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蘑菇多了个”野“字,就要看牢自己的嘴了!

2015-07-13 浙江省市场监管 台州市场监管

你已经长大个了,不再是刚起跑那会儿需要满世界砸蘑菇吃的迷你马里奥。尤其是对蘑菇的判断上,也得时刻留个心眼。正规餐饮消费场所或菜场里看到的各种蘑菇,你蒸炸煮煎炒十八般武艺没问题。而对于野外各色看似鲜艳多汁的野蘑菇,还是得收手!闭嘴!路过!——为了你的小命。



近期雨水充沛,空气湿润,气温适宜,山间野生蘑菇茂盛生长,因为误食毒蘑菇而进医院的新闻也时有报道。为预防和控制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省局再次发布消费安全警示,提醒广大群众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确保不发生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一、野生蘑菇隐患说明

目前,在我国可食用的蘑菇近300种,毒蘑菇约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近10种。毒蘑菇一般生长在潮湿的地方,能使米饭、大蒜、银器变黑。毒蘑菇通常在顶上有凸起的疙瘩肉瘤,柄上有环状物(脚苞),根上有环状托,有苦、辣、酸、麻及其他恶味,色彩鲜艳,采后易变色,多数柔软,浆汁多并浑浊像牛奶。如含剧毒的白毒鹅膏菌,它的显著特征是“脚上穿靴子(蘑菇根部粗大),腰上系裙子(蘑菇中部有明显不同),头上戴帽子(有菌帽)”。据了解,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按照中毒的症状就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等6个类型。大部分误食后会出现恶心、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亢奋、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食用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二、对消费者的提示

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是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有食用野蘑菇习惯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三、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提示

各餐饮单位、食堂等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

四、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妥善处理

消费者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在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消费者在餐饮单位用餐后要索取发票等消费凭证,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时可作为维权依据。餐饮服务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本文转自“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新浪微博“@江宁公安在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