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世界屋脊上的地质尖兵:17年不忘初心 因为山在那里
“你到底开不开机?”
“好了,别关机了,开机吧。”
“不要生气了,给我回个电话吧?”
这是江西省地矿局地质调查研究院西藏分院院长高原手机里舍不得删掉的几条短信,发短信的是他的爱人郄海满。
从2000年开始,为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号召,江西省地矿局地调院抽调精干人员组建西藏区调队,主动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地质调查项目。8年后,高原成为其中一员。
17年来,这支队伍不忘初心,团结一致,战风斗沙,爬冰卧雪,怀揣着对祖国地质事业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以及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始终奋斗在青藏高原一线!
中秋前夕,本网记者来到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西藏阿里,零距离接触了这支世界屋脊上的地质尖兵。
江西省地调院西藏分院的队员正在雪域高原开展地质调查
阿里“失联”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2011年7月说起。
这是高原进藏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他所工作的西藏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羌塘无人区核心地带,海拔平均5000米以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当时,日土县多玛乡通讯发生故障,而就在故障发生的前一天,郄海满刚和高原在电话里闹了别扭,这时候通讯突然中断,而且一断就是半个月,这让电话另一头的郄海满陷入了深深的内疚。
“高原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我还跟他斗气,会不会是自己太过分了?”不明就里的郄海满,给高原的手机发了一条又一条短信,却迟迟得不到回音,直到半个月后收到高原的回电时,郄海满泣不成声。
其实,在西藏阿里地区,高原缺氧、缺饮用水、各种地质险情,这些生命的极限挑战只是对队员身体和心理的考验。“不到高原非好汉”的豪情背后,通讯中断是家常便饭,类似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大堆来。如今,队员与家人达成了默契,不联系就是最好的联系,那意味着平安。
即便是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还是有这样一群人,一波接着一波,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傻傻地”干了17年。
从2000年开始,西藏区调队队员们用双脚丈量并唤醒了青藏高原8.5万多平方公里国土,徒步实地调查地质路线累计超过45万公里,取得了丰硕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科学研究成果。先后发现铜、铁、金、银等重要矿(化)点200余处,找到并预测的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000亿元,与国内其他地调队伍一起,共同填补了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的空白。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次,参与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6年1月,为适应新时期地质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西藏区调队更名为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西藏分院,1985年出生、已在藏区工作9年的高原出任院长。
如今,西藏分院在羌塘无人区有两个工区,一个在阿里地区日土县热邦乡扎普村,平均海拔4600米;另一个在距离扎普村600公里外的西昆仑,平均海拔5400米。作为院长,高原经常要开车往返两个工区。
经常有人跟高原开玩笑说,你父母真有先见之明,给你取了个这么好的名字——“高原”。一出生,就和青藏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高,今天你的任务是这条路线。”
“阿原,把你记录笔借我使使。”
“高院,这是我们组的成果报告,你看一下。”
……
自2008年工作至今,高原听过很多称呼。叫他“小高”的是他的师傅,从入藏的第一天起,他就跟着师傅学本事;叫他“阿原”的是他的好哥们,野外队同事同生共死,是兄弟情谊;当他被院党委任命为西藏分院院长后,这一声“高院”似千斤重担压在他的肩头。
“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工作。”站在海拔4700多米的羌塘无人区,高原“初心”不敢忘。他指着身旁连绵起伏的一座又一座山峰说,这些都是我们前辈唤醒了的“江山”。作为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西藏项目的第五任“院长”,虽然已经进藏工作9年,高原带队在雪线奋战时,还是不敢有丝毫懈怠。
出发前研究山体地形,商量汇合地点。
“人不齐不能开饭”
羌塘无人区工作环境恶劣,外加气候变化无常,江西省地调院西藏分院自成立以来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还有一个队员在山上没有归队,大伙就不能开饭。
“这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分院党支部书记袁振国说,西藏分院现有队员中,除了司机陈孝榕是1958年出生外,大部分是80后,工作之余,你说没有个磕磕碰碰的情绪发泄是不可能的。但是,无论什么“恩怨”,在“人不齐不能开饭”这条铁律面前,都必须化于无形。不管谁没来,大家都必须无条件上山找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有队员的安全。”袁振国说。
在这片海拔4600多米的无人区,什么食材都靠外运。以西藏先遣错项目部为例,每隔10天,他们就要派人去阿里地区补给食材;就连喝的水,都要到离驻地扎普村12公里外的一个小池子里去一瓢一瓢地舀进桶里,再运回来。
藏北高原昼夜温差大,气候特别干燥,缺氧导致饭菜烧不熟,大家经常出现胃疼、脱皮、唇裂、冻手的现象。长期的高原工作环境,让许多队员患上了各种疾病,比如胃溃疡、血压偏低、心跳变慢、记忆力减退、指甲变形、心脏肿大等。很多队员经常白天到野外工作,晚上回帐篷打吊针。“我们的帐篷就像医院的住院部,但大家都顽强地坚持着,没有一个人当逃兵!”袁振国说。
“在工区,我们最不喜欢吃的就是方便面和蛋黄派了,只要有办法,我们就不吃这样的食物。”袁振国说,主要是因为队员每天一大早出工后,都要晚上才能返回驻地,方便面和蛋黄派就是每天中午的干粮。然而天气冷的时候,吃着蛋黄派,喝着冰雪融化而成的冷水,队员们经常出现胃痛和病毒性感冒,每年野外工作都要瘦十多斤。
即便如此,袁振国每天早上还是会认真检查每个队员的干粮、衣物是否疏漏;要把每个小组走的路线和行动范围标在基地的总联络图上,以防万一;晚上回到驻地,安排随队医生给身体不适的队员看病,尽可能为重病号准备可口的饭菜。
无微不至的关心,使队员们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合力。
队员到离驻地扎普村12公里外的一个小池子里去打生活用水
一群“奔跑的藏羚羊”
地质工作,是需要用双脚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在空气稀薄的高原,虽然低温、缺氧、风雨变幻莫测……但西藏分院的每一个队员就像生活在这里的藏羚羊一样——喜欢高山。
藏羚羊以善于在高原上奔跑而著称,被称为“青藏高原的骄傲”。
17年来,西藏分院的队员们就像一只只“奔跑的藏羚羊”,踏遍青藏高原8.5万多平方公里国土,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天路,填补了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的空白。
“以前胡为正队长在的时候,我们叫他温暖的‘藏羚羊’。”谈起大家内心的那只“羊”,高原情不自禁地提起了他的师傅,也是他的前任队长胡为正。
高原说,那个时候,在他们心中,胡为正亲如父兄,为了工作又可以时刻奔跑,不眠不休。
“胡队下山后,现在我们西藏分院跑得最快的‘藏羚羊’非张密椋莫属。”高原说的张密椋是一个典型的80后,进藏工作已有8年之久,算得上是个老西藏。“因为他爬山快、耐力强,现在被派往海拔5400米高的西昆仑项目部,去啃那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了。”高原说。
在西昆仑项目部工作,队员们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整装出发,一路上逢山过山,遇水过水,还要不停地测量、记录、采样。饿了,中午在山上吃点干粮,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背着几十斤重的岩矿石标本和设备往回赶。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气温越来越低,雪山的坡度也越来越陡峭,体力消耗越来越大,前进速度变得十分缓慢,最初前进100米到200米休息一次,到最后竟然走一步要喘三口气。
“但张密椋说他在学校体育好,遇到难啃的骨头经常主动请缨。”书记袁振国说,有些项目点,汽车只能把队员送到4800米的高度,余下的路只能靠队员一步一步攀爬,一天需要步行20多公里的线路几乎都被张密椋包了。
西藏分院的每一个队员就像生活在这里的藏羚羊一样——喜欢高山
“雪域高原上的江西红”
目前,西藏分院共有队员14名,党员7人。在“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旗帜下,他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回信中提到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精神引领,用“滴水穿石”的恒心,攀爬在含氧量仅为海平面三分之二的雪线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信条,向恶劣的气候挑战,向荒芜的原野挑战。
西藏分院的工作区主要在西藏自治区阿里、那曲、日喀则、山南四个地区。藏北荒原终年是苍茫的黄,没有现成的路桥,只有暗藏的冰河沼泽。记得16年前,第一批西藏区调队进藏的那一天,当装满全部“家当”的车队途经一条近百米宽的河流时,大牵引车突然在河中心熄火,那是藏北的融雪季节,河水暴涨,如果不赶紧把车救起来,车辆就有被冲走或掩埋的危险,不仅国家财产受损失,分院还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工作的物资。危急关头,时任党支部书记的谢国刚和司机班长朱波率先脱去羽绒衣,穿着短裤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查看陷车情况。高原解冻的季节,河面上漂着大大小小的冰块,碰刺在身上犹如刀割,看到这里,队员们不再犹豫,一齐跳进齐大腿深的冰河里……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苦搏斗,终于把车拖上了岸。
17年来,西藏分院的队员们克服了高寒缺氧、工作流动分散、迷路陷车和野兽袭击等重重困难。在艰苦的环境下,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时刻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眼下在工作区,党支部书记袁振国每天除了要和队员一样出野外,还主动和院长高原一起,带队去环境最艰苦的西昆仑开展工作,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候,支部班子成员冲在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队伍紧紧地凝聚起来。
“17年,虽然党支部换了一届又一届,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这支队伍本色一直没变。”江西省地矿局有关负责人说,多年来,“助力祖国经济腾飞,为国家寻找更多矿藏”是地矿人一切思想的最高表达。他们自觉肩负起为祖国找大矿、富矿、急需矿的神圣使命,以大地为舞台,用地质锤、GPS、放大镜唤醒雪域高原,把青春、智慧甚至生命奉献给了地质找矿事业,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17年绝对不是一个终点,他们的传奇还在继续。
年轻的地质队员黄东荣在接到妻子要求离婚的电话后,连夜加班加点汇总填图资料,就是为了早点回家,当面求得妻子的谅解;司机邱明为了不再让妻子担心自己的安危,再也不敢每天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因为他怕哪天通讯中断,妻子突然接不到他电话会心急如焚;万川为了坚守岗位迟迟无法满足妻子拍一套婚纱照的愿望,善解人意的姑娘没有怪他,反而跨越南昌到拉萨4100公里的路程,孤身进藏只为看一眼心爱的人,如今,他们拍下的“唐蕃路上的婚纱照”已被传为佳话……
雪域高原上的一抹江西红
后记:17年不忘初心 因为山在那里
江西省地矿局地调院驻阿里地区日土县项目工作区,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这里寒风阵阵,荒无人烟,山势陡峻,草木凋零。第一次登上高原,记者立时感受到心慌气短、头痛欲裂。强烈的高原反应和长途颠簸,亲身感受地质队员在野外作业的坚忍与执着,记者深深为他们顽强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科学态度所感染。在数天的深入采访中,记者还是不禁要问,17年,克服了这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是什么支撑了这抹“江西红”在青藏高原上一干就是17年?也许,“这就是支撑地质人走下去的事业”;也许,“国家的需要,就是他们的选择”;又或许很简单朴实:“因为山在那里,他们就是一个战斗堡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28090xay&width=500&height=375&auto=0△雪域高原江西红(来源:江西卫视)
作者:吴跃军
责编丨艾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