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踏过下雪北京的那一年,离开体制的陈绮贞在想什么?

2016-09-11 王击凡 王击凡的豁达茶几



   成为一个勇敢的神经病,抵抗外界对你的制约。




2016年9月10日,刚好是教师节,被大家唤作“陈老师”的陈绮贞,再次站到北展剧场的舞台上,老师当然有一点点的小教诲,要把“钱”放进学生(如我)的口袋:


“八年前,在同一个场地,是我在北京第一次的完整演出,当时的心情很忐忑。但这一刻,我更坦然了,因为,我为这个演出准备了很久,很久。


陈绮贞感慨道,那些在天桥、地下道、书店里的小型即兴演出,包括在只能容纳一百人的台北女巫店的私密演出,“好像都是在为这个演出作准备。”


这个演出,就是我们今年看到的“房间里的音乐会”



▲ 总是这样,一个人在台上抱起吉他唱着歌,疲惫吗?(2016.9.10,北展剧场,图片源自网络)


没有任何路是白走的,走过的路,都自有其意义所在。那些在前面默默做过的一切小事情,仿佛都是在为这一个大大的“当下”,提前做好准备罢了。


只有真·粉丝才知道,再次回到北京这座城市表演,对陈绮贞来说,又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时间回到十三年前的2003年,写下《旅行的意义》里“踏过下雪的北京”这一句时,正好是陈绮贞离开滚石大家庭,同时也离开主流唱片工业体制的关键时期。


那一年,踏过下雪的北京,决定离开体制的陈绮贞,心里在想什么?



▲ 早已忘记了我到底买过多少张《旅行的意义》单曲,也忘了看过多少次Live版的《旅行的意义》。但最感人的版本,永远是单曲里面的这一版,质朴干净之中,又带着陈绮贞式独有的倔强,我们都在旅行当中,寻找生命的下一个出口与方向。


好朋友何小P在他的公众号“星波来虎”里说,《旅行的意义》是陈绮贞在北京旅行时,考虑自己即将从唱片公司“下岗”“再就业”时写下的一首歌:


“任何一次偶然与巧合的Live都不会是轻松的!八年后再一次回到这里,旅行的意义,陈绮贞应该已经坦然读懂,也面对了。”


被公众传诵多年的这句“踏过下雪的北京”,甚至成了不少文艺青年冬日到帝都一游的标配文案。


《旅行的意义》,也巧合地成了陈绮贞创作生涯里难得一见的“国民K歌”,毕竟谁都想用“爱旅行”来标签自己,不管你听不听得懂陈绮贞。


但是,创作这首歌时的陈绮贞,却正处于生命中的低潮期,当时的她,并不像字面上看起来那般风和日丽。所以,她想要通过旅行,试图确认自己的存在


踏过下雪的北京,陈绮贞的心里,也许正下着一场一模一样的暴风雪



▲ 再次回到北京,想起当年生命里的那一场雪,感慨吗?(2016.9.10,北展剧场,图片源自网络)


成为自己,好像真的有一点难呢。


脱离大公司的庇佑,也就相当于失去了“体制”这一棵赖以遮荫的参天大树,我们还能继续无拘无束地,“做自己”吗?


有时候,我们可能要牺牲掉很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名利、企图心,才能换来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但却是自己最想要拥有的——自由


如果你也想要自由地创作、自由地做自己,那么,陈绮贞一定可以成为你的生命模板


她不声不响地,一个人在窄路上,顽强地坚持到了现在,眼看身边的同路人也越来越多。


陈绮贞的存在,让我们都越来越深信不疑,一定有人可以像她那样走到最后,这条路也只会越走越宽。


通往自由的路,通常都不会好走到哪去,但只有坚定地走下去了,你才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原来,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内心的唯一路径。



▲ 2014年,我在第一届上海简单生活节的陈绮贞展馆外,拍下了这么一张照片。


2004年,陈绮贞发表了她的第二张单曲《旅行的意义》。十年之后的2014年,她在上海Simple Life举办的摄影展,同样也被命名为“旅行的意义”


十年后的陈绮贞,当然早已不再像当年最初开始独自旅行时那般忐忑,但她对这个大大世界,依旧有着一颗不变的好奇心


也许,陈绮贞想要通过创作、旅行、写歌、拍照摸索的是,自由的边界、生活的边界,到底最终可以延伸到哪里。


2014年跟我一起在魔都看过Simple Life的你,当然一定会记得陈绮贞的这句话:


“如果有更美的风景,更多不需要妥协的选择,如果能这样热切的过每一天。”



▲ 像陈绮贞一样,抱着外婆送给她的吉他,就如同抱紧了生命中的一切勇气不要妥协。(2016.9.10,北展剧场,图片源自网络)


亲爱的,我想告诉你,自由的唯一关键是:不妥协


不妥协于世俗眼光,不妥协于物质诱惑,不妥协于家人胁迫,不妥协同侪压力,不妥协于朋辈言论,不妥协于爱人需求……


而你最需要做到的是,千万不要对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有一丝一毫的妥协。


正是如此硬净的“不妥协”,才能成就今时今日独一无二的陈绮贞,今时今日的这个我,今时今日的每一个你。


不妥协,你才能看得到自己。



▲ 正如陈绮贞的那句歌词:“我要让所有虚伪的人都看清自己”。有了陈绮贞这个榜样,我们才越来越看得清楚,什么叫“不妥协”。(2016.9.10,北展剧场,图片源自网络)


2011年,陈绮贞在《城市画报》杂志上谈起当时在主流体制内的状态:


“以往我都是活在一个有契约的状况下,比如跟魔岩签约,就表示你信任这个公司,但是你会非常清楚地知道,你每做一件事,必须经过很多人的同意。你想要有一个有趣的想法,当你开第一次会、开第二次会……开到第六次会,它就变得不有趣了。”


早在魔岩年代,陈绮贞就自己私下发行过三张Demo,《Demo 1》、《Demo 2》、《Demo 3》这三张,在市场上现已被炒到五位数字的天价。


离开滚石后,陈绮贞开始与风和日丽合作,自资发行了《Sentimental Kills》、《旅行的意义》、《after 17》等几张单曲,从创作、录音、压碟、印刷甚至到送货,她都一力承担。


当时,陈绮贞还没有自己的仓库。所以,她甚至把所有单曲唱片都一箱箱地堆放在自家的阳台上


在发行上,陈绮贞也不走主流通路,只把单曲放在咖啡馆寄卖——只是因为,她在海外旅行时,也经常在cafe里买走一些封面奇奇怪怪的独立唱片



▲ 在北展剧场现场,我和陈绮贞的歌迷一起排着队,享受着“排队买周边”这种粉丝才懂的乐趣(队伍实在太长,甚至长得绕上了二楼再排了一圈)。有时候,队伍越长,就越为这样的偶像自豪。不需要卖力吆喝,懂得的人,自会把她出的所有东西收集完全,因为每一件周边、每一张单曲,她都花了120%的用心


即使到了后来,再次与主流唱片公司合作发行专辑,陈绮贞也没有放弃手工制作单曲这件事。


垦丁音乐节的海边,大红的陈绮贞,还是一张一张小心翼翼地在限量Demo签上自己的名字,再微笑着递给每一个前来排队购买的歌迷。


珍视每一个愿意花时间来喜欢她音乐的Groupies。


因着陈绮贞的正面影响,我和我的朋友,在创办独立杂志《Rice米饭》的初期,也效法着偶像,一家一家小书店、咖啡馆地谈寄售,扛着一箱箱的杂志走南闯北,梦着自己的杂志理想,走自己想要走的路。


陈绮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好。她不知道的是,她还深深地影响了这一群年轻人,跟她一起坚守着独立创作的苦与乐



▲ 十年前的2006年,这可能是我与陈绮贞之间,最近距离接触的一次。


和每一个年轻人一样,陈绮贞和她的朋友们,当然也曾经历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这一夜,在唱《下个星期去英国》之前,陈绮贞说起了这首歌背后的故事。


中学时的陈绮贞,与另一个同样喜欢吉他的女生,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午休、放学后的这段时间。


两个人跑到吉他社的社团办公室,一人戴上一边耳机,拿起吉他,把喜欢的流行歌写成曲谱,一遍又一遍地编成歌。她和她还有了一个约定:不管考到什么学校,都要一起继续写歌。


后来,她们当然没有考进同一所大学。当陈绮贞在自己的小生活里,有机会展开一些小小的表演时,这位好朋友却必须放弃音乐梦想,去做一份符合社会、符合亲人期待的沉闷工作,让家人放心。


这位朋友致电给陈绮贞诉苦,她还打算在正式上班之前出国旅行,暂时给自己一个流浪的机会。听完好友的决定,放下电话后,感伤不已的陈绮贞写下了这首歌。


“这样的歌隐藏了太多苦涩,我知道你想要,却又不敢对我说,因为我曾是你,无话不说的朋友。因为,我们改变太多。”


两个人的梦想,从此以后,要一个人孤军奋战完成了。



▲ “房间里的音乐会”的这个陈绮贞,有了一个“更有安全感”的空间后,好像更接近于女巫店里的那个她,更没有距离感,可以跟歌迷聊天说笑,并放下一度自以为有的“偶像包袱”。(2016.9.10,北展剧场,图片源自网络)


许多人对创作这件事,一直有天然的误解


不管你是写小说的、写剧本的、写歌的、写公众号的,只要听说了你的职业,他们都会露出诡异的笑容,再看向你:“随便写写,就能挣钱,也不用上班,真好!”


在陈绮贞这里,也经常会听到不少不怀好意的挖苦:“哎呀,你把这些歌收集起来,就可以出唱片了,真好!”“趁年轻,多出一点唱片吧,多赚点钱!”


陈绮贞把这些路人“好心的劝告”,统统当作耳边风,假装没有听见。她还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步调,随心地创作。




▲ 实在太喜欢这一次“房间里的音乐会”周边之一:沙铃。被制作成“ego”蛋蛋形状的小乐器,蓝黄双色,方便随身携带,你可以带着它,在陈绮贞的演唱会上、在一个人的房间里、在很多人的场所,带着愉悦的心情,用手摇、用脚摇、用心摇,随时随地Shake it。他们说“世界像一粒沙”摇摇晃晃的,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摇出“大海爱着浪花”的美妙声音。


创作,对陈绮贞来说,不是谋生功能,而是记录时间的刻度


假如有一阵子没有写歌,陈绮贞就会有一点心慌。她习惯了用一首歌来记住自己所身处的每个阶段,假如那个阶段没有创作的话,这段记忆就会在未来被完全遗忘,仿佛不曾存在过一般。


在台上,陈绮贞说起自己在创作低潮期曾经住过的一个房间,呆在那个房子里,她怎么样也写不出一首歌,甚至连一句完整的句子、一段有意义的旋律也想不出来。


后来,陈绮贞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她决定要跟房东退掉租约,即使要罚一大笔违约金,也在所不惜。


她作出这个决定的那日下午,天气很好,阳光灿烂,她突然异常地感觉到安稳。她又开始写得出漂亮的音符了!


这不是玄幻小说,而是真实生活。再美好的房子、再棒的工作岗位,假如不适合你,也是衣不称身


长大后我们才明白,最后我们深爱的人,并不需要有多美,而是需要有多懂我




▲ “房间里的音乐会”的三款文件夹,太美丽,也抱回家了。


这次的“房间里的音乐会”巡演,其实与此前在台北举办的“移动的房间——陈绮贞创作展”出自同一系列,两者分别以Live、展览的不同形式,互为补充,带你走进创作女神的私密“房间”。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豁达茶几在台北参加这个展览的故事,可以先点这里:我们连觉也没睡决定连夜赶去台北拜访陈绮贞的移动房间


离群索居的我们,都很像那一头被命名为“52赫兹”的“世界上最寂寞的鲸鱼”。


即便我们是因为独特而变得孤单的人,也无须害怕,至少还有这样的音乐,让我们感觉到被懂得、被慰藉


再孤单也好,在海的那一方,也总会有另一头鲸鱼,可以听得见你发出的微弱声音。


陈绮贞的音乐,就是这样,献给这个世界上所有孤单、但又特别的存在。



▲ 陈绮贞最勇敢的地方是,不管台下的人是否能听懂她在讲什么、是否有专心在听,她也照说不误。只要有另一头鲸鱼能接收到这样子的52赫兹频率,也不枉费她的一番心血。


没有Facebook、推特,也没有微博、微信,陈绮贞喜欢自己的手机里,只有最简单的“通话”功能。她把自己想要和歌迷沟通的话,都写在了自己的音乐里。


陈绮贞持续发声的管道,除了单曲、唱片,还有她的Live表演。


陈绮贞的演唱会上,你是一定要认真地听她在讲什么的,小P说过:“陈绮贞总是会意外地说中你的心事。”


让偶像知道你爱她,喊一次就够了,喊一百次,又有什么意义也许,你们并不在意,陈绮贞那么用心想要说的到底是些什么?跟在其他巨星演唱会上一样喊得声嘶力竭的你们,又把老师的话,听进去了多少?


陈绮贞不应该只是你手动给自己贴上的“文艺”标签,你喜欢的这个“偶像”,她是多么希望你能跟她一样,也成为你自己


在台上,陈绮贞思考的是:“观众对我来说,是虚幻的吗?他们对我的,跟我对他们的爱,是一样的吗?”


陈绮贞总是想得比较远。“永远保持初衷,永远保持做音乐的热情”之类的话,大家都会夸下海口,但却很少人能像她那样,持之以恒地去做。


感谢时间带领我们,走到依然深深爱你的,今天。



▲ 就算回不到最初的起点,也要陪你回到最初的起点,回到我们都认为的那个“永远”


你知道吗?陈绮贞曾经想过要去考试当一名救生员,她最疯狂的念头是:“如果我要跳下去救一名大汉的话,那该怎么办?”


所以,今年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热爱游泳的陈绮贞,被朋友怂恿着参加了铁人三项的游泳接力项目。


这里要说的,不是游泳比赛,而是陈绮贞对铁人三项这项赛事的一些思考:“我不是一个狂热的运动爱好者,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必须要锻炼的,都远远不止三项。”


这一个你,想要换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这一个他,扛下了照顾年迈父母的重责。


这一个她,蜡烛两头烧,除了父母,还要照顾孩子。


陈绮贞说,我们都想要维持很好的人际关系、感情关系,却又总是痴心妄想,希望能在这些复杂的关系当中,能做到“完全的自由”


我们每一天都在现实生活中挣扎求存,每一天都有那么多重要的决定要做,每天都在摩天大楼里渴望保有“完全的自由”。


好不容易,对吧?




▲ 大家把应援手幅举起来的这一幕,好感人。即使我们都在生活里裹足不前,至少这一夜,陈绮贞让你与我都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喜欢看陈绮贞的现场、喜欢听陈绮贞的音乐的人,本质上,大概都是孤独的——即使你身边有伴侣,也一定是那种“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的状态。


昨夜,陈绮贞向台下观众发问:“今天有人是一个人来看演唱会的吗?”


结果,台下举起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小手,甚至有一位歌迷,一个人从蒙古坐了一晚上的车赶来看演出。


可能是因为,听陈绮贞的情绪,太珍贵、太私我了吧。


陈绮贞说,孤独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事情:“你们都很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孤独。”


但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如此方便与他人分享的时代。在看演出的同时,每个人都在随时随地刷着自己的手机,发朋友圈、拍小视频、在群里直播、分享自己看陈绮贞的心情与动态……


一个勇于孤独、又勇于分享的时代,真美好。


陈绮贞给我们这些总是一个人来看她唱Live的人,下了一个期许:“在那之前,找到一个值得见证你的疯狂、你的执着的人,下次带他/她一起来,好不好?”


好的。



▲ 在陈绮贞的“房间”,大家都仿佛敞开了心扉。


一个人看完陈绮贞,在一个人走路回家的路上,总是会想好多。于是,每一次听陈绮贞,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更像是阶段性的自我提醒


她在演出里诚恳地说,这个世界的设计,并不完美,我们再怎么努力,也还是会留有遗憾


但是,你永远没有必要去做别人眼中完美的那个你。


不要因为自己不够完美、不是最顶尖、达不到这个世界的标准,你就不去好好地享受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们要做到的是,在这样一个看似正常的世界里,锻炼自己的抵抗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勇敢的神经病——抵抗外界对你的制约,也抵抗自己对自己的否定。


让我任性地、尽情地当一个神经病吧!


我想要像陈绮贞一样,按照自己的步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通往那个未知的(但一定是美好的)、彼此祝福着的,未来



▲ 每一次看完她的演出,都会将周边、宣传单张、应援手幅、门票装到一个袋子里,好好地封存起来,再好好地过接下来的日子


陈绮贞说,自己是一个“很少入世”的人,她浸泡在台北这座城市里,自得其乐,既充满好奇心,又能保有自在的简单生活


在一个访问里看到过陈绮贞对理想生活的描述,对她而言,80%理想的生活,就是“少而精”、“不妥协”


把衣食住行都减少到“不用费心照顾”的地步,衣帽鞋袜都是一些自己喜欢的、可以用很久的东西。


朋友圈子也是如此,虽然知己不多,但每一个都很贴心工作方面,则一定要“心甘情愿”。


关键是,陈绮贞希望,自己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不用妥协”



▲ “ego”,就是“小我”。你的ego,还好吗?还可爱吗?


离开滚石、到发行《Sentimental Kills》单曲之前的这段“悠长假期”,陈绮贞会用“焦灼”这个词来形容。


“我也不觉得有挫败的感觉。我并不是说人生十分地顺遂,但我还是很正面的,只会觉得有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比如我想写什么,但是无法如期达到自己的要求,那个算不算挫败?我觉得不见得,可能只是未来让我满意的作品的一种练习。”


每一天都是一种新的练习。


陈绮贞离开滚石后的首张专辑《华丽的冒险》,侧标上就印着这么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简单的生活,何尝不是一场华丽的冒险?”


写《小步舞曲》的那个下午,陈绮贞也在另一段人生低潮里头,她打电话给钟成虎,电话那一头的小虎告诉她:“希望你能够以轻盈的脚步,跨过生命中所有的事情。”


生命里,一场又一场的暴风雪,就是这样,安然越过


回到2003年那个下雪的冬天,偶然与巧合之间,陈绮贞踏过下雪的北京,写了一首《旅行的意义》,决定出发去找最爱,决定去做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改变了很多事情,也改变了很多人


更重要的是,那一场雪,在冥冥之中,改变了某一个我


后来,当我踏过同样下雪的北京,心里浮现出来的,正是那样子的一句话:幸福,不在他方,就在目前。


还记得简单生活节的Slogan吗?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喜欢的事有价值


简单生活,华丽冒险,我们依然继续在走,继续创作,继续在写。


风雪再大,有了漫长的爱、信任与勇气,于是也就不再害怕了。


偶然与巧合之间 我们的选择会不会

改变了时间 改变某一个人


美丽的一切 总是看起来遥远

亲爱的 别悲伤

幸福 不在他方


若我们的告别 总是在挑战时间

亲爱的 别悲伤

怪我的爱 漫长


——《偶然与巧合》 陈绮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016mu1ac0&width=500&height=375&auto=0

10月5日晚上20:40,请守在上海世博公园“简单生活节 Simple Life”的“星空舞台”,静待陈绮贞唱出这一首《偶然与巧合》,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偶然与巧合”呢。




From The Writer · 番外篇


上一个章节,叫《薛凯琪“十年”三部曲,是黄伟文送给每一颗少女心的温柔鼓励》(还没看过的,可以直接点击蓝字)。


这一个章节,叫《薛凯琪回信(真的回信了)》


薛凯琪在微博、FB上,都转发了我们前天的这篇推文。人人都怕难怕倦怕扑空,全球得我未死心没有放松


谢谢永远的少女Fiona,决定亲笔的答复,等我相信


豁达茶几,希望能够成为一张“专心得超级偶像也动容”的茶几,也希望能身体力行地告诉更多的人:幸福,要行多步。


亲爱的,若你鼓励我,我会去得到!谁都会完美,请给我时间







你可能还想跟

电台版的豁达茶几

聊一聊


下载“荔枝FM”App

搜索关注“FM1225109”

订阅收听“豁达FM 9UP.7”

本周豁达推介:薛凯琪 · 十年前后

一起找回那些年大气电波中遗失的美好





你可能还错过了

这些温柔的文字


连夜赶去台北拜访了陈绮贞的移动房间

张悬隐退后过上了神奇安溥的退休生活

今天我,还是那个正在叱咤的电波少年



真·打赏

扫码给茶几买一杯星巴克

(看了这么久你还不打赏吗?)



真·粉丝

扫码添加茶几君为好友

进群跟这些死文青聊一聊

(敲门暗号:豁达茶几)




真·置顶

不错过任何一篇有毒的叉鸡汤




真·金主

支持让我们豁达下去的好广告

















豁达茶几是你杯茶吗?

欢迎转发,与朋友一同分享

让我们一起找寻属于自己的那杯茶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邮件联系:xiaowangzi1984@126.com

一直播:44376502

新浪微博:@王击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