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给江西出了“四道考题”,看江西“期末考试”交出怎样的答卷?
编者按:
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给4600万江西人民送来了融融春意,对江西工作提出了“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给江西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年来,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带领下,围绕“向总书记交上一份亮丽答卷”历史课题,深入实施“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砥砺前行、开拓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难忘时刻
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托:“我们决不能让老区的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这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
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了“一个希望、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希望江西在经济工作上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要求江西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作风建设。
亮丽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字字千钧,饱含着对江西革命老区的一片深情。
一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向总书记交上一份亮丽答卷”:
2015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6723.8亿元,增长9.1%,增速居全国和中部省份前列,创下新世纪以来最好位次;财政总收入3021.5亿元,增长12.7%。这是在前两年蓬勃发展基础上的再发力。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超过两个省区,提升至全国第18位。
2015年,全省预计减贫7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为5.7%左右,下降2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9元,增长10.1%。
赤子深情
江西这片革命的红土地,始终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赤子深情。
2006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到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实地学习和感受井冈山精神。
2007年6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上海会见吉安市党政代表团时说,井冈山是红色摇篮,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个县级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图为2008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
2008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江西调研考察期间,专程到瑞金、井冈山等地,还看望慰问了老红军。
2011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出席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时指出,要始终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2011年11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与出席座谈会的老红军代表亲切交谈。
特别是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江西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赣南苏区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这种牺牲、这种贡献要永远铭记,我们传承的就是红色基因,我们不能忘本。”
江西信心
从对革命的赤子深情出发,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江西人民,关心江西发展。
省委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作为贯穿全年工作主线,分解成7个方面100项重点任务,着重在聚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革命老区扶贫攻坚、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方面明确责任要求。
一手抓加快发展,一手抓转型升级,我省在速度和质量相统一的协调共进中阔步前行。
--立足当前稳增长。研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企业清费减负等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帮助实体经济发展。
--着眼长远促转型。我省始终咬定“转型升级”不放松,深入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研究制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大力建设旅游强省等意见……
--坚定不移推改革。我省出台《江西省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5-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五年改革目标和具体任务。
--加大力度扩开放。主动融入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共青先导区建设,积极谋划昌九新区建设,出台实施加快开放型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举措。
--全力以赴谋创新。新年伊始,江西12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特别是南昌大学教授江风益领衔完成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中唯一的一等奖。
--持之以恒抓落实。省委反复强调,全省发展思路、战略部署、工作基调都十分明确,关键就是要坚持不懈、狠抓落实、深入推进。
三年筚路蓝缕,三年脱胎换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好政策,让无数个贫困村庄正经历着“华屋村式”的华丽转身,数百万贫困人口的生活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
瑞金市叶坪镇华屋村华丽“蜕变”
1.顶层设计层层推进。
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我省实现全面小康进行了分析,提出“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省委研究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部署打好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安居扶贫三大攻坚战。
2.中观布局精准发力。
兴国县埠头乡“铭恩新村”旧貌换新颜
探索旅游扶贫新途径,推进“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明确对25个贫困县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专类考核,其中扶贫开发情况占总权重60%,明确没有脱贫摘帽,原则上不调动贫困县主要领导。
3.微观落子扎实有效。
赣州市:发展产业“换穷业”、教育培训“断穷根”、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提高保障标准“兜穷底”。探索实施电商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扶贫新模式。
吉安市:持续开展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政府为每户贫困户免费提供柚苗30株。对没有劳动能力和因病、因灾致贫的5.2万户贫困户,帮助他们每户发展1亩井冈蜜柚,再通过农村低保、社保等制度,实现蜜柚收入与政府保障“双兜底”“双保险”。
抚州市:“四进四联四帮”活动为载体,组织市县乡近万名机关党员干部、1808支“连心”小分队,以精准扶贫、信访维稳、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任务,吃住在村,做到五年不变,坚持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
从光荣的历史走来,向幸福的未来走去,在跨进“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之际,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提前两前脱贫、五年决战小康”的决策,这既是一份庄严的历史承诺,更是一场波澜壮阔、攻城拔寨的决战,江西人民正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自己的苦干和实干,向党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设“绿富美”的江西,向党中央和4600万赣鄱儿女交出满意答卷!为江西崛起点Zan!
来源:江西日报
责编丨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