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选择显示器?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2017-04-18 @硬哥、@ETPHOTOS 相机笔记

【相机笔记】帮你买到好产品


@硬哥 是前泡泡网的DIY硬件群组总监,DIY领域的大神级人物。记得微博刚出金V的时候,@硬哥 以2万多一点的粉丝量成功晋级金V,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今天这篇文章其实主要都是他来写的,ET只是最后加上一点针对色域、修图的补充。对DIY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到微博上关注@硬哥 。


原标题《显示器选购指南:应该追求哪些技术参数?》


选购任何一款产品,最先考虑的不应该是价格或规格参数一类的,而是要想清楚你用它来干嘛,用途决定了你选购的方向,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格和价格,才能在五花八门的产品当中筛掉大多数不合适的,聚焦在少数几款产品当中。


用途和显示器的追求方向



常规文字类办公:追求大尺寸和高分辨率是一个方向,也可以组双显示器,目的都是同时显示更多的内容,多窗口多任务操作提升效率;


设计与图形视频处理:依然是大尺寸和高分辨率,但对色彩准确度要求较高,广色域面板是必须,10bit色面板值得拥有,同时要注意色域标准;


看视频和电影:分辨率一般不是问题,主要考虑宽高比,电视剧和动画片大都16:9,那就选16:9比例的显示器。大片大都21:9,那就首选带鱼屏;


玩单机游戏:追求画质,广色域面板比较好,分辨率越高越好;


玩竞技游戏:追求战绩,刷新率越高越好;


多种用途综合体:把用途按照优先级排序,然后优先考虑最重要的参数,兼顾其它参数,在考虑价格,最后作出取舍;


特殊用途:比如炒股之类的,那就是大屏高分屏带鱼屏多屏都很爽,只要你有钱,组六屏更好。


接下来,我挨个分析上面提到的尺寸、分辨率、色彩、比例、刷新率等等该如何取舍。


显示器的尺寸与分辨率



老粉们应该知道,前几年我一直反复强调显示器尺寸与分辨率的最佳组合大概是:


20-24英寸→1080p

25-30英寸→2K(2560x1440)

31-34英寸→3K(3440x1440)

34+英寸→4K(3840x2160)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对应关系,是因为Windows系统对于DPI缩放的支持一直不给力,如果小尺寸搭载高分屏,文字和图标会特别小,看着很费眼。所以得开启缩放,然而绝大多数第三方软件不支持缩放,缩放后要么依然小得没法看,要么显示比例很奇怪,比例正常但模糊算好的了。27/32/40吋的4K显示器我都用过,最后我买的是40英寸4K显示器。


这一切在Win10今年最新版的更新中得到了解决,系统设定缩放后会强制所有软件执行缩放,不支持缩放的软件也能等比放大,虽然图文会有点虚,但看起来也完全可以接受了。

所以目前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用Mac或Win10系统,那么显示器尺寸和分辨率没有任何对应关系了,分辨率也是越高越好。预算充足的话,任意尺寸都可以放心的选配4K屏了,尤其是笔记本用户。


显示器的宽高比例



4:3已经没有了,16:10也少得可怜只剩几款老掉牙的型号在卖,只剩下16:9与21:9该如何选了。


看视频:电视剧基本都是16:9的,动画片(电影)也基本都是16:9,而电影大约有7成的画幅是2.35也就是21:9,还有3成是16:9,4:3的老电影/电视剧就不提了。从视觉效果来看,看什么比例的视频多,就选哪种比例的显示器。

玩游戏:更宽的显示器不一定会拓宽左右视野,有的游戏会裁剪上下视野。比如守望先锋就是裁剪。但单机大作拓宽视野的比较多,这个我没法统计哪些游戏是拓宽哪些是裁剪,显然拓宽视野的游戏用21:9玩起来会相当震撼。


办公上网:比例不是重点,分辨率决定了显示内容的多寡。比如2560x1080这种21:9的分辨率,可以说它比1920x1080宽了640像素,也可以说比2560x1440矮了380像素,实际就是比1080p横向多显示一些,比2K纵向少显示一些,是一个中间过渡分辨率,看你需要选购。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显示器宽高比越大,同尺寸(对角线长度)的显示面积越小。29英寸带鱼屏(21:9)显示器听起来挺大的,可实际显示面积还没27英寸普通屏(16:9)大。所以,不要盲目追求21:9,还是要审视自己的用途和需求。


显示器的面板



面板是显示器最核心的部件,决定了显示器的很多特性,目前知名度最高的面板类型是:TN、VA、IPS,其中VA还有两个分支MVA和PVA,IPS分支更多,PLS和ADS都是IPS优化成本与部分性能后的产物。这里要细说就太复杂了,这里简单列一下三种面板的特性吧:



需要强调一下以上特性是三种面板的普遍或者说是平均表现,并非绝对。事实上由于三种面板都在不断的改进与优化当中,取长补短,差距也在缩小,比方说低端E-IPS在色彩和对比度等方面不一定比TN强,还得看具体显示器的实测。


总的来说,IPS拥有最博眼球的色彩优势,成为了大家首选,但价格也是最贵的;V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中庸之选;而TN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同时也由于响应速度最快适合玩竞技游戏。


以我为例,我前年买4K显示器时,因为大尺寸IPS屏太贵了,就退而求其次买的VA屏飞利浦BDM4065UC这款,当时3700块真挺实惠的。


显示器的色域



色域就是色彩可覆盖的范围,人眼可识别的色域范围高的超出想象,目前的硬件还远达不到人眼的精度。最初的色域标准来自模拟电视的制式,PAL和NTSC大家都听过,现在比较流行的则是sRGB、Adobe RGB、DCI-P3这三个标准。



sRGB:等同于Rec.709这个HDTV标准,保证了普通用户在浏览图文、观看高清视频、打印图片时都有不错的色彩准确度。


Adobe RGB:专业图像领域的标准,满足数字图像与图文出版物或实物模型之间的高保真色彩要求。


DCI-P3:数字影院领域的标准,与Adobe RGB相比拥有更多的红色范围,视频效果更惊艳。


Rec.2020:UHDTV领域最新的标准,红绿蓝范围都大幅增加。


▲各种色域覆盖范围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sRGB已经完全被包含在了Adobe RGB和DCI-P3范围内,Adobe RGB绿色范围更广,DCI-P3红色范围更广。


普通用户买一款99%+ sRGB显示器色彩就很不错了。平面绘图用户推荐99%+ Adobe RGB。视频剪辑用户推荐支持DCI-P3标准的新一代显示器。


显示器的色域由面板、驱动IC、背光等多个因素决定,最终产品不一定正好100%覆盖某一个色域标准,而是会尽可能多的拓宽色域范围,争取在多个色域标准中都取得很好的覆盖度。这正好也是专业用户的需求,比如广告行业,平面和动效等会同时制作,所以Adobe RGB和DCI-P3是要同时考虑的。


我前不久推荐同事买的华硕PA329Q显示器,是4K 10bit IPS面板,可以覆盖99.5%的Adobe RGB和90%的DCI-P3。而苹果最新款的iMac、MacBook Pro和iPhone 7,则达到了100%的DCI-P3,同时覆盖93%的Adobe RGB,侧重有所不同。


显示器的刷新率



用过CRT显示器的人都知道,当年显示器刷新率都是85Hz起,高端CRT能刷100Hz甚至120Hz,但CRT在高分辨率下只能刷60Hz,此时大家能看到明显闪烁,因为CRT的原理是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发光,像素点亮一下马上就灭,如果刷新率过低图像就闪烁,看着很累。


LCD显示器,液晶的图像是常亮的,刷新率多低都不会闪烁,所以60Hz完全可以接受,但刷新率过低看动态图像时也会感觉到卡顿,不信你调30Hz试试,拖动一个窗口,整个轨迹有几帧看得清清楚楚,跳跃性很大,不流畅。


CRT向LCD过渡阶段游戏玩家就发现了,60Hz的液晶虽然不闪,但打CS明显不如CRT给力,就是因为刷新率太低人物/场景移动不流畅,两帧之间的人物差了几厘米,那还瞄得准吗?高手的爆头率会降低不少(爆头全靠运气的低手就算了……),高刷新率对FPS游戏的增益最明显,是因为第一人称射击的视角经常大幅度移动,图像需要更高的帧数才能保证移动过程中的连贯性。


另外,不要相信人眼只能分辨24帧的鬼话,你把液晶降到30Hz试试马上就能推翻这一欺骗了人类几十甚至上百年的谬论。24帧电影之所以看着不卡,是因为每1帧电影的画面都记录了1/24秒内发生的所有图像,你把电影暂停了逐帧播放试试,所有动态画面都是模糊的,就和你手抖了拍出来的照片一样,游戏中有个技术叫做动态模糊,就是用来欺骗人眼的。李安拍的电影是120帧的,如果24帧就够,他是不是闲的?24/30Hz视频是科技不发达阶段作出的妥协之选,节约了胶卷、存储空间和设备解码能力。


还记得第一代120Hz刷新率的LCD干嘛用的嘛?那会叫3D显示器,配个快门式3D眼镜看3D电影玩3D立体电影,NVIDIA还吹了很久的3D Vision技术,显示器还得认证才能支持,AMD还跟风过,都没火,都黄了。结果歪打正着变身电竞显示器火了,这是游戏玩家的需求倒逼厂商的典型案例,并不是噱头。


所以,我要强烈安利游戏玩家选购144Hz/165Hz/240Hz的显示器,不关你是高玩还是手残休闲玩家,高刷新率的显示器都能大幅提升游戏体验,一定程度上提高你的战绩。



从60Hz到144Hz的提升大家是看得见的,但从165Hz提高到240Hz很多人还持怀疑态度,不过我这条微博引出来职业玩家称240Hz依然有可观的提升幅度,可见如果你想冲排名的话,继续提升刷新率依然有必要。


虽然我已经推荐很多朋友买了华硕PG279Q这款2K IPS 165Hz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显示器,但不得不承认IPS屏高刷新率显示器还是很贵的。相比之下VA屏144Hz显示器就便宜很多了,色彩与可视角度也还不错,是一般玩家高性价比的选择。TN屏144Hz显示器更便宜,可是色彩与可视角度不讨喜,但更快的响应速度意味着TN的刷新率永远高人一等,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180Hz和240Hz的显示器就是基于TN屏,这类显示器非常适合冲排名的高端游戏玩家或职业电竞玩家。目前240Hz的显示器只有两款,华硕PG258Q就是顶级之选,因为它还支持下面这个技术。


显示器与显卡相关的技术——G-Sync与FreeSync



游戏玩家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就是如下图所示的“画面撕裂”现象,这种情况在游戏帧数大于显示器刷新率时经常出现,在运动场景撕裂现象会特别明显。原因是:显示器是逐行扫描显示图像的,但帧数过快时,显示器只显示了上面几行,而显卡显存中存储的下面几行的画面已经更新到下一帧了,发生了位移,这样两帧图像上下结合起来就断层了,这种现象由来已久,CRT时代就普遍存在。



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开启几乎所有游戏中都提供的“垂直同步”选项,这个功能就是告诉显卡,别算那么快,帧数和显示器刷新率保持一致就行(所以开启垂直同步后显卡的负载、功耗和温度都会下降),比方说显卡渲染60帧图像,显示器刷60Hz,画面完全同步,就没有任何撕裂问题了。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万一有些场景特别复杂,显卡的输出速度到不了60帧怎么办?处理方法也很简单,低于60帧的画面显示器全部按照30Hz显示,依然保持了画面同步但牺牲了速度,30Hz显然是比较卡的,尤其是从60帧突然跌到30帧,卡顿感特别明显,所以垂直同步这个选项存在了几十年也没多少人使用,高手一定建议你关闭垂直同步。


于是NVIDIA发明了G-Sync(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其原理就是动态实时调整显示器刷新率,显卡输出多少帧,显示器马上就能接受到然后按照多少Hz一一对应的显示,既避免了画面撕裂,又避免了垂直同步帧数减半时的卡顿。但这个技术不是靠驱动软件就能解决的,显示器内部有专门的控制电路,这就提高了成本,只有少数中高端显示器才支持。

G-Sync技术还是很受欢迎的,感受到竞争压力的AMD开发了FreeSync技术,原理基本一致,而且AMD打出了免费和开源的策略,将其纳入DP标准当中,于是我们看到支持FreeSync技术的显示器普遍并不贵,而且越来越多。


这里就不讨论NVIDIA与AMD的市场策略、以及G-Sync与FreeSync技术的优劣了,从显示器选购的角度来看,你用N卡就最好买支持G-Sync的显示器,用A卡最好买支持FreeSync的显示器,就这么简单,买了显示器,显卡就最好别换阵营了……


G-Sync与FreeSync与显示器刷新率息息相关,我认为高刷新率显示器必须支持这两个技术之一,因为高刷新率显示器一定会搭配高端显卡,追求的就是更高的帧数,玩的主要是场景大范围移动的FPS或MOBA类游戏,更容易出现画面撕裂现象,而开启自适应垂直同步后,既消除了画面撕裂带来的不适感,还能降低帧延迟,这对于竞技游戏玩家进一步提升战绩是大有裨益的。


不闪屏与滤蓝光



这两项技术的出现,都与LED背光有关,LCD显示器最初使用的是CCFL(荧光灯管)作为背光光源,LED能以更低的能耗提供更好的亮度,所以很快就全面普及了。但LED有两大缺点。


闪烁:其实CCFL也闪烁,但CCFL完全通过荧光粉间接发光,荧光粉会有迟滞效果所以看不出闪烁;


产生过量的高能蓝光:LED的普及全拜低成本蓝色LED的发明(2014诺贝尔奖)所赐,因为蓝色LED搭配荧光粉发黄光再混合就变成了白光,但结果就是蓝光过量,而蓝光是可见光中波长最短能量最高的,再高就是紫外线了。


先说说闪烁问题,其实LED的闪烁频率一般在几百到上千Hz,人眼几乎感受不到,但LED亮度太高,而降低亮度的方法大都是PWM(脉冲宽度调制,这个词在控制风扇转速时也经常用),简单来说就是把LED改为高频闪烁,如果一半时间通电一半时间断电,那给人的感觉就是亮度减半了(同理风扇电机也是这样调整转速的)。而亮度较低时LED的闪烁频率降到了人眼可以感知的范围,长时间盯着屏幕就会比较累和酸痛了。


所以就有了两种”不闪屏“的方案,一是抛弃PWM模式,改用降低电流的直流调光模式,LED不再闪烁,但缺点就是工作在非额定电流状态下的LED偏色比较严重;二是用更高频率的LED,比如几千Hz,这样就算亮度降低时闪烁频率也有大几百到一千Hz,人眼感受不到就不会难受了;当然还有高频率和直流结合的模式。


再说说过量蓝光的问题。过量的高能蓝光持续轰击视网膜,会导致视网膜细胞死亡,同时还会影响褪黑素分泌,导致失眠。这种说法在前几年被认为是耸人听闻,而现在被越来越多的权威机构所认可,LED滤蓝光技术逐渐普及了。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软件层面能搞定的就是提高色温,比如手机提供的夜间模式屏幕发黄就是通过像素级的控制减少蓝光通过。硬件层面其实就是更改白色LED的配方,用波长稍长一些的蓝色LED再调配新的荧光粉,这样混合出来的白光中蓝光比例会减少一些。


简单来说,不闪屏与滤蓝光绝非噱头,而是在体验与健康方面做出的微创新,其实成本也不高,在选购显示器时可以优先考虑支持该技术的产品。当然不闪屏也绝非完全不闪,滤蓝光也绝非完全没有蓝光,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可能的话减少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劳逸结合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曲面屏的优势



曲面主要就是看着爽,挺新奇的,优点有一个,就是视觉上会比平面屏大一点,原理就是如图所示的投射效应。



但只有当弯曲幅度足够大时,视觉放大效果才更明显。曲面屏的设计初衷就是让显示屏两边和中心与人眼距离相等,所以人的脑袋位于曲面圆心时效果最佳。



曲率R前面的数字,代表曲面半径,一般人使用显示器的距离还不到一米,而曲面显示器普遍弯曲程度不够大,最小的半径都有1.8米,3米和4米的不够弯。所以买曲面显示器肯定是越弯越好(曲率数字小),同时显示器尺寸越大越好,这样曲面带来的放大效应更明显。

但制作曲面屏难度比较高,主要是背光均匀度更不好控制,容易出现漏光的情况,对设计和品控要求极高,所以成本高。那么曲面屏是否值得选购,就要看曲面相比平面贵了多少,弯曲幅度大不大,你觉得值不值多花这些钱了。



另外平面设计一类的专业应用就不用考虑曲面屏了,事实上目前也没有曲面的专业级显示器。


总结



本来只想写面板、刷新率等常见的几个参数的,没想到写着写着发现显示器的核心参数太多了,而且这些参数都挺重要的,只不过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就陆陆续续把我了解到的知识点都简单撸了一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心里有数,别人推荐时也会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用为自己用不到的功能买单了,从而买到更实用、更实惠的显示器。


ET的补充



常见的显示器色域有sRGB、Adobe RGB和DCI-P3,修图中常用的色域模式则有sRGB、Adobe RGB和ProPhoto RGB。色域大小ProPhoto > Adobe > DCI-P3 > sRGB(Adobe和DCI-P3有交叉,具体见前文附图)。


插一嘴:相机里的sRGB、Adobe RGB只影响JPG文件。RAW格式的色域是由相机CMOS、图像处理器决定的。对RAW格式进行处理,只有在保存为JPG、TIFF或其他格式时才需要指定色域。

在广色域屏幕上修的图,放到窄色域环境上通常会出现饱和度降低——你在牛逼显示器上修图,传到网络上或给没有广色域显示器的人看,就会感觉色彩不够好。

在窄色域屏幕上修的图,放到广色域显示器上通常会显得过于鲜艳——你在普通笔记本、显示器上修的图,传到新一代手机上,就可能艳的刺眼。

拿手机(无论iPhone还是其实手机)作为基准是没啥意义的。手机不是可系统级校色设备(目前的手机校色就是一个校色后的看图APP),而且iPhone也分好几种色域(iPhone6系列是sRGB,iPhone7系列是DCI-P3),并且也存在冷暖屏问题。

说实话,不做输出的话,照片色彩是没办法固定的,一万个人看有一万种效果。你永远只能解决你眼前看到屏幕的问题,解决不了其他人屏幕的问题。

那么购买建议呢?

如果你觉得色彩管理很麻烦,那么就选全套苹果设备(iMac、2016款MacBook Pro、iPhone7、新一代iPad)。这样你眼前的所有屏幕就都是DCI-P3色域了。但你依然不能影响其他人的看图效果,同时也要面对iPhone7以外拍照设备在DCI-P3色域屏幕上修图时的色域转换问题(除了iPhone7,还没有其他拍照设备用DCI-P3色域)。


预算够,买Adobe RGB广色域屏幕,用ProPhoto色域修图,最后根据输出类型(是实体照片还是网页分享)选择保存文件的色域。我就管好我自己,你们看着不舒服那是你们屏幕不够屌。

能满足网页分享就够了,不浪费钱也不想麻烦(我才不说预算紧张呢),那么买sRGB色域屏幕就好了。然后,拍照和修图都选择sRGB色域。至于新一代手机和高端显示器上看图怎么样,跟我没关系咯。


ET手里的明基SW2700pt刚好提供sRGB、Adobe RGB、DCI-P3这3种色域。分别设置后采用爱色丽i1校色仪、DisplayCAL软件进行测试,分享给大家作为参考。(色域覆盖是显示器实际色域落在标准色域里的范围,色域容积则是显示器实际色域与标准色域的比值)


▲sRGB大概只相当于约70%的Adobe RGB或DCI-P3色域


▲99%+ Adobe RGB大概与88%的DCI-P3色域重合


▲94%+ DCI-P3色域大概与87%的Adobe RGB色域重合


★微信社群★

添加微信号CameraNote,回复佳能、尼康、索尼、富士、M43、电脑、手机、滤镜进群。群内禁止发任何链接,禁止私自拉人,禁止讨论敏感话题,每次发图不超过3张。


★联系方式★

微博@ETPHOTOS | QQ:490148120

微信:CameraNote、CameraNote2

(请勿重复添加)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纠结镜头选择?戳下方阅读原文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