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生
古人云: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人生是个大话题,唯有经历过风风雨雨、起起落落,唯有热烈的爱过、锥心的痛过,才能窥见人生的真谛。作为一名“小老师”,没有体验过大风大浪,也没有感受过大悲大喜,平平淡淡的日子像没有一条没有波澜的小河缓缓流淌。或许我根本没有资格谈论人生,就连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都说:“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但是,我执着的认为,我所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不得不思考人生。
教育是一项关于人、为了人的伟大事业。古今中外关于教师的明喻暗喻很多,“红烛”、“春蚕”、“园丁”等等。这些都不足以证明教师的价值,也不足以说明为什么千百年来教师一直享有全人类的尊重。教师的价值在哪里?我无法用精确的、规范的、定义性的语言进行描述,似乎每一种处心积虑的界定都有挂一漏万的嫌疑。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让我对教育多一份理解。做为家长我走进校园的时候,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现在是否幸福、将来是否获得持久的幸福;作为一名教师我走进课堂的时候,家长的关注时时警醒着我,让我有一种责任感,而我眼前的那些活蹦乱跳的孩子,又常常勾起我的使命感——如何让他们真正的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是人的天性,如果不用科学的定义而是感性的体悟的话,我认为教师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每个孩子成就美好人生。所以,无论哪各学段的教师——小学教师也好,中学教师也好,甚至大学教师;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师——语文教师也好,数学教师也好,甚至并不直接走上讲台的普通的教辅人员;无论哪个地方的教师——乡村教师也好,城镇教师也好,甚至大山深处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的教师,都要研究一点人生问题。赋予教育以人生的内涵,为教育注入生命的意义,教育工作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教育和教师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观察周围的同事。我惊奇的发现,他们几乎都是人生问题的“专家”,谈论人生的时候神采飞扬、口若悬河。人生的追求呀、人生的价值呀、人生的道路呀,等等,好像每个人都是人生的导师、人生的智者、人生的领路人似的。然而经过进一步认真观察,我又有一个更加惊奇的发现,这些所谓的“专家”大多是“理论专家”、“空头专家”,指导别人的人生条条是道,一旦面对自己的人生,同样充满茫然困惑。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支持我活下去的理由有三点,一是对知识的渴求,二是对爱情的渴望,三是对人类所有苦难的怜悯。这段话很多教师都比较熟悉,或许曾引用它激励自己的学生。当我们满怀激情地向孩子们诠释其中蕴涵的理想和情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用这个问题反问自己——支持我从事教育工作的理由是什么?或许我们想过,但是,找到答案了吗?或许我们找到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有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良知的拷问?
作为教师,必须承担对学生人生的指导,就像农民要种地、工人要做工一样,这是教师的天职。可是,如果连自己的人生都“糊里糊涂”,如何去指导别人呢?“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因此很多教师并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人生导师”。仅从这点来看,教师必须要研究人生,并且首先要研究自己的人生。只有为自己赢得一个饱满的、丰富的、快乐的、幸福的、精彩的人生,才能带领学生找寻人生的幸福和幸福的人生。
选择一种职业,意味着选择一种人生。选择一种职业,不仅意味着选择一种谋生手段,也意味着选择一种存在方式,更意味着选择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从事某种职业,必然养成这种职业特有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职业不同,为人处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细心的人很容易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判断他所从事的职业。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乃人生的左膀右臂,很大程度决定人生的走向。所以说:选择一种职业,意味着选择一种人生。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将获得什么样的人生呢?
一、艺术人生
教育人生是艺术人生。
央视有一挡非常精彩的节目,名字叫《艺术人生》。朱军担纲主持,通过访谈方式,讲述艺术家的艺术道路和心路历程。那些曾经或正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明星,不施粉黛、素面朝天,真实而自然的出现在屏幕上,向喜爱他们的人敞开心扉。那些鲜为人知的生活遭遇、深藏心底的个人秘密,还有执著不懈的追求探索,如涓涓细流从心底流淌出来,跌宕起伏、五彩缤纷,像一首歌、一幅画、一段美妙的乐曲。多么美好的人生啊!难道这样的艺术人生只有艺术家才可以拥有吗?
我见过的关于教师的文章,大多是“歌功颂德”式的,说教师如何的辛苦、如何的无私、如何得只求奉献不问索取,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像黄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经过无数人粉饰包装,“老师”这个简简单单的名词所指代的已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作为人的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被厚厚的包裹起来,成为一种道德符号,被赤裸裸的悬挂在众目睽睽的注视之下。很少有人真正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他们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如歌的生命,如诗如画的人生,常常被掩盖在“光环”之下。我开设了“网络研修平台”,一些教师在平台上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点点滴滴、平平淡淡,却别有滋味。这才是真实的“老师”,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人生”。看了这些文章,我仿佛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我,也感动着我。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细腻感人,这样的人生不也是“艺术人生”吗?
教育承载多种社会功能,具有多重属性。教育具有实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工具,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工具,是受教育者改变命运的工具,是教育者获取劳动报酬的工具;教育具有科学性。教育科学拥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特定的研究领域,专门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教育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教育还具有艺术性。教育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教育的艺术性就像教育艺术的潜移默化的特点一样,常常的被人忽视。事实上,在教育实践领域,在任何一所学校里,在任何一堂课上,在任何一次师生间的交流过程中,教育艺术无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培养抑或是观念的建立,都要通过教育的艺术或是艺术的教育来实现。可以这样说,没有艺术或是缺乏艺术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
教育的艺术性绝不是教育的修补和装饰,如同美人的粉黛可有可无。虽然很多时候教育的艺术性表现为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修饰或装点,似乎是无关紧要的,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同样的教育内容、同样的教育方式,如果剔除教育过程中的艺术性,教育效果将会如何呢?就拿培养小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这件事来说吧。不懂得教育艺术的教师会采用刻板的、强制的、甚至暴力的方法,让小孩子产生恐惧和畏忌,进而学会正确的书写姿势。正确的熟悉姿势虽然学会了,但阴影也因此而留在心底。这阴影有可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沉重的心理负担。这样的教育难道是成功的教育吗?懂得教育艺术的教师,特别是掌握了娴熟的教育艺术的教师,即使在这样的“小事”上也要费一番心思、下一番功夫。他们懂得如何跟孩子交流,如何引导孩子的注意,如何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如何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孩子在学会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同时收获到快乐和成功,对未来充满希望。即使孩子没有学会正确的书写姿势,他们也不会因此饱尝失败和挫折。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教育艺术绝不是教育的修补和装饰,他是教育实现的基本方式,是真正的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与教育不可分离的特性。
在教育的所有属性中,艺术性是核心和统帅,是教育最重要的属性。教师是艺术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艺术的创作。课堂是教师的艺术品,学生也是教师的艺术品,教育生涯更是教师的艺术品。教师通过教育艺术,培养学生的同时,创作自己的艺术人生。
所以说,教育人生是艺术人生。
二、智慧人生
“智慧”一词《汉语大词典》有两种解释:一,聪明才智;二,梵语“般若”的意译,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毫无疑问,教育承担开启智慧的责任。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薪火相传、弦歌不绝,意气风发走向更加遥远的未来,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不站在人类发展这个遥不可及的高度审视教育,站在一个平凡甚至有些渺小的个体的立场上看待教育,人们也应该对教育满怀感恩和敬意。除了那只神秘的命运之手,对人生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教育了。“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人生”,在当今社会,这基本上可以算作共识。知识为何具有力量?停留在书本上的“死知识”没有力量,不仅没有力量,还会产生“反力量”。古人早就说过:读死书、死读书,最终的结果是读书死。知识只有升华为智慧,转化为个人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产生力量;教育如何改变人生?通过教育人们将获得很多知识,这些知识一旦转化为智慧,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人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有时候甚至能摆脱命运之手的操纵,创造辉煌灿烂的人生。所以说:教育改变人生。从以上简单的分析不难看出,教育和智慧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智慧需要教育开启传播,教育需要智慧推进发展,教育人生即智慧人生。
比之社会上其他脑力劳动,教育工作似乎并不需要特别的聪明才智。和数学家相比,教师不用进行那么复杂的演算;和物理学家相比,教师不用做那么精密的实验;和工程师相比,教师不用设计那么巧妙的装置。其实不用这样比下去,很多很多工作,表面上看都比教育工作复杂,其从业人员都比教师聪明。然而仅仅是“聪明”而已,并不是“智慧”。聪明和智慧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虽然在有些时候它们可以混用,但智慧是智慧,聪明是聪明,在更多的时候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小孩子,可以在一分钟完成复杂的四则运算,我们会说他“聪明”,但很少有人说他“智慧”。今天,“智慧”一词的含义远比《汉语大词典》的两条解释深刻得多。智慧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和人情味的词汇,用在和人关系密切的场合,比如说:电脑很聪明,人脑有智慧。一个数学家也许能够解开困扰人类几百年的“歌德巴赫猜想”,但他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一个最普通的孩子的眼神儿中隐藏的秘密。任何一个孩子,都要比任何一道数学题或任何一项工程复杂,这一观点我相信很少有人反驳。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也可以说在教育过程所构成的教育人生中,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人生即智慧人生。
智慧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生命力,二是人情味。 就像红花和绿叶相互映衬方显鲜花的美丽一样,生命力和人情味如果缺少任何一方,智慧都会黯淡无光。智慧的生命力来自创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智慧之花才能越加娇艳。有些教师过早的进入“职业倦怠”,精神萎靡,生活郁郁寡欢,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创造,智慧之花渐渐枯萎的结果。智慧的人情味来自爱。关于教育与爱的关系,古今贤哲已经有很多论述,多说不宜也不易。我只想表明一点:爱是一种智慧,爱是智慧之花散发的浓郁芳香。智慧人生在爱的伴随下,一路走来,一路芬芳。
三、英雄人生
说起英雄,很多人会一下子想到《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寄居曹操门下,韬光养晦、谨小慎微,而曹操正春风得意、志在天下。二人在亭子里开怀畅饮,纵论天下英雄。刘备列举了当时割据一方的各路豪杰,曹操一一点评,嗤之以鼻,认为他们都不足以称雄。关于英雄,曹操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奸耶雄耶,自古争论不休。一千七百年后,中国又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和曹操一样指点江山、傲视群雄,他的名字叫毛泽东。毛的气魄比曹大得多,曹操仅仅藐视与自己同时代的人,认为“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曹耳”。毛公则全然不把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名垂青史的英雄放在眼里。他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何等的气魄和胸怀!他认为,真正的英雄属于时代,“俱往矣,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对英雄的定义各有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小时候经常做关于英雄的梦,幻想有一天出人头地、八面威风、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从事教育工作后一度认为,自己的梦想破灭了。三尺讲台,能翻多大风浪?一介书生,能有多少作为?百无一用,充其量是个“孩子王”,英雄二字无从谈起!我身边的很多同事,都有这样的感慨——选择了教育,意味着选择了平凡和平淡。面对平淡如水的生活和平凡琐碎的工作,他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还有一些胸怀大志、自视不凡的人,发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叹。很多教师跳槽转行,恐怕就有这方面的原因。然而随着对教育工作认识的深入,我逐渐发现:教师职业并不平凡,教育人生也不平淡。
传承人类文化、改变人生命运,是教育者的天职和使命。 我们通过开蒙心智而传承文化,改变人生而改造社会。人类经过数千年探索创造,积累下丰厚文化遗产,经我们言传身教,播撒到孩子心田,生根发芽、发扬壮大。历数各行各业,哪一个职业像教师这样,和文化兴衰、民族兴亡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这样的职业怎么可以叫做平凡呢!多少家庭的梦想,多少孩子的希望,经我们小心呵护,精心培植,最终梦想成真,他们走上社会,创造财富、创造幸福、惠及他人、推动社会。教育人生是成就人生的人生、创造人生的人生,是用人生谱写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怎么可以算作平淡呢!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心系国、情系家,视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并为之付出艰辛的探索,每一堂课、每一个教案,无不是心血凝结而成。
纵观古今中外可以称做英雄的人,无不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二,艰苦卓绝、顽强执著;三,对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视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可谓追求高远;我们通过开蒙心智而传承文化,改变人生而改造社会,可谓影响深远;我们研究探索、改革创新,可谓顽强执著。对比来看,教师堪与古今英雄相比。“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多少英雄豪杰湮没在历史的浪花中,而我们所弘扬的精神,我们所倡导的生活,在孩子身上延续,并通过他们在社会传播,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从这个意义上看,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们,不但不平凡、不平淡,而且还是英雄、大英雄!教育人生何尝不是英雄人生!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教育人生:兼具艺术之美、智慧之爱、英雄之气概,美妙无比、波澜壮阔的人生,值得每个教育者引以为自豪,执著追求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