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2017-03-13 极致亲子生活 爸妈营

点击“爸妈营”关注

Psychology

【爸妈营说】


本文是爸妈营【心理教育专题】的一篇好文

上个周末

连续3天,参加了一位心理大师的课程

那种心灵的触动、震动

和对于自己的反思、整理

让自己整个人心思更澄明

一切,其实都那么简单

我们所有的困扰,都来我们自己的一念之间

育儿,育己,都如是

下面这篇李雪老师的好文,继续分享


关注“爸妈营”,在主菜单回复“心理

可查看超100篇【心理教育专题】好文

因为这两天在参加奥南多老师的心理 Workshop,所以又重新开始读李雪老师最著名的著作《当我遇见一个人》。


重新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又想起2013年创建爸妈营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孙瑞雪老师、尹建莉老师、李雪老师等人的文章和著作时的那种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慢慢有些忘记了最初对待孩子的那种全然地接受和喜悦。


孩子0-2岁的时候,每一次抬头、翻身、走出的第一步,会说的第一句话,我们都会由衷地、强烈地赞叹她、鼓励她



可是当孩子越来越大,我们开始对她提要求,比如吃饭动作快一点、在外面不要大声叫、不要一直像小狗一样在地上爬。。。等等等等。


尤其前几天,当我意识到,从早上起床到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我真的一连说了8个“快点、快点”的时候。。。


我开始检讨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因为自己的需求(早上多睡一会儿、送孩子时间少一点),而开始要求孩子的速度能和我们成人一样。


比如我自己从起床刷牙洗脸到出门,可以只要15分钟。可是一个孩子,如果不是严苛地训练,天然是无法达到那么快的。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啊!



所以,重新再读李雪老师的《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推荐给大家,时刻自勉,也和所有的爸妈们一起学习、成长,学习如何做更好的爸妈!




《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作者:李雪,著名心理学家 微信号:lixuexinlixue


教育的本质,


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


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如果你只是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过你;


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


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我们自己想象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然后再想象出对付孩子的办法”,这是非常可怕的育儿观。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育儿观呢?


其实,我想说的是:亲子关系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童年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母婴依恋关系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童年的关系模式,与我们今天的事业,婚恋,亲子关系,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


这么说好像人生是决定论,实际上亲子关系决定的是我们人生的起点。


孩子需要被看见


我们先说说孩子的“存在感”。


存在必须在关系中才能产生。


如果婴儿对妈妈笑,妈妈没有反应,婴儿就傻掉了。


他会想,“我存在吗,妈妈存在吗,这个世界怎么了?”


如果婴儿的各种反应得不到妈妈的回应,那婴儿会活在一个感觉里,就是整个世界都是支离破碎的。


那么,通常的回应有哪几种,并分别有哪些后果呢?


第一个就是重复对方话语中跟情感有关的词。


比如说宝宝跟你说,“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


那妈妈可以回应说:“妈妈看到了,真可爱!”


这就是重复他说的话。


重复对方表达出来的情绪,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绪,去确认它,彼此都会很幸福。


第二种是无关反应。


比如一个小孩子说:“妈妈,我刚才看见了一只狗,好可爱的!”


有的妈妈会说:“你作业写了没?”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妈妈的沟通中,经常得到无关反应。


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感觉到跟别人沟通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于是变得冷漠。


当然,他也可能会非常聪明,在自闭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觉得跟别人聊天是很无聊的事情。


第三种是情感逆转。


“妈妈,这个小狗好可爱啊。”


“报纸上刚报导一个人因为狂犬病死了!”


类似这种反情感的话,你们会感觉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拧回去。


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不会记得这个愤怒的,但这个愤怒一直藏在心理,后来就会通过情感逆转表达出来。


第四种,就是不想回应。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一些恶梦,比如自己掉坑里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险,就会呼喊“妈妈”,但是妈妈没有回应。


这让孩子会感觉“要死了,妈都不会来救我”。


如果你想暂时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应孩子。


你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想跟妈妈互动,你的要求很好,但由于妈妈自己的原因,妈妈想自己待一会,这不是你的错。半个小时后妈妈再陪伴你好吗?”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些儿童的行为习惯:


孩子吃手指,要不要制止?


首先,孩子为什么吃手指,有人研究发现胎儿在肚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吃手指了。


婴儿觉得把手举起来,然后还可以放进嘴里,他会非常喜悦,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是一项壮举。


孩子在1岁之前,探索世界的工具就是嘴巴,他会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嘴里去试探。


有的家长很紧张,其实孩子是非常非常小心的,处在全然的觉知当中的,只要他们不被打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们只要保证周边的环境安全卫生,就尽量让孩子们自由探索。


如果孩子在1岁之后,TA还要吃手指,那怎么办?


答案还是:不作为,就让他吃。


有可能是因为口欲期尚未探索够,有可能是通过吃手指弥补对母乳不够的缺憾。


无论什么原因,我们只能深深的允许,而不是制止。


有的孩子就是比别的孩子行动得晚,那是因为你的孩子有独特的特点,不要把他纠正成流水线产品,千篇一律,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我们呵护的,而不是去改变。

怎样让孩子避免危险?


只有我们体验过了,我们的智力才会发展。


我爸爸对我很好的一点就是:爸爸很少用结论吓唬的方式教育我。


我小时候跟他一起钉钉子,刨木头,这些看似危险的动作成了我童年有趣的回忆。


孩子天然地处在觉知当中,他不会有事没事把自己弄伤了。


比如小孩爱玩刀,我们可以跟他一起去摸刀,慢慢地去摸它,慢慢达到伤害的临界状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这种感觉。


有过刀子体验的孩子,外出时被绳子缠住,他才会寻找类似刀子的尖锐物品去割断绳子,这就是智力发展。


而只学习过刀子很危险这个结论的孩子,是没有能力自救的。


如果我们只是学到了一些结论,我们的智力是没有发展的,我们发展的是恐惧和制约。


我见过很多00后的小孩,都这么高了,楼梯都不敢下。


妈妈时刻处在焦虑当中,孩子觉得探索新世界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摸索新事物觉得危险,孩子从小学会了恐惧和制约。


控制就等于扼杀精神生命。


你如果管他吃饭,他觉得吃饭就是痛苦,你如果要管他学习,他觉得学习就是痛苦。


我控制你,你的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是我的意志。


你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就会感受到无穷无尽的痛苦。


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


很多家长问我,要不要给孩子定规矩。


当时我想的是:法律说合同的主体,是要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平等的人,才能定合同。


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人,怎么跟你定合同呢?


怎么跟你定一个交换的条件去执行?


这是不合理条约。


规则的意义就是维护双方的感受。


有的妈妈问我,她的孩子都会刷牙了,还要她帮忙一起刷。


我问她和孩子一起刷牙的过程中,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她说都很开心啊。


我说这有什么问题吗?孩子如果学到遵守规矩等于难受,那他以后怎么自觉遵守这个规则呢?


如果这个规则让孩子很开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规则就是这样产生的,两个人的感受都被照顾到,这个时候的规则就等于舒服,当没有人监管的时候,他还是会愿意遵守规则的。


孩子有了坏习惯怎么办?


每一个乖孩子都很可怕,他们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规矩做事,他们自认为是乖孩子,别人一定要爱他。


当他们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没人爱。乖的逻辑,被冲击到崩塌,会发生很可怕的事情。


我有一个朋友,要离婚,他说我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安排的,我想做一件父母没有安排的事情,那就是离婚。


他其实不是没有感情了,就是因为他被压制的太久了。


任何控制都会遭遇反弹,不管是多么正确的控制。


每一个顽固坏习惯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一些坏习惯,你可以告诉他:


宝贝,你不管怎么样,都是我的孩子,我知道你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没有能力理解,但是我可以陪伴和看见。


每个灵魂降生到世界上,都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不需要任何督促,只需要爱和自由,他自然就会体验。


家长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爱?


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


我们有多少人是活在焦虑中,就是因为现实跟我们想象得不一样。


为什么说要信任,因为大家看一下这个寓言:


干旱时节,小树为自保把叶子蜷缩起来。


园丁A看到表象理解本质,及时补水;


园丁B什么也不管,小树熬到雨季也活下来了。


园丁C学了很多知识,认为树叶伸展是健康的正确的,所以不辞辛劳把叶子一片片掰开。


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不懂得教育。


我们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才能生孩子。


但是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就是——

你,永,远,不,比,孩,子,更,知,道,

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我们对自己的觉察体验有多深,就会有多谦卑。


看见孩子的前提,是看见自己。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认知教给孩子,孩子最好也不会超过你了。


父母是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爱与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如果你希望,在育儿路上给孩子爱与自由

爸妈营很荣幸地邀请到了:

中国著名心理学者 李雪老师,

为爸妈们讲解「重新养育自己」在线语音课程

整个课程分为12段,每段10分钟,共计120分钟,

很适合大家在上班路上、或者空闲时间碎片化学习

一次订购后可永久收听,并可反复听。

爸妈营限时体验的课程价格,仅88元!

课程订购和聆听方式:

长按识别 二维码 ,即可进入课程页面。



李雪老师是中国最著名的心理学者之一

著名心理学作家,精通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取向。以一针见血直指家庭关系真相的文章,大受欢迎。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其“颠覆性”的育儿观“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大受新妈妈们的欢迎。

她的著作有:《当我遇见一个人》受到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和中国精神分析之父曾奇峰联合推荐,并深受张德芬和尹建莉的喜爱。上市半年销售量过50万,稳居当当教育类新书销量榜第一

这是爸妈营第一次荣幸地邀请到李雪老师合作。她的课程也非常简单易懂,让我们这些爸妈学会如何做更好的爸妈!



About Us

爸妈营,www.bamaying.com 

由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白领妈妈创立。长期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专业人员合作。


3年以来,爸妈营已经整理了300多个亲子专题,6000多篇亲子好文,也是唯一使用【深度专题制】的专业亲子号。


2017年,教育、旅行、生活、成长!

和爸妈们一起,学习如何做更好的爸妈!


欢迎 置顶!置顶!置顶!

  ▼ 一不小心就点了【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