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媒记者走进吉安感受庐陵文化,去了哪些代表地标?

2015-12-13 人民网江西频道 人民网江西频道



前情回顾

12月10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江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办,人民网江西频道、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中心承办的“2015外媒看江西”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在江西南昌正式启动。


在12月10日至12月15日这6天时间里,包括拉丁美洲通讯社、西班牙国家通讯社、摩洛哥通讯社、苏丹日出电视台、越南人民报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环球时报、亚洲新闻周刊、紫荆杂志、人民网在内的40余名中外记者将赴南昌、吉安、赣州等地采访采风,并通过俄文、英文、日文、韩文、法文、西文、阿文等多个语种,在全球范围内零距离推广“江西风景独好”的独特魅力。



大家都在看 点击可查看

【独家】发生了什么大事?全球数十家知名外媒都跑来江西!

外媒记者看江西来了!姚亚平点赞授旗

这拨儿参观南昌西汉大墓的游客有点“特殊”!竟然把江西文物考古所所长团团围住……





12日,本网微信头条推荐,参与“2015外媒看江西”活动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了吉安燕坊古村。拉美南方电视台记者Juan Carlos Arias Escardo表示:“之前大多时间待在城市,很少有机会来这种地方,非常喜欢,在这里能使自己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古老的村庄、慈祥的老人,这一切都非常有意思。我们有一档专门介绍古村的栏目,相信燕坊古村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美称的吉安,还会给外媒记者带去哪些惊喜呢?赶紧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庐陵文化生态园



12月12日上午,冒着蒙蒙细雨,“2015外媒看江西”采访团来到江西吉安市庐陵文化生态公园采访采风,体验吉安深厚的庐陵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优美的山水风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769skna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庐陵文化生态公园总面积约3250亩,是吉安市综合性娱乐休闲城市生态公园,也是集庐陵文化与自然山水风光相结合的自然山水公园。公园的建设主要以吉安市螺子山和螺湖水为核心、各功能区域相对独立的、组团式布局,以“庐陵文化”贯穿全园的精神主线,以绿色为基调,以红色为映衬,以古色为点缀,公园分为庐陵文化展示区、庐陵湖景观区、生态景观区、综合休闲娱乐区、滨江景观区、商务度假区六个功能区。


该项目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4亿元。公园的建成将为市中心城区提供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文化熏陶的场所,也将作为大井冈旅游圈的重要景区和展现与弘扬庐陵文化的重要平台。2012年被评为江西省十一五期间“十大新增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尽管寒风料峭、细雨蒙蒙,但江西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公园内却绿草茵茵。



民俗馆


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园内有一座园中园,名叫民俗馆,馆内陈列着从民间收集的3000多件文物古董,免费向市民展出,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庐陵大户人家的日常生活场景。12月12日上午,“2015外媒看江西”采访团一行来到这里采访采风,切身感受庐陵民俗。


步入民俗馆内,首先可以看到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清代樟木雕刻照壁墙,照壁墙后的宽敞的天井内,一组铜雕像反映出了庐陵人家日常生活:祖孙天伦之乐,家庭祥和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长者抽着水烟看书,妇人在纳鞋底,而两个顽童却在打弹珠、打陀螺,此外还有三两只家养的鸡鸭在地上觅食。




走进正厅,可见一幅楹联高悬在两根立柱上,上书“大业惟修德,明伦在读书”,反映出吉安自古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传统。右转可见一面铜锣,轻轻叩之,音色浑厚,相传为古时为官府开道之用途,抑或作欢迎远方来的客人之用,不少外媒记者纷纷上前试着敲打,阵阵浑厚的锣声在厅堂内环绕,经久不息。




继续前行,正厅右边的墙壁上,一幅幅图画,把旧时吉安人从出生,到成年,到婚嫁、寿诞等民俗描绘的栩栩如生。其中,一幅主题为“成年礼”的画作颇为引人注目,按照吉安的旧俗,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15岁行笄礼,统称成年礼。冠礼中有命字仪式,即取字号,具备成年人的一切资格;笄礼由女性家长为女孩改变发式,绾髻插簪,表示可以婚嫁。


左转拾级而上,又可以看到一首《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抬头可见一门匾,写着“白鹭洲书院”五个大字。吉安自古是一方飘逸书香的土地,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有“隔河两宰相”、“一门五进士”、“百步两尚书”、“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等佳话。



下楼来到左厅,右手旁的墙壁上是一幅幅反映吉安人日常生活的民俗画。一幅“起屋上梁”的民俗画吸引了不少外媒记者的眼光。


吉安造屋,必请风水先生确定位置与坐向,再选定黄道吉日,备公鸡、神钱,燃香烛敬拜破土,房主拿锄头挖三下后即扔锄离开,不得回头。砌墙前有落石仪式,于墙基四角各垫一块大石头,放进祭血神钱,赞诗祭拜后方可起基建造,择吉日上梁要办“上梁酒”,亲友备红包、对联、喜炮、包子等礼品贺新屋落成。正梁涂红,贴“长发其祥”、“紫薇高照”等吉辞,将装有豆子、谷米、沉香、铜钱茶叶的红布袋扎在梁中间,叫“定梁”,祈愿五谷丰登、香气四溢、金钱满堂。再挂米筛、铜镜各一,象征千只眼、照妖镜,以驱邪魔。


不少外媒记者纷纷表示,民俗馆将民俗文化实物再现,既能看得见,也能摸得着,可以称得上是庐陵民俗的大观园。


文星塔




12月12日上午,蒙蒙细雨中,“2015外媒看江西”采访团一行登上位于螺子山顶的文星塔,站在这个吉安市的制高点,近俯公园,塔绿相衬,山水相映;远眺城区,烟雨迷蒙,芳草竞绿,城在画里,画在城中,宛如一幅秀美的画卷。


如果说庐陵文化生态园是浓缩版的吉安,那么文星塔就是生态园的点睛之笔。12日上午,从螺子山脚下,外媒记者一行乘车沿着盘山公路上行,一路绿树扶风,草木掩映。十多分钟后便来到了文星塔脚下,抬头望去,一座七层高塔耸立眼前,气势恢宏。


自古以来塔有四种类型:一为佛塔、又称浮屠;二为风水塔,起镇妖作用;三为特殊标志塔。文星塔则是第四种:赋愿塔,即赋予一种愿望、一种寄托。


据当地导游介绍,文星塔塔高57.3米,塔体八面七层,系仿宋代江南建筑风格。其前身为明代万历三十一年所建“文塔”,已于1958年毁弃。2010年重建后定名“文星塔”,是集文化、宗教、景观为一体的景点建筑。


据介绍,吉安自古崇文重教,有“隔河两宰相,十里三状元”之说,尤其在明代,文风学风尤盛,260年间,全国共有88个状元,吉安就出了12个状元、993名进士。而文星是文昌星、文曲星的简称,古人认为其是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一直被读书人所崇祀。起名文星塔,意在勉励吉安后学勤奋立志、大有作为。




一下车,外媒记者们便快步拾阶而上,登上高塔,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油然而生,不少外媒记者感慨,无论是寓意还是景观,文星塔都不愧是庐陵文化生态园的点睛之笔,有了它整个公园就亮了,也活了。


万寿宫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764ujgwr&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博物馆


博物馆之于一座城市是什么?气质、内涵、见证者、抑或灵魂,怎么说都不为过。12月12日上午,“2015外媒看江西”采访团一行来到吉安市博物馆采访采风,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176snja9o&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具有吉安特色的描金龙首九龙灯,在一座龙型的支架上放着九盏清油灯。据介绍,在古代清油灯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在节庆时点燃,烘托节日气氛,二是学子读书时用以照明,有传圭袭组之意,体现了吉安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大厅左面乃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座万寿宫牌坊。万寿宫是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许真君而建,许真君天资聪颖,精通百家,尤其喜欢道家修炼之术,云游四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据记载,他在136岁时去世,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许真君死后,当地乡邻建立“许仙祠”来纪念他,后来宋真宗亲笔提名为“玉隆万寿宫”。数百年来香火不断,在古代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明清时期,赣籍商人行走全国,在全国许多地方都修建了万寿宫。万寿宫也成为外地江西同乡的“江西会馆”。




从大厅往左拐,进入吉安简史展厅,从秦王汉朝到新中国成立,吉安市已有2200多年的建制历史。秦朝设庐陵县,隋唐至两宋时期,吉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繁荣;明朝时期吉安文化鼎盛,人才辈出。




在往里走,就进入了“青铜王国”展厅,说是青铜王国,没有丝毫夸大。


展厅里青铜礼器、兵器、工具琳琅满目。1989年9月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发现商代大墓,经科学挖掘,出土文物1300余件,其中青铜器475件。这批青铜器的出土,改变了人们对赣江流域古代文明的认识。




展厅中央矗立着大洋洲商代墓的标志性文物——“双面神人”头像,面目狰狞,双目中空,好像向人们传达某种特殊信息。相传,这是商代巫师做法的特殊道具走出青铜王国展厅,再往左拐就进入了吉州窑的世界,整个展厅仿造窑洞设计,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吉州窑因为窑址在永和镇,故又称永和窑。晚唐开始创烧,南宋时期到达鼎盛,元朝末年衰败,前后共经历500多年。吉州窑产品效法百工,种类繁多,改变了北白南黑单一釉色的历史格局。在宋元陶瓷装饰工艺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品远销海内外,不少产品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采访之余,外媒记者在博物馆留下“调皮”的身影。


中国的历史实在是太长了,今天在这里看了这些展出的文物,非常喜欢。实际上昨天在江西省博物馆也看到了很多文物,我相信历史都是相通的,这些文物加深了我对江西、对中国的了解。”《今日中国》(西班牙版)记者马丁内斯表示。



博物馆内展出的一级品——褐釉彩绘锦地纹琮式瓶




哇塞!我也想去吉安看看啦~

不要着急!想看更多精彩,继续往下戳!



青原山


12日下午,参加“2015外媒看江西”的中外记者来到吉安市青原区青原山景区净居寺参观,这块“清静之地”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寺内富有江南庭院色彩的整体格局及巧妙的设计、独特的构思,让中外记者们感受到中国古建筑的魅力。


据寺内的工作人员介绍,净居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有天王殿、毗庐阁、七祖塔、禅堂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三面环水、三桥拱立,有如碧波万顷之中托出的一座琼楼玉阁,在全国寺庙建筑史上,仅此一例。


据介绍,净居寺有“三绝美景”:墨迹冠绝、古木奇绝、建筑妙绝。净居寺第一重山门上的“青原山”三个字乃是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天祥所题写;第二重山门的“祖关”二字由唐书法大师颜真卿手书,此外还有黄庭坚和李刚的诗碑,一起并称为“青原墨迹四宝”。




在天王殿前面,有两株古柏树,这是当年行思禅师亲手种下的,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


在建筑方面,寺院整体格局带有明显的江南庭院色彩,以大雄宝殿为中轴心,天王殿、毗卢阁居中,功德堂、祖师殿、禅堂,斋堂、伽蓝殿、客堂、地藏殿分布两侧。



注意啦!前方高能预警!


吉州窑



外媒记者都围了过来!原来是制瓷艺人在拉坯~


12日,尽管细雨蒙蒙,但依然难挡外媒记者的脚步。当天下午,参加“2015外媒看江西”的40余名中外记者来到吉州窑遗址公园,在这里他们见识了陶土、见识了瓷器、见识了制瓷的工艺,同时,在制瓷艺人的指导下,记者们轮番体验拉坯,他们对这一切充满了兴趣。


在一间工坊内,三位艺人正在拉坯,记者们迅速围拢上去,他们对这个十分好奇。只见一块陶土放到转盘上,艺人的双手随着转盘的转动准确地“拿捏”陶土,一只碗型就这样出现在外媒记者的眼前,“哇哦,你们的手比魔术师的手还厉害!”对于艺人娴熟的手法,记者们啧啧称赞。


要不你们也来试一试?”得到这样的邀请,记者们纷纷挽起衣袖坐到转盘前。“拉坯的好坏是直接决定之后上釉烧成的重要因素,所以拉坯的时候,大家要心平气和、眼准手稳。”艺人们在一旁悉心教授外媒记者们拉坯手法。记者们双手蘸水和泥,随着轮盘的转动,泥团逐渐变成一个个杯子、碗、碟……尽管他们手下的拉坯造型无法与艺人们相比,但面对自己的处女作品,记者们还是觉得弥足珍贵,“毕竟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制作陶器。



外媒记者轮番体验手工拉坯。


看上去还挺简单的嘛~


这是我的第一件陶器作品,可得好好做啊!


哎呀呀~不好,这是要歪了啊!


这可真有意思!


我已经上手啦!看看~



猜猜这是哪个外国朋友做的呢?


经过一番亲身体验,外媒记者们感叹道,陶瓷除了具备实用功能外,更多的是在传达制瓷匠人的思想和感情。“以前我曾在电视中看到过制作陶器的过程,觉得很简单,今天自己来制作,才明白这是个技术活!”来自智利Yuangfangmagazine杂志社的记者Andrea del Pilar Mella Figueroa说,这样的体验不仅让她能够亲身体验制瓷过程,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中国千年的制瓷文化。



今天的独家内容就是这样!


想要知道更多关于2015外媒看江西的独家消息,就锁定人民网江西频道吧!


外媒记者,江西走起!




你也可以猛戳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网的精美专题让你实时了解外媒记者的最新动态!


记者:秦海峰、时雨、郝士芳、顾子恒

责编丨艾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