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王杰雄:诗说重阳

2017-10-28 诗词散文世界

诗说重阳

文 /王杰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九月九日之所以叫“重阳”,是因为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个“九”,月日皆阳,所以叫“重阳”。重阳节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人桓景跟一个名叫费长房的术士学习。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当有灾厄,宜赶快离开,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晚上回来,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听说后讲:“这些家畜代替灾厄了。”这传说反映了人们避灾免祸的愿望,九日登高饮酒、妇人佩茱萸囊等习俗,也是由此形成的。



重阳登高的习俗始于西汉,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富有情趣的重阳登高诗篇。其中,唐代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自然是最为脍炙人口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成了千古名句。


杜甫的九日登高诗很多,其《九日》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又《登高》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临。”杜甫的登高诗秉承他抑扬顿挫的风格,常和国事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当然也有很多诗是描出重阳时的山水风光和抒发对亲友的怀念之情的。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便是抒发了对张五的思念。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诗:“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写出作者重阳登高,远眺壮丽山河的情景。杜牧《九日齐安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酒上翠微”,在和朋友登高远眺之中寄寓了更多的人生感慨。



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佩茱萸囊,也是古代重阳节的主要习俗。重阳佳节,赏菊饮酒,吟诗作赋,别有一番情趣。谈到赏菊,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隐居生活的诗意写照;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些诗都是咏菊抒怀的名篇佳作。陶渊明另有祝菊诗云:“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果然,到九月九日那天,含苞欲放的菊花真的争奇斗艳地一齐盛开了,客人们也都在那天来了。陶渊明因此还被封为九月菊花花神。


九月是菊花盛开之时,故有“菊月”之称。赏菊虽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清代有的地方举办盛大的菊花宴、菊花会。直至今日,每逢重阳节,全国各大城市还举办大型的菊花展和游园娱乐活动,便是这种风俗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介绍:王杰雄,现居广东佛山,业余文学爱好者,南蓬耕耘 ,西樵放歌,吟咏为乐,偶有所感,遂好论文。微信号:wjxpshqf 网名:醉山翁、樵山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