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胃不好百病缠!不如每天几分钟,让健康一步到“胃”~

2017-09-09 中医

秋季最常见胃肠疾病主要有三种,即便秘、秋季腹泻和秋季溃疡性疾病,与秋天的特点“燥、凉”关系密切。人的胃肠功能经盛夏消磨,秋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低谷期,这个时候要更加要注意养肠胃。


 

秋季最常见的三大胃肠疾病

便秘


专家指出,在秋季热气的人容易产生秋燥,脾虚的人缺乏阳气,秋季最常见胃肠疾病主要有三种,即便秘、秋季腹泻和秋季消化性溃疡病,与秋天的特点“燥、凉”关系密切。


对策:平时大便良好,秋天出现的便秘患者没必要就医,平时顺时而动,通过补充糖水或多吃水果来改善,如火龙果、梨等水分较多的水果均可促进排便。如果经调理便秘未能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腹泻


秋季,若生吃水果却不注意卫生很容易引发腹泻,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天气转凉脾虚者容易拉肚子,秋季腹泻多见于小儿,常不能自控,成人也不少见。


对策:表现为发烧、腹痛、腹泻,怀疑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食物中毒的患者,需及时到医院就医。如果单纯腹泻,拉的次数不多,肚子无明显疼痛感者,就不需到医院。秋季腹泻大多跟吃的东西有关,正所谓“病从口入”,大家平时对饮食可要多留心,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


消化性溃疡


一场秋雨一场凉,虚寒型胃痛的患者,如溃疡、出血等,在天气转凉时原有疾病容易复发。


对策:消化性溃疡患者一旦复发都需前往医院复诊,溃疡复发严重时会导致出血,危及人体健康。平时老胃痛,或者曾出血的溃疡患者,应让医生帮你诊断病情,看看是否需要做个胃镜检查。


 

多事之秋,肠胃病发 


原因


1、空气干燥:此时空气干燥,加之水分补充不及时,容易造成大肠湿润度不够,粪便干结后变硬,遂难以排出。


2、天气变冷:中医认为,寒气是导致便秘的直接原因。身体寒气过重,血液循环欠佳,大肠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3、饮食过于精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日益丰富,但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偏多,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就会使肠道蠕动缓慢,造成排便不畅。

便秘分虚实


中医对于便秘的认识,有实证和虚证之分。

实证便秘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不畅,口干口臭,腹胀或痛,怕冷易汗等;

虚证便秘则表现为大便困难,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乏力,四肢怕冷,头晕目眩,小腹喜热怕冷等。

 

秋季肠胃要调养

专家提示:秋季便秘高发,在平日的生活中也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调节饮食】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凉性食物。


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经常揉腹】

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防止和消除便秘。


方法是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


【防寒保暖】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适当运动】

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养胃小妙招

【妙招一】早上醒来时,保持仰卧姿势,两腿伸直,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将两膝屈起,使大腿紧靠腹部,可用双手抱大腿使它更紧贴腹部。呼吸数秒后,慢慢将两腿放松,呼气,恢复原状。此动作每天早上重复4—5次。

【妙招二】俯卧,脸朝左右都可,不要受压迫就好。二三分钟为限,此动作对胃下垂有异常的效果,也能增进食欲,使血液循环顺畅,并能治好惧冷症,这是女性最好的体操之一。

【妙招三】两腿盘坐,双手握拳放在肚脐的高度,深深吸气,使胃部提高,再呼气,回复原状。此动作虽简单,却能使腹部肌肉结实,每日做5次以上,对胃部附近的血液循环有益,能使胃健壮。

【妙招四】倒立动作。仰卧床上,两脚一起往上举,两手扶住腰部以取得身体平衡,做倒立动作。刚开始或许很难平衡,多做几次,自然会熟练,此动作对胃下垂、血压低、怕冷的人有异常效果。


人体肠道内密密麻麻的存活着数量大约有100兆个,有500~1000个不同的种类。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个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益生菌群结构息息相关。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肠胃不好的也可以补充一些益生菌。


本文来源于网络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注:本文所用为基本方,使用前请咨询医生指导。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祝您健康!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