备金,早在2015年人民币首度大幅贬值时,该工具就曾横空出世,后来2017年随着人民币升值而被取消。

 

央行之所以再度祭出外汇风险准备金的手段,原因在于近期人民币跌速加剧。

 

就在8月3日当天,人民币汇率连续跌破6.88、6.89、6.90、6.91四大关口,刷新去年5月以来的新低。对比今年5月份,短短3个月时间,人民币已经累计贬值超过10%,离破7仅有一步之遥。


随即,在央行出手之下,离岸人民币转势反攻,急涨超过450个基点,最高收复6.83。人民币在一天之内反复震荡超过800个基点,可见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博弈之巨。

 

人民币从6.2跌到6.7,貌似还在容忍范围之内,似乎货币贬值还能刺激出口,从而对冲贸易争端带来的影响。


但从6.7跌到6.9,甚至逼近7.0,那么所谓的出口利好,就会被进口成本高企、美元外债负担加剧和资本外流的风险所完全替代,金融风险开始出现。

 

所以,弃汇率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在6月底,人民币一度连续12连跌,跌破6.72的关口。高层一天两度喊话,人民币上演近800点的深V反弹。

 

场面之壮观,一如今天。但问题是6.72早已如黄花落去,现在的问题早已不是6.72,而是6.91乃至7.0,靠表态已经无足以稳定市场,无论是宏观干预还是行政干预乃至资本管制,都会陆续到来。

 

事实上,就在7月底,外汇局通报了一批外汇违规案例,13家银行吃巨额罚单,这就是监管从紧的信号。


当然,从可观察的数据来看,外汇储备尚未出现大幅变化。应对人民币贬值,最后的大杀器还深藏囊中,等待出鞘。

 

2、控房价的两面性

 

上周,重要会议一锤定音,要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一次,没有了“过快”两字。“遏制房价上涨”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显然让有天然之别,一个不是不允许上涨,一个是可以涨但不能大涨。显然,前者充满刚性,而且充斥着弹性操作空间。(更多可参阅《“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传递了什么信号?》)

 

更关键的是,这一次放水是有节制的。货币要稳,财政要松,这就是与历来大放水的与众不同之处。货币稳,放水有节制,那就意味着楼市期盼已久的大雨被半路拦截,刺激房价的期待暂时落空。

 

决策层的态度之所以如此清晰明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房价持续暴涨带来的金融风险、消费挤出乃至民生负担等问题,已经愈积愈大。控房价,本身就是为了稳定市场,防范更大的风险落地,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保房价”。

 

这就是控房价的两面性所在。


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固然是对楼市的热潮急刹车,但实际上限售等一系列冻房手段的存在,也事实上断绝了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不能大涨更不许大跌,房价调控进入维稳模式》一文中,我们就已指出:房价不能上涨也不能大跌,这就是调控的底线所在,也是维稳模式的要害所在。

 

无论是住建部等7部门严查北上广深杭等30城楼市乱象,还是深圳等地率先响应加码限售、限企业购房、限离婚贷款等手段,抑或部分三四线城市为房价设上6%的涨停板或跌停板,其目的都在于稳。

 

稳住房价,以时间换空间。

 

3、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面临汇率贬值压力,一般国内政策有两种应对模式:日本模式和俄罗斯模式。


日本模式保汇率,股市暴跌房价暴跌


1985年9月,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签订广场协议,决定通过日元升值来解决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问题。从数据来看,日元兑美元从1985到1987年大约升值了将近一倍,从1美元兑换240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换120日元附近(参见图1)。





为平抑日元升值压力,日本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积累了资产价格泡沫。

1985年以后,日本央行不断调低基准利率,贴现率从1985年初的5%不断下调至1987年初的2.5%,并维持这一低利率水平到1989年。

另外,日本央行也加大基础货币投放来缓解日元升值压力,1985年后基础货币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

由于日元升值损害了出口部门的竞争力,流动性普遍进入资本市场,房价和股票价格出现飙升,资金空转现象严重(参见图2)。



最终,日本央行实施了快速紧缩的货币政策,刺破泡沫,保汇率而弃房价。



1989年5月开始,日本不断上调基准利率,贴现率从1989年初的2.50%快速上调至1990年初的5.25%,并在1990年8月大幅上调至6.00%(参见图3)。这意味着日本央行花了三年多的时间进行宽松,但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紧缩回来了。




这让日本经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仅股市、房市暴跌,而且资产价格崩盘引发银行坏账,经济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


俄罗斯模式保房价,汇率暴跌资金外流


众所周知,石油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及石油制品出口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48%,而出口占俄罗斯GDP的27%左右。从2014年开始,随着原油需求走弱以及美国原油产量不断抬升,原油价格在2014年下半年出现暴跌,从2014年6月的111美元/桶跌至2016年1月的33美元/桶(参见图5)。




原油价格暴跌引发俄罗斯卢布贬值压力,资金大幅外流。


为应对资金外流,俄罗斯央行不断上调基准利率,但紧缩的货币政策无疑对房地产市场不利。危机前,俄罗斯房地产市场处在比较繁荣的阶段,2011年到2013年俄罗斯的个人贷款增速均维持在30%左右,而同期的住宅完工数增速也在不断抬升,从2011年1季度的-1.0%提升到2014年1季度的20.1%。危机后,俄罗斯不断上调基准利率,2013年底俄罗斯基准利率是5.5%,到2014年底已经上调到17.0%(参见图6)。



最终,俄罗斯央行于2014年11月10日宣布允许卢布自由浮动,相当于俄罗斯选择了通过货币贬值来释放压力的政策。


政策宣布后,虽然房价是保住了,但俄罗斯卢布汇率经历自由落地式贬值,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两个月的时间里,卢布贬值33%。如果从2014年7月开始计算,那么卢布贬值幅度高达50%。

 

显然,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而中国既想保住汇率,又要稳住房价,鱼和熊掌都要拿着,这无异于玩高难度的杂技游戏。

 

保汇率,面临的最大困难还不是宏观调控和行政管制的有效性,而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背后最大的问题是贸易争端和中美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的错位。

 

要知道,美国二季度GDP增长超过4.1%,加息的步伐清晰且稳健,今年年内还有两次加息,2019年还有三次加息。美国正在加息收水,而人民币却要宽松,一升一降之下,人民币汇率自然如汪洋恣肆一落千丈。

 

贸易争端更是最大的黑天鹅。只要贸易争端一日不停息,整个经济都要备受其困扰,人民币如何置身事外?

 

虽然上面我们说过,人民币维稳还有最后的大杀器——外储。但要知道,2015年到2017年的人民币维稳,外汇储备已经从4万亿美元跌落到3万亿美元,这3万亿美元还有不少是外企投资,再加上还要对冲巨大的外债风险,哪里还有空间来进行人民币维稳?


房价也是如此。

 

虽然目前看起来,主要是防控继续上涨的风险,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但楼市向来具有顺周期性的特征,疯涨的时候一路上扬,下跌的时候一泻千里。只要市场情绪转换,下跌的悲观预期形成,整个市场都会面临大幅调整的风险。

 

所以,限购限贷抑制需求,限价抑制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冲动,限售冻住进入楼市的资金,这样的组合拳有一定用处。

 

但是,居民杠杆加到了极限,房企现金流的风险已经凸显,如何没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之水,楼市恐怕难以真正稳下来。

 

保汇率难,保房价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总要放弃一个。


来源:头条早知道、房屋屋

【郑州人都在关注】

任志强又说:房地产不会崩盘!国务院定调全面宽松基本确认

拓荒20载的独行者,究竟能给象湖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震惊!雁鸣湖壹号推倒重建,狂妄背后的真相令人唏嘘......

2018楼市下半场,“新四限”能否掐灭房价暴涨预期?

郑洛新自创区新动作!洛阳片区八年规划出炉,重点建设214个平台及项目

刚需虐哭!6个月135次开盘,等来的是史上最高的买房成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