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幸福,我不再做“虎妈”
为时八年对英国精英的采访和写作,升级了我对英国社会的认识,并改变了我的教育观,不再望女成凤,把成长的权利还给了孩子。
文丨FT中文网专栏作家 何越
在明白英国早已是去阶级化社会后,我意识到:将第一代华人的教育观与幸福观运用到第二代身上,可能导致她们与同龄英国孩子的差距感,甚至未来对父母的抱怨。孩子未来的幸福无需与地位或金钱相连,其个人兴趣与意愿才是评价标准。从曾经要求孩子成为社会成功精英的虎妈,我不再望女成凤,把成长的权利还给了孩子。
为时八年对英国精英的采访和写作,升级了我对英国社会的认识(见《向英国人讲好中国故事之前,先明白中英文化差异》)并改变了我的教育观。日后孩子判断自己是否幸福的标准,来自于第二代华人的思维方式,而那是我们第一代华人很难懂,甚至不曾考虑过的。因为很少有第一代华人能够真正融入英国社会,我们认为对的事,很可能是孩子未来的儿时遗憾,甚至伤痕。
一、英国当代价值观——去阶级化
我曾经的教育观,与我当时对英国社会的理解是对等的。几乎所有一代华人移民,无论教育程度如何,从小学文化到博士,大都是带着“英国是最讲阶级”的社会观念而来。入私校,进牛津剑桥、做精英是几乎每个华人家长为孩子设计的成长计划。那时我认为:英国社会不公平,必须靠自己努力攀登社会阶梯。
英国很难摘掉“最讲阶级社会”的帽子,很大程度上与英国王室仍然存在有关。欧洲的1848年革命(也称“诸民族之春”,Spring of Nations)波及全欧洲,法国、德国、丹麦、奥地利帝国、俄罗斯帝国等国的革命运动此起彼伏,欧洲大部分王室被铲除。而英国王室能够长存,至今仍是英国第一大软实力,除了王室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外,最重要的是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王室的政治权力就已逐步转给贵族,不是19世纪英国人心中压迫人民的祸首。多年来王室一直向民众靠近,女王受到国民爱戴。本质上而言,王室是由英国国民赋予地位(即被国民共同愿意保留的地位),其存在符合英国国家利益(见《从哈里王子大婚谈“英王室”存续之争》)。
但用阶级观念来观察英国早已过时,因为当下的英国社会早已处在撤消社会阶层的进程之中。早在我来英国之前,英国已基本完成了国家权力从贵族手中和平转移给白人男子的历程。去阶级化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更加平等与公平,其社会表现是平权运动,即女性、有色人种、残障人士、穷人等弱势群体的平权。平权运动背后有一个巨大的理论支持,即美国哲学家约翰• 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里说的:“判断一个社会是否道德,要看其法律制度是否有利于最弱势的群体。”
这就是我的孩子生活的社会背景。符合时代标准的行为是:努力学习与工作,纳税,关心慈善、弱势群体、社区与气候变化,融入支持社会正义的海洋。从女性和混血人种上说,她俩都可以划入弱势群体范围,为提高自身权益投身于社会运动,符合当下的英国价值观。
二、扶持弱小的社会
大孩子四岁时,我就送她去了数学和英语补习班,晚上还给她上中文。尽管她不时哭,但我当时认为孩子不能娇气,哭也要继续。因为她必须出人头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抢跑,要进牛津剑桥,这样才能做英国精英。我那时觉得孩子很幸福,有我这样一个妈为她设计完美未来与途径,不像她父亲(英国人),对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中国人那么懂,孩子只会被人欺负。
后来我发现欺负不是一个常态,弱势人群往往受到的是尊重、帮助和关爱,孩子们在学校里完全没有遭遇到种族歧视(我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他读书时,学生对亚裔的歧视比较严重)。如前所述,这是正义之举。我曾经抱怨小学里很少作业和考试,也不设排名,也不讲竞争,反倒我的孩子需要时时与成绩差的孩子结为学习小伙伴,帮助他们进步。每所小学的校训都各具特色,体现学校特立精神。孩子们入读的小学讲究的是“做善良的人,帮助和尊重他人,团队合作,支持社区,不轻言放弃”,那时我认为这样不重视个人竞争的英国小学教育耽误了我的孩子,没有鼓励和发掘出她的竞争与奋斗意识。我当时还认为:国家教育政策培养出了千千万万竞争意识不足的国民,这将会是国家利益的损失。可我逐步意识到:我似乎生活在自己凭空制造出来的竞争紧张感里,有点铁拳打在棉花上,白费劲的感觉。
三、进入私立学校是否会降低进入牛津剑桥的几率?
私校是英国少有的仍然不公平而且充满争议的领域,大多是慈善性质,纳税额度非常低。其学生占全英国总数7%。为吸引真正聪慧有才华的学生,私校提供全免助学金和奖学金。在一个高度追求公平的社会里,私校至今没有消除,是一件令人难以理解之事。这也许要追溯到76年前工党首相艾德礼(毕业于私校)将英国带入民主社会主义轨道时(见《马克思与英国人的平等生活》)。不知为何,他将私校保留了下来。有人认为这错过了取消私校的最好时机。
但与英国最讲阶级的时代相比,现代私校的优越性已经大打折扣。伊顿公学的黄金时代在莫里斯•麦克米伦(1957–1963任英国首相)和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1963-64任首相)后已经结束,此后的英国首相大都毕业于公立文法学校(相当于公立重点中学),如威尔逊、撒切尔、特蕾莎•梅等。待到伊顿公学学生再次成为首相,要到46年后的2010年的卡梅伦。(见《英国伊顿公学:淡化贵族底色》)。在目前英国下议院中,29%的下议员接受过私立教育。
关于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以下简称牛剑)过多被私立学校学生占据的批评报道从未停止过。据2018年BBC的报道,牛剑招收的学生中,42%来自于私校。与此同时,牛剑不断表达出愿意招收更多来自底层贫困学生的意愿,并出台相关政策(见《从英国“高考”成绩大反转看英国当前的教育公平观》)。“私立学校家长”(Independent School Parent)网站刊发过一篇文章《入读私校是否会影响进入牛剑的几率?》,因为有家长问是否应该在“高考”前将孩子迁入公校,以避免社会反私校的偏见。
而作为公立学校学生的家长,我得出的印象则是,英国中产阶级可能会是这场拯救弱势群体学生的牺牲品。牛剑每年招生总数基本是个定值,如果要专门为弱势群体孩子提供学位,那意味着要少招收私校或公校的中产阶级学生。我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建议我先生以后把家庭收入降低,争取进入牛剑特招的贫困家庭水平线。我还同样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告诉孩子:“如果以后想从政,最好不要去私校,那会给你的政治生涯减分。”
四、孩子能否自主选择兴趣?
几个月前途经青少年馆,11岁的大孩子说起自己4岁在这里上戏剧课的经历,她说当时很不快活。我说:“很抱歉,这么早就把你送去上你不喜欢的课,可那时我以为自己在做对的事,希望你什么都学一点。”“我为什么要什么都懂?”这话把我问住了。
为何我早早就送她学钢琴、上游泳课和体操班,希望孩子成为全才?那几年做“虎妈”的日子里,我好累,可觉得那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前途,以及我望女成凤的决心,再累也不能松懈,否则我会自责。而且那时我还认为,孩子成功是我幸福的前提(现在回看,这样的观念多么沉重)。可是看看孩子同学的父母们,大都好自在。他们也将孩子送往各种课外兴趣班,游泳、体操、足球、戏剧等是最流行的项目。但那似乎是为了兴趣而兴趣,与考级和升学无关。
有一种不言自通的认识,就是要多给孩子各种教育,这样才负责,才对。这大概类似吃不饱饭的年代对吃饭的重视;或者信息不足时代对信息的渴望。但在21世纪的英国,兴趣班多如牛毛。什么是兴趣?兴趣需要分成等级吗?打游戏机、网络绘画、孩子迷恋的网络上的各种时髦玩法(我叫不出名字)算兴趣还是陋习?要华人家长认同的兴趣才叫兴趣,孩子自行找到的但不符合家长观念的算不算?
最近我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几位华人家长在推荐网上素描班。这令我想起英国在300年前启蒙时代形成的对考古、化石、博物馆、罗马文化等的时髦追求,这些在1978年以后进入中国成为高大上文化(我不知道民国时代情况如何)。这几年我得出一个结论,基于欧洲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我们还处在清朝统治下、我们在1978年才打开国门的事实,欧洲曾经的流行文化(现在已没落)和现代文化,同时被呈现在我们面前,并被接受。钢琴在中国的流行最有代表性。因为在欧洲流行了几百年的钢琴和古典音乐,在英国已走到了尾声,但在中国和亚洲重获新生,被不少一代华人父母视为“此生不懂将是遗憾”的艺术。
但钢琴和小提琴都是英国人的冷门兴趣,不过对考私立学校的奖学金很有帮助。不管经济状况好坏与否,华人家长都希望送孩子上私校(英国家长的花钱观念大多是娱乐第一,派对和假期很重要),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往往是考取奖学金的捷径。而古典音乐在英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逐渐被流行音乐取代,很少有英国孩子会学钢琴,更不要说苦练考级获得奖学金了。一个弹钢琴很赞的孩子,在英国已经难以获得明星般的喝彩。
除了自愿继续参加数学和英语辅导班外,我的两个孩子在疫情前还曾各自选择参加舞蹈和击鼓班,但被疫情中断。疫情期间我没有为她们报任何补习班。她们各有自己的兴趣,而这些兴趣都能在生活和网络中得到提高和满足。
五、人生是一场寻求自我的快乐旅行
作为曾经的贵族统治的帝国,如今英国早已是平民化国家。对旧日辉煌的怀念还能从长者的言谈中渗出,但对年轻人和中年人已无多大吸引力,人们追求更多的是个人幸福感,而非国家光荣。其富裕的国家福利制度,以及其追求个人主义的立场,都支持人自由与快乐成长,寻找百花齐放的适合自己的方向(偷懒依赖福利的人也有,但是少数)。
这不是一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社会,苦字甚至不是这个社会的常见词。追求快乐,即学习、工作与娱乐的快乐,才是社会法则。靠苦学去获得牛剑的学位,是非常“不英国”的思维,而且牛剑也不是每个英国人都心心向往之地。除非视勤奋学习与工作为人生乐趣,否则受到人们赞赏的往往是天生的聪慧、才华与幽默,而非苦海无涯的一味勤奋。
成功的道路千万种,牛剑并非唯一途径;成功的定义并非单一地与财富和权力相连。英国没有职业歧视,如果喜欢清洁,做个清洁工也很快乐,那就去做。我家二女儿非常热爱宝宝和小动物,天生一颗怜悯之心,能迅速感知别人的不适与痛苦,长大后想做宠物医生。我认为幼儿园老师或者护士的职业也能满足她的天性。而无论何种职业,都能获得社会赞赏,甚至可能得到女王的接见与册封。
明白了这一切,我逐渐卸下了自己曾强加给孩子的负累。我最初还有自责,担心让孩子的生活如此轻松逍遥,是否不负责任?现在,除了给予爱、安全、建议、鼓励和纪律,我不再做“虎妈”,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商业财经 国际视角
关注FT中文网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