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深山瑶寨采用传统技艺建造吊脚楼 不含一颗铁钉
近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小寨村瑶族村民协力为新吊脚楼“立屋竖柱”并举行传统上梁仪式。
一直以来,龙胜当地瑶族群众都沿袭着“一家建房全寨帮忙”的优良传统,村民之间团结互助、投工投劳,为家家户户都能顺利住上稳定住房凝聚群众力量。
在龙胜,一栋崭新的吊脚楼,需耗时约半年,且纯粹靠穿孔衔接,不用一颗铁钉。其实建吊脚楼是个浩大的木建筑拼装工程。当然,若是哪家建楼,全村寨的男人和亲朋好友上百人前来帮忙。他们以传统的手抬肩挑方式,在几个能工巧匠地指挥下,展开排扇、立柱、上梁等程序。期间,众人的吆喝声、木锤敲打声此起彼伏,大家众志成城,场面震撼人心。
吊脚楼都选上好的杉木做原料,以凿、榫为衔接。建房前要先选择屋基地点和朝向,挖基槽,砌石基,后面是制作屋架,排扇、立柱、上梁,以及盖瓦、安装门窗和铺楼板。
他们没有建房图纸,全凭一根杖杆、一支竹笔,将成百上千错综复杂的梁、柱、椽、仿、板等在木马(一种木匠用的工具)上制成。与众不同的是,他们不用一钉一铆,只在柱子上凿穿孔眼以卯榫衔接,结构精巧,牢固严谨,就算历经百年风雨,照样不倒。
在新吊脚楼上梁前,还会举行仪式,燃放鞭炮。堂屋的上方横梁悬挂红布,红布一般写有“上梁大吉”等字样,预示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吊脚楼一般分三层,一层多为畜棚禽舍,放置农具木柴和用作厕所。二层作为堂屋(客厅)和房间,周围有栏杆走廊。而堂屋(客厅)是家人休息纳凉的场所,又是接待亲朋、宾客的地方,装饰考究,多为开放式,可举目远眺。
堂屋的一侧是卧室,另一侧设火塘,是供生活起居的综合空间,也是各家生活活动的主场地。三层有房间,也有谷仓,或堆放一些生活用具。
吊脚楼每层最少有180平方米,大的有220平方米,一般三层超500平方米,共需花费20余万元。
近年来龙胜加大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力度,借助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异地扶贫搬迁等工程,并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元素,对村民兴建的楼房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建造,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实现活态传承。
目前,龙胜县共有11个村寨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村寨成为了中外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为当地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致富增添了新亮点。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
▌信息来源:潘志祥
▌运行维护:龙胜县委宣传部网信办
▌编辑整理:蔡本华
投稿联系:微信号"tadecai"
投稿邮箱:4096620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