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 | 柏杨和他的“丑陋史”:一本“盗版”畅销书的前世今生
“丑陋的中国人”这个概念从来不缺少人们的引用或讨论。但要理解柏杨和《丑陋的中国人》,还需回顾一下这本书在大陆和台湾两地引发的舆论争议,以及这本书为何能够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印记。
近日,作家柏杨的遗孀张香华表示,2024年《丑陋的中国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远流出版社的版权到期后,将不再出版此书;此外,她还表示拒绝将《丑陋的中国人》摘文选入台湾地区中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引起两岸舆论广泛关注。她说,“柏杨生前一再交代,当大陆文明已经进步了,就要废除这本书的发行”。张香华认为,《丑陋的中国人》已经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
昨天,张香华接受大陆媒体专访,对停止出版引发的热议进行了回应。在访谈中,她表示,“柏杨写《丑陋的中国人》,矛头直指的是当时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官场”,阅读时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同时,在面对记者询问为什么要求停止发行《丑陋的中国人》时,她说,“当中国人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封闭、保守、做事不实在的毛病里,我们就会有新的目标要追求,这本书就应该废掉。”
说起《丑陋的中国人》,当下95后、00后的年轻朋友们已经很陌生;即便年纪大一些,听过或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可能也不清楚这本书曾在海峡两岸掀起过怎样的讨论热潮。就像张香华说的那样,阅读《丑陋的中国人》需要了解时代的背景;同样的,要理解这本书,还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大陆当时引进这本著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这本书为何能够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印记。
柏杨(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初名郭定生,后改名郭立邦、郭衣洞,中国当代作家 ,1949年后前往台湾,曾任台湾《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柏杨在很多所学校念过书,但从没有拿到过一张文凭,为上大学数次使用假学历证件,曾被教育部“永远开除学籍”。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代表作有《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异域》等。
丑陋的“三国志”:
从“酱缸文化”到“丑陋三国”
柏杨原名郭衣洞,1920年生于河南开封,在大陆接受教育,1949年定居台湾。他此后的人生,常被概括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十年历史”。
其中,柏杨创作杂文始于1960年进入《自立晚报》,终于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捕入狱(1968年1月2日,《中华日报》家庭版刊出柏杨翻译的美国“大力水手”连环漫画,故事为卜派父子合购一岛建立国家、竞选总统。柏杨将英文的Fellow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被认为挑拨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感情,再以30年前参加“民主同盟”为由,以叛乱罪判处12年徒刑),总计写了300余万字。从那时起,柏杨就将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为“酱缸文化”,他后来在狱中写《中国人史纲》等书,即意在探究“酱缸”由来。
柏杨于1977年刑满出狱,不久与张香华结婚。他看到有美国人、日本人为反思本国存在的缺点,各写了《丑陋的美国人》和《丑陋的日本人》,于是想本着同样的目的,写一本《丑陋的中国人》。
1982年,柏杨接到台湾一家报社的演讲邀请,他准备借机讲一下《丑陋的中国人》。主办方一听这个题目,当场对柏杨说:“中国人有什么丑陋的?你关住门说给自己听吧!”过了一年,柏杨又受邀到东海大学演讲,他依旧想讲《丑陋的中国人》。学生自治会主席希望换个题目,柏杨表示“再改仍是《丑陋的中国人》”。校方同意不改题目,但要求内容不能太过分。到了演讲那天,柏杨发现前几排坐的都是军事教官。演讲结束后,校方给柏杨寄来录音带,里边内容全部被洗掉了。
又过了一年,到1984年,柏杨与张香华前往美国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计划,才有机会在一个可容纳百人的礼堂里,痛痛快快地讲了一次《丑陋的中国人》,并拿到完整录音。
这既可以说出乎意料,也能说是意料之中。从纽约、洛杉矶到台北、香港,各地中文报刊纷纷发表演讲全文,引起激烈讨论。1985年8月,台湾推理小说家林佛儿不顾争议,在其创办的林白出版社推出了柏杨的一本杂文集,书名就叫《丑陋的中国人》。
这本书除收入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等三篇重要演讲外,还编选了他在所谓“十年杂文”时期写的几十篇经典之作。由于柏杨长期远离大陆,他书中用以论证中国人“丑陋”的事例,大多取自台湾人、香港人和海外华人。
在台湾,《丑陋的中国人》上市短短半个月,就卖了11万本;在香港,截至1987年7月,授权版本达到6个之多。中国人究竟是不是“丑陋”,成为海内外华人共同关心的话题。
几乎与此同时,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梅中泉,也从女儿口中得知了这本书。他女儿当时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丑陋的中国人》正以小册子的形式,在上海大学生中广为流传。梅中泉找到书后,连读了三遍,开始思考“把柏杨先生这一尖刻著作作为正式出版物推给大陆读者群,是否合适?”他向一些朋友、同行征求意见,他们有人支持,为柏杨喝彩,也有人反对,深表不屑。
梅中泉回忆,他最终从自己的“良心准则”出发,决定“向上级积极推荐出版此书;请专家写序,指出此书有价值的部分和偏颇的部分。”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社长、评论家金钟鸣同意将《丑陋的中国人》列为“拿来参考丛书”中的一种,并亲自撰写序言。
在序言里,金钟鸣一方面指出柏杨“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其《丑陋的中国人》有着“显而易见的片面性”,“这个集子提出的问题是尖锐的,却未必是深刻的;它所作的答案,更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另一方则肯定说,这本书有助于中国人“解剖自己,认识自己,激励斗志,奋发向前”。
在时代文艺出版社忙于征订事宜的时候,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丑陋的中国人》在一个月内印行了90万册;花城出版社的版本更畅销,第一次印了80万册,20天内就被抢购一空,加紧续印了130万册。巨大的影响力,引来有关部门的关注,该书的销售在1987年初被突然叫停。时代文艺出版社装订好数十万册新书,刚要上市,就收到了吉林省新华书店的紧急通知:“此书不许发行”。
该书停售期间,有人从时代文艺出版社的库房偷走了数千本,起先在黑市卖5元一本,不久炒到了10元,而书的定价只有1.25元。这样看来,对柏杨这本意在“治病”的书,国人其实是想看的。
▎ 1986年大陆出版的四个版本封面
“酱缸震荡”,剑指柏杨:
是揭丑抹黑,还是爱国心声?
这本书的大陆版面世不久,批评文章就出现在了报刊上。1986年12月15日,《天津日报》率先发表文章,论及《丑陋的中国人》偏颇之处。此后,《理论信息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国图书评论》《作品与争鸣》《河北学刊》等都刊发文章,剑指柏杨及其《丑陋的中国人》。他们的批评主要围绕三点:
一是不同意柏杨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孙国栋写有一篇《就教于柏杨先生——评〈丑陋的中国人〉》,最早发表在香港《明报月刊》,后被《光明日报》摘编刊登,标题改为《中国人丑陋吗——就教于柏杨先生》。文章指出,“我们决不能因中国文化有弱点、民族有病患,而谓中国文化全盘黑暗、满身罪恶”。梁超然《鲁迅、柏杨异同论——评〈丑陋的中国人〉》也说,鲁迅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给人以改造的希望,而“柏杨夸大、展览中华民族的缺点,只能起毁灭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打击民族自尊心的效果。本来是可以疗救的,也变成了无可救药。”
二是反对柏杨的“全盘西化”主张,认为其所说的“只崇洋,不媚外”根本不能成立。何捷在《柏杨风雨逼人来一一读〈丑陋的中国人〉》中不无激愤地写道:“按照柏氏逻辑,将同胞说得一钱不值,将别人说得如花似锦,不叫‘媚外’ ,将同胞缺点百倍夸大,将外人缺点粉饰美誉,不叫‘媚外’……对不起,我们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爱华《丑陋的〈丑陋的中国人〉》指责柏杨“既崇洋又媚外”,“就差跪下来吻美国人的脚趾尖了”,是“彻底的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他反问说,“倘若照作者的主张去办,‘彻底的崇洋’下去”,“那便只有撤销中华民族,全体申请加入美国国籍得了,还作什么奋斗?”
三是对柏杨“感谢”鸦片战争的言论不满。李友滨、王凤海在《一本有严重片面性的书——评〈丑陋的中国人〉兼与〈编后记〉作者商榷》中即谈到,“柏杨先生说,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一些国家带去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侵略早一点发生,整个历史会完全不一样。这种说法完全是柏杨先生出自个人内心的愿望,但是没有任何事实作根据的。”刘爱群、陈友清《〈丑陋的中国人〉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重申,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是亡国灭族之祸,这才是它的本质方面。而柏杨却认为,我们应该感谢这场战争,这不能不使人产生是非倒置之感。”
▎柏杨
▎《中国人,你受了什么诅咒》及相关报道
1.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2.柏杨:《丑陋的中国人》,花城出版社1986年
3.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时事出版社1986年
4.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年
5.柏杨:《柏杨回忆录》,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
6.柏杨等:《中国人,你受了什么诅咒》,林白出版社1987年
7.牧惠等:《〈丑陋的中国人〉风波》,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
8.韩斌:《柏杨传》,花城出版社,2012年
9.牧惠:《〈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见于《头疼医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陈俊年:《〈丑陋的中国人〉出版前后》,《芙蓉》2010年第4期
11.梅中泉:《我与〈丑陋的中国人〉》,《编辑之友》1989年第4期
12.蒲荔子:《〈丑陋的中国人〉大陆出版内幕》,《南方日报》2008年5月8日
13.林强:《〈丑陋的中国人〉在祖国大陆与香港的接受研究》,见于《空间诗学与文学批评》,海峡文艺出版社2016年
14.张元珂:《〈丑陋的中国人〉的版本与接受》,《文艺报》2016年5月25日
15.王学泰:《〈丑陋的中国人〉及其风波》,见于《江山如有待》,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
16.陈忠实:《阅读柏杨》,见于《大学生GE阅读》,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推荐阅读
作者丨杨津涛
编辑丨萧 轶
运营丨张 遥
主编丨萧 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