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速2021:我们迎来什么新趋势

徐瑾经济人 FT中文网 2020-12-09


疫情并没有改变世界的趋势,只不过是加快了趋势的发展态势。无论国家、公司还是个人,都需要思考计划,构思更多备选;否则可能不进反退。



文丨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公号《徐瑾经济人》主理人 徐瑾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每一年展望时候,经济学家都喜欢说这是中国经济最困难一年。终于,在大家一年年的呼唤中,”狼“来了,我们迎来了2020年,以其冲击力量之大无疑是可以进入历史的一年。那么,2021,这个世界还会好么?

回顾2020年,非常不容易,新冠疫情、股市熔断、美国大选等,可以说不是一只灰犀牛或者黑天鹅,而是一群灰犀牛出现。历史,好像在这里转了一个大弯。

某种意义上,2021年真正开启了二十一世纪的序幕,站在这个时间点去审视中国经济以及世界,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在谈到未来时,我在新书《趋势:洞察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中总结了三大趋势,中美交恶、国内投资回报率下降以及软阶层时代到来。

很多人总说疫情改变了世界,事实上这可能是一种老生常谈的错觉。如果我们认真审视,疫情并没有改变世界的趋势,只不过是加快了趋势的发展态势。



在2021年,关键词是加速,以上三大趋势,也会出现加速迹象。

首先,从国际而言,中美交恶长期化。

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故事很难以贸易战开始,以贸易战结束。疫情之中,各种口舌与对立,事实上也使得双方民间感情都在激化。

美国大选初定,拜登有望在争议中胜出。这看起来对中国也许是好消息,但是深入来看未必。如果重新梳理中美关系变迁,会发现对中国看法改变并不是个别人个别党派的意见,而是来自美国最近五六年的系统性认知转变。对中国强硬不仅是某党派意见,而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共同底线。在这样的格局之下,中美之间能否维持友好关系甚至“斗而不破”局面,将极大考验两国领袖的领导力与平衡力。

其次,从国内看,经济投资回报会持续下行。

这意味着什么?从宏观数据看起来,我们经济增速会阶梯下滑,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企业赚钱越来越难,容易赚的钱越来越少。

核心原因是什么?回顾2015年,官方媒体《人民日报》采访“权威人士”,当时权威人士就给出经济L形判断,“在2015年,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这个看法在今天看来可能已经普通,但是在当时并不寻常,即使主流经济学家也未必都认同,关于中国经济能否“保八”的争论当时还是最吸引眼球的争论。今天来看,“权威人士”显然看到了大家没有看到的地方,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债务的累积。

中国目前情况其实和八十年代日本有些类似。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中国非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从2008年的略高于110%,攀升到超过220%。比起这个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关注这个数字变化的速度,如此短的时间,如此之高的债务攀升,那么债务背后的资产情况可想而知,必然存在很多隐患。



比如,2020年末,债市出现了一些国企债务暴雷的情况,引发了对于国企信仰的担忧。目前监管层处理还算得力,使得情况稳定。事实上,债务个别暴雷不是问题,债务集体暴雷才是问题。

考虑中国的情况,首要情况是避免债务违约演变成金融危机,这点监管层应该有经验,债务很可能走上日本缓慢消化的道路。问题在于,债务缓慢消化,其实也是一个经济活力受到干扰的过程。对比日本失去二十来年甚至三十年的经验,我们应该做好准备。

最后一个趋势,从家庭个人而言,将会迎来软阶层时代。

所谓软阶层,就是阶层地位不稳定的城市中等收入群体。2017年前后,基于对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现状的观察与思考,我尝试着提出了这一概念,当时没有太多人接受。彼时,不少朋友借资本乘风破浪,目标是阶层跃迁,自然对此不以为然。事实上,后来的两三年却表明,软阶层时代不仅可能,而且正在来临。

当资本的雄心受到打击,实体赚钱不容易,各类资产价格也难以上扬,家庭收入增速下降时,一切玫瑰色的梦想都会回归本来面目。

这个世界的未来,是科技主导的时代,自动化等趋势会日益频繁,不幸的是,多数人却不一定能够从中受益。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一份预测表示,到2025年,半数工作将由机器处理,“机器人革命”会在全球创造9700万个工作岗位。据悉,目前机器人只从事三分之一的工作,而未来人类的许多工作岗位会消失,这意味着,也许有新的岗位诞生,但人类的许多工作岗位也会消失。



这个种情况下,政府如何构建社会安全网络,是一个大问题。从居民个人而言,如何使得自己的选择多起来,也同样重要。一个人在一个行业甚至一家公司呆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每个人都必须准备自己的新的人生计划,发现更多职业备选,挖掘更多生活赛道——我称之为二手人生,也就是说,明智的人会准备好,多一些职业选择,让自己即将而来时代变化中免于沉沦。

2021年也有政治含义。对于中国来说,这是新的五年计划的开始,也就是十四五的开局一年。按照政府的规划,经济收入的未来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 。这个定位,不仅对于经济增速提出了要求,其实也意味着中国的定位转换: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开始迭代为初等发达国家,最后进化为中等发达国家。

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一般是人均GDP两万美元左右,这意味着经济未来将维持4%之上的增速,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付出相当努力。而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思考,自身在亚洲乃自于全球的定位。

在这三大趋势加速时代,无论国家、公司还是个人,都需要思考计划,构思更多备选;否则,也可能会面临不进反退的格局。2021,是一个颠倒的时代,也是一个重新定位的时代。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更多可见作者公号《徐瑾经济人》(ID:econhomo),作者近期出版新书《趋势:洞察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更多文章

1

内卷流行背后的软阶层时代

2

 拜登险胜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3

 数字货币:前路仍漫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