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2021新展三连击 | 梁绍基:蚕我 我蚕
梁绍基于其工作室创作大型装置《巨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2020。艺术家供图。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梁绍基:蚕我 我蚕
PSA Collection Series
Liang Shaoji : A Silky Entanglement
时间:2021年9月29日-2022年2月20日
开幕时间:2021年9月28日,需凭邀请函入场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楼大堂、二楼
策展人:侯瀚如
展览简介:
继大同大张、余友涵、李山、仇大雄、陈福善之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即将推出第六位中国重要艺术家的个展项目——“梁绍基:蚕我 我蚕”。正如展览名所喻示,艺术家梁绍基过往逾三十年的创作实践始终与“蚕”紧密缠绕,难舍难分。“蚕”不仅是他的创作媒介,亦是他的良师益友及精神导师,赋予了他创作的原动力与灵性。借助一系列层次丰富的沉浸式装置、摄影与影像,此次展览将回看艺术家自1988年开启的代表作“自然系列”,从早期探索研究,到1999年入选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床”,到走向自省并传达哲思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天庭”等装置作品。展览还将呈现梁绍基根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空间创作的特定装置作品,以及与生物学等领域发生跨学科关联的新作品。
一个“世界性的”艺术家
——侯瀚如
四、五十年来,梁绍基一直是一个热情洋溢,深度介入现实,又独来独往,超凡出世的“世界性”艺术家。这里的“世界性”有两种解读的可能性:首先,“世界”表征为社会现实,或者,在中国参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努力中面对的世界现实。地缘政治的世界即是其最有吸引力的形象。“东西文化对立和融合”之类的话题则是其在“文化领域”这个既“微观”又无边际的世界的表述。另一方面,今天,“世界”越来越被重新认识和界定为超越人类中心,超出“人类社会”的“生存物”的世界(the World of the Living)。甚至源于佛教的世界的原意也时不时被有学问的人士重新还魂,用以描述一种无须再去为物理生存而忧虑的绝对世界。
《床/自然系列 No.10》,1993-2018,烧焦铜丝、丝、蚕茧。艺术家供图。
梁绍基向来都紧张而私密地对于这两方面的“世界问题”关怀备至,并且视这种关怀为自己工作与生存的意义所在。他以极为独特的方式和媒体语言参与到这个“世界性”的讨论和塑造过程中。他极其自然地选择了使用“当代中国式”的造型形式来探求美学、诗性、生物、科学,政治和个人命运的对话、冲突和融合,以表达一种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国式”生命境界的意愿。他借助生命界种种活的状态,从竹子到丝蚕,从岩石到流水,从云雾到声籁,进行种种实验,或静观,或收集,或铸炼,或建构,或焚毁,甚而操纵和改变基因,嫁接不相干的元素,并毫不犹豫地引用最新的数码影像和互联网络。如此,他自觉地寻求的是一种西方传承之外的当代生态学的“艺术表现”。
《宝宝/自然系列 No.15》,1995,红色丝绸、蚕茧。艺术家供图。
左:《雪藏——困》,2019-2021,手机、树枝、芯片、丝、蚕茧、木板。艺术家供图。
右:《雪藏——困》局部,2019-2021,手机、树枝、芯片、丝、蚕茧、木板。艺术家供图。
《皮肤》局部,2019-2021,蚕丝。艺术家供图。
在今天这个环境危机,疫情失控的时代,我们“忽然”地意识到生命和维持生命的种种“政治手段”的脆弱。我们渴望找到一条可以摆脱这种虚弱感的出路。梁绍基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以全副身心所追索的,其实就已经是在虚弱中产生顽强的办法。他从地缘政治中心撤退,在边陲之地持之以恒,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向我们揭示转暗为明,化弱为强的美丽图景。他即将在PSA“大动干戈”,营造一个占领大半个美术馆的大型展览。他的用意绝对不是满足成就回顾的自恋情结,而是希望把我们每一个“参与者”诱进他在无心插柳和苦心经营之间游动和挣扎所孵化而成的“另一种世界”中,在一个绝对当代的生态,亦即这个“史无前例的”脆弱和危险的处境中,一起去想象和试探某种我们可以赖以自救的“诗意”出路。
2020年10月20日,罗马
- 梁绍基 -
1945年生于上海,现工作和生活于浙江天台。1986至89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万曼(Maryn Varbanov)研究软雕塑,1980年代末开始进行养蚕艺术实验。三十余年来,他潜心在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新媒体、行为的临界点上进行探索,创造了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以与自然互动为特征、以时间、生命为核心的“自然系列”。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跡的内美。梁绍基在世界各地的重要机构举办个展,其作品参展诸多国际双年展与群展,包括:“物质的魅力:来自中国的材料艺术”(巡回展),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Smart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国(2019-2020);“梁绍基:恍”,木木美术馆,北京(2018);库里巴蒂当代艺术双年展,奥斯克·尼迈耶博物馆,库里巴蒂,巴西(2017);“梁绍基:雲上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6);“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阿尔里瓦科展览馆, 多哈, 卡塔尔,(2016);“梁绍基:元”,香格纳画廊,上海,(2015);“艺术之变”,海沃德美术馆,伦敦,英国,(2012);第二届潘塞夫双年展,原南斯拉夫,塞尔维亚 (2002);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0);第五届里昂双年展,里昂,法国,(2000);第六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斯坦布尔,土耳其,(1999);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1999);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等。梁绍基于2002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2009年获克劳斯亲王奖。
- 侯瀚如 -
侯瀚如是一位多产的作者和策展人,主要工作、生活于罗马以及巴黎。目前为意大利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和国立建筑博物馆艺术总监。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侯瀚如在全世界范围内曾策划以及联合策划了上百个展览,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运动中的城市”(1997-2000)、第二届约翰内斯堡双年展(香港等地,1997)、上海双年展(2000)、光州双年展(2002)、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1999;紧急地带,2003;中国馆,2007)、“白夜”(2004,巴黎)、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5)、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第十届里昂双年展(2009)、“日以继夜,或美术馆可为之若干事”(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0)、“肮脏现实主义:刘小东在和田”(今日美术馆举办,乌鲁木齐,2012,北京,2013)、“自治区”(时代美术馆,广州,2013)等。他担任了诸多国际文化机构(博物馆、基金会、收藏等)的顾问,包括德意志银行艺术收藏、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时代美术馆(广州)、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旧金山)等。他在诸多国际机构教学,并积极参与论坛讲座。他的文章常见于国内当代艺术与文化刊物,例如《Flash Art》《典藏》《Art Pacific Asia》《LEAP》等。他亦是许多国际艺术奖项的评审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