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够洗出“胶”的面条、馄饨皮来了,你吃还是不吃?

2017-03-22 台州市场监管

面条大家应该都吃过吧?

据说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吃面了,

没想到最近,一直吃得好好的面条出事儿啦!

捎带着的还有饺子皮、馄饨皮。

咋回事呢?



近日,一段面条里含“胶”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里,一网友拿出面条浸泡在水里做实验,结果面粉溶解在水里,还有一团类似糊状物的物质根本无法溶解,网友称这就是“胶”,并呼吁大家以后不要买面条吃了。


紧接着,馄饨皮也“光荣了”——

据说,一女网友在网上看到类似“无良商贩为了面食更加劲道耐煮,在面食里加胶水”的报道后,感到一阵后怕。因为儿子特别喜欢吃抄手,基本上每天都要去市场买抄手皮回来包给孩子吃。她于是按照网上的方法开始试验:把抄手皮放在盆子里,然后加水开始洗面,洗到最后,洗出来一坨黏不拉几的“奇怪物体”,跟胶一样!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

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这难道不是传说中的面筋吗??


面筋就是这样洗出来的

然而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不信呀,

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面粉是怎么来的……

咱们这里还是来仔细扒一扒。




塑化剂or胶


传言中的面条加塑化剂可能是误传,但加胶倒是挺普遍的。

这种胶并不是胶水或工业胶,而是食用胶,学名增稠剂,如果用高大上的表达就是可溶性膳食纤维。


目前国家允许使用的增稠剂有几十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天然食物中提取的。比如提取自果皮的果胶,从海藻提取的海藻酸、卡拉胶,此外还有植物提取的沙蒿胶、田菁胶、亚麻籽胶等。也有一些是用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比如环糊精、可得然胶、黄原胶等。



以最常用的黄原胶为例,它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它身上布满了羟基、羧基、氨基等结构,它们就像“触角”一样可以抓住蛋白质、淀粉和脂质,提高面条的韧性。同时它粘度大、溶解性好,能吸附大量水分,因此面条的口感也更有弹性、更爽滑。


增稠剂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做杂粮面。

荞麦、燕麦、玉米粉不易形成面筋结构,因此需要添加小麦粉才能做成有弹性、抗拉伸的面条。如果你希望少加些小麦粉,那就需要添加少量增稠剂帮忙。




当然不用增稠剂也有替代办法,比如加入魔芋粉。魔芋的主要成分也是高分子多糖,它能起到增稠剂一样的作用。


总之,爽滑可口、久煮不烂的面条确实需要做技术处理,不过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黑科技。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多,面条也只是它众多的秀场之一。

转自:湖北食品药品监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