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州书游记

2017-10-18 绿茶 绿茶书情

绿茶按|去每个城市,都要安排一点时间逛逛书店,希望有朝一日能逛遍世界各地的书店,写一本厚厚的《书游记》,目前已经逛了国内很多城市,写有姑苏书游记 姑苏书游记|续 青岛书游记 桂林书游记 上海绍兴路书游记 郑州书游记 济南书游记 等,还有更多城市书游记在撰写中。不久前回了趟老家,逛了一些书店,认识一些书友,今天和大家分享温州书游记

温州书游记


文、图|绿茶

前段时间身体小恙,回温州乡下老家鳌江休养。开始时,父母不让我出门,怕朋友聚会太多不能安心静养,没几天就呆不住了。恰好老友方韶毅来看我,说你老家龙港(我出生在平阳县鳌江镇,后来生活在江对岸苍南县龙港镇)有一位书友在书圈很有知名度,他叫“一万”,要不要去他家书房看看。求之不得,刚好在家呆不住了。


“一万”家是典型的龙港住家,一楼商用门脸,二至四、五楼住家。我下车在门口徘徊,一个年轻人迎了出来,虽然从没见过,但眼前的年轻人我断定就是“一万”。


“绿茶兄吗?”

“是我。”

“韶毅老师已经在楼上了。”


我们上到二楼书房,方韶毅正埋头翻书。书房整洁优雅,三面墙落地带窗书架,中间长条桌上摆着水果、茶。一眼扫去,真是让人羡慕的书房。

一万书房一侧

书房主人章苏凤(一万)


“一万”真名章苏凤,是一枚中学老师。早年因为喜欢武侠小说,收藏了大量金庸武侠,国内及港台和日本各种版本的金庸武侠都有,有一间书房里满满几大书架都是金庸武侠。

这一架满满都是金庸书

另一架满满还是金庸书


2001年之后,他的藏书开始转向,从日本购买大量历史、字帖和画册等精品书,以及一些重要的全集。从规模来讲,他的藏书量不算很大,但每部书都用心收集,合理配置自己的收藏。

收藏了一些特殊版本的全集


作为一名普通工薪族,他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以书养书,十多年来,逐步优化自己的藏品,目前书房里每一部书都堪称精品。由于时间仓促,没细翻他的藏品,希望下次回老家时,抽时间去他书房好好看书。

从日本购置的碑帖、画册等


在其中一个书架,发现几种韦力的书,其中有我策划的《书楼觅踪》,章兄知道我是策划人,让我在《书楼觅踪》上写几句话,我只好粗陋地写了几句:“回老家龙港休养,在方韶毅兄引领下,幸逛龙港章苏凤兄书房,让人大开眼界,小镇龙港居然深藏如此书虫。在章兄书房得见我策划的韦力《书楼觅踪》,特留几句废话。以后回龙港有了一个可以聊书聊天的地方。”

让我在《书楼觅踪》上留了几句

这架上有一些韦力的书和线装书


家乡龙港小镇有如此书香宝地,真是让我意外而惊喜。临走时问章兄,可有斋号?他说还没起书斋名,希望我们也帮着想一个好斋名。我觉得叫“万卷楼”或“一万斋”什么的就挺好,呵呵。


随后三人一同去苍南县城灵溪镇,早想去逛一下苍南半书房,这个阅读空间由苍南几位爱书人发起众筹创办,书店在一个别墅区的独栋别墅里,门脸不大,但上下三层,整体空间不小。我们在半书房三楼阁楼上坐着聊天。

苍南半书房

在半书房淘书聊书

在半书房三楼阳台愉快地聊天


周功清、黄崇森、陈以周三位是半书房创始人,目前,这个品牌旗下的书店还有温州半书房、衢州半书房苏州半书房(苏州这家在姑苏书游记|续 里有介绍)。在我逛过的那么多书店里,半书房的格局和格调都算比较突出的,在这片商业之地,能有这样一家文化气息浓厚,选书认真有品质的书店,真是小县城书店的奇迹,他们还从北京、上海等地邀请资中筠、雷颐、余世存、叶开等名家、学者来做沙龙分享。

slogen:在半书房 读全世界

半书房适合阅读、聊天

半书房书获:《菱蒲青果集》(黄永年)

我们在半书房合影,左起:陈以周、周功清、绿茶、方韶毅、黄崇森、章苏凤


闲谈之余,哥几个建议我来他们几位创办的知行读书会做一次阅读分享,于是约定几天后在苍南图书馆跟知行读书会三十多位书友,进行了一场关于阅读、关于读书会的分享。说了些什么已不重要,高兴的是老家有那么多书友,能够在一起聊聊天,分享一些阅读的感受,真是很幸福的夜晚,合影中看到大家都笑容灿烂。

和知行读书会书友们聊天后合影


龙港、苍南之行让我倍感欣慰,从来没想到在老家,有那么多爱阅读爱本土文化的书友,他们在商业氛围如此浓厚的地方,坚持一份在老家人看来百无一用的爱好。


作为一头北漂,曾经一度很少回老家,每次回乡除了和老朋友们喝喝酒,走走亲戚,基本上没地方可去,这次的书旅让我非常开心,认识了那么多书友,盼望着下次再聚。


几天后,和黄崇森、方韶毅再次相约去温州另一个文化小城乐清,苍南人黄崇森在《乐清日报》工作,对乐清地界很熟。我从鳌江坐火车过去,40分钟,到了直接杀到乐清最有名的书店桃源书院,店主郑金才是我微信好友,天天见他在朋友圈晒书,终于可以亲自来他店里看看了。

桃源书院古旧书店门口


方韶毅已经早早地桃源书院开始淘书了,他多年来从事温州文史研究,创办有温州史地杂志《瓯风》,研究和撰写了很多对温州文化有贡献的文人故事,结集出版了《民国文化隐者录》。温州年轻一辈学人里,他算是温州文史百事通了。桃源书院有一个房间专门售卖温州文献书籍,他在这里买到过很多温州文献方面的书。

桃源二楼专门的温州文献书屋


喝了金才一杯茶,马上投入淘书之中,楼上楼上再楼上,共四层楼,看的眼花缭乱,加上天气炎热,淘书淘到满身大汗。这桃源书院真是名不虚传,一个小城居然有如此丰富的旧书,拿全国的旧书店来比,都属厉害的。

民国一些老版本

让人眼花缭乱的小人书

楼梯上也堆满了书

这个屋有大量名家签名本


还没完,方韶毅又带我去了桃源书院其他三个店,临街的那家书店主要卖学生用书,教材教辅,另一个书店主要卖新书,那个屋子也是他自己的住家,还有一个二层小楼刚刚盘下来,准备修整一下启用,目前是临时库房。在这个小区里,桃源书院构成了自己的书店群。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能在这么小的地方,开出这么大规模的书店,并且运营良好,温州人的生意头脑,在开书店这个事业上,也如此灵光。

桃源这家店以新书为主

在桃源门口合影,左起:鲍海春、绿茶、黄崇森、方韶毅

说到做生意灵光,另一位乐清书友江慎更是厉害,他是当年天涯闲闲书话时的书友,现在做自由二手书商,有一个工作室叫大风堂,主要通过社群销售书,而且生意火爆。他能搞到很多港台版的旧书和很多稀见的版本,在他不大的工作室大风堂里,有全套王云五主编的民国版“万有文库”,品相非常好,我精心挑了几本自己感兴趣的,有《农具》、《火药》、《造纸》、《近代印刷术》、《基督教概论》等,还选了台版《雅债》和胡适的《诗选》等一些书。

在大风堂看到一地民国版“万有文库”

大风堂在售旧书

大风堂在售旧书

大风堂书获:《农具》(万有文库)

大风堂书获:《火药》(万有文库)

大风堂书获:《近代印刷史》(万有文库)

大风堂书获:《基督教概论》(万有文库)

大风堂书获:《造纸》(万有文库)

大风堂书获:《诗选》(胡适)

大风堂书获:《雅债》(台版)

看江慎的卖书玩法,我只能再次感叹温州人的生意经。


从江慎工作室出来,又去了乐清文化领袖许宗斌老师家,许宗斌先生是《乐清文献丛书》主编,对乐清文化在研究和传播上做出很大贡献,虽然许老师两年前已过世,但他家规模可观的书房——听蛙楼,却是来乐清不得不膜拜的地标之一。在许先生公子引领下,我们一行在许先生书房几个房间穿梭,许先生的阅读和阅历通过他的书房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人的书房可以看出他的格局和思想,许先生的书房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点。

许宗斌先生书房:听蛙楼

大家在欣赏许先生藏书

听蛙楼的一角


许先生存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雁荡山笔记》、《昨夜风——乐清历史文化述略》、《听蛙说古》等,《雁荡山笔记》是许先生公子赠送,其他许先生著作都是乐清民营出版人鲍海春兄赠送。许先生过世后,他的师友弟子为他出版了《水云锦远——许宗斌纪念集》,很多温州文化人都写了纪念文章,通过这本纪念集,可以了解到一个丰富、立体、有创见的许先生。

桃源书获:《雁荡山笔记》

桃源书获:《昨夜风》

桃源书获:《听蛙说古》

桃源书获:《水云锦远——许宗斌纪念集》

晚上回到温州市区,住在方韶毅家。方兄房子不大,几个屋满满都是书,目测有五六千册,他家有狗名奥巴马,一直守着我这个陌生的闯入者,所以我不敢在他家书房走动,怕引来“奥巴马先生”不乐意。


这次住他家里才知道,韶毅兄这些年也在默默写字,不过比较低调,不在朋友圈晒字,难怪这些年他收藏了很多名人手札喝字画,也参与一些艺术策展。他今年策展的“温州民间文献联合展”取得空前成功,可惜我没能有机会参观,后来拜读他寄来《温州民间文献联合展图录》,对这次展品有了一些了解,温州在民间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面的确很下工夫。


第二天方兄带我走了一条温州人文遗迹线路,夏鼐故居,郑振铎纪念馆,城西基督教堂,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温州天主教总堂,一路走来,这段民国史中的温州在方兄丰富知识讲述下,显得丰富、深厚。

夏鼐故居,仓桥街102号

夏鼐故居的院落保存非常完整

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故居情况

郑振铎纪念馆,沧河巷金宅旧址

金宅旧址是温州保存最为完好的民国老建筑之一

“关于文物的事情,问郑振铎”

英国传教士苏慧廉所建城西基督教堂

城西基督教堂侧面

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飞鹏巷98号

陈宅的建筑非常气派

马孟容画鱼

马公愚画

马公愚编《应用图案》

《应用图案》内页

温州天主教总堂,1874年建堂,1877年迁至现址。

正在大修,只能在围墙外遥望一下

书中记录的总堂内的照片

饭后去方韶毅办公室小坐,偌大的办公室被书挤的满满的,一个一个柜子打开给我看,各种温州文献以人物和专题的方式分类摆放,处女座的完美主义在这里表现突出,最后,终于把藏在书架下方柜子里的宝贝一一拿出来给我看,以民国时期版本为多,温州人的书,涉及温州的人,以及正在写的温州史料相关书籍,藏了可是不少。

方韶毅办公室就是个书库

他主编的《瓯风》,已经出刊13期,是了解温州历史最重要的刊物之一。这个刊物名字由来民国老刊物,我一直没见过民国版实物,他果真掏出一本,原来《瓯风杂志》老刊是线装杂志,颇让人意外惊喜。

线装《瓯风杂志》

《瓯风杂志》老刊内页


近日,他把《瓯风杂志》老刊第一期影印了,和《瓯风》第十四期一起寄给参与欧风众筹的书友。

影印本《瓯风杂志》老刊及内页

最新一期《瓯风》(总第十四期)


晚上去温州半书房参加“瓯风文丛”首发沙龙。我因为忝列《瓯风》编委,也被邀请参与分享。瓯风文丛是《瓯风》杂志延伸出来的出版项目,第一辑出版了温端政《回首人生》、林翘翘《流年碎忆》、沈克成《挹西注中》、张乘健《籀园慧月》、卢礼阳《此心安处》等五种,收录五位本地学者曾发表在《瓯风》或见诸报端的文史随笔,涵盖回忆师友、温州风土等作品。


我讲了什么已不记得,后来看《温州日报》报道中摘录了我的几句:瓯风文丛与《瓯风》一样,重在挖掘本地人文历史,兼具可读性,它的出版,是温州文化向社会各界的一次低调亮相,随着这套文丛日益丰富和成熟,大众对温州文化、温州学人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晚上在温州半书房参加瓯风文丛见面会


这段老家休养时间,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认识了很多老家书友,也第一次能这么深入地参与到本地文化人的一些生活日常,和他们在一起,可以讲家乡话,有很多只有用家乡人才能体会的交往模式,互相调侃、拆穿,都那么欢乐、舒心。这是离开家乡二十多年后,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家乡的文化魅力,那种骨子里就有的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以后,一定多抽时间回老家,也尽可能多参与和家乡有关的文化活动。


十一月,将和六根的老友们走访温州,“六根故乡行”首站,很希望让六根老友们看看我的家乡之美,文化之深,而不单单是普遍理解的商业温州。


-END-


出版机构或作者来信来稿请发greentea@bjboom.cn

更多书游记

阅读需要分享

ID:greenteabooklist  

绿茶书情|文艺连萌成员

文艺连萌|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实践者


▼ 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冯骥才演讲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