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人还记得伐?老底子没有空调的年代,阿拉是哪能活过来的?

2016-07-26 微上海

| 上海 | 资讯 | 生活 | 美食 |

合作QQ:1811994685  投稿微信:ooonot


本文授权转载自上海新闻(news310)


这两天朋友圈被这句话刷屏了

▼▼▼

上海人!侬还记得伐?

老底子没有空调的年代

阿拉是哪能活过来的?

想来想去

阿拉这条命,是爷娘给的

▼▼▼

聪明的姆妈

制作了这么个简易风扇


天气实在太热

倒一盆冷水在门口晒得滚烫的水门汀地面上

“膨”的一声,变成了一股蒸汽

霎那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马路旁的法国梧桐上面

“雅无知”(知了)在唱歌

那是一种无伴奏声乐演出

大体是“热死他---热死他---热死他”

千篇一律的老调


小朋友起床后

先把当天的暑假作业写完

然后搬一只小凳子坐在阿婆边上

帮阿婆一起剥毛豆子

毛豆子炒萝卜干

是寻常人家夏天主打的美食

很多小孩睡完午觉还要负责擦席子



炎热的夏天

上海人中午一般都吃冷面、冷馄饨

看似很清淡的冷面

上海人烧个浇头可不马虎



因为上海不吃辣,所以菜式都是清清爽爽的

但是味道却是让人啧啧回味的

那时候没有肯德基麦当劳,很少有小胖墩

大家的体型都是细长条的



吃完午饭,在地上铺上席子

吹着风扇,睡个午觉

午觉醒来,就可以吃冷饮啦!



走街串巷有卖冰棍的

背着一个三夹板木箱

也有的拎着一只敞口式的保温瓶

喊着熟悉的“棒冰缺伐棒冰”

问姆妈讨些零钞

奔跑着就出来了

棒冰是冷饮中最普通的

4分钱一根(断棒冰3分)

绿豆的、赤豆的、桔子的,样数不少

还有一种俗称叫“药水棒冰”,味道怪怪的



零钱要是稍微多一些

就可以买汽水了

一般是正广和汽水

柠檬的大概是13分



爷娘心情好,或者发了奖金

就可以“高消费”――吃冰砖了



另外,爷娘单位还会发些防暑饮品

大众化的盐汽水、绿豆汤、大麦茶、酸梅汤等

爷娘不舍得吃

带回来看阿拉抢了吃

他们比什么都开心



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

家里基本都有冰箱

由此便有新的冰砖热卖——“加仑”

啥叫“加仑”,实际上就是散装冰砖

通常1公斤,“模子大”,腔势老浓额

买回去绝对扎台型

吃是要吃上一个月了



80后加仑哪能吃?

这绝对要呛点雪碧、可乐

加仑微微化开,奶泡浮了上面

味道么更多彩,腔调么更像KFC里厢额雪顶XX

暑假每天下午,总归要来上这么几次!


百合绿豆汤是每天必备的解暑利器

肚子饿的时候,非常热的时候

一碗绿豆汤解百忧



夏天最舒服就是去游泳了

日场价格便宜,都是学生

那时候游泳池限制人数,每个小时都要清场的

大部分游泳池都是露天的

一个夏天下来

小孩子都晒得黑不溜秋的

但是很健康


华灯初上,弄堂口、高楼下面、人行道两边

陆陆续续摆满了躺椅

还有人把晚饭端出来吃

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噶山湖

一天的疲劳在此刻消失殆尽



有人一直睡到半夜

然后回家再睡

还有的贪图凉快

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



老底子没有电视机

露天电影就是最好的消遣了

矮凳排排坐、扇子摇啊摇

虽然蚊子多得来哈宁

但有得电影看,哪能还会挑剔?



“哆咪唆咪-----,哆咪唆咪-----”

听到洒水车来了的声音

就像听到了冲锋号一样

小赤佬们几乎全都跑到街上

赤膊大军汇聚并跟在洒水车后面

享受着片刻的清凉和欢乐



老底子,上海人夏天都喜欢打井水

因这时水管里出来的自来水

就同热水差不多

而那时当局还允许用井水

井水很凉

夏天用来冰西瓜,再好不过

但后来就不让用了



小时候不做完暑假作业是不好看电视的

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到返校日一股脑儿把作业抄完

也有很多学习好的同学干脆在暑假刚开始就猛做

全部做完就能开心过暑假了



那时候没有iPad没有电脑,也没有韩剧

电视里放的是《排球女将》、《聪明的一休》、《西游记》

当时是没有卫视的

只有上海台和中央台各两三个频道

很多弄堂里有专门出借录像带的地方

90年代香港的武侠片、琼瑶片、四大天王劲歌金曲等等

都是靠着借录像带看完的



阿拉是弄堂长大的一代,生活的节奏不算很快,袋袋里钞票也一直急浜浜,生活在上海却依然十分愉快。



小时候天总是那么的蓝,浦江的外滩也是阿拉心里最灿烂的地方。

夏日里在苏州河桥上乘风凉,头抬起来还好数脱一歇星星,看看月亮。

爷娘从不担心小人在外头瞎白相,隔壁的阿三头有辰光还要带伊拉阿弟到苏州河里游泳白相。



伊格辰光马路上独多脚踏车,河浜边老人在着棋打朴克,弄堂里是小朋友白相弹子,刮香烟牌,斗蟋蟀,两块绿砖当乒乓球网也蛮象样,夜里居委会一只电视机围了男女老少济济一堂。

平常吃根棒冰可以保持笑容灿烂时间很长,从不奢望山珍海味鱼翅捞饭,只盼着春节烟花灿烂。



上海滩是阿拉的地盘,弄堂就是我们的乐园,每当日落西山天色渐晚,阿奶们会生着煤球炉喊我们回家吃饭。

黄泥螺是爷叔们的最爱,花生米就是下酒最好格小菜。一包汤格生煎一两粮票有4只,小馄饨一碗只要一角再加粮票半两。

工人体育场看大隆队踢中纺机也蛮有味道。



弄堂里朋友同进同出,弟兄道里一个比一个仗义,街坊邻居间不输给亲戚,互相照看那是家常便饭。

你可以说这里的人胸无大志,但多大岁数的老头都能跟你聊聊时事,你可以认为这里有些排外,你可以认为我们精打细算,但大家还是生活得滋滋有味。



上海的小姑娘个个聪明懂事又讲究,谁都想娶回家当媳妇。这里的男人不是北方大汉,但就是能让姑娘们喜欢。上海男孩就是能洗衣做饭,但长大后个个能做大事体。

上海的夜里到处灯火通明,石库门告诉阿拉上海的文明。

静安寺的佛光,外滩的建筑群,都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展示出几代上海人的奋斗,培养出一代代上海人特有的傲气。



就是这个美丽的城市,养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不知不觉中,随着时代的发展,马路变得越来越平坦,房价也蹭蹭朝上翻番。恒隆的衣服好几十万,买名牌的都是山西煤老板。开发商拆除了我们的回忆,填进的是他们的存款搭之业绩。



我不要中华芝华士,也不要MIX的霓虹灯,只需“特加饭”“大前门”,让我醉到半夜三更,让我回到昨日的简朴。



从“八万人”到“梅赛德斯”,都不如我的“静安”,只有到我儿时小学的门口,才能感觉到久违的“回忆”。

路拓了,房还在;房拆了,家还在;家没了,人还在;人变了,心还在。我的永远的上海,永远的家。



1、42℃的高温下,上海街上发生了这样一幕..

2、凌晨一点有个傻逼同学找我做个东西...

3、竟然有人质疑上海公交车为啥要用沪语报站!我希望这条微信变成鞭子——抽伊!


▼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上海最有态度自媒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