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粉丝们请注意,《盗墓笔记外传:藏海花》即将在明年1月上线!

2016-11-26 剧院与艺术

同名小说改编的多媒体3D舞台剧《盗墓笔记外传:藏海花》即将于2017年1月12-21日再次登陆上海·人民大舞台,此次演出为2.0版本,已全面升级。





为了更好地找寻灵感,剧组主创们也是蛮拼的,排演前顶着高反和大风真的去到西藏采风——



带回了美美的实景定妆大片——




接下来,再来跟大家聊聊最舍得砸钱的舞美制作。历时273天匠心打造,高成本大制作可不是为了炫技。

 


自四年前导演刘方祺帅主创团队把《盗墓笔记1》搬上舞台,国内话剧界就此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神话,四年来《盗墓笔记》系列舞台剧累计票房过亿,并且诞生了一个新名词——粉丝戏剧。


观众最初因为喜欢小说原作而走进剧场,看完演出却成了不折不扣的舞台剧迷,他们喜爱整台演出,喜欢剧中的演员,更认可幕后的团队,进而愿意为了这个剧团的作品一路追随。



为了符合整部戏诗意的美学风格,舞台设计可谓撒费苦心,采访过程中得知前后设计了好几套方案,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完善。因为这部戏的场次较多,时空多变,为了保证角色和观众情绪的连贯性,舞台上的每个大型构件几乎都可以移动。


从地面来看,地面前后有2道延伸到附台的推台,可以实现所有场景的大道具从推台上移进移走,极大程度减少暗场换景。舞台后方的高平台也可从中间分开合拢,可全部撤在后台,灵活机动。


从立面看,舞台两边的6道侧片上下装有轨道,可以进行左右交叉移动。最大覆盖面积可盖满整个舞台。每道侧片有5种以上变化:斜边与垂直边。可按照不同的场景进行组合。推台后方有一组滚轴装置。幕布可由地面向上方垂直升起。侧片+滚轴幕布+吊杆幕布可以组合出多种画面。


而这些构件均选用特殊材料与颜色,切割画面的同时,也可直接进行投影mapping。经过多次试验比对,首次采用30000多根特殊工艺处理的丝线制成独特的成像介质——线幕,既可实现纱幕半透的投影效果,又能让演员随意穿梭其间,丰富了舞台调度,打破了纱幕投影的局限。这种线幕在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中也有惊艳的表现。

 

演出时的舞台布景也是神还原了藏地喇嘛庙——



多媒体的极致运用一直是《盗墓笔记》系列舞台剧的一大亮点,耗时半年完成100余张电影级原画及30多分钟高质量多媒体动画。


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观众的诉求也在发生着不断地变化,人们走进剧场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单纯地看台上的演员全情投入地演绎一段或悲壮,或温馨,或诙谐的故事,而是需要随之升级的视听体验。



相反在这部戏中灯光的运用则刻意做了减法,力求干净简洁,更多是用来渲染气氛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把更大的空间留给多媒体。




说起制服,这部戏的造型设计可是花了不少功夫,从几处细节上可见诚意。


为了展现张家这个避世大家族成员的身份等级,特别为每位角色单独设计了图腾肩章,全部通过手工刺绣完成,在领饰、腰封的细部也全部做了颜色款式的区分;服装面料也是精挑细选,反复打样,既要符合年代感,符合这部戏整体的美术风格,戏中涉及藏地的人物服装,更是不远万里从西藏采购。精良的服饰妥妥地为角色和故事加分。

 

藏海花的舞美整体概念是一种利落、饱满的美学概念。利用正负空间的切分,进行光与影,动与静,五彩斑斓与漆黑沉郁的大块面对比。在这些对比中,演员如同点睛之笔,成为视觉中心。整个空间是空灵的,不是繁琐的。这契合了贯穿整个故事的宗教元素与气质。不沉闷,也不过于花哨。


在景别的视角上,力求打破日常视角,用一些夸张化的透视、角度等,来体现建筑物线条的美感,利用视觉错觉给场景增加更多的空间与纵深。


每部戏一个主题歌,是这个创作团队的传统。同名主题歌《藏海花》创作过程也是大写的用心,主题曲反复在大小调上斟酌,最终在音乐性上返璞归真,用质朴的旋律打动观众,营造“暖虐”的效果。由剧中的男主吴邪的扮演者也是少年张起灵扮演者杜光祎演唱,演出尾声时歌声一起,不少观众瞬间泪目。


而MV画面是剧组西藏行实景拍摄,有不少航拍的壮美画面,一起来感受一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020rfibsc



  票价:180/280/380/480/580/680/880

演出时间:2017年1月12-21日

演出地点:上海人民大舞台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购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