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上海第九届婚恋博览会记实

2017-11-22 华大心理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上海第届婚恋博览会记实

 

上海市第九届万人相亲婚恋博览会于11月4日、5日两天在迪斯尼申迪生态园上农嘉年华隆重举办该活动每年定期举行,旨在让更多的青年男女有机会结识适合的另一半,提供单身男女现场互动的平台。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是每年活动的特聘心理咨询专业机构,陈莉院长十多左右的心理咨询师,来到了活动现场。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参与的特色板块“爱请问诊室”吸引了很多单身男女前来现场咨询自己的情感困惑。博览会现场的两天里, “爱情问诊室” 受到现场参会者高度欢迎,现场座无虚席不时有围观的人群等待入座,每天散场最晚离开的在场工作人员

 

在“爱情问诊室” 区域,两天时间,我们共有近26位心理咨询师,接待了近300位来访者。在这些来访者中,相亲者本人来咨询的约占总数的70%;相亲者和父母共同来咨询的约占总数的10%;父母来咨询的约占总数的20%;其他类型咨询比较少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的心理咨询师们以聊天的方式切入,和单身男女一起面对内心情感困惑和痛苦,婚恋专家们给予细致的分析解答,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一起面对问题,很多参与者表示:咨询结束后,婚恋方面的困惑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不良情绪得到了缓解。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的心理咨询师在“爱情问诊室”婚恋情感咨询现场,我们接触到一些单身男女的情感困惑和误区,华大的婚恋专家在咨询中观察到,虽然爱情是无法理论化的,但在同一个困惑背后,不同的人可以看到不同的问题我们试图将一些共性的东西呈现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受众,在婚姻情感中自己能主动地成为愿意成长和改善的一方,推进关系良性互动。(下列案例遵守保密原则,信息进行了处理)


 

这些问题大致归为以下几类:

 

1. 一些大龄单身男女恋爱经验和沟通技巧缺乏,不知道怎样找到合适自己的另一半。


某位30+岁的女性,平时性格内向,人际圈较小。希望能找到心仪的配偶,但苦于不知如何与异性交流。

在咨询过程中,问及了来访者成长经历、家庭关系、人际交友、恋爱经验、自我评价等方面。通过共情、提问、解释、澄清等咨询技术,并且用房树人绘画技术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潜意识状态,使来访者自己认识到了自我评价偏低,自我价值感偏低的现状,引发其思考与自我成长的动力。

 

专家点评:提供给来访者一些与异性沟通的技巧,建议她在沟通技巧方面,训练建立阶段目标,鼓励其勇敢地做一些尝试,培养兴趣爱好,参加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活动,以增加交际能力和范围。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某位30+岁的男性,自认为与女性交往的沟通技巧缺乏。同样困惑自己在与异性交往中是否有问题。

 

 专家点评: 咨询师通过共情、提问、解释、澄清等咨询技术,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给出了部分沟通技巧与方法,使来访者有了重新开始的信心。

 

男性、35岁,IT行业,画房树人,通过咨询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自卑、以及初二以后没有跟女生说过话,也认识到自己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看到自己勇于改变的优点,并自己制定了改变自己的策略。



该来访者的房树人测试图

 

总结: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我们有时难以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不愿意走出宅在家里的模式。你可能不需要去了解心理模式及其丰富的内涵,但是你至少要学会判断这个模式给你带来的感受是怎样的。一旦这个模式让你不舒服或阻碍了你,那么你就要对它进行觉察。

那些长期处于大龄未婚的所谓剩男剩女,更要觉察一下自己有没有一个(或几个)阻碍自己顺利进入婚姻的模式。发现他们,并慢慢尝试改变走出舒适区。

 

大多数来访者很高兴无意中的一次机会,让自己有了跳出这种模式的动力。对于他们而言,无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或改变它,还是寻求专业的帮助化解它,都可以走出泥淖,帮助自己在婚恋道路上更进一步。

 

2. 单次恋爱的时间比较短,恋爱关系的维系遇到困难。

 

某26岁女性,与男友刚分手一个月,感觉焦虑。恋爱认识不到三个月,互相都挺有感觉,但因为男友工作需要经常出差,自己感觉受不了,而且想到将来结婚也要经常面对这种情况,因此提出分手。男友挽留,自己回避不想接电话。每次接到电话,感觉更焦虑。

 

专家点评:咨询师让来访者做了成人依恋模式测试(ECR),测试结果为:迷恋型(依赖型)依恋。测试结果分析:迷恋型依恋缺乏安全感,在亲密关系中扮演依赖者的角色,常会怀疑、矛盾,难以坚信恋爱的稳定,容易为此焦虑。来访者很认可测试结果,说从小父母常不在家,感觉特别孤单。在与男友相处中自己对于男友出差不在身边很焦虑,但是理智上知道不应该过多打扰干涉男友工作,因此常压抑自己的情绪,感觉很痛苦。引导来访者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与需要,认识到与男友分手虽然有客观因素,也有一部分在于自己的安全感不够。告诉来访者学会评估焦虑情绪的影响,如果持续或加重,需要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来访者咨询中几次落泪,情绪有所宣泄与缓解,走时表示满意。

心理咨询师提示:在婚恋中,如果一直没找到合适对象,要学会自我觉察,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3. 对另一半的认识存在偏差,择偶观方面有完美主义倾向,择偶条件比较苛刻。

某36岁女性,一直无法进入婚姻。理性、谨慎、戒备心强,对选择伴侣条件较苛刻,最后迷茫于生活方式是否一定要有标准,单身是否就是与社会价值相背离的。



该来访者的房树人测试图

 

专家点评: 通过房树人测试,帮助来访者自己意识到自己与异性相处中的戒备心理,会使得其对异性的挑选条件过于严苛,对另一半的认知偏差,是导致自己焦虑、迷茫的根本原因,适时调整自己的标准。咨询师鼓励其坚持自身的价值观,缓解其婚恋方面的焦虑,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某38岁男性,销售,外地来沪十年。

画房树人,通过咨询来访者认识到到自己近五年来一直在婚姻交友平台投资金钱和时间寻找配偶未果的原因在于自我封闭,以及对地域的认知曲解,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些改变和调整。

该来访者的房树人测试图

 

某42岁男性,未婚,工程师。

 

咨询问题:相亲多年一直未成功。对女方物质要求不高,但喜欢长得好看的。但自述自身条件不怎么样,年纪大,工作多年年薪也就十几、二十万不到,相亲大多是父母介绍,都不太适合自己,有几个喜欢的(长得好看的)对方又拒绝了。

 

专家点评:让来访者做了个爱情态度量表(LAS)测试,测试结果为:同伴型。测试结果分析:胡先生性格属于偏内向、内敛型,同伴型的爱情态度喜欢平静和缓、日久生情的恋爱方式,恋爱中相对缺乏激情。胡先生喜欢体育运动,游泳、羽毛球,建议胡先生可以扩展社交圈,加入自己喜欢的运动圈子,更能找到自信,也借此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朋友方式慢慢发展成恋人是胡先生更加擅长的方式。另外,相亲一样可以继续进行,但是不要过快拒绝,给自己更多机会去认识与了解对方。胡先生表示认可测试结果与分析,有收获。

 

某34岁男性,未婚,公务员。

 

咨询问题:诉说自己有处女情结,导致恋爱、相亲一直未成功。母亲是老师,父亲是公务员,自己是外地人。从小受的教育较传统。大学和研究生时谈过恋爱,但没有实质性关系。现在是领导、同事介绍相亲,感觉不成功一半是因为各种原因,如性格不合、生活习惯不合(自己较节省,上海女孩有些很会花钱)等,还有50%原因是因为对方不是处女,自己有情结。

 

专家点评:来访者诉说中感到很不好意思,脸红闪躲,而且边上还有来访者,这位来访者感到不好意思,左右看、很戒备,咨询环境可能不适合来访者进一步谈自己的问题;

 

适时调整选择另一半的标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很多大龄青年多年坚持自己不切实际的所谓“条件”,没有看到自己的客观情况,以及与自己匹配的另一半所具备的特征,所以一直单身未婚。

 

心理学家阿伦.贝克认为:认知扭曲是一种思维的错误,它造成了人类处理信息过程的困难,最终导致了心理障碍。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童年的学习经验中,或多或少都形成一些认知上的扭曲,因此它的存在不是个别人的错误,而是整个人类共性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提示:在婚恋中,错误的认知和超于实际的择偶标准,使适龄青年无法客观而准确的评判自己和对方,更会延误选择另一半的最佳年龄。


 

4. 因自己来自单亲家庭,被他人拒绝或感情无法继续。

 

某30岁女性

有个双胞胎姐姐,父母自幼离异,从小姐妹跟随父亲生活。在婚恋交友过程中总是因为自己来自单亲家庭,被男生或男方父母拒绝。

 

专家点评实际上,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会成长的很好,无需谈虎变色。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他也来自单亲家庭,但他却发展得很好,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成为受人瞩目的政治家。社会对单亲家庭的孩子不认可,是因为对人的了解不够客观,很多人没有能力对别人作出理性的判断,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才会把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概而论。另一方面,更多人是担心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心理有问题,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遇到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有个情况是,在华大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案例中,许多有心理有问题的个案是来自完整家庭的。

 

来自单亲家庭也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个人成长也不差于完整家庭出来的孩子,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们更优秀。有时因为比较在意别人的想法,因此忽略了更重要的一些事。向中意的对象展示优秀而真实的一面,或许在未来,真正喜欢她的男生也会忽略这个问题。

 

5.恋爱中的不自信、不勇敢等不良心态,会阻碍关系的进展。对婚姻的恐惧,会使得自己难以走入婚姻。

 

某20+岁女性

认为自己无法结识到优秀的男孩,至今还是单身。面对越优秀的男生,来访者就会越紧张、拘谨,因为会害怕自己犯错

 

专家点评:让来访者做房树人测试,性格偏内向。咨询师使用空椅子技术帮助来访者模拟面对优秀男生时的情境,让她意识到如果主动交流即使犯错也还存在机会。但如果不交流,表现的紧张拘谨,那么机会就会错过。来访者表示认同,且紧张程度有所降低。

 

某30岁女性

由于不敢相向爱慕的男生表达心意内心十分压抑,主要是害怕被拒绝,两次错过了恋爱的机会。

 

专家点评咨询师与她一起探讨了害怕被拒绝背后的问题。一起发现了她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咨询结束前,决心改变自己,试着勇敢表达,大胆迈出一步!

 

某30岁女性

咨询问题: 自己谈恋爱没问题,但是无法步入婚姻。

专家点评咨询中,使来访者看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自己害怕结婚之后,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经常吵架,让孩子内心很受伤害。同时由于与父亲的情感复杂,既爱又恨,是心底无法碰触的一个结,想要和父亲和解,但又无法做到,所以需要求助专业帮助,理顺原生家庭的情感纠结点。

 


心理咨询师提示:在恋爱中,渴望真爱,却不敢付出。是大龄单身青年最大的问题。

 

想要获得真爱,却惧怕付出,不是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怕是这个时代的症结。 80后、90后年轻人是在一个给予更多,而付出更少的环境下成长的。一个大城市的孩子,从小有来自父母长辈的关爱,哪会懂得什么叫付出?父母长辈多少都有房产或积蓄,留给他都来不急,哪里需要他付出辛勤的劳动赚钱养家。他们习惯获得好的东西,包括真爱,却不知真爱是父母长辈给不了的东西上,是一个要勇于付出爱和热情才能得来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每一次恋爱,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宝贵的体验。一次恋爱失败后所能得到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心灵脆弱的人看到的满眼是失望和悲伤;心灵坚强的人噙着泪水继续上路。

 

此外,即使面真爱,付出也要适度,40%爱他人60%用来爱自己。其中,有一小部分人群的困扰主要是:在恋爱造成的创伤、离婚后创伤、母婴关系创伤、儿童早期心理创伤等。这些个案情况特殊,婚恋关系不顺是这些创伤背后的产物。如果他们要想有个顺畅的婚恋关系,首先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来处理这些创伤。当这些创伤被治愈的时候,来访者的婚恋关系自然会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

 

6. 恋爱关系中的问题,吵架分手等问题。

 

某先生,35岁,未婚从事市场工作,自己兼职做服装生意。

 

咨询问题:就想随便聊聊。今年初和女友分手,是女友提出的,谈了3、4年了。觉得之前交往都还可以,自己都顺着女友,工作时间较自由,女友喜欢旅游,一有时间就和女友一起出去玩,自己房子、经济也不成问题。双方常因一些小事意见分歧,一般都是自己妥协,但是女友还是经常不高兴,而且常说分手。自己对女友常说分手很反感,认为很伤感情,一般这种时候彼此都不理睬对方,过几天自己会打电话去和好。双方父母都见过,没有反对。今年初女友提出分手,自己也试过打电话复合,但女友不同意。分手的前一个月还想挽回,但现在已经感觉无所谓了,相处太久麻木了,而且觉得是女友不好。中间一两年自己也提过结婚,不过女友一直是应付。

 

专家点评咨询师感觉来访者说话很大声、语速较快,较外向、粗线条男生,情感方面有点迟钝(对于谈了三四年的感情,虽然一直强调自己想和这个女友结婚,但是在咨询师的再三追问下,还是没有多少伤心的感觉,只说第一个月有点难受,但更多是对女友的责备)。因此以共情为主,引导来访者反思与女友相处的问题,可能自己付出的不一定是对方所需要的,最后来访者感叹了解别人真难。


 

7. 大龄青年的父母们很焦虑:孩子找不到对象,我很着急。

 

女  60岁

咨询内容:32岁的儿子相亲了很多次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此次老夫妻两人前来,儿子并没有来。

 

专家点评了解到儿子是与父母同住,几次不成功的原因是儿子满意的对象,妈妈觉得工作不理想反对,儿子就放弃了。妈妈觉得教师的工作很好,介绍了4个英语教师给儿子,儿子都不喜欢。不喜欢的理由是太矮了,或者衣着不喜欢,喜欢长相好的女生。这里可以看出这对母子的相处模式,也证实平时生活中也是妈妈说了算,妈妈照顾儿子的一切。妈妈一直说:我儿子是很乖的很老实的那种。通过解释、澄清、提问技术让妈妈意识到目前的相处模式不利于儿子的成长,要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晚年生活,找到乐趣,也不用一定要分开住,慢慢放手,让儿子独立,儿子恋爱成家更多的是自己的责任。

 

女 60岁

咨询内容:32岁的女儿工作稳定,长相好,很优秀。此次没有来。之前经亲戚介绍认识的男生谈了1年半打算结婚的时候才发现对方一直隐瞒自己的病史,是治不好的疾病。女方觉得被欺骗,造成目前有点不太敢去相信别人,对对方信息要一再确认清楚,怕再被骗。

 

专家点评了解到母亲在这件事情以后非常郁闷,也因女儿一直责怪自己心情不佳,大概有一年的时间。现在关系缓和,女儿也愿意再尝试相亲。就是希望在开始时候了解清楚情况,之后女儿还要再去问男方再次确认。通过倾听、共情、提问技术技术让妈妈意识到上一次的事件对女儿有可能造成创伤,让她回去留意一下女儿的生活习惯,与人相处、工作方面有什么和以前不同的地方,如果过度关注的现象没有改善的话,建议来做专业咨询。

 

在中国父母过度干涉子女的婚姻问题有以下原因:

⑴ 在中国,几千年来,子女都是由父母做主,依媒妁之言而结的婚。“自由恋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大挑战。

⑵ 中国家庭子女和父母粘连过多,子女和父母边界不清,互相介入对方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过分干涉没有反抗力。过度依赖父母为自己做决定。

⑶ 妈宝男:妈妈以爱的名义绑架儿子的生活,儿子在妈妈心目中是重要的人,一旦被这个“重要的人”否定和拒绝,妈妈是很难接受的。

⑷ 妈妈护子心切,不想让子女受伤害。

⑸中国的传统观念: 未来的儿媳/女婿是家庭的一份子,妈妈看不过眼怎么一起过日子。


专家意见:父母“逼婚”需适度。

“逼婚”如果拿捏不好尺度,会是孩子遇挫受到伤害,而丧失找另一半的信心而放弃。“逼婚”可以,但要知道分寸,拿捏得当,不要伤了孩子,又伤了自己。大龄未婚子女本身已经很焦虑了,父母应当适当放下自己的焦虑,与子女一起商讨切实可行的脱单策略,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外部的心理压力。

 

想对单身男女们说:永远都要相信,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不远的未来与我们相遇,而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的付出和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后记:

此次婚博会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的心理咨询师一行人收获颇丰,不光帮助了在场的未婚男女解决自身情感困惑,咨询师们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当今婚恋市场的现状。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到什么是心理咨询,不在排斥而是选择接纳,以及自己在什么时候可以通过咨询来帮助到自己,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活动。

 

100 35207 100 35207 0 0 6845 0 0:00:05 0:00:05 --:--:-- 7124 * Connection #0 to host 37.48.118.90 left intac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