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商学评论》专访上海振华重工公司创始人、原总裁管彤贤:大国重器,振兴中华
本文为《上财商学评论》编辑部专访上海振华重工公司创始人、原总裁管彤贤的访谈纪要。
1992年,管彤贤成立了振华港机,也就是今天振华重工的前身。这一年,出生于1933年的管彤贤已年近一甲子。但是,他的胸膛里依旧跳动着一颗火热的创业之心,而且时不我待。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振华
直到今天,管彤贤都对改革开放心怀感恩。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许很难有机会认识到与世界的差距,也很难打开人们头脑中紧锁的大门,进而冲破思想的禁区。也正是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外贸的发展空间。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让“中国制造”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随着外贸交易的数量和频率的加大,码头和集装箱成了生意的“标配”,以前很难找到市场的重型港口机械设备有了生存的机遇,成了抢手货。
港口机械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中国虽然在这方面相对落伍,但也有竞争优势。
此外,改革开放对管彤贤的意义还在于让他回到了大平台。正是在中港总公司船机处处长等岗位上,让他有机会熟悉国内和国际的港口机械制造企业及产品,知晓它们的发展动向。“我们赶上了需要大机械的时候,看准这个机遇,就要赶紧挤出去。”管彤贤如是说。
尽管年岁不饶人又临退休关口,管彤贤还是请求组织把自己调到上海,创办一家新企业。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都充满着全新的气息: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学文化、讲科技,努力提升生产力,没有人在乎年龄了,也没有人说“您该退休了”。
管彤贤的请求不仅得到了组织的批准,而且还得到了中国港湾集团公司(其与中国路桥集团公司合并成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集团),以及上海港机厂的支持。前者拿出了50万美元,后者以一块地作价50万美元,并拨出十数名职工交给管彤贤。1992年,上海振华港口机械制造厂(Shanghai Zhenhua Port Machinery Company Limited,ZPMC)在黄浦江畔树起了自己的大旗。
在振华港机成立之初,管彤贤就立下一个誓言: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重要港口,都应该有中国生产的集装箱机械。
《上财商学评论》:管总的经历很励志,当初是什么给了您信心和勇气?
管彤贤:人的有效青春期很短。如果说,人生的前几十年由不得我,那么,能自我做主的时间更得抓住。但是,我能走到今天,应该感谢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现在。
《上财商学评论》:你怎么会想到以港口机械设备来创业的?
管彤贤:1992年,上海集装箱的吞吐量只有40万箱,和鹿特丹、新加坡有较大差距。当时,人们不知道什么是集装箱,有集装箱吞吐的港口就三个地方—―上海、天津和广州。
改革开放让民营经济和外贸开始吃香。重工业一开始很难走国内市场,幸运的是,它跟外贸有关联。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其他地区纷纷建立以对外贸易为主的功能区域。但是,中国要做外贸,就必须推动集装箱出口,有集装箱就必须要有装卸的工具,这让振华看到了机遇。事实也证明,振华的选择是对的,到了今天,中国沿海到处是港口,上海的集装箱的吞吐量为4 000万箱,是1992年的100多倍。
《上财商学评论》:对振华来说,中国加入WTO是一个很重要的机遇吧?
管彤贤:WTO让全球市场变得更透明,更有准则。我们加入WTO,就意味着以前那些包括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正逐步减少。当中国企业有更多机会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振华的机遇就更多了。
手握“利器”,方能立足
外贸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让管彤贤看到了振华发展的无数可能。不仅可以服务国内的外贸出口,还可以抓住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加入全球交通和港口行业的大合唱。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诞生的1992年,振华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第一份竞标书递给了加拿大的温哥华港。但在管彤贤看来,这是振华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一方面,国际市场可以让振华有条件“吃得饱”;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可以为振华的实力背书: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也一定会帮助振华拓展国内市场。
然而话又说回来,振华毕竟是初生牛犊,不仅名声和实力暂缺,而且面对很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全球经济的急速发展和世界流通的加速,尤其是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的不断投入使用,让很多国际大企业开始盯上大型港口机械设备这块“唐僧肉”,来应对港口和船舶更新换代所带来的需求。
在这些国际大企业中,有德国的克虏伯、MAN,美国的帕山科,英国的莫里斯,比利时的马尼托瓦克,日本的三菱、三井、住友、石川岛,韩国的三星、现代和斗山……它们不仅历史久,而且更强大。这对振华来说,既是榜样,也是威胁。但正是与它们一起群雄逐鹿,更反衬出管彤贤创办振华的重要价值,那就是一旦错过了这一宝贵的空窗期,再想有所作为时便毫无办法对抗那些巨头了。
但即使主动出击了,又凭什么在竞争中能赢得青睐?创办不久,没有显赫的业绩,只有十多个人与100万美元资金,还来自一个港口机械主要依靠进口的国家,振华怎样才能在列强的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进而打开在国际上生存的局面?
事实无疑让人大跌眼镜:振华不仅成功地赢得了加拿大温哥华港的“芳心”,接着还进军美国,并杀入了世界起重机发源地—―德国……
这无疑和中国制造进入世界的价格优势有关,毕竟克虏伯等公司不可能拥有振华港机低廉劳动力的优势,更重要是,这凸显了振华不成功便成仁的壮志,以及中国人在面对市场竞争时的智慧。
《上财商学评论》:我们很好奇,为什么振华一开始想到的是进军加拿大?
管彤贤:其实别人建议我们先去的地方是新加坡。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航运枢纽。但是考虑到新加坡与上海等港口的竞争关系,我们没有一开始就选择新加坡。
《上财商学评论》:你们是一家刚创立不久的企业,凭什么让世界认可?
管彤贤:振华的出现是顺应天时,正好赶上了交通和港口行业大发展的风口,而且我们有诚意,也有足够的工匠精神。集装箱机械属于耐用工业品,一用就是几十年,它的第一要求就是质量可靠。
例如,我们的第一份海外订单,振华前后投入了巨大精力、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就像制作一件工艺品一样精细化制造这“第一单”港口机械。而且对这一单,我们也不要求它能带来多少利润,更希望的是它能向世界证明我们为人处事的态度,告诉世界,我们有能力从0到1,也能从1到N。让人欣慰的是,“第一单”还没完工,温哥华港又追加了“第二单”。
很快,我们选择温哥华作为出海“首站”的好处就显现出来。温哥华港离美国近,如果真的能做出一些成绩,很快就会被美国知晓。没多久,美国迈阿密港就派人到温哥华港“一探究竟”,就和振华签订了合同,一次性采购4台巴拿马型岸桥。1998年,美国又发起了6次港口机械国际招标,振华中了5次。
加拿大和美国并没有因为是一家不知名的企业就将其拒之门外,这让我们感慨国际市场的相对公平,只要产品好就会有人要。我还注意到国际客户的一个特点:想进军它们的市场、打破它们的传统或习惯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和它们有了第一次合作,而且产品用下来没有大问题,那么第二次它们还是会与你合作……所以,振华一开始选择向外发展是对的,它可以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参与竞争并得以锤炼。
除了在对待产品的态度上认真负责外,振华要想真正立足、拓展自己的版图,还需要有其他的本领。
《上财商学评论》:在查阅振华相关资料时,我们发现了振华不仅在重型港口设备上做出了成绩,还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船队。
管彤贤:之所以要有属于自己的船队,主要是为了“快”。所谓“剑走偏锋”,意思就是从正面竞争可能打不赢,但可以出奇制胜。我们有几手功夫是外界没想到的,第一手就是“快”。
为什么要快,是为了保证交货计划准时、准确。港口每天要迎接无数船舶和集装箱,如果装卸机械不能按时交货,让人怎么开门迎客?所以,如果我们能抢先一步,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让我们选择。
一开始,我们依靠运输伙伴。但好的伙伴可遇不可求。此前,我们合作进行集装箱起重机整机运输的企业唯有荷兰Dockwise公司一家。当一个业务没有其他选择时,对方就有可能坐地起价,还有其他苛刻的条件。当我们运第一台岸桥到温哥华时,就被要价90万美元,到了运第二台岸桥时已经涨到了130万美元,而且要求在整机到达后马上交付,否则就要罚款。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它们并不保证按时到货。
正是这种被卡脖子的经历,让我们意识到只有自力更生才能丰衣足食,才能不为别人打工,更重要的是才能准时交货。只有准时交货,振华才有发展的前景。振华力排众议,花了200万美元买进一条装煤炭的旧船,并组织技术人员去国外学习请教,回来后切割组装、实施改造。日后,我们果真建成了自己的整机运输船队,最多时共有6万~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28艘。这些整机运输船可以将振华的产品以整机形式运向世界各港口,由于在离岸前均已调试好,产品登岸后通电即可作业。
事实证明,我们这一步“快”棋走对了。2004年,全球最大航运公司马士基与振华签下连续 3 年大单。也是在这一年,振华在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实现了“零的突破”,还一举夺得全球港机金额最大的阿联酋迪拜港订单……
说实话,我们一开始的想法很“朴素”,虽然一直有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但是能走得这么远、这么深是始料未及的。
《上财商学评论》:振华如此快速地成长,除了“快棋”之外,还有什么独门绝技?
管彤贤:我可以自豪地说,除了“快棋”之外,还有一手“好棋”。大家都知道,全世界绝大多数码头,不是建在海湾里就是建在河口内,那些地方大多是一座桥接着一座桥。可是,集装箱起重机都是二三十层楼高的“钢铁巨兽”,要想通行,总不至于拆桥吧?振华就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在运输过程中把机械暂时“变矮”,这不仅保证了桥的安全,也不会因为要保证桥的安全而对产品大动手脚。可以说,这是其他公司很难做到的。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2000年,当运载振华港机的船即将驶过德国易北河上拱高仅40米左右的桥时,两岸围观的居民忧心忡忡。船上的起重机高达七十多米,会不会对桥造成危险?
就在大家担心之时,出现了让人大吃一惊的戏法:高大的起重机突然“变矮”了,这个由振华打造的船舶顺顺利利地通过了易北河上的桥。热烈的掌声随即响起,赞叹声不绝于耳。当时,船长给管彤贤打来电话:“我深深地感觉到做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
“振华6号”也曾成功渡过这一险关。从报道中,我们可以一窥起重机“变矮”的过程。当年,装载的双小车超巴拿马型集装箱岸桥高度达115.2米,前后大梁总长度达102米,也是过易北河大桥时,“振华6号” 装在船上的4台桥吊先是放下了前大梁和梯形架,又在12小时里灌了约3.5万吨压舱水,使船舶的吃水从海上正常航行的7.6米增加到12.3米,最终,“振华6号”硬是在集装箱岸桥与桥梁之间“腾出”了近1米的净空高度,几乎“擦顶而过”。
这样的场景也曾在美国上演。200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同志访问美国,在旧金山时正巧目睹了振华的运输船运载着4台振华的岸桥通过金门大桥——相似的场景,也迎来了旧金山市民的围观和赞叹。当晚,旧金山市市长在晚宴上向胡锦涛同志表示了感谢。
管彤贤并没有因此自傲不前。如果说,振华一开始抓住的是机遇,随着时间的推移,机遇带来的红利逐渐消减,振华要想发展就不能光靠价格战,也不能光靠“剑走偏锋”,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产品,必须紧抓科技创新。事实上,双小车超巴拿马型集装箱岸桥正是振华科技创新的成果,是当时科技含量最高、自动化程度最好的产品。其独创的应用超级电容的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达到降耗30%、降噪、消除黑烟的环保效果;首创的高效环保智能型立体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取消传统码头用内燃机驱动的平面水平运输,将码头装卸完全置于轨道上用电驱动来实现,被称为集装箱装卸史的一场革命。2005年,上海振华港机“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正是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甚至要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再加上独特的运输方式,让振华不断战胜了德国、韩国和日本的竞争对手。它们有的需要现场安装集装箱岸桥,不仅占用码头岸线,还使安装周期大大延长;有的则没有自己的运输船队,从而失去竞争优势。
振华的“进化”,也意味着依靠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正在快步迈向“中国智造”。多年后,即使来自奥地利的一家起重机厂的报价比振华港机低5%~10%, 鹿特丹港方还是选择了振华港机,因为现在看重的是整体实力,振华的产品值得。
《上财商学评论》:除了荷兰外,央视“远方的家”栏目还讲述过德国汉堡港与振华重工的不解之缘。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也是国际上最现代化的港口之一,其主要集装箱码头运营商HHLA集团,三个集装箱码头共有桥吊56个,其中32个来自振华重工;Eurogate集团共有32个桥吊,其中15个来自振华重工,并且自2004年后,新桥吊全部使用振华重工的产品。事实上,振华在刚开始进军德国时曾遭遇质疑,最后是怎样拿下这德国最大的港口—―汉堡港的大单的呢?
管彤贤:振华要想做大,肯定要进军德国,毕竟德国是一个机械制造业强国。当时的德国标准就是世界标准,如果能让德国用户接受振华,那振华一定能够打开整个欧洲市场。
当时我们在跟汉堡港联系时,它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作为机械制造业强国怎么能买中国的设备?但是我们靠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技术,征服了它们。2008年,它们又找到我,想要和振华一起设计自动化码头,也想再买十几台设备。当时我们谈得很愉快,到了最后对方突然站起来说,“管先生,我们把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交给你们,你们不买点德国的东西,比如减速箱可以用德国的产品,我们会有压力。”我没有同意:“要用就全部用我们振华的。”这是因为我心里有底,你们不买我的能买谁的,而且我们的产品是终身保修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底气,那是因为在我的理念中,售后服务都是因为产品没做好,如果产品做好了就不怕别人找我们售后服务。
《上财商学评论》:我们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起步并不高的振华凭什么搞科技创新?谁都希望中国制造成智造,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管彤贤:在振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招聘人才、培养人才。不过,在这方面我们走了一些弯路。我们希望招到的人都在社会上磨练过,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除了依靠人才外,振华还有一套稳定的研发投入机制。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从2006年到2010年,该中心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成果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6项,国际授权专利6项。此外,振华还与同济大学工程学院、上海材料所等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董事会每年以产值的3%作为科技开发基金……
《上财商学评论》:创新的确让振华底气十足。不过,我们印象更深的是:创新是种冒险,重要的是宽容错误和过失。
管彤贤:的确是这样的。在振华,允许大家出现一定的错误和过失。有一次,设计一个新的机械产品,组装好了却发现一个轴承的规格不对。尽管拆下重新组装浪费人力、财力,还要承担推迟交货的违约风险,但我还是坚持全部换掉。
振华能走到今天,正是在创新和宽容上找到了相对平衡。我们给创新以空间,当然也不给失败找借口。
大国重器,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成功的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
就在振华快速走向世界的那几年,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 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正风靡整个世界。每个人都坚定地相信,科技和通信如闪电般迅速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然而,长期处于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显然没有做好准备来迎接一个快速崛起的中国,各国依然热衷于用保护主义解决现有的问题,世界依旧充满各种不安和坎坷。国际化程度越深,振华越能感受这个世界的凉薄。
每个振华人都记得,2008年CNN报道北京奥运圣火在旧金山的传递活动时主持人卡弗蒂口出狂言,妄称“中国产品是垃圾”。这不仅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让振华拍案而起。
在振华港机公司网站的首页,很快刊登了一封署名为“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万职工”的公开信。在公开信中,振华以振华港机的产品已布局美国东西海岸各大港口为例,怒斥CNN如果再次叫嚣中国产品是“垃圾”,“我们会立即在美国请律师以诽谤罪起诉他们”。这一公开抗议让无数国人为之一振,而振华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向CNN公开叫板的中国企业。
如果说,振华一开始进军加拿大、美国和欧洲是为了求生和图存,随着振华的成绩越来越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产品,而是中国力量及中国形象的代表。如今的振华,不管有心还是无意,都避免不了加入大国博弈的战局。摆在振华面前的一定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不被嫉妒是庸才,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扎好自己的根。
2009年,伴随着亚洲最大4 000吨全回转浮吊、世界最大7 500吨全回转浮吊的研制成功,振华又迎来了新的历程——从港口机械向海上重工进军。
尽管在港口机械上风生水起,管彤贤还是意识到,“仅仅满足于已拥有的矿藏而沾沾自喜者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振华港机不会自满于现有的港口机械市场占有率。”这也让他将视线从港口投向了海上。正是在这一年,振华港机正式更名为振华重工。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尽管和以前一样,振华依旧采用“ZPMC”作为自己的公司商标,但不同的是,“ZPMC”有了新的含义。“Z”取英文“zero”的首字母,意为“起点”,寓意“变身”后的振华不只是更名,而是二次创业,一切都是起点;“P”取英文“particular”的首字母,意为“细节”,公司的发展要注重细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推广精细化管理方式,向管理要效益;“M”取英文“mission”的首字母,意为“使命”,打造声誉振华、效益振华、品牌振华、科技振华、责任振华是所有振华人的使命,振华产品要继续享誉世界、引领未来;“C”则取英文“cooperation”的首字母,意为“合作”,振华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员工、上级单位、国家、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协作。
这样的振华,即使在后管贤彤时代依旧砥砺前行。2011年,其完全自主研发的铺管系统被海工强国新加坡认可,一举中标新加坡Swiber公司海洋石油铺管船全套甲板设备。这不仅是中国企业首次将铺管系统推向国际市场,而且是振华征服挑剔的新加坡市场的见证。
此外,在自己的老本行上,振华不断突破,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全球共有271台岸桥订单,其中222台订单来自中交集团所属振华重工,占比一举跃进“八字头”(82%)。
振华的港口器械,和中车集团生产的轨道交通设备,徐工集团的起重机,特变电工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以及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三大动力集团高效、清洁的发电设备等一起,撑起了中国“十三五”期间重大技术装备的重要突破。
这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能力和水平,而且关联着国民经济命脉,关系国家的发展存亡。
《上财商学评论》:记得2013年奥巴马在码头演讲,呼吁美国民众使用“美国制造”的场景。当时这位总统讲得正高兴,一阵风吹来,演讲背景起重设备上被星条旗特意掩盖的标志露了出来,竟然是“ZPMC”“振华”……
管彤贤:我们当时知道这件事是挺高兴的。别人再怎么做小动作,只要自己做得好,照样能生存下去。现在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由于找不到替代品,因而振华重工的起重机在美国“幸免于税”,不受影响。
但是,我们也不能骄傲。我一直觉得美国的制造业很厉害,真正的高精尖技术依旧在它们手上。所以我们还是得虚心,不能一时意气用事。
《上财商学评论》:现在有很多人担心美国的制造业回流,还担心很多世界大厂会从中国跑到越南、泰国、柬埔寨……
管彤贤: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东南亚的劳动力价格更低。但是产业转移,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转移,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比如,缝纫机用的是两根线,而人工用一根就可以了。所以,这就要求缝纫机要用专用的缝纫机线,才能保证缝纫机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不会出现断线、跳线和起毛等故障。这也意味着,即使有好的人力资源,却没有好的缝纫机线,去大厂也枉然。
尽管这些年中国的人力成本不断增加,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已拥有了齐全的产业种类,有属于自己的产业链条。我相信,很多企业不会放弃中国的这个优势,也相信,这是振华未来会一直走下去的重要原因。紧紧依靠国家,振华一定会更好。
尽管对未来充满无限遐想,但六十岁才创业的管彤贤终于感到了时间的无情。2009年,他从振华退休,但是,他的心一直不曾离开振华,也放不下自己为之拼搏的事业。
后管彤贤时代,振华阔步向前,但挑战如影随形。除了要从一家单纯的港口制造商变为集海上重工、港口机械为一体的企业,且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是巨大的挑战。更何况,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贸易、船舶、运输、制造等行业受到宏观经济影响波动较大,相对服务业所受影响较小,此前主打生产制造的振华忽视了设备服务,如何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回这块市场成了振华在未来的巨大考量。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管彤贤时代不拘一格用人才,但是,随着振华走向世界,成为典型的国际化公司,如何培育专业的、专门的、适应不同文化差异的国际化人才,决定着振华的国际化的深度和落地的广度。
2019年,因为一封内部邮件被公开,让低调了十多年的管彤贤走回世人的视线。86岁的他,在邮件中对振华重工的4位员工提出抱桩机齿条工艺的4个修改要点,以解决齿条生产过程中的裂纹问题。这让澎湃新闻不禁感慨,这位已经离开总裁职位10年的人,仍旧奋斗在产品设计开发的第一线。
青春虽然已逝,但振兴中华的信念不会老去。
【专区】
上海X商学X管彤贤
《上财商学评论》:作为上海人,又选择在上海创业,上海对您意味着什么?
管彤贤:福地,绝对的福地。上海是金融及航运的中心和高地,是我们最靠近的重要市场和资金来源地。
上海这座城市对振华自始至终都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它对长江入海口的疏通治理,及对洋山深水港的打造,让振华可以借势腾飞。
更重要的是,它在长兴岛的南部沿江地带,划出300多万平方米建长兴基地,让我们拥有通江达海的优越位置、价值连城的“黄金岸线”。可以说,我们是站在上海的肩膀上走向世界的。
《上财商学评论》:在您眼里,上海有着怎样的未来?
管彤贤:今天的上海发展很迅速,也越来越拥挤。我觉得上海现在不是需要更多的公司和企业,而是要有自己的“软实力”,以建设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为目标。这样的上海一定会长盛不衰。
《上财商学评论》:上海是百年商学的发源之地。您从事商业这么多年,接触了什么样的商业理论?您认为金融家或是企业家想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商业素养?
管彤贤: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商业重地,对商学有着重要的诉求。振华刚创办时就吃了人才的亏。
所以,若想成功,就要千方百计为科技创新人才创造成长的沃土。这已经成为振华的企业文化。我一直认为,引进人才时可以松,不苛求学历和年龄,但进入振华的人都要成为人才。这些年来,我们重视培训,将大量的农工变成能工巧匠。此外,我们重学历但不唯学历,既需要有热情、想得出、做得到、有动手能力但无正规学历的“行伍出身”人员,也需要更多的会外语、懂计算机等技能的科班出身的白领。毕竟,我们要和世界打交道,需要有了解世界的人才。
《上财商学评论》:对已开创百年商学的上财,您有什么寄语或期盼?
管彤贤:给国家多培养专业人才,尤其是国际化专业人才。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人才就无法很好地走出去。
3. 上财商学评论·第一辑 | 上财商学院蔡亚华:上海失落了吗?开放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再出发
4. 上财商学评论·第一辑 | 上财商学院陈志俊:从海派商学的萌芽看近代中国如何凝聚重生
5. 上财商学评论·第一辑 | 上财商学院余典范:先导产业发展趋势
6. 《上财商学评论》专访上海黄金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焦瑾璞: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这本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